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何他的脑子里总在“放”音乐?

来源 :心理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shashaj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9岁的李义平常不喜欢听歌、唱歌,自己认为也没有什么音乐潜质。可是一年前,李义突然发现自己脑子里竟然会反复“播放”音乐。然而这些音乐没有让李义感觉放松、愉悦,反而让他备受煎熬,严重地影响了他的生活,特别是在需要集中精力做事的时候,音乐声不断响起,让李义的工作状态急剧下降。越是想控制这些音乐的出现,越是停不下来,李义开始出现失眠、头痛、焦虑等症状。他不知道自己这种情况是幻听还是强迫症,还是其他什么心理问题。
  李义的自述
  我脑子里放音乐大概是一年前开始出现的。一天晚上,我关灯睡下,可脑子里一直乱哄哄的,怎么也睡不着。我就开始各种联想,各种人、各种事在我脑海里一一闪过,然后不知道怎么了,脑子里就开始不停地播放音乐,都是我听过的为数不多的那几首歌,这下彻底睡不着了。也就是从那天开始,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我的脑子里都会播放音乐,反反复复。这种状况持续一段时间以后,我有点担心是不是身体出了毛病。为此,我去医院做了脑部检查,但检查结果显示正常。
  令我不解的是,我并不喜欢听歌,所知道的歌曲相当有限,我也不喜欢唱歌,从没去过KTV这种地方,也天生没什么音乐细胞,更别提在音乐方面有什么特质了,可为什么我的脑子里会不停放音乐,而不是出现其他反应?更让我崩溃的是,脑子里的音乐严重影响了我的工作、生活。我无法集中注意力去做一件事情,每当我聚精会神的时候,脑子里的音乐就会自动跳出来,于是我的关注点不得不转移到音乐上去。这样的结果导致了我的工作效率低下,经常出错,有同事还关心地问我怎么了,我不知道该怎么跟他解释,如果说是因为我脑子里的音乐,他会不会以为我疯了?之前我并不喜欢音乐,有了这个问题之后,听到音乐声,我会情不自禁地被吸引过去,然后这个音乐便重复在我脑子里播放。有时候那种感觉就像脑子想去吸纳更多的音乐一样,一想到这,我会禁不住颤抖,恐惧感遍布全身。
  之前,更多是在安静的时候,音乐才会出现,现在我发现症状越来越严重,走路的时候也会经常响起音乐。而且越是想控制不去想它,音乐声反而响得越厉害,严重时出现头晕、头痛、失眠,非常难受。迫不得已,我去医院开了治失眠的药,吃了药晚上会睡得舒服一点。我又担心这样过分依赖药物,会损伤自己的身体,但是一停药,我就特别担心音乐声响起,声音还没响之前,自己的心理防线开始崩塌。我还记得第一次出现音乐时,我也没在意,还不解地对自己说,为什么我能控制住脑子里的音乐呢?然后还刻意地不去控制,结果后来真的就控制不住了,不知道跟这个有没有关系。
  顺便提一句,我觉得自己不属于抑郁症体质,性格也并不内向,没想过自杀这些黑暗的東西,但为什么会莫名其妙出现这样的状况,难道是幻听?还是强迫症?现在每当我特别焦虑的时候,脑子里也会响起旋律,已经恶性循环了,备受折磨。谁能帮帮我?
  心理分析
  强迫症是一种以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症,存在有意识的自我强迫和反强迫,明知强迫症状不对但又无法控制。正如李义,难以控制音乐在脑海中循环反复,越想控制不播放,越是困难,以至于影响正常工作的开展。
  李义并不喜欢听歌,所知歌曲也非常有限。他的强迫思维却以循环反复的音乐呈现。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这是一种“反向形成”,越不喜欢的东西,越不可控制地出现,更是一种失控的感觉,导致他头晕、头痛、失眠,心理防线几乎崩塌。强迫症往往来源于早年肛欲期的不安全度过,婴幼儿渴望对排泄物的控制可能在父母等养育者的干预下无法实现,成年后仍处于一种未实现自我控制的失控感,越要控制越体会到失控,越失控就更加要控制,呈现出强迫症中典型的强迫与反强迫。
  心理学上还有一个“白熊效应”。美国哈佛大学社会心理学家丹尼尔?魏格纳做过一个实验,他要求试验者不要想象一只白色的熊,结果大部分人脑海中都浮现出了白熊的形象。总是提醒自己不要想,但越是提醒越忘不了。比如李义的情况,一直提醒自己不想音乐的事情,脑海中却一直出现音乐。李义为此感到焦虑,这种焦虑可能强化了他对音乐的思考,形成强迫思维。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李义也可以通过正念练习来辅助治疗。正念以有知觉的觉察、不批判、全然的接纳为核心,通过正念练习,李义也许能够提高对脑海中出现音乐的情况的接受性,从而减少音乐对生活的影响。
  另外,李义似乎对药物有强烈的担心。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药物的副作用也许没有李义所想的那么严重。如果李义寻求精神科医生的诊治,医生肯定也会给予他一些药物,遵医嘱服药才是改善症状最直接的方法,切勿讳疾忌医。目前李义的强迫症状已经严重影响到他的生活和工作,建议到精神科门诊就诊,给予适当的药物治疗,可以有效缓解他的强迫思维和各种躯体不适,同时配合心理治疗,帮助其疏导焦虑不安的心境,让他逐渐理解自己的强迫思维是如何产生的,并进一步处理他的早年内心冲突。
