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家园意象在当代流行歌曲中的应用及内涵探究

来源 :名作欣赏·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yufengs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唐诗家园意象在唐朝被广泛应用,表达了中国诗人代代传承的共有的情感心境和思想意绪,渗透到人们思想意识的方方面面,对后世影响非常大。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当代,唐诗家园意象不仅在文学创作中绽放光彩,在音乐歌坛上也影响深远。许多流行歌曲歌词都化用唐诗家园意象,承袭唐诗家园意象内涵,使得流行歌曲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和人生意蕴,构成歌坛乐曲的新风格。
  关键词:唐诗家园意象 家园意识 流行歌曲 应用
  一、家园意识及唐诗中的家园意象
  从远古先民构木为巢开始,人类就在寻找一块空间为自己构建安居场所,这就是人们的家园。家园不仅是地理意义上或物理空间层面的构建,同时也是其他空间维度的构建,它是一个具有意义价值的文化空间,包含着人类对家园归属感和安全感等情感体验与意义建构。人们对家园的眷恋、归属之情就是家园意识,它具有文化表征意义,体现了对生命最基本的人文关照。家园意识是依据地理、心理及社会的界限做出区分所凝聚而成的复杂精神体系,它既可以表现为对自然和血缘家园的思归,也可以表现为对精神家园的憧憬和向往。唐诗中很多意象就具有家园意识,我们把唐诗具有家园意识的意象称为唐诗家园意象。唐诗中家园意象俯拾皆是,如“楼阁”“灯”“灯烛”“门”“窗”“月亮”“梧桐”“屋”“屋檐”等,这些家园意象表达了古代诗人对“家园”的寻找,折射出他们心灵寄托的方向,如“楼”意象,既可以作为具体的家,也可理解为精神上、心灵上的归宿和依托,如元稹《水上寄乐天》云“眼前明月水,先入汉江流。汉水流江海,西江过庾楼。庾楼今夜月,君岂在楼头。万一楼头望,还应望我愁”,用楼意象表达了对挚友白居易的深切怀念;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用月意象表达了渴望和爱人相聚团圆的心情;李商隐《滞雨》“滞雨长安夜,残灯独客愁。故乡云水地,归梦不宜秋”,用残灯意向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等等。
  二、唐诗家园意象在当代流行歌曲中的应用
  唐诗家园意象代表的内涵,经过一代代的发展逐渐定型、推广、应用下来。虽然时代不同,但人类的基本情感与追求并没有改变,有些情感如爱情、友情、亲情等是永远的话题。古代与现代思想内容的相通性,为当代流行歌曲对接唐诗家园意象提供了最大的可能性。当代人继承中国古代文化的优秀传统,把唐诗家园意象与流行音乐结合,提升了歌词的内涵和品位,如蒙古族歌手腾格尔创作并演唱的《蒙古人》“洁白的毡房炊烟升起/我出生在牧人家里/辽阔无边的草原是哺育我成长的摇篮”,化用唐诗“房”意象;方文山作词、周杰伦演唱的《爷爷泡的茶》“犹记得那年/在一个雨天/那七岁的我躲在屋檐/却一直想去荡秋千”化用了唐诗“屋檐”的意象;戴天道作词、夏之秋作曲的《思乡曲》“月儿高挂在天上,光明照耀四方,在这个静静的深夜里,记起了我的故乡”化用了“月”意象;方文山作词、周杰伦演唱的《天涯过客》“景萧萧/落黄沙/独坐沏壶茶/沏成一夜/灯下/你在几里外的人家/想着他”化用了“灯”意象;李健《异乡人》“披星戴月地奔波/只为一扇窗/当你迷失在路上/能够看见那灯光”化用了“窗”和“灯”意象;方文山作词、周杰伦作曲的《菊花台》“你的泪光柔弱中带伤/惨白的月弯弯勾住过往/夜太漫长凝结成了霜/是谁在阁楼上冰冷的绝望”化用“阁楼”意象,此外,王力宏的《柴米油盐酱醋茶》、萨尔组合的《家园》化用了月意象、周杰伦的《东风破》化用窗和门意象、王力宏的《花田错》化用烛意象,等等。流行歌曲中使用的唐诗家园意象非常丰富,包括楼意象、楼阁意象、门意象、窗意象、屋意象、屋檐意象、灯意象、烛意象、月意象、栏杆意象、城墙意象等,其意象的内涵与唐诗意象的内涵具有一致性,体现了现代文化对古代文化的承接。
