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四史”教育探析

来源 :中学历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laara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教育既是智育,也是德育,两者相互渗透于历史教学中。新课改要求历史教学应该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但是当前的历史教学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较大,面对着高考压力还是一味的追求分数。习总书记认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1]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以下简称“四史”)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史,浓缩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革命传统和拼搏奋斗精神,是新时代加强青少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掌握历史知识的载体。因此“四史”教育融入高中历史课堂,从智育这一层面来说,要使学生在掌握具体知识的同时增强历史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提升自身能力水平。从德育这一层面来说,要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养成正确的历史思维方式,实现“以史铸魂”的教育目标。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四史”教育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促进,一方面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贯穿历史学科教学的主线,是“四史”教育的教学导向,“四史”教育的最终教学目标必须落实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上。另一方面,良好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反过来又可以使学生正确和科学的认识“四史”,对于“四史”所揭示的历史发展规律、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评价、社会发展趋势等更加认同,因此,“四史”教育要与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紧密结合。
  一、提升历史思维,掌握唯物史观
  高中阶段的学生思辨能力还存在不足,对唯物史观基本理论的认识还不够透彻,一些非唯物史观的观念对其影响较大。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也很少使用史学理论去解释历史事件,很少揭露出事件背后蕴藏的内涵,这就造成学生很难从唯物史观的角度理解历史。
  唯物主义历史观是我们观察当代一切问题的立场、观点、方法,也是我们研究历史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论,[2]是“四史”教育融入历史教学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一方面教师在教学中对教学内容的讲授不能只是“浮于表面”的历史知识,要善于挖掘其背后隐藏的逻辑规律,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历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确立和完善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证明了唯物史观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正确认识。人民公社化时期,由于没有正确处理所有制问题,导致片面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结果造成生产力发展受阻,人民公社体制下“人”的积极性受到挫伤,需求得不到满足。生产力发展要求建立与此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发展生产力才能满足人们物质生活需求,因此改革成为时代要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由此应运而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通过包产到户(后包干到户),改变了原有的生产关系,调动了劳动者的积极性,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提高,从而体现出“生产力—人的劳动—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机制。[3]
  另一方面,高中统编版历史教材还突出了对人民群众和杰出人物作用的介绍,所以“四史”教育融入教学中也要格外注意这一点。例如,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既离不开军队和人民群众的英勇付出,也离不开毛泽东思想理论的指导;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既离不开农民群众的历史首创精神,也离不开国家领导人的英明决策,使其推广到全国;当代中国打赢脱贫攻坚战既离不开全国人民的万众一心,也离不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当然唯物史观还包括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等内容,这些都可以从“四史”中找到相对应的历史事件,如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就是调整改变落后的经济制度,“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提出则反映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二、梳理历史进程,把握时空框架
  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4],包括时序观念和空間观念。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历史课堂对于时空观念的培养就仅仅是教师上课时出示的历史地图、时间轴、大事年表等。学生在教师的分析下能够认识到地图、大事年表、时间轴等背后所蕴含的历史信息,但是自己独立进行分析的能力还很弱。并且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其分析过于简单,只是作为相关历史事件的背景铺垫,平常关注的重点也是学生对历史时间知识点的记忆。
