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科学之美是物理教学中提高学生审美情趣,提高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切实用好教材中的材料,能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关键词】天体运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之一,它关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兴趣,学习热情,意志、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等因素的培养,旨在促进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什么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呢?总的说来,它是新课程三维目标中情感目标的新表述。在新课程理念背景下,它们被赋予了十分丰富的内涵。具体来说,情感是指“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情感被分为道德情感、理智情感和美的情感。态度是在一定情景下个体对人或事物,从一定方式进行反应的一种心理倾向。由认知成分(信念或真实知识)、情感成分( 对人对事的情緒反应)和行为成分( 对客观事物的外显行为)构成。价值观是指人们对某些事物价值的基本看法,这些看法一方面沉淀为一定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成为人们判断客体价值大小,进行价值判断、价值选择的思想根据。从横向上看,这三个要素具有相对独立性,它们描述了人的情感意志领域的完整画面;而从纵向上看,这三要素有层次递进性,它们构成了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情感意志发展的连续体。
新课程理念强调三维教学目标的平衡发展,切实改变以往教学目标中只重双基而忽视学生其他能力和情感目标的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教学目标之一,必须要通过一定的方法和具体的知识载体来表达和实现。在高中物理中很多地方的教学都体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例如:在讲《行星的运动》中介绍哥白尼的观点时,教材把它放在当时社会经济、文化环境中来加以分析与说明。文艺复兴带来的思想与艺术的繁荣对哥白尼有深刻的影响,艺术的繁荣使哥白尼坚信宇宙中的行星运动是美的,而美的东西一定是简单与和谐的。使学生能领略自然界的奇妙与和谐。
开普勒用20年的时间研究了丹麦天文学家第谷的行星观测资料,七十余次尝试,几十种模型的建立所得结果都与第谷的观察数据有至少8'的角度偏差;直到最后他对第谷的数据深信不疑……这不容忽视的8'也许正是因为行星的运动并非匀速圆周运动,第一次大胆地对人们长期以来视为真理的观念——天体在做“完美的”匀速圆周运动表示怀疑。开普勒因为坚持真理而受到教会迫害,1630年因病去世终年59岁,黑格尔曾痛心疾首地说:“开普勒是被德国饿死的。”这里对开普勒的介绍,20年、七十余次、几十种模型、第一次对“真理”怀疑、最后被饿死。开普勒对科学研究地执着与坚贞,大胆质疑,不惧权威的进取精神,振憾学生心灵,达到情感育人的目的。
同时也应该看到第谷与开普勒美妙的合作,两个风格截然不同的科学家,一个擅长观察,另一个是数学天才,但是谁的作用也不可忽略,第谷从实验和观察入手,开普勒再对观测数据进行数学归纳,“把几千个数组成如此简洁的几句话”,说明科学探究需要有合作精神,科学探索的乐趣与科学方法的魅力可见一斑。这也是一种美,是与他人合作之美。
托勒密提出了“地心说”,在地心说体系中,叠罗汉似的本轮加匀轮的圆圈数目已达到80多个,且还有增加的趋势。地心说理论尽管与观测资料也较为相符,但天空图象太乱,毫无统一性和规律性。宇宙规律应是简明和谐的,过于繁杂的描述不是一种美。而哥白尼的日心说指出太阳是宇宙中心,地球和行星绕太阳运动,只有月亮才绕地球旋转,这是一种简单的美。从地心说到日心说让学生充分体会到物理学中哪些是美,哪些是不够完善的,不美的。
总之,这节课充分体现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让学生体会到人类对行星运动规律的认识充满着曲折与艰辛,让学生在科学家关于天体运动问题的研究历史中,体会科学家们实事求是,尊重客观事实,不迷信权威,敢于坚持真理和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体会描述自然中追求简单和谐是科学研究的动力之一。
当然,新课标的很多地方都体现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月-地检验,把天上的力与地面的力统一起来,这是一种探究自然界奥秘的美;黑洞之谜中霍金自问道:“为什么人们要攀登珠穆朗玛峰?因为它在那里。”这是名家们对科学不懈追求的动力解释,是科学家们朴实的科学价值观的体现,对学生科学价值观的形成起到一定的作用。航天知识的简单介绍,使学生感受到科学正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要学科学,用科学,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实施中充分注意到学生的因素,教师的因素,教材的因素,全方位统筹。寓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于知识教学中,将三维目标协调一致,融为一体。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合理融入,使本学期课堂教学有明显变化,尤其是学生情感体验和自主学习、思考能力得到显著提高。所以,我认为在日常教学中要牢牢的抓住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教学之魂,坚持教学的经常化和制度化,还要相互借鉴和总结经验,使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持续化的进行。这才是培养学生正确人生态度和价值观的最为实际有效的方法, 也是突破教学改革模式之藩篱,转变教学理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根本。
参考文献
[1]李继红, 《实现高中物理新课标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教学模式》