  三、当代流行歌曲中唐诗家园意象的内涵
  (一)叙述爱情的悲喜
  爱情,作为人们最基本的情感之一,是各种文化艺术永恒的主题,它通过欢喜忧愁道出一曲曲低斟浅唱的故事歌谣。“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与相爱的人相伴相亲,是每个人的渴望。当下的流行歌曲大都充满爱情元素,诉说着爱情的美好与哀伤。如方文山作词、陈百强作曲的《秋冷了月光》:“咿呀的木窗/风轻推摇晃/我们探头瞧见了月亮/你叫我跟上/脚步声放慢/你说婵娟名字很浪漫。”歌词使用唐诗中的月意象和窗意象,写月光下热恋中的男女甜蜜幸福的爱情;月光既可以是甜蜜爱情的见证,也可以表现相爱不能相守的凄美,如方文山作词、林俊杰作曲并演唱的《醉赤壁》:“我策马出征/马蹄声如泪奔/青石板上的月光照进这山城/我一路的跟/你轮回声/我对你用情极深。”又如由方文山作词、周杰伦作曲并演唱的《菊花台》“是谁在阁楼上冰冷地绝望/雨轻轻弹朱红色的窗/我一生在纸上被风吹乱”,歌曲使用唐诗中的阁楼意象、窗意象,寫出对爱人的思念之情和无法和爱人团聚的伤感。此外,中国风歌曲《回到过去》《天涯过客》使用唐诗灯意象,《发如雪》《轨迹》《夜曲》使用唐诗月意象,《兰亭序》使用唐诗门意象,等等,在这些现代流行歌曲中,使用唐诗家园意象,同时加入琵琶、笛子、箫、葫芦丝、古筝、梆子等中国古典乐器,通曲音调的回环婉转,产生传统东方的美感,表达爱情的欢喜或忧伤,打动现代听众的心。
  (二)表现对故乡的思念
  德国浪漫派诗人诺瓦利斯说过,哲学就是怀着一种乡愁的冲动到处寻找家园。这也许不是关于哲学概念的严谨解释,但说明乡愁和家园是人类重要的创作母题。在流行歌曲中有关思乡和归乡等表达家园意识的作品所占比例很大。这一类歌曲最出名的是夏之秋的《思乡曲》“月儿高挂在天上,光明照耀四方,在这个静静的深夜里,记起了我的故乡”,歌曲使用了唐诗月意象,表达思乡之情;现代流行歌曲中还有一首《思乡》也非常出名,由黄自作曲、韦瀚章作词,“柳丝系绿/清明才过了/独自个凭栏无语/更那些墙外鹃啼/一声声道/不如归去”,化用唐诗栏杆意象,指向思乡主题,歌词婉约、真切,发自肺腑;李健花费两年时间创作了歌曲《故乡山川》引起人们深刻的共鸣,歌词副歌部分“在那遥远地方/灯火依然昏黄/却无数次/照亮我的梦乡”,使用唐诗灯意象,写出异乡游子对于故乡的追寻,温暖而感人。此外,李健作词的《异乡人》使用唐诗灯意象、窗意象,车行作词的《守望家园》使用唐诗庭院意象、月意象,洛兵作词的《梦里水乡》使用唐诗窗意象,朱德荣制作的《九月九的酒》使用了唐诗门意象,等等。在这些思乡歌曲中,都使用了唐诗家园意象,给予离家在外的人们以些许的温暖。在中国人的心中,“落叶归根”是深入骨髓的情怀,因而思乡之情与盼归之意在歌曲中是永远表达不完的情感。故乡的花草树木、民族风情是游子永远的牵挂,中国人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在故乡情结中良久徘徊,现代流行歌曲通过家园意象,把中国人的这种安土重迁的心理完整地诠释出来,呈现出一种寻求归属之感的情怀。   (三)抒发对亲情的眷恋
