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劳动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幼儿成长的必要途径。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桑梓中心幼儿园将二十四节气中涵盖的科学活动与劳动教育相结合,让幼儿在领悟科学知识的同时体验劳动。教师遵循劳动教育生活化、科学探究趣味化的原则,使科学活动与劳动教育高质量融合。
找到融合的契合点
科学活动与劳动教育存在共性。其一,以掌握操作技能为目标。科学活动让幼儿通过体验掌握科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劳动教育让幼儿在掌握劳动技能的基础上服务自我和社会,注重操作技能的习得。春分活动时,教师组织幼儿测量种植园的长度,并为班级划分种植区。幼儿根据生活经验选择测量工具,自行测量并做好记录。由于没有掌握测量技术,幼儿对于同一块地的测量结果各不相同。教師讲解了正确方法,幼儿在多次尝试后成功为班级划分了种植区。划分种植区是劳动,测量是科学活动,两者融合让幼儿掌握了测量方法、解决了实际问题。
其二,注重实践与操作过程。劳动是寻找答案、解决问题的过程,科学探究同样要不断尝试、反复验证,注重实践与操作。小寒期间,教师带领幼儿除雪,幼儿发现冻雪不好清除。“雪遇热会融化,可以倒些高温水。”实践后幼儿发现,倒上去的水会再次结冰。“用比较尖的工具把冻住的雪凿开吧。”操作后幼儿感到这种方式速度慢、效率低。观看了“盐能加速雪融化”的视频后,幼儿通过实验掌握了盐的妙用。除雪是体力劳动,在趣味探索中幼儿学会了解决生活难题。
其三,部分环节能够互促互融。“秋天的收获”节气探究活动包括“秋天的水果”“植物的生长”“泥土里的‘果实’”。教师和幼儿一起采摘水果,通过观察、清洗、品尝获得了关于水果的直接经验。掰玉米时,教师将科普视频与实际相结合,带领幼儿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为了让幼儿了解“泥土里的‘果实’”,教师引导幼儿寻找种植园里的土豆和花生,科普了“果实长在地下面”的植物。幼儿学习了自然科学知识,也在采摘等过程中体验了劳动的乐趣。
把握融合的原则
第一,提供丰富的操作材料。科学探究和劳动过程都需要操作材料的支持,教师要结合幼儿的实际水平提供丰富的工具,帮助幼儿完成双向实践。
第二,经验的迁移和整合。幼儿的自我服务类劳动、社会生产类劳动、公益性劳动需要经验的积累才能掌握技能和方法。科学探究活动同样需要幼儿思考已有的生活经验,尝试并提炼出新的经验。幼儿经验的迁移和整合是课程融合的关键。
第三,幼儿主体性原则。科学活动与劳动教育的有效融合要把握好定位,围绕幼儿的兴趣设定内容,以幼儿为主体,注重实操和练习,避免纸上谈兵。
反思融合的成效
首先,提升幼儿兴趣,发展实践及交往能力。科学活动为幼儿劳动创造了有趣环境,幼儿在实践中遇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获得了直接经验。在结成探究团队进行交流合作中,幼儿提高了交往能力,发展了社会性。
其次,教师对活动的融合研究能力得以提升。教师研究节气活动中蕴含的科学探究和劳动教育契机,创设了趣味性强、操作性高的学习内容,思考科学活动和劳动教育双向开展的技巧,提升了开展劳动教育的能力。
最后,丰富了课程,使活动更加完善。科学活动与劳动教育的融合形成了丰富的活动体系,使五大领域活动不再割裂。有趣的场景、环环相扣的活动、丰富的内容及融入生活的成果使融合活动更充实。
我们将继续研究开展劳动教育的多种途径和有效方法,探索更多领域和劳动教育的深度融合,打造新型劳动实践体系。
(作者单位: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桑梓中心幼儿园)
责任编辑:张妍琳
找到融合的契合点
科学活动与劳动教育存在共性。其一,以掌握操作技能为目标。科学活动让幼儿通过体验掌握科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劳动教育让幼儿在掌握劳动技能的基础上服务自我和社会,注重操作技能的习得。春分活动时,教师组织幼儿测量种植园的长度,并为班级划分种植区。幼儿根据生活经验选择测量工具,自行测量并做好记录。由于没有掌握测量技术,幼儿对于同一块地的测量结果各不相同。教師讲解了正确方法,幼儿在多次尝试后成功为班级划分了种植区。划分种植区是劳动,测量是科学活动,两者融合让幼儿掌握了测量方法、解决了实际问题。
其二,注重实践与操作过程。劳动是寻找答案、解决问题的过程,科学探究同样要不断尝试、反复验证,注重实践与操作。小寒期间,教师带领幼儿除雪,幼儿发现冻雪不好清除。“雪遇热会融化,可以倒些高温水。”实践后幼儿发现,倒上去的水会再次结冰。“用比较尖的工具把冻住的雪凿开吧。”操作后幼儿感到这种方式速度慢、效率低。观看了“盐能加速雪融化”的视频后,幼儿通过实验掌握了盐的妙用。除雪是体力劳动,在趣味探索中幼儿学会了解决生活难题。
其三,部分环节能够互促互融。“秋天的收获”节气探究活动包括“秋天的水果”“植物的生长”“泥土里的‘果实’”。教师和幼儿一起采摘水果,通过观察、清洗、品尝获得了关于水果的直接经验。掰玉米时,教师将科普视频与实际相结合,带领幼儿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为了让幼儿了解“泥土里的‘果实’”,教师引导幼儿寻找种植园里的土豆和花生,科普了“果实长在地下面”的植物。幼儿学习了自然科学知识,也在采摘等过程中体验了劳动的乐趣。
把握融合的原则
第一,提供丰富的操作材料。科学探究和劳动过程都需要操作材料的支持,教师要结合幼儿的实际水平提供丰富的工具,帮助幼儿完成双向实践。
第二,经验的迁移和整合。幼儿的自我服务类劳动、社会生产类劳动、公益性劳动需要经验的积累才能掌握技能和方法。科学探究活动同样需要幼儿思考已有的生活经验,尝试并提炼出新的经验。幼儿经验的迁移和整合是课程融合的关键。
第三,幼儿主体性原则。科学活动与劳动教育的有效融合要把握好定位,围绕幼儿的兴趣设定内容,以幼儿为主体,注重实操和练习,避免纸上谈兵。
反思融合的成效
首先,提升幼儿兴趣,发展实践及交往能力。科学活动为幼儿劳动创造了有趣环境,幼儿在实践中遇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获得了直接经验。在结成探究团队进行交流合作中,幼儿提高了交往能力,发展了社会性。
其次,教师对活动的融合研究能力得以提升。教师研究节气活动中蕴含的科学探究和劳动教育契机,创设了趣味性强、操作性高的学习内容,思考科学活动和劳动教育双向开展的技巧,提升了开展劳动教育的能力。
最后,丰富了课程,使活动更加完善。科学活动与劳动教育的融合形成了丰富的活动体系,使五大领域活动不再割裂。有趣的场景、环环相扣的活动、丰富的内容及融入生活的成果使融合活动更充实。
我们将继续研究开展劳动教育的多种途径和有效方法,探索更多领域和劳动教育的深度融合,打造新型劳动实践体系。
(作者单位: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桑梓中心幼儿园)
责任编辑:张妍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