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思想品德》中考专题复习课的精细化模式探究

来源 :广东教学·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eguangyi1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传统的思想品德中考专题复习课一般是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接受式”地学习,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显著。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通过构建精细化课堂,在专题复习中从单一的知识传授者变为自主学习的引导者,让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夯实知识基础,提升解题技巧,进而帮助学生提升学科素养,综合形成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各种学科能力。
  【关键词】中考专题复习;精细化;有效性
  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以下简称中考)是建立在义务教育基础上的选拔性考试。中考备考阶段的复习方法直接关系到中考质量。在思想品德中考专题复习阶段,复习内容多,课时紧张,因此复习效率是关键。传统的专题复习课一般是以教师讲授知识点为主,课堂上重练习轻讲评,学生普遍缺乏自主思考和反思的过程。这样简单粗放的专题复习课,往往忽略了教学过程中的精细,如课前的教学准备预设不够充分,课堂中缺乏有效灵活的教学策略,课后练习设计不够精炼、针对性不强等,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显著。
  基于此,在遵循《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简称《课标》)和思想品德《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科学业质量评价标准》(2012版)(以下简称《学标》)的要求,以九年级《思想品德》教材和《广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指导书》(以下简称《指导书》)为主要教学资源。笔者利用连续三年执教初三毕业班的有利条件,通过在专题复习课中构建精細化课堂,形成“精心预设布置,课堂中有效调整实施,课后适当补充延续”的专题复习课教学模式,把预设、生成、提升有机地结合起来。
  一、“精心”是态度——教学前的精心预设
  在中考备考过程中,作为教师,首先要有“精心”的态度。在利用《指导书》进行专题复习时,首先要明确课堂复习目标,复习的重、难点。在叙写目标的时候,可学习与借鉴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表二维框架(如表1),考虑每一个专题的中考要求,来设计专题复习的具体教学目标。只有做到对每一个课时要达成的具体复习目标清晰明了,并根据复习目标分析教与学的任务,才能提高课堂复习的有效性。
  教师关注目标的个性化设计是体现精细化教学的关键。目标明确后,应根据本校生源的总体情况以及《课标》《学标》中考指导书的要求,精心筛选典型代表性的习题,以利因材施教。精细化准备的有效落实,做到有的放矢,能帮助学生降低学习“成本”。
  二、“精细”是过程——教与学有效调控的实施
  在专题复习课的教学中,教师要做到“精细化”:首先重视基础(基本概念、原理、结论、观点的了解、理解和运用);其次关注能力(在具体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迁移、理解、整合、运用等综合能力;创新能力、思维能力等);然后要凸显教育价值,发挥思想品德科的德育功能。
  1.重视基础落实。中考指导书的每个专题是对初中三年的知识内容进行整合。这要求教师在熟悉专题所属教材的内容,关注当年相关的时政热点的同时,又要关注到学生复习的发展状态,调整每个阶段的复习任务。教师按专题中每个知识点的内在逻辑关系构建“专题知识网”。教师可根据生源状况,由教师或学生把专题中的知识点加以概括、归纳,将其重新构建成有序的知识体系,这不仅有利于基础知识的巩固,也有利于学生对专题中各知识点的存储、记忆和提取。
  2.关注能力培养。俗话说“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笔者在专题复习课中使用学案穿插形成性和诊断性的习题训练,训练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说题”能力。“说题”指是教师或学生在精心做题的基础上,阐述对问题解答时所采用的思维方式,解题策略及依据,进而总结出经验性的解题规律,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它是提到学生思维能力和复习效率的一种有益尝试。