  亲情是人世间最纯粹、最普遍的情感,是不掺任何杂质,无论走到哪里都割舍不掉的情感。在音乐的世界里,歌曲创作者们通过唐诗家园意象把这种情感演绎得淋漓尽致,触动着人们最敏感的神经,使人于千里之外都能受到感动,如于文华作词、曲并演唱的《家》“小时候家是妈妈的手/起早贪黑点灯熬油/小时候家是爸爸的酒/汗水酿就香飘街口”,唐诗灯意象的使用,让我们看到了妈妈为了孩子的辛勤操劳;车行作词、戚建波谱曲的《儿行千里》“出门在外没有妈熬的小米粥/一会儿看看脸/一会儿摸摸手/一会儿又把嘱咐的话装进儿的兜”,呈现出天下母亲对孩子的深切的爱,这首歌里的唐诗门意象是典型的家园意象;李春利作词、谷建芬作曲的《烛光里的妈妈》“妈妈我想对您笑/眼里却点点泪花/哦妈妈/烛光里的妈妈”,使用唐诗烛意象,让我们看到烛光下一个女儿对妈妈的感恩之情,等等。此外,王筝作词并演唱的《爸爸》,杨继兴作词作曲的《念亲恩》都使用唐诗灯意象,卢庚戌作词作曲的《老屋》使用唐诗窗意象、屋意象,廖勇作词、尹铁良作曲的《我的祖国我的家》使用唐诗屋檐意象,等等。这些流行歌曲中使用唐诗家园意象歌颂亲情,感情真挚,让人有一种心灵的颤动。“灯”“窗”“屋”“屋檐”“月”“门”这些家园意象的内涵为流行歌曲的创作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感情基调,使得我们心灵有一种归属感,同时也让我们通过现代流行歌曲联系古今诗词,成为深刻挖掘歌曲情感内涵的重要依据。
  (通讯作者:高春燕,佳木斯大学教授)
  参考文献:
  [1] 宋秋敏.试论当代流行歌词向唐宋诗词的诗意回归[J].中国韵文学刊,2006(4).
  [2] 钱锺书.谈艺录[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
  [3] 舒耘华.论古典诗词与当代流行歌曲的融合[J].时代文学,2015(1).
  基金项目: 本论文为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文化自信视域下唐诗意象的应用研究”的结题论文,项目编号为:18ZWE725;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当代流行歌词融入古典诗词的受众心理研究”的結题论文,项目编号为:2019D057
  作 者: 舒耘华,佳木斯大学讲师,研究方向:古典诗词、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曲贵海,佳木斯大学副教授,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编 辑: 曹晓花 E-mail:[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摘 要:斯蒂芬·茨威格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著名的犹太裔德语作家,早年生活于维也纳,而后游历世界,因第二次世界大战流亡他乡,最终抑郁选择自杀。流亡与异域写作向来伴随着“身份认同”的危机,作为犹太人和奥地利人的茨威格,其身份构建可归总为“一体之两翼”:犹太血缘与欧洲情结。犹太血缘使他自觉不自觉地保有民族情怀和犹太意识,而欧洲情结源于生养他的土地——西方文化的典型代表维也纳。二者的混杂导致了茨威格早期
期刊
摘 要:文学经典的重述伴随着后现代价值下对经典文本及其价值的解构与重塑。阿特伍德重述古希腊经典神话史诗《奥德赛》创作出《珀涅罗珀记》,通过对叙事结构的调整,探讨了后现代视野下文学叙事除神话叙事的神圣性以及女性叙事对男性叙事文本再造的可能性,试图通过复调型叙事把话语权力赋予不同阶级的女性,尝试在经典文本中重建新的性别话语秩序。  关键词:《珀涅罗珀记》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叙事  一、从神话叙事到文
期刊
摘 要:受18世纪后半叶工业革命的影响,英国物质财富迅速增长;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及宗教改革肯定了人的创造性与独特性。经济与思想的革命引起英国社会变革;法国大革命使英国争取自由平等的民主运动兴起;科学技术的快速革新,使人对自我能力的边界认知发生变化。本文以《弗兰肯斯坦》为例,通过弗兰肯斯坦的三次行动选择,观照科技进步与自我潜能的发掘对人的影响。  关键词:行动选择 科学技术 自我潜能 《弗兰肯斯坦》