  “四史”时间跨度大,内容范围广,而高中教材由于篇幅有限,有关“四史”的内容跳跃性较强,学生对于各个阶段历史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联系性缺乏认识。就拿党史来说,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到2021年,已经走过了100年,这100年里又被划分为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过渡时期、十年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等多个时期,每一个时期都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都涉及了很多历史事件,但教材只是选取了其中一些比较重大的事件,这就造成了历史的割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补充完整相关的历史史实,要使学生通过时间轴、大事年表、专题年表等形式掌握历史发展的先后顺序,能够从时间上进行联想记忆。要设置适合学生记忆的“时间点”,将“时间点”放在“时间段”中进行分析理解,使学生从宏观上把握历史发展的线索,能够“理解历史的变化与延续、统一与多样、局部与整体,并据此对史实进行合理解释”[5]。
  另外,还要把历史史实和地理空间环境联系起来,使学生理解历史发展的纵横联系、因果联系。教师在讲授社会主义发展史的时候,就可以引导学生从地理空间上对比我国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社会主义兴起和发展的各种条件,我国在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上所做的措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有什么不同?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不同?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时空观念,而且使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特色所在。不仅如此,还要通过时空的对比,对历史事件进行纵向和横向的分析,多角度认识历史的辩证性。比如关于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讲授,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建国初期实行人民公社化确实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能够集中人力、物力为我国的工业化发展奠定基础。但时间一久,人民公社化就滞后于社会的发展,阻碍了生产力,最终消失在历史的舞台。再比如,让学生主动探究我们现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跟以前的相比有哪些新变化,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又是什么。   三、学会去伪存真,践行史料实证
  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的关键阶段,他们认识事情不够深刻,很难做到透过现象看本质,容易受到社会上错误思潮的影响。加之当今正处于大数据时代,信息来源广、传播速度快、碎片化严重,一些自诩“客观、公正”的“研究者”,在各种自媒体尤其是社交网络平台上发表一些具有误导性的解读和言论,特别是2020年初疫情大规模爆发之后,网络舆论复杂,西方国家借机污名化中国,不断加强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抨击党和政府的领导,抹黑中国所取得的成就。历史虚无主义和新自由主义更是利用互联网,大肆散布和传播旨在抹黑、歪曲和诋毁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的言论,青少年学生缺乏辨别能力,很容易迷失自我,因此在“四史”教育中要还原真实的历史面貌,使学生既不盲从也不盲目反对,能够以实证精神对待历史和现实问题。
  史料实证是研究和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习总书记强调:“把历史结论建立在翔实准确的史料支撑和深入细致的研究分析的基础之上。”[6]在日常教学中,一方面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自主搜集史料的机会,使其学会史料考证的方法。例如“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光明和希望”,这句话对于学生来说就存在疑问,开天辟地大事变何以见得?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开设探究活动课,通过史料搜集的方式与学生进行探讨,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引导他们通过各种途径去搜集史料、整理史料,最后用史料来论证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为什么是开天辟地的大事件,这一过程不仅使学生掌握了历史学习方法,而且还加深了历史认识。另一方面,教师可以根据学习内容选择一些趣味性、代表性较强的史料,增强教学的生动性,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关党史和新中国史的学习,很多历史事件就可以借助毛泽东所写的诗,如《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七律·长征》《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等来反映当时的实际情况。这样的教学生动活泼,历史性和文学性并存,避免空泛的灌输大道理,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此外,学生在搜集史料的过程中要接触大量的史料,必然会遇到一些可信度不高甚至是完全错误的史料,尤其是历史虚无主义利用互联网刻意捏造荼毒人民思想的案例。例如,“如果黄继光堵住枪口1秒钟,按M1917的技术参数,则至少身中七弹,他将吸收3万焦耳的能量,这能量足以打碎一块巨石”;在庆祝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流传“八路不是抗日主力”“中共只是没有添乱罢了”“中共是抗日的获利者”等谬论,统统采用看似“无懈可击”的客观数据和缜密论证,轻而易举地改写历史结论,这类以“科学”之名行“颠覆”之实的虚无主义论调,学生很容易受其迷惑。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敢于质疑,养成批判精神。要使学生掌握辨析史料真伪的方法,学会对比史料,追溯史料的来源和出处,使其不会轻易相信错误的或者价值不高的史料、观点。
  四、加深历史理解,增强历史解释
