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方法探究

来源 :青年与社会·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qizz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阅读的教学过程与审美活动从来就是血脉相连的,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审美教育。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一、从课文的意境中发掘美
  意境,是形象思维派生的奇葩。如何使学生形象地体会文章的写意与环境,伴随作者的思想感情完成这个思维过程,进入文章的意境,是受教育者自觉接受美育教育的重要前提。为什么“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名句能在学生的心中扎下根?那是因为作者所勾画的登高极目所见的壮阔景象使人产生了胸臆顿开的意境;那是由于他们认识到要实现远大的理想,必须以最大的努力去攀登更高的境界这一道理。其意远在诗外。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就景取意,深情绵邈。诗人对挚友分离时的描述,是为抒发人与人之间本该存在的那些无限深厚的情谊,其意含蓄,耐人寻味。陆游的“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的诗句,用气节坚贞的梅花作为美的象征,物我交融,发人深思。诗人以梅花自拟,寓于“境”中那种人与梅的高风亮节就是人类与物类美的情操。我们要在教学中抓住由文章的“境”所蕴含的“意”,要求学生在生活中深入体会诗情画意。
  在教学中还要引导学生正确区分美和丑,明确:①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创造人类物质文明的奋斗和劳动的境界,是人类力量的美;而不努力追求“欲穷千里目”的懦夫懒汉、鼠目寸光思想是人类的丑。②高尚的友谊以及诚实、勇敢、胸襟豁达等是人类情感的美;而狭隘自私乃至着眼于渺小的个人恩怨、虚情假意则其丑无比。③坚强的意志、高尚的气节、不屈不挠的精神境界是人类气质的美;而懦弱、动摇沉沦、自暴自弃的颓萎精神以及那些卑躬屈膝、丧失国格和人格的奴才相,更是丑陋的行为。
  实践证明,在教学中对文章意境开掘的深度决定着所确立的学生审美认识的高度。
  二、从课文的人物形象中发掘美
  小学语文教材中成功地为我们塑造了各式各样使人赏心悦目、充实饱满的正面人物形象,这些正面人物形象都为少年儿童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学们对“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的边疆勇士,对强敌面前临危不惧、不辱使命又顾全大局的蔺相如,对在海边月夜手执钢叉看瓜刺猹、天真活泼、机智勇敢的少年闰土,对舍身炸碉堡而英勇献身的董存瑞,对日理万机、鞠躬尽瘁的周总理……都铭刻心中。我在教《一夜的工作》这篇文章时,启发同学们从周总理为了全民族的兴旺发达、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呕心沥血的伟大形象,联系到孔繁森等为祖国进步而默默献身的平凡形象,使同学们认识到他们都是将自己的生命同祖国人民的命运相联。只要将自己的生命同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他们的形象同样伟大;他们的骨灰即使洒向祖国的江河大地,仍然在人们的心里挺立着一座座不朽丰碑;他们是伟大祖国的骄子。对于这些光辉形象的挖掘,可以使屹立在学生幼小心灵中的英雄们的丰碑更加辉煌壮丽,使他们萌发崇高情操的胚芽,这是实现审美教育作用的直接手段。少年儿童对英雄主义的美、爱国主义的美,对信念、理想美的追求和向往,在未来势必形成一股重要的、潜在的社会改造力量。
  三、从课文的语言中发掘美
  马克思说过:“人也是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东西的。”小学语文教材选入的大部分文章在语言的使用上同样遵循这一法则,都具有严谨、含蓄、生动、精辟、明快的特点。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从使用语言的角度发掘美,一方面让学生接受语言表意的美感作用,另一方面使学生了解汉语在表达上的丰富而又严密的性质,同时促进学生提高认识,不但要珍惜爱护本民族语言的纯洁和优美,更要对本民族语言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作出贡献。我在《桂林山水》这篇课文的教学中,着重引导学生分析这些“句眼”来体现语言的美感效应:“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对这样写景的文章,我首先引导学生注意两点:①语言的准确使用本身就是美。我曾指导学生做这样的尝试,把描写水“静、清、绿”,山“奇、秀、险”的语言任意换成同意词试试表达效果会有何变化。有的同学将其换成,“高耸入云”的山,“绿水青山”等,都不如“静、清、绿”和“奇、秀、险”表达得准确、鲜明、具体。②语言的朴实本身就是美。在尝试中有的同学把山描绘为“巍峨的大山”(只强调其宏伟),有的同学把水描绘为“清澈透底的漓水”(又显得单一),都不足以说明山“奇、秀、险”,水“静、清、绿”的朴实本质。我们要求学生要从积极角度去使用语言,而绝不是词藻的堆砌、形容词的罗列。不注意这一点,只会降低语言美的程度,降低表达效果。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是我们语文教师面对的重要课题之一。它是一种感性教育、趣味教育、人格教育,是通过升华学生的感性认识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进而促进人格完善的一种教育形式。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一条古老的乌克兰格言告诉我们:‘一个人手里抓住小提琴,他就不会干坏事。’邪恶与真正的美是水火不相容的。”审美教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语文教师应该把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记在心中,落实在教学中,把培养具有审美能力的人才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
其他文献
小学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是小学语文教师感到十分棘手的课题,也是小学生最不愿意完成的功课。《语文教学大纲》中说:“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语言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识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都要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这是“大语文教学观”的需要。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使语文教学返璞归真;生活又是学生学习的源泉,