期刊
摘 要:小说《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由男读者的追寻和十个未完的小说两条线索穿插而成。作者首先安排了倒置的男女关系,使得男读者对于女读者和文本的追求合二为一。两条线索之间亦有联系,随着追寻的深入,十个小说开头中的性别色彩也越来越明显。柳德米拉既是理想的读者,也是意义漂浮不定的文本的人格化身,性、阅读和写作行为之间也可以建立起隐喻关系。因此,小说的几层叙述之间形成了层层嵌套的结构,使得文本成为一个复杂
期刊
摘 要:在六朝小说中,狐拥有了能幻化人形的能力,因而拥有了各类形象。到了唐代,随着狐故事的繁荣,在原先六朝狐形象的基础上,唐代狐形象又有了新的改变。唐代狐形象转变的背后,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与唐人创作观念的改变。  关键词:狐形象 狐妖 新变  一、唐代狐形象对六朝的继承  (一)征兆之狐  自汉以来,谶纬之学,充斥天下,狐被神秘化,成为能够预示吉凶的存在。六朝志怪小说对此有所继承,《谈薮·北齐后
期刊
摘 要:在克拉丽丝·李斯佩克朵的小说集《隐秘的幸福》中,水是自我意识展现的元素与介质。它是启发自我意识的神秘质料,也象征着原始的母性之爱,在与水运动的交涉之中,它还回馈了某种创造性的力量,重新打开了自我的可能性。由此,李斯佩克朵的女性表达是探寻自我意识内质性的过程,也深化得出水性哲学的隐喻书写。  关键词:李斯佩克朵 自我意识 水  巴西犹太裔女作家克拉丽丝·李斯佩克朵(Clarice Lispe
期刊
摘 要:“大义”是三岛由纪夫作品中的关键要素之一。在男性对其进行追求的过程中,经常有女性发挥着不容忽视的影响力。《忧国》中的丽子自内部从属于“大义”的内容,《十日菊》中的菊从外部依附于“大义”的主体,《午后曳航》中的房子则被放置在“大义”的对立面。三人尽管境遇不同,但各自与“大义”的联系则共通地体现出三岛文学中“大义”与女性的自主性不能相容的倾向。  关键词:《忧国》 《十日菊》 《午后曳航》 女
期刊
摘 要:莫友芝将孙应鳌誉为“贵州开省以来人物冠”,既言其哲学成就,也指其诗文创获。孙应鳌一生创作了近千首各体诗歌,其中七绝成就最高,具有含蓄蕴藉、起伏变化、构思巧妙三方面特点。  关键词:孙应鳌 七绝 特点  孙应鳌(1527—1584),字山甫,号淮海,贵州清平卫(今贵州凯里市炉山镇)人。晚清著名学者莫友芝评价孙曰:“先生以儒术经世,为贵州开省以来人物冠。即以词章论,亦未有媲于先生者也。”(《黔
期刊
摘 要:鲁迅的《孔乙己》作为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短篇小说经典,主要得益于其塑造的孔乙己这一形象。而同时代的作家施蛰存也发表了一篇题为《诗人》的短篇小说,它与《孔乙己》在小说背景塑造、人物刻画、故事叙述、反映现实等方面呈现极大相似性。本文在对两篇小说进行文本细读的基础上進行深一层的探究,试图把握两位作家对新旧社会转型期的落魄知识分子的形象书写。  关键词:鲁迅 施蛰存 《孔乙己》 《诗人》 知识分子  
期刊
摘 要:《天问》是屈原作品的第二长诗,对天地万物发问,保存了大量珍贵的周史资料。探究《天问》对周始祖后稷的叩问,比较其他先秦史料,可进一步了解后稷诞生、才能以及历史贡献等相关情况。  关键词:周 《天问》 始祖  《天问》“以三代兴亡作骨”,发问深邃、奇谲,所问史事,于每一朝代内部,均首问始祖。《天问》对周之始祖的叩问追溯到原始社会时期,明写后稷,暗述姜嫄,问男女两位始祖之事。  一、问姜嫄生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