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20年全国Ⅰ卷41题看时空框架下历史解释

来源 :中学历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ru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提出的“一核四层四翼”评价体系,是高考试题命制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南。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和必备知识组成的“四层”规定了高考命题的内容,主要评价考生素质的内涵[1],其中学科素养在高考考查中具有导向作用[2],依据学科素养,确定应考的学科关键能力和必备知识,在新情境中测量学生的综合品质。因此,分析高考试题中对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具体考查路径,对于指导教学和复习备考,推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具有积极的价值。本文以2020年全国Ⅰ卷41题为例,通过剖析41题中学科素养考查,启示教学活动。为方便阅读,录原题于此。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世纪50年代,中国与民主德国的关系良好,贸易和文化交往十分频繁。与此同时,中国与联邦德国之间处于对立状态。1955年,联邦德国与苏联建交后,中国逐步推动与联邦德国的民间往来。60年代,随着中苏关系日益紧张,中国与民主德国关系降到了冰点。70年代初,联邦德国调整“新东方政策”,决定改善与中国的关系。1972年10月,两国外长在北京签署建立外交关系的公报,决定互派大使。此后,两国的交流活动迅速升温。
  ——摘编自刘德斌主编 《国际关系史》等
  材料二:1993年,德国实施“新亚洲政策”,十分重视发展与中国的关系。德国企业认为在中国“差不多所有行业都有前景”,纷纷进军中国市场。1998年,德国总理施罗德将实现外交政策“正常化”作为重要目标,对外不依附于任何国家,谋求世界政治大国地位,并与中国共同“推动世界经济出现多元认同”。中国认为加强中德在多极化世界中的合作,有利于提高各自国际地位,扩大各自在国际上的活动余地,并促进世界和平、安全和稳定。2004年,中德在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框架内建立“具有全球责任的中德战略伙伴”关系,中德关系发展到了新的高度。
  ——摘编自吴友法《德国现当代史》 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20世纪50~70年代中国与民主德国、联邦德国关系的变化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德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历史条件。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德关系发展的历史启示。
  一、试题解析
  本题呈现了20世纪50年代至今中德关系的发展变化,并将其置于变幻的国际政治格局时空背景之下,引导学生认识大国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并进一步关照现实,引发学生对于中国目前所处的复杂多变局势的思考。70年代以来,中德战略伙伴关系的建立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和综合国力的提升、中国巨大市场潜力的结果,让学生在关系的演变中真正感受到新中国从富起来到强起来,落实2020年修订版新课标增加的道路、理论、制度、文化自信的价值导向要求。
  本题整体难度不大,但对于学生而言,要准确地分析和解决问题,则需要在时空观念素养和方法论的导向下充分调动储备知识。 第(1)问中的第一个问题概述20世纪50~70年代中国与民主德国、联邦德国关系的变化,学生若能抓住材料中的时间点,明确时空定位(调用时空观念水平层次一),即可清楚地得出与民主德国的关系由良好到降温,与联邦德国的关系由对立到升温。第(1)问中第二个问题分析变化的原因,则需要考生能够理解到每一个具体的时间和空间背后的内涵,实现从具体到抽象——理解时空内涵(调用时空观念水平层次二)。时间和空间,在历史学和历史教学中有其学科内涵。历史时间不是单纯之物理意义上的时间,而是指与人类社会实践紧密联系的时间。[3]本题所涉及的20世纪的50年代、60年代、70年代,其每一个时间点都与人的社会实践密切相关,其背后暗含深刻的内涵。如20世纪的50年代,对于中国而言意味着国家独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对于处在美苏争霸格局下的苏联而言是具有同样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国家诞生,对于美国而言则是一个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对立的国家诞生;6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世界多极化现象出现并发展;70年代,中美关系正常化,中国改革开放。每一个时间点串联成时间线,又展现了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新中国的外交和国际格局的变化。历史空间不是纯粹的物质空间,而是一种社会关系,具有社会性涵义,是政治、经济、文化、民俗、宗教等社会现象与自然地理环境相互作用的集合体。[4]本题中涉及的空间——民主德国、联邦德国、苏联,其不仅仅是地理空间更是制度空间和社会空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被分区占领,由统一走向分裂而形成了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在美苏两极对峙的格局之下,联邦德国被纳入到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而民主德国则隶属于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如此,实现了时间和空间由具体到抽象、由静止到动态的理解,时空的内涵清晰明了,那么历史内涵性解释[5]的生成则水到渠成。第(2)问亦然。
  高考对于基础教育具有反拨作用[6],分析高考试题更重要的是反思和指导教学。分析试题得出的启示是,核心素养虽有分类分层测评,但不是机械的分离,教学实践中也是不可分割的,尤其是历史解释和时空观念,它们交互作用。
  二、教学启示