  思想品德专题复习课中,说题的题型主要是选择题和问答题。在对选择题进行说题时,笔者首先要求学生说出题意,找准关键词,然后“以干求肢”,让学生说出用何种方法,如最佳选择法、排谬法、排异法等选出正确选项。如果学生出现错误选择,教师不要急于纠正,可让其他同学发表不同意见,展开讨论,让学生回归到会考指导书中查找相应的理论知识,教师作点评总结,还可变换选项,实现“举一反三”的训练。
  问答题作为主观题,主要测试学生精确地回忆所学内容,灵活地组织材料,清楚地表达问题,深刻地了解问题实质的能力。问答题更是能“说”才能“写”,在对问答题进行说题时,笔者要求学生先说设问后说材料。不同类型的问答题有不同的设问,其答题要求也各有特点。如“是什么”类题不能用“为什么”类题的方式作答。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设问进行多次通读,让学生把握设问的含义,找准角度和关键词,帮助他们开启答题的正确模式。
  说完设问,再说材料。材料总的来说分三大类型:以文字为主的材料,以图表为材料,以漫画为材料。纵观近几年中考的问答题,设问和材料是紧密结合的,因此,在问答题说题中笔者要求学生一定要紧密联系材料。以中考最常见的以文字为主的材料题为例,笔者要求学生说关键词,说材料的主题,提取相关的有效信息并提醒学生做好标记,并说出来源于书本的哪些知识点。学生在说题时,难免会出现错漏的情况,教师可听取多位同学的说题,再加以点拨补充。课堂上师生、生生之间对精选试题的“说题”环节,有利于提高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思品学科素养。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说题”发现自己学习中取得的进步和存在的不足,是促进学生自我反思和提高学习效果的关键环节。
  3.热点引领,突出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发挥思想品德的德育功能。根据思想品德学科的特点和学业质量评价的要求,在专题复习课中以知识为载体,强化训练能力,突出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笔者在专题复习课的实践中,选择贴近学生的热点问题,坚持正面引导,重视知识和生活的融合,学生通过“说题”,从不同的角度对知识进行体验、感悟和不断思考、升华,形成对知识正确的理解和价值判断,从而在过程中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的和谐统一。
  三、“精要”是补充——课后进行有效补充和延伸
  教师已做好了精心的预设、精细的课堂,这是否就足够了呢?笔者认为还要有“精要”的补充,做好专题复习课的课后延伸也是至关重要的。
  思想品德课的课后补充和延伸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针对中考备考的专题复习课,相对形式而言,应更注重实效性。这要求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实际和社会现实生活,利用好思想品德《学标》《指导书》和时事小册子等复习资源,设计好每次的课后作业,对题目进行认真的设计和筛选,质宜精,量不宜多。总的来说,有效的课后延伸是“精细化”专题复习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认真、全面抓好课后延伸, 有利于学生进行内省和反思,及时查缺补漏。
  四、“精品”是结果——精细化模式的效果与反思
  笔者在执教的2016届中考的过程中,坚持运用“精细化”课堂模式进行各专题的复习,让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夯实知识基础,提升解题技巧,进而帮助学生提升学科素养及各种学科能力,实现提高中考备考有效性的预期目标。本届中考,笔者执教的两个班中考成绩分别位列年级八个班中的第一名和第三名。本校九年级备组的老师也共同运用了这种复习课模式,本届中考我校思想品德科成绩与去年相比,在本区所有中学(包括公民和民办)排名上升了四位,成为了我校思品科在历届中考中的最前排名,收到了以往以教师的教为主的专题复习模式所达不到的理想教学效果。
  在中考复习备考的过程中,如何“教会学生复习”还会遇到一系列问题,需要我们继续去探讨更多与时俱进的方式方法。
  参考文献:
  [1]樊庆红.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张云平,胡志桥.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科质量评价标准(思想品德).广东教育出版社,2012.