其他文献
如果谈对自虐型人格的治疗,心理学当中的每个流派都会有不同的方式。而精神动力学的方法,则是将潜意识意识化,也就是说将来访者潜意识中存在的、却没有被自己感知和思考到的部分,呈现出来让他看到、理解和消化,从而处理成可以被接纳的部分,实现成长。  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步骤就是移情。移情是精神分析理论中的一个术语,意思是在精神分析的过程中,来访者会对咨询师产生一种强烈的情感,这种情感并非现实层面的投注,而是来访
期刊
高三毕业生小慧焦躁地登录网站查询自己的高考成绩。这时她的脑海中涌入各种意象,一会儿是自己考上了心仪学校的欢呼的图景,一会儿是自己考得一塌糊涂引来妈妈的唠叨和同学的嘲笑……就在她感到自己已经呼吸急促的時候,网页上出现了她的分数—离艺考省线仅仅差了两分。  悲伤、失望、懊恼、愤怒、焦躁不安……顿时小慧感到自己的未来一片黑暗,没有一丝的希望。她无法克制地冲着身边的妈妈发火:“都是你在考试前一天没有帮我带
期刊
精神疾病多数是像糖尿病、高血压一样的慢性疾病,当前对躯体慢病管理、服药的重要性已经深入人心。精神疾病仍让人“难以启齿”,但却对健康影响巨大。治疗的依从性也称顺从性、顺应性,是指患者按医生规定进行治疗、与医嘱一致的行为,习称患者“合作”,治疗的不依从往往导致治疗中断,严重影响了疾病的康复。  小刘(化名)与双相情感障碍共处13年,历经4次复发的她充分意识到“依从”对精神疾病康复的重要性。小刘回顾自己
期刊
翻译/李婷  珍妮的老师又提醒珍妮的父母:孩子又招惹到小同学,把同学给弄哭了。这样的“告状”可不是一次两次了,珍妮妈妈终于说服了珍妮爸爸,一起去找心理专家。  下面是心理专家给出的七个正念应对策略:  1帮助孩子们去弥补而不是道歉。弥补措施比道歉本身更能有效地让孩子吸取教训。补偿行为并不是道歉,而是试图弥补和改进(即便是宪法也需要修正)。最近,听我的朋友茱莉亚谈到她两个儿子的故事,当她看到大儿子在
期刊
当孩子在发脾气时会说狠话,比如“打死某人”。这种情况下你会如何应对呢?给他讲道理,买玩具哄他开心,还是转移他的注意力,亦或是完全不理他?  儿子与姥姥的冲突  阿丽,是一个极为聪明的来访者,她也是一个五岁孩子的妈妈。大概在半年前,她因为孩子教育的问题走入了咨询室。还记得她当时一脸的愁容。  随着咨询的深入,阿丽很快了解到,她的很多焦虑和担忧是源于自己,而不是孩子本身的问题。她在咨询师的引导下,试着
期刊
来源:微信公众号“张德芬空间”(tefenchangpublic)  现在的父母,都非常在意自己孩子的教育问题,我个人以为:在学习、思考这些能力之外,很多父母都忘记教孩子“快乐的能力”。  因为有太多的人在成年以后,会被童年时期形成的“不良模式”操控,以至于做出对自己不利的事。  如果擁有快乐的能力,这个人的幸福感就会比较高,我想,其实大部分父母还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快乐幸福的吧。  然而很多父母
期刊
我是被名字吸引了来看这部电影的,好奇“七十七天”“无人区”“羌塘”“无后援”“一个人”“无目的”“无充分准备”这些词组合在一起,想要告诉我们什么?  一个人穿越号称“世界第三极地”的藏北“羌塘”无人区,这是需要多大的勇气和决心啊!  影片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但并没有交代清楚男主角为什么要去穿越羌塘。我就在想:人为什么要去冒险?如果是去探险,我能理解,因为带着合理的目的。  冒险,是为了什么呢?拿
期刊
明知“小偷”这个词不合适,可我还决定暂时这样称呼他,因为自二年级我接手这个班,这个孩子的标签就是“小偷”。开始,老师同学都在背后这样称呼他,久而久之,他大概也把自己当小偷了,后来,即使别人当面喊他,也不见他反驳或愤怒,一副淡漠麻木的表情。其实同学们这样称呼似乎也没冤枉他,打进这个校园起,他就不停地拿别人的橡皮、铅笔、文具盒、零食、零花钱等等,还经常将家里的“大钱”拿几张到学校炫耀。家长发现后追到学
期刊
下班后,我骑车回家。在路另一侧,有一个骑摩托车的中年人和我相向而行。即将“错过”时,他突然很大声地朝马路这边大喊:“前面施工呢,不要走!”他的话音一落,这边的行人都纷纷慢下来,还没等我们开口问个究竟,那男子像一阵风,飘然而去。  经过短暂的考虑之后,我调转车头,向另一条路走去。但也有一些人没有理会陌生男子随口而出的“忠告”,仍按原路继续前行。下午一上班,我就聽见有人抱怨那路的确很难走,后悔没有听那
期刊
Q老师您好!  我是一位30岁的女性,有着很多人都羡慕的职业,可我现在只要一见人就紧张脸红,越是害怕,越想掩饰,脸越是像发烧似的红。  以前我和大家一样能够正常地待人接物。三年前,单位内部人员调动,我从下面的储蓄所调到支行专柜窗口。因为这里的业务量大,而且外币业务较多,领导很注意员工的形象问题,所以把我们几个较年轻而且相貌较好的女同志调来。  开始我的工作很正常。后来,一位30多岁的李先生,经常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