  历史解释是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的评判,是历史学习者历史观和价值观的表现。实现“真”与“对”的历史解释离不开对于历史事实和史料的时空的准确理解,准确时空观的指引,助力于历史解释素养的达成。笔者结合实践,谈谈如何在时空框架下涵育历史解释素养。
  1.厘清時间顺序,把握时间内涵,在静态与动态时间中全面认识,达成历史解释的客观性
  历史是发生在一定时间和空间里的人和事,其具有时序性。学生通常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只是靠“记”和“背”来完成对历史的记忆,忽视历史时间背后的意义,以致于在学习过程中其对于历史的认识多为一个个点,无法实现融会贯通,知识的迁移能力受限。事实上,历史的发生和发展往往不是骤然之间,而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统一的结果,关注历史时间的连续性,厘清时间的顺序,理解时间的内涵,在静态与动态之间全面认识历史,才能对历史事实本身、历史现象的因果甚至不同的历史解释做出客观的解释。   【案例】笔者在一轮复习《挑战教皇的权威》这一课时,对于宗教改革的原因这一核心问题进行突破时,没有采取新课讲授时选取几段相关的研究史料让学生归纳总结的方法,而是更加重视历史现象之间的内在逻辑性和延续性,以时间为切入点,利用教材等资源与学生一同“耙梳”出相关的历史时间与对应的事实。
  为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化对于宗教改革原因的理解和认识,笔者设计了两个相关的问题:1517年和1534年体现了什么社会意义?以1517年和1534年事件的社会意义为中心找出与其相关联的历史事件。学生对应到1517年和1534年意味着反对教皇权威的宗教改革运动开展,对欧洲近代的思想解放有着重要的意义。在相关事件的寻找中,学生说出黑死病与宗教改革有关、胡斯反对兜售赎罪券与马丁路德的思想有相同之处、加尔文受到人文主义的影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和欧洲的城市兴起与其有关等等。笔者继续追问为什么黑死病与其密切相关呢?新航路的开辟与它有什么关联呢?对于黑死病,学生大多从心理的恐惧和精神寄托在现实生活中受到挑战出发进行解释。笔者在肯定学生理解的同时进一步补充:黑死病肆虐时期,欧洲人口大量死亡,人口的减少引发经济的危机,农村的饥荒引发大量的难民涌入城市,赎罪券的兜售不仅没有缓解黑死病带来的问题,反而增加了人们的负担,从而使得宗教改革有着比文艺复兴更为广泛的群众基础。笔者尝试从新航路开辟带来的资本原始积累增加欧洲城市的财富和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角度解释新航路开辟与宗教改革的联系,帮助学生理解“先定论”被部分资产阶级支持的原因。然而,历史终究是人和人的实践活动的历史,正如黄牧航教授在其《时空观念的教学设计与学业评价》中所提到的“在历史学中,脱离了人来谈时间没有意义和价值。”因此,笔者简单补充了胡斯运动相关知识,并指出马丁·路德受到了其思想的影响,帮助学生理解历史学习中虽然某些历史时间点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但是历史的演变是渐进的,关注历史的静态时,也应该关注历史的动态变化,从而全面的解释历史。再回到时间脉络中,学生发现许多事件都与宗教改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正是因为有了思想的传承与传播、印刷术的革新、教皇为代表的教会的压迫和贪婪、黑死病的肆虐、贸易的全球化推动的共同作用,宗教改革才在16世纪爆发并不断发展。在具体时间中、在历时性中,帮助学生实现对历史的科学性和客观性认识,逐渐达成历史解释素养。
  2.拉伸空间的广度,建构空间联系,在横向与交错中多维度理解,构建历史解释的逻辑性。
  历史的空间里城市与农村、国家与地区不仅仅指地理意义上的空间,其还包含了其文化空间等。此外,各空间之间还因为人的活动而不断发生联系和互动。因此在认识历史的过程中需要拓展空间的维度,观照空间之间的区别和联系,理解历史的多元性和构建历史解释的审辩性和逻辑性。
  【案例】依然是在宗教改革复习过程中,对于宗教改革与新航路开辟之间的关系,笔者尝试从财富积累的角度进行阐述后,反思是否存在其它认识的视角。于是,课后再次查看资料,比对地图,发现罗马教廷的衰落、欧洲西北部宗教改革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与新航路开辟之后商贸中心的转移有关。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欧洲商贸中心由地中海沿岸逐渐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北部的鹿特丹、阿姆斯特丹、纽伦堡逐渐成为商贸中心和金融中心,而南部的实力相对衰落,相伴着罗马教皇的影响力逐渐减弱。为此,笔者在后来的授课中又尝试设计从空间的维度延展学生对于空间的理解,从而构建历史解释。
  借助1560年欧洲宗教改革的图片和欧洲文艺复兴和大学的分布图,设计问题:根据宗教改革图,总结欧洲宗教改革在空间布局上有何特点?综合两幅图思考宗教改革空间布局上还有什么特点,思考原因。根据宗教改革图,学生得出空间分布广,既分散又集中。问题二在笔者的引导下,学生尝试把大学和宗教改革联系起来了,意识到宗教改革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大学教育的发展,各城市中的大学,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宗教改革的发展。笔者这时再次提到胡斯运动,指出其主要发生的地理空间位置——波西米亚(今捷克),并联系前面所提到的马丁·路德思想受到胡斯的影响,营造历史情境,再次帮助学生理解地理空间中的文化传播、互动及相互影响。学生在问题探究和任务导向下,深刻理解了历史空间上的联系和交错,进而对宗教改革原因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历史的时间和空间是不可分割的,认识历史的时间意识和空间意识亦是紧密联系的,本文为行文方便分开表述,但事实上在认识和解释历史的过程中时空是浑然一体的。历史学习和教学中也需在时空的架构下并以发展变化的思维理解历史,渐次涵养历史解释素养。
  【注释】
  [1]教育部考试中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年,第7页。
  [2][5]于涵、莫雷主編:《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年,第29、15页。
  [3]黄牧航、朱命有、陈穗等:《时空观念的教学设计与学业评价》,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第1页。
  [4]陈志刚、覃玉兰:《历史空间的内涵与空间观念素养的培养》,《历史教学》2018年第3期,第19页。