  历史解释是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7]经过初中阶段的历史学习,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对所学历史知识进行描述和解释的能力,但是大部分的描述和解释还是简单的表面现象,并不能深入其内在的逻辑与道理。以分数作为衡量成绩的标准,学生关注的也是如何记住历史知识而不是如何思考历史知识。没有扎实的历史基础和自己的历史思维,也不对历史事件进行深入的研究,就无法从众多史料中提取出关键信息,更谈不上形成自己的观点。
  从历史解释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教师要使学生能够自觉地从各种“四史”中为中国崛起之路找到自圆其说且言之有理的诠释框架。[8]而“四史”教育离不开相关的教材,教材既包括史料、考古成果等客观因素,也包括国家意志、国家政策、编者个人观念等主观因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认真研读课本、钻研教材,学会区分哪些是客观史实,哪些是个人的主观观点,使学生的历史理解基于史料,尽量减少他人价值观的影响,学会独立思考、理性分析。史料是培养学生历史解释素养的基础,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提供给学生多样化的史料,和学生一起从史料中分析出结论,而不是直接告诉学生结论,要贯彻启发性教学原则,保证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历史解释要从正确的价值立场出发,唯物史观、全球史观(整体史观)、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史观,也是进行历史解释的科学指导理论。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运用多种史观解读历史事件、多角度分析历史事件、多方位解释历史事件。例如,在讲授抗美援朝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分析中、美、俄、韩、朝五个国家中学教科书对抗美援朝的不同解释,也可以从《毛泽东、斯大林与朝鲜战争》《李奇微回忆录》《麦克阿瑟回忆录》《日本人眼里的朝鲜战争(上下)》等著作中审视抗美援朝,开阔学生的历史视野,使学生的历史理解更加全面。
  五、注重情感升华,彰显家国情怀
  北京师范大学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曾对中学生的国家认同状况进行调查。调查发现,中学生在国民身份认同上呈现出高情感认同与相对低的理智评价的矛盾性,隨着年龄增长与国民身份认同感略有降低的矛盾性;在政治认同上体现出积极样态,但是存在政治权利和承担义务上不匹配的矛盾性。[9]高中阶段的学生成长于国家飞速发展的21世纪初,并没有真实经历过本民族过去艰难的历史岁月,对这段岁月的理解仅仅是课本上的文字描述和一些影视作品呈现出来的画面,很难做到感同身受,这很容易造成学生对本民族历史了解的断层,以及片面看待中国社会制度。因此,需要加强对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学习,并在历史学习中进行政治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社会责任与人文追求。一方面“四史”教育所传达的爱国精神、民族精神,对于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民族自信心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在讲授抗日战争的相关内容时,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调动学生的情绪和情感,使学生“神入”历史,可以利用影像资源对历史事件进行还原,引入一些关于抗日战争的电影、电视剧片段;利用历史图片以及幸存者访谈资料等素材,使学生直观地感受那段屈辱的历史,明白现在的和平多么不容易;还可以讲述历史故事, 如电影《八佰》的原型四行仓库保卫战,让学生深刻意识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只有国家强大,人民才能幸福。让学生懂得从历史中总结经验教训,认识到自己肩负的伟大历史使命,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不是浅显的文字说服、语言说教,而是要让学生切身感悟,要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受到家国情怀在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使崇高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详细介绍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取得的辉煌成绩,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从身边的衣食住行感受社会的巨大进步,引导学生对比中国以前和现在的国际影响力、国际地位、综合国力等,将历史感与现实感相结合,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问题,坚持把“四史”教育同国家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增强青少年学生的使命担当,力争培养出更多具有家国情怀、创新能力、全球视野和引领时代的一流人才。[10]
  综上所述,以史为鉴才能把握未来。“四史”是历史的记录和回忆,也是治理国家的思想与智慧,里面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高中生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更应当认真学习“四史”,具有“四史意识”。目前中学历史教学仍存在不少问題,“四史”教育进入高中历史课堂需要进一步深入探索,这离不开国家、学校、老师和学生的不断改进与克服。总之,新时代加强“四史”教育有助于历史学科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注释】
  [1]习近平:《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更好走向未来 交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答卷》,《光明日报》2013年06月27日第1版。
  [2]陈先达:《马克思主义十五讲》,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119页。
  [3]沈克学、何成刚:《唯物史观素养培养的思考与实践——以“安徽小岗村改革”教学为例》,《历史教学问题》2020年第5期,第149页。
  [4][7]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20年修订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年,第5页。
  [5]于友西、赵亚夫:《中学历史教学法》,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第48页。