  [3]董晨,龚淑萍.新课程有效教学疑难问题操作性解读(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4]何显玉.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新华教育导刊,2011(7)
  [5]葛明敏.说题教学的实践策略.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6.5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不断落实和推进,特别是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如何转变课堂教学方法,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和良好素养的形成是当前语文教学的重点。小学低年级作为义务教育的基础阶段,学生的识字能力关系着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大小。那么,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师应该如何以新课程标準为教学的导向,通过优化课堂教学来全面提升低年级学生识字能力呢?本文结合新课程标准,依据笔者多年的识字教学经验,就这一议题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人们越来越重视素质教育,音乐作为美育的一部分也引起了社会普遍的关注。而器乐作为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它的教学也被提上日程。在農村,由于地理位置偏僻和经济落后的原因,学校不可能普及高端乐器的学习,因而小乐器进课堂因势而生。本文对如何巧用小乐器,提高学生的音乐能力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小乐器;农村;音乐课堂;学习兴趣  《新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器乐演
【摘要】讲评试卷是初三课堂的日常内容,本文基于“九年级数学试卷讲评课优效性研究”课题中九年级试卷讲评课的探索主题,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提出九年级试卷讲评课的几个重点策略,探析如何让试卷讲评课变得更加高效。讲评试卷的核心是教师关注聚焦试卷中存在的重点问题,通过讲评课建立学生的数学思维,渗透科学方法、培养思考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试卷讲评;数学讲评课  九年级是中考冲刺阶段,而数学不同于其他科
我校将科研放在突出重要位置,提出“质量立校,科研兴校”。通过“坐下来,走出去,请进来”的各级校本培训,深化“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思想理念,确立了我校课堂教学主思路:以“小组合作为形式,助学稿为抓手,思维导图为注脚”,大力倡导启发式教学和探究式学习;增强课堂实效性,通过创立教改孵化基地平臺,开展青年教师擂台课、骨干教师示范课、主题专项研讨课等校本科研活动,促进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
【摘要】在“细胞的结构与功能”专题复习课中,教师设计材料阅读、网络构建、看图说话和实验拓展等课堂活动,有效提高学生获取信息、逻辑推理、思维迁移和实验探究能力。  【关键词】材料阅读;网络构建;看图说话;实验拓展;能力提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强调“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教师在教
【摘要】 随文小练笔是一种受时间限制相对较小的课堂随笔练,主要运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小学生存在自制力差,好动性强等特点,因此单靠小学生的一己之力想要高效完成课后学习任务是几乎不可能的。而随文小练笔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形式自由灵活,大大提高了语文课堂学习效率,深受广大老师学生的欢迎。本文针对如何正确地指导学生进行课堂小练笔展开研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随堂练笔  写作水平能够在
【摘要】在教育阶段中,小学教育是学生正式开始接触教育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帮助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便学生今后能更好发展。本文主要研究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关键词】小学语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  语文课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重要作用。小学生正处于思想活跃,活泼好动的年纪,自制力较差,不能够集中注意力,尤其是小学低年
愉快的课堂教学氛围,具有民主、自由、和谐的内涵,贴近小学生的性格和志趣,有利于小学生创新潜能的开发和心理健康的发展。在创新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在英语课堂教学的实践中,我积极探索创设宽松的课堂教学的氛围方法,力求让学生获得“回归自然”的感觉,让学生在独立思考中体验学习收获兴趣,让学生回到现实生活中,增强学习趣味性,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一、在鼓励赞扬声中,让学生愉快学习  “亲其师而信其道。”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转眼,我踏上三尺讲台已经十年了。十年的风风雨雨,留给我最美好回忆的不是论文获奖时的激动一刻,也不是公开课成功时的掌声雷动,而是每天上班时一个学生到我办公室带给我的美好问候。  有一个男生,曾经让很多老师头疼不已,他会趁着课间休息的短短十分钟,跑进每个教室把每个班正在温柔旋转的风扇关掉,上课的时候他会突然兴高采烈地大叫,完全忽视老师和其他学生的存在,又一次他甚至在课间拿石头把一
【摘要】本文阐述了核心素养的内涵,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即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生物课堂应该以生物知识为载体,着力培养学生的生物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教学体验  “十九大报告再一次将‘立德树人’作为人才培养的德育目标。教师的一言一行、一字一句,关系立德树人。特别重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各科课程标准中的落实,并将制订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体系纳入新课程标准中。生物学核心素养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