[2]贺留,《浅谈物理教学中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关键词】天体运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之一,它关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兴趣,学习热情,意志、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等因素的培养,旨在促进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什么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呢?总的说来,它是新课程三维目标中情感目标的新表述。在新课程理念背景下,它们被赋予了十分丰富的内涵。具体来说,情感是指“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情感被分为道德情感、理智情感和美的情感。态度是在一定情景下个体对人或事物,从一定方式进行反应的一种心理倾向。由认知成分(信念或真实知识)、情感成分( 对人对事的情緒反应)和行为成分( 对客观事物的外显行为)构成。价值观是指人们对某些事物价值的基本看法,这些看法一方面沉淀为一定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成为人们判断客体价值大小,进行价值判断、价值选择的思想根据。从横向上看,这三个要素具有相对独立性,它们描述了人的情感意志领域的完整画面;而从纵向上看,这三要素有层次递进性,它们构成了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情感意志发展的连续体。
新课程理念强调三维教学目标的平衡发展,切实改变以往教学目标中只重双基而忽视学生其他能力和情感目标的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教学目标之一,必须要通过一定的方法和具体的知识载体来表达和实现。在高中物理中很多地方的教学都体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例如:在讲《行星的运动》中介绍哥白尼的观点时,教材把它放在当时社会经济、文化环境中来加以分析与说明。文艺复兴带来的思想与艺术的繁荣对哥白尼有深刻的影响,艺术的繁荣使哥白尼坚信宇宙中的行星运动是美的,而美的东西一定是简单与和谐的。使学生能领略自然界的奇妙与和谐。
开普勒用20年的时间研究了丹麦天文学家第谷的行星观测资料,七十余次尝试,几十种模型的建立所得结果都与第谷的观察数据有至少8'的角度偏差;直到最后他对第谷的数据深信不疑……这不容忽视的8'也许正是因为行星的运动并非匀速圆周运动,第一次大胆地对人们长期以来视为真理的观念——天体在做“完美的”匀速圆周运动表示怀疑。开普勒因为坚持真理而受到教会迫害,1630年因病去世终年59岁,黑格尔曾痛心疾首地说:“开普勒是被德国饿死的。”这里对开普勒的介绍,20年、七十余次、几十种模型、第一次对“真理”怀疑、最后被饿死。开普勒对科学研究地执着与坚贞,大胆质疑,不惧权威的进取精神,振憾学生心灵,达到情感育人的目的。
同时也应该看到第谷与开普勒美妙的合作,两个风格截然不同的科学家,一个擅长观察,另一个是数学天才,但是谁的作用也不可忽略,第谷从实验和观察入手,开普勒再对观测数据进行数学归纳,“把几千个数组成如此简洁的几句话”,说明科学探究需要有合作精神,科学探索的乐趣与科学方法的魅力可见一斑。这也是一种美,是与他人合作之美。
托勒密提出了“地心说”,在地心说体系中,叠罗汉似的本轮加匀轮的圆圈数目已达到80多个,且还有增加的趋势。地心说理论尽管与观测资料也较为相符,但天空图象太乱,毫无统一性和规律性。宇宙规律应是简明和谐的,过于繁杂的描述不是一种美。而哥白尼的日心说指出太阳是宇宙中心,地球和行星绕太阳运动,只有月亮才绕地球旋转,这是一种简单的美。从地心说到日心说让学生充分体会到物理学中哪些是美,哪些是不够完善的,不美的。
总之,这节课充分体现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让学生体会到人类对行星运动规律的认识充满着曲折与艰辛,让学生在科学家关于天体运动问题的研究历史中,体会科学家们实事求是,尊重客观事实,不迷信权威,敢于坚持真理和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体会描述自然中追求简单和谐是科学研究的动力之一。
当然,新课标的很多地方都体现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月-地检验,把天上的力与地面的力统一起来,这是一种探究自然界奥秘的美;黑洞之谜中霍金自问道:“为什么人们要攀登珠穆朗玛峰?因为它在那里。”这是名家们对科学不懈追求的动力解释,是科学家们朴实的科学价值观的体现,对学生科学价值观的形成起到一定的作用。航天知识的简单介绍,使学生感受到科学正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要学科学,用科学,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实施中充分注意到学生的因素,教师的因素,教材的因素,全方位统筹。寓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于知识教学中,将三维目标协调一致,融为一体。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合理融入,使本学期课堂教学有明显变化,尤其是学生情感体验和自主学习、思考能力得到显著提高。所以,我认为在日常教学中要牢牢的抓住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教学之魂,坚持教学的经常化和制度化,还要相互借鉴和总结经验,使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持续化的进行。这才是培养学生正确人生态度和价值观的最为实际有效的方法, 也是突破教学改革模式之藩篱,转变教学理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根本。
参考文献
[1]李继红, 《实现高中物理新课标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教学模式》
[2]贺留,《浅谈物理教学中情感教育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