  [6]习近平:《让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深入开展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研究》,《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5年第9期,第1页。
  [8]孟钟捷:《在“四史”学习中培育青少年“四史”意识》,《现代教学》2020年第11 期,第1页。
  [9]曾水兵、班建武、张志华:《中学生国家认同现状调查研究》,《上海教育科研》2013年第8期,第33页。
  [10]靳诺:《围绕立德树人加强“四史”教育》,《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20年第5期,第24页。
其他文献
2020年10月,笔者有幸代表佛山市团队在广东省2020年义务教育历史学科教师培训活动中展示课例。下面结合本次课例展示,谈谈如何在“大概念”理念指导下,从单元视角出发,构建教材子目间的内在联系,推动核心素养的落地。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提出:重视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以主题引领,使课程内容情境化,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1]大概念理念的倡导者,希望教师拥有一种单元主题教学设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提出的“一核四层四翼”评价体系,是高考试题命制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南。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和必备知识组成的“四层”规定了高考命题的内容,主要评价考生素质的内涵[1],其中学科素养在高考考查中具有导向作用[2],依据学科素养,确定应考的学科关键能力和必备知识,在新情境中测量学生的综合品质。因此,分析高考试题中对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具体考查路径,对于指导教学和复习备考,推进学科核心素
众所周知,函数是高中数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届高考的重点考查内容,而函数及其图像又是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所以平时的教学中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函数图像是相互依赖的两个变量之间外在、直观的表现形式,是函数解析式本质属性的直译语言,两者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 如何识辨函数与其图像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何理清它们之间的有机联系?考试作答时是否能像老中医那样“望、闻、问、切”似的快速获得正确答案?分析表明,函
2017年高考已经尘埃落定,但各地一线老师对高考试题的研究却从未停步,2018届高三已经进入高考倒计时!诚然,2017年高考试题的风向标作用不言而喻。为此,笔者结合对近几年全国各地高考化学试题的研究和理解,仔细分析一下2017年理综全国卷?玉化学试题(湖北、湖南、河北、河南、江西、山西、山东、广东、安徽、福建共10个省份同题),并提出一些备考建议与对策,供2018届高三备考参考。  (二)选择题备
近几年,区块链一词频繁地出现在公众面前,像有魔力一般,吸引着无数年轻人投身其中。它是一个机会,一个实现梦想的机会。多链多账户数字资产管理应用Kcash创始人祝雪娇,就是这个浪潮中最耀眼的创业者之一。  从“清华学霸”到“链圈老人”,诸多称号见证了祝雪娇从2013年投身区块链创业至今的整个过程。在这个虚拟世界中,祝雪娇经历了太多创业艰辛。  令人欣慰的是,从2017年9月份上线,仅仅三四个月时间,K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主要具有四个特性:“思想性”、“基础性”、“人文性”和“综合性”[1]。“思想性”强调用唯物史观阐释历史的发展与变化,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基础性”要求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人文性”强调提高人文素养,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综合性”强调学生逐步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对历史和社会进行全面的认识。[2]教师在进
学习的过程其实就是探索、不断完善认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由于考生的认知水平、理解水平的不同,因此考生在解题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错误,所以在复习备考时我们要不断帮助考生发现错误、弥补错误、完善认知.比如考生在运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时只停留在“一正、二定、三相等”的机械记忆的层面上,没有充分地理解其含义导致错误“屡屡再犯”.下面笔者结合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出现的一些错误来辨析,归纳常规易错题
语文高考一般类论述文本全国卷以三道选择题的模式对学生的语文素养进行考核,三道选择题的设置各有侧重点,第一题侧重文本语段的转述,第二题侧重分句间关系的把握,第三题多是基于文本之上的理解、概括与推断。我们以2016年课标全国Ⅰ卷第二题的四个选项为例:  【例1】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在20世纪20年代疑古思潮流行时期,一些历史学家对《世本》的可靠性将信将疑,认为其中记载
据教育部最新发布的课程标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  2016年部编版教材抗日战争单元的编写与之前的人教版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1.按照教育部的精神,以九一八事变为抗日战争的起点,从传统的八年抗战改称为十四年抗战。事实上,中国抗日战争经历了一个由局部抗战演变为全国抗战的历史过程,全国抗战是局部抗战的延伸和扩大,盡管二者不能等量齐观
历史学“是在一定历史观指导下叙述和阐述人类历史进程及其规律的学科”[1]而历史学科素养的培养则是历史教师的教学目标与任务,在学习历史课程中和学生一起寻找历史发展的规律,在探寻与思考中形成核心素养,使学生得到全面、个性、持续地发展。  历史规律的找寻需要相应的学科素养的支持,而历史学科素养的达成依赖于有效的教学设计。古人云“操千曲而后晓声”,但有时合适的设计会让学生操一曲也可知音。高三一轮复习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