  [6]黄牧航、张庆海:《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分类分层测评模型》,《历史教学》2019年第13期,第13页。
其他文献
【时文展示】  读书如熬粥  赵畅  我的母亲煮得一手好粥。孩提时曾问母亲何以烧出好粥,她告诉我:“粥是熬出来的,熬粥有三要素,即‘好米、文火、持续’。”  是的,要熬一锅好粥,首先在于有“好米”。米好,粥就好。粥拼的是米,是米本身,是那种不加附加值的实力与质地。有了“好米”,还须用“文火”,即要用比较弱的火来熬,用“文火”易熬透,既能保持营养成分不流失,又能保持那份天然的鲜香味。熬粥还得有耐心,
听完岳麓版的《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一课,老师们开始评课。有老师提出:“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刚才的课,着重对比了两者的异,而并没有深入分析两者的同。是否不符合课标的要求?”于是,大家讨论的重点渐渐放在了——到底是分析“异”重要,还是分析“同”重要?  我一直认为,比较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在进行比较之前,我们心里就需要十分清晰地知道——我们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就本课的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生活方式的转变,人们迎来了“读图时代”的到来。许多人厌倦于文字的阅读,喜欢用直观的图片或表格来展示自己的思想,喜欢通过直观的表格来了解我们所生存的现实生活。因此,读图能力是现代社会必备的能力之一。就高考的具体考情而言,表文转换着重考查考生语言运用的综合能力。对于这个版块的知识,尽管在《高考语文考试大纲》中没有作为考点列举出来,但通过对近年来高考真题的分析,我们发现此类题目的
【热点材料】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于2017年10月11日至14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会议讨论并通过了党的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讨论并通过了党的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向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工作报告,讨论并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决定将这3份文件提请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
专题概述  2019年3月5日上午9时,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举行开幕会,会议听取和审议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关于政府工作的报告。报告回顾了2018年的工作,提出了2019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和政策取向,并部署了2019年十大工作任务。(一)继续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着力优化营商环境。(三)坚持创新引领发展,培育壮大新动能。(四)促进形成强大国
第一篇:转化与化归思想概述  一、转化与化归思想的含义  所谓转化与化归思想,就是在研究和解决有关数学问题时,采用某种手段将问题通过变换使之转化,进而使问题得到解决的一种数学方法.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化未知为已知:当所要解决的问题和我们已经掌握的问题有关系时,把所要解决的问题化为已知问题;   (2)化难为易:化难为易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基本思想,当我们遇到的问题是崭新的,解决起来困难时
2014年高考终于降下帷幕,一如既往地,语文科的作文总是备受社会大众关注。每年高考后,作文题目甫出,总会出现热闹非常的全民狂欢、全民吐槽现象,各路专家学者,甚至社会的普罗大众,此时都俨然都成了高考作文研究专家。各路传媒也纷纷推出各种调查,排出诸如“最奇葩题目”、“最难写题目”等榜单。一年365天,除教师和学生外,平时鲜有人问津的高考作文在这几天享受了难得的高关注度。这是高考作文之幸,也是高考作文之
大历史观指通过对以往历史的内在逻辑和比较,再用现在所发生的历史与未来做比较从而达到对未来的社会走向做出一定的预测,用长远的、比较的思维来看问题。“大历史着重大众的集体智慧、勇敢和道德。”[1]中共十九大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育人先育德,育德先育魂。历史课堂教学在情感价值观上,要“特别注意学生的心理体验、情感震撼、内心选择、精神升华和外人无法观察与干预的特殊性,……适时、适度地发挥教师示范、熏
【热点材料】  2020年10月14日,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在广东省深圳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兴办经济特区,是党和国家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行的伟大创举。长期以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和全国大力支持下,各经济特区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勇担使命、砥砺奋进,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进程中谱写了勇立潮头、
2020年10月,笔者有幸代表佛山市团队在广东省2020年义务教育历史学科教师培训活动中展示课例。下面结合本次课例展示,谈谈如何在“大概念”理念指导下,从单元视角出发,构建教材子目间的内在联系,推动核心素养的落地。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提出:重视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以主题引领,使课程内容情境化,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1]大概念理念的倡导者,希望教师拥有一种单元主题教学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