期刊
卵母细胞冷冻保存对于保护雌性动物遗传物质至关重要,同时,它在人类辅助生殖、濒危动物保种和胚胎工程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虽然利用冷冻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COCs)已经在很多物种获得了健康的后代,但是冷冻后卵母细胞的成活率仍然很低,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这项技术的推广应用。为提高玻璃化冷冻效率,我们采取比液氮(-196℃)温度更低的液氦(-269℃)作为冷源,期望通过更换冷源和提高冷冻速率获得冷冻效果的突破。前期研究结果表明:液氦可以代替液氮作为冷源进行卵母细胞冷冻保存,同时将冷源由液氮更换为液氦,不但可以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强调了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积极倡导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的人文性决定了语言文字中蕴涵的思想感情需要通过熏陶和感染,让学生慢慢感受、领悟;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以读说为主线,组织各项训练活动。因此,真正的阅读教学要确立学生的自主学习的地位,培养自主探究的精神,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内心的感受,说出自己精辟的意见,
期刊
作文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作文,是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概括和运用,更是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认知水平以及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因此,提高学生作文能力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然而,在农村,特别是边远山区的农村,作文教学仍是一个困扰着语文教师的重大课题。那么,如何搞好作文教学,提高学生作文能力呢?通过长期的观察与实践,我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首先,要提高教师自身的作文教学能力。教
期刊
摘?要:“创境激趣”是能够使学生积极认识教学内容,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课堂教学环节。在七年级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过程中,实施“创境激趣”教学不仅能诱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程的兴趣,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才能的舞台,加强了同学之间的沟通和了解,促进了班级的团结和共同进步。  关键词:“创境激趣”;感知;诱导;激发  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
期刊
一、对高效课堂的认识  高效课堂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一种教学实践模式。教学高效的含义:从成本观念上看,真正的高效率的教学就是师生用最短的时间获得最大的收益;从全面发展的观念上看,课堂的高效性就是教学三维目标落到实处,教学过程民主、科学、互动,教学主体知识和能力得到全面提高;从学生个体看,使每个学生发挥最大的学习潜能,使每个学生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  二、如何构建高效课堂  构建高效课堂,
期刊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态度的体验。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因素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积极丰富的情感能促进认识过程,使个性品质得到全面发展。由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情感必然成为影响学生学习的一个极为重要有因素。  一、情感是学生学好物理知识的重要因素  有人曾调查了参加第一到第四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的学生对九门学科的学习兴趣情况,其中居于前四位的是物理、数学、化学、外语。参
期刊
摘?要:人类在化学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它们在大大丰富人类的物质生活的同时,也严重地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当今全球性严重问题之一。在这种前提下,高中化学教学很有必要引入“绿色化学”的理念。  关键词:绿色化学;环境保护;高中化学课程标准  化学的发展在不断促进人类进步的同时,在客观上也给环境带来了污染。一些著名的环境事件多数与化学有关,诸如臭氧层空洞、白色污染、酸雨和水体富营养
期刊
数学概念是反映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它是数学学科的精髓、灵魂,是学生进行计算、解答、证明的依据,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良好素材。数学概念是数学知识的基础,是数学教材结构的最基本的因素,是数学思想与方法的载体。正确理解数学概念,是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前提。学生如果不能正确地理解数学中的各种概念,就不能很好地掌握各种法则、公式、定理,也就不能应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因此
期刊
创新是一个民族得以发展的不竭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当今教学发展的主旋律。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和行为,是我们英语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那么,我们如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营造创新教育氛围  每个学生都具有潜在的创新才能,要把这种潜能转化成现实中的创新能力,就要努力营造浓厚的创新教育的氛围。罗杰斯说:“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