荡气回肠抗日山

来源 :铁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n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绿意初萌的早春时节,我和朋友来到连云港赣榆县境内的抗日山。抬眼可见山顶上的纪念碑高耸入云,钢枪、刺刀、炮弹、手榴弹的造型质朴威严。之所以尤为珍贵,是因为它设计与锻造在抗战最艰难的岁月里,由这一带的军民一边打仗一边完成的。纪念馆记载:抗日山始建于1941年7月,次年8月2日竣工,此后多次擴建与修缮。陵园墓区有751座烈士墓,安葬着800余位烈士忠骨,塔碑铭刻着3576位烈士的英名,既有新四军、八路军等中共抗日将士,又有参加中国抗战的国际友人与国民党爱国将领。
  “捍国不惜身,伟名诸同志;寰宇播英名,千古传青史。”朱德总司令悼诗镌刻其间。听党史专家介绍:抗日山竣工日,赣榆全县举行民祭,四面八方百姓扶老携幼潮水般涌来,给抗战英灵送行,纪念碑前战将云集,罗荣桓、黎玉、陈光、肖华、陈士榘等含泪祭陵。滨海区党委书记兼政委符竹庭主祭。祭毕,符竹庭握着肖华的手嘱托:“抗日山有我三千将士,我死请葬我于侧。”
  此后不到一年,符竹庭就又在此送别亲爱的战友。1943年春天,新四军三师党委遵照中央指示,派一批团以上干部组成干部队到延安学习深造。赴延安学习的干部队一行50余人,新四军三师参谋长彭雄、旅长田守尧分别担任正副队长。3月17日,彭雄、田守尧率领干部队,化装乘船辗转去延安。船行至连云港附近小沙东海域,突然遭遇日军巡逻艇。彭雄等急中生智,诱敌上船检查,把日本兵推到水中。双方在海上血战,从上午7时战至晚上7时,一条木船抗击三艘快艇,短枪手榴弹抗击步枪机关枪,敌我各伤亡数十。危急时刻,伤员并排匍匐船头,仍不放下手中的武器。日军巡逻艇上时时传来劝降声,彭雄坚定地对干部队的战友说:“哪怕只剩一个人,也要打下去!”田守尧下令将携带的文件销毁。大家互相鼓励,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他们且行且打,船夫中弹牺牲。黄昏时分,日军巡逻艇败退。干部队得以脱险,改在小沙东登岸。此时潮水猛涨,田守尧率众人涉水上岸,不幸被海水吞没。彭雄因伤势严重,也壮烈牺牲。
  惊涛拍岸,大海呜咽。彭雄是江西永新人,1929年在井冈山投奔中国工农红军,参加过两万五千里长征;1937年初,任红四军参谋长,后曾任红一军团七师师长,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三旅六八六团参谋长,参加过平型关大战。1938年1月,任八路军路东支队司令员,率部开辟鲁南、鲁西、鲁西南抗日根据地。田守尧是安徽六安人,1931年参加新安集暴动,随军参加红二十五军西进陕甘“千里长征”,曾任第二二三团政委和第七十五师、第七师师长,参加了鄂豫皖反“围剿”斗争,在平型关大战中身负重伤。皖南事变发生后,黄克诚所率八路军第五纵队改编为新四军第三师。1941年2月,彭雄任新四军第三师参谋长兼苏北军区参谋长。田守尧任新四军第三师八旅旅长兼苏北盐阜军分区司令员。他们是屡建战功的著名抗日名将,年龄相近,牺牲时刚满29岁。
年轻的共产党员在抗日山祭奠烈士英灵

  举行烈士纪念碑落成典礼前,新四军三师师长黄克诚和副师长张爱萍写了挽词,高度评价彭雄、田守尧烈士的功绩和品格。黄克诚的题词是:“彭雄、田守尧两同志为我军优秀的高级指挥员,对党忠诚,作战坚决勇敢,战争与工作经验均极丰富。此次海上遇敌,奋勇指挥作战壮烈牺牲,真是重大损失。……彭、田及遇难指战员英勇果敢、顽强作战的精神,永垂青史,作为后死者之模范。”张爱萍的题词是:“追悼彭、田同志,就要学习彭雄同志作战的勇猛精神!就要学习田守尧同志为革命斗争十余年的坚决精神!”
  仍然是由符竹庭主祭。也许战争的严酷,早已让他们锤炼了舍生忘死的意志。符竹庭15岁时就告别家人当了红小鬼。队伍开拔那天,双目失明的奶奶拄着竹杖送出村口。穿上军装起始,符竹庭就发誓,为人民的幸福、民族的解放不惜牺牲。他曾跋涉两万五千里,也曾在平型关战役中担任主攻,身经百战,有勇有谋。担任滨海区政治主官后,符竹庭与军区司令员陈士榘并肩与日伪军作战,在危难中壮大了滨海抗日根据地。他和陈士榘亲率突击队攻坚,占领了日伪军“蚕食”滨海区的前哨阵地赣榆城,生俘伪旅长以下官兵2000余人。延安《解放日报》重点报道“赣榆大捷”,称为新四军以极小代价换取极大胜利的成功范例。1943年11月26日,日伪军惨败后恼羞成怒,派兵偷袭滨海军区机关驻地赣榆黑林乡马旦头村。在与日军援兵遭遇战中,符竹庭身负重伤,流尽最后一滴血,牺牲时年仅31岁。
  依据符竹庭生前的遗愿,他的遗骨安葬于抗日山上,与昔日战友为邻。山东军区司令员罗荣桓、副政委黎玉、政治部主任肖华为符竹庭题《挽词》:“十六年的革命生活,未曾有一日放下杀敌武器,历尽险山恶水,万里长征,艰苦奋战,坚持敌后,其忠于人民革命事业,弥久愈坚;果敢顽强,英勇壮烈;确是我黄帝子孙,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
  一年半前符竹庭的铿锵誓言,犹在肖华的耳畔轰响,没想到却是一言成谶。符竹庭牺牲后,时任山东军区政治部主任的肖华千里奔丧,站在抗日山上热泪奔涌,他为身先士卒为国捐躯的老战友致悼词:“纪念烈士,我们任务有三,第一报仇!第二报仇!第三报仇!”将军的哀痛声音令在场的军民动容,山上山下激起了一片怒吼:“报仇!报仇!报仇!”
  我默念着一个又一个英雄的名字。彭雄、田守尧、符竹庭……这些新四军将领,这些前赴后继、舍身取义的不朽英灵,牺牲时何等年轻,虽身经百战,名扬八方,却只有29岁、31岁,他们用鲜血与生命,谱写了一曲荡气回肠的青春之歌!我在抗日山肃立,仿佛整齐响亮的呐喊仍在耳际缭绕,如地火喷涌,如波涛翻卷,至今能听到那铿锵有力的历史回响……
浙江省德清县东风小学学用《铁军》张其梅摄
其他文献
新四军的光辉历史是新中国党史、军史、国史的重要篇章  新四军铁军精神是新中国红色精神谱系的重要部分  新四军抗日斗争、人民解放战争与新中国  新四军开辟华中抗日根据地的重大意义  华中抗日根据地的政权建设与新中国的国体政体  七战七捷吹响解放战争胜利的号角  新四军在淮海战役中的贡献  新四军在渡江战役中的贡献  新四军老战士在改革开放中的贡献  铁军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新四军二代在改革开
期刊
城市:江苏响水  时间:2015年10月10日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黄秀芝  研究会唐先胜打来电话,说苏北响水有个新四军老兵,叫黄秀芝,并告诉了老人在南京媒体工作的儿子的电话。于是,我打电话问老人的儿子,“你妈妈近来身体怎么样?”对方笑了,“黄秀芝是我爸。”他非常支持我们采访。  我即刻驾车往响水赶,到县城已是华灯初上,约定翌日与老人见面。  上午的采访,安排在黄秀芝女儿的家,细心的女儿把父亲的奖
期刊
2018年12月27日,江西省社會科学院和江西省新四军研究会在南昌新四军军部旧址陈列馆,联合举办纪念中共中央东南分局成立80周年座谈会暨《黄道文集》首发式。   中国新四军研究会、江西省社科联、南昌市委宣传部、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南昌大学、南昌新四军军部旧址陈列馆等单位,以及黄道烈士的后代黄知深、黄知慧,新四军老战士代表、新四军后代等50余人参会。   中共中央东南分局的前身是中共中央分局,是
期刊
粟裕,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大将之首。侗族,1907年8月10日生于湖南会同。1984年2月5日在北京逝世。   粟裕戎马一生,战功卓著。抗日战争期间,任新四军第二支队副司令员、江南指挥部、苏北指挥部副指挥。1941年新四军重建军部任新四军第一师师长,后兼第六师师长。解放战争期间,任华中野战军司令员、华东野战军副司令员、代司令员兼代政委等职。   粟裕善打硬仗,尤善战役指挥,主要指挥高邮战役、陇海线
期刊
1939年5月的一天上午,新四军第一支队司令部全体官兵正忙着帮助老百姓收割小麦。这时,通信员匆匆跑来,送给陈毅一份电报。电报是项英发来的,内容是:第二支队司令员张鼎丞,奉中共中央命令,立即启程去延安中央党校高级班学习,并向党中央汇报新四军情况。二支队正式归陈毅领导。   当天晚上,第二支队副司令员粟裕来电说:南京将出动日军5000人,向二支队驻地江宁、当涂、博望“扫荡”。陈毅立即派出3路便衣侦察
期刊
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在江西省南昌市举行武装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  南昌起义者名单中,记载上海有7位亲历者,其中5位浦东子弟,盛幼宣是其中之一。日前,浦东新区举行“南昌起义亲历者盛幼宣同志诞辰110周年纪念会”,深切缅怀盛幼宣同志,表达诚挚的景仰之情。区有关方面领导、盛幼宣亲属和战友后代、新四军研究会会员、学生代表
期刊
一代名将粟裕,尤擅指挥大兵团作战,创造出我军淮海、渡江、上海等彪炳史册的一系列重大战役经典传奇。但指挥艺术的升华无不来自一系列小的战斗实践,粟裕指挥的芜湖官陡门大捷,在敌人的重兵铁桶般合围的心脏地带导演了一幕出奇制胜的活剧,虽只是他戎马生涯中的一个小胜仗,但其百里奔袭、虎口拔牙的铁军豪情,至今仍为兵家拍手叫绝。要啃就啃硬骨头   1939年初,随着苏南新四军力量的不断壮大,日军开始在南京、镇江、
期刊
八路军“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可以说是家喻户晓,殊不知新四军“皖南事变”中的“七女跳崖”,同样可歌可泣。   1941年1月上旬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皖南事变”,使新四军蒙受重大损失。从军长叶挺到普通战士,面对10倍于己的强敌,英勇抗击,浴血奋战,伤亡约2000人,2000多人突出重围,4510多人被俘(其中干部657人)。新四军在“皖南事变”中斗争之英勇,死难之悲壮,足以惊天地而泣鬼神!   1
期刊
将“向南北扩展”改为“内线歼敌”   1945年10月,中共中央军委要求新四军“必须将占领地段向南北扩展,创造出有利于打运动战的战场”,“将创造战场的任务当作战略任务”。   12月11日,新四军代军长陈毅根据中央军委新的指示作出津浦路作战部署,指令粟裕部队投入津浦南段进行大的战略破击。   但粟裕从战略全局及其发展趋势考虑,提出在南北两线各组织一个战役:在南线组织高邮邵伯战役,攻克并控制高
期刊
1946年7月30日,海安城响起枪声,徐州绥署第一绥靖区司令官李默庵,坐在小飞机上遥控指挥所部5万兵力向华中野战军七纵发起进攻。炮声轰鸣,血肉纷飞,粟裕以3000多人的兵力抗击了李默庵5万多人的轮番猛攻,并以伤亡200余人的代价,换得了杀伤敌军3000余人的战果,创造了敌我伤亡15:1的新纪录。8月3日,为避敌锋芒,粟裕命令七纵主动撤出海安。   华中部队撤出海安后,李默庵的六十五师和第一○五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