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传统的教育教学中,接受性学习一直占据着支配地位,结果导致眼高手低、高分低能的学生比比皆是,与发达国家的距离越拉越远。高中语文课标特别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这些都诠释着探究的重要性。
高中的学生完全具备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为探究学习提供了可能。
《记念刘和珍君》是苏教版双册、人教版单册上的一篇高中课文,它是鲁迅先生的一篇作品,因特殊的年代,特殊的背景,《记念刘和珍君》独特的战斗性语言风格,对现在的学生来说理解比较困难的,所以采用探究性学习更有必要。
“学习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刺激,而是主动地建构意义”。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和心理学家布鲁纳(J.Bruner)提出认知结构的学习理论,他认为学习的实质是学生主动地通过感知、领会和推理,促进类目及其编码系统的形成,这个理论的精髓就是在探究中发现,在发现中生成智慧。这个理论的建构为我们在探究中求得高效提供了理论的支撑。
下面由《记念刘和珍君》说开去,谈谈在探究中生成智慧的方法。
一、导学引思
“素质教育的‘素质’是学习能力”(著名学者李炳亭语),我们要探讨的是一个特定的时空——“学习阶段”,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按照杜威的说法,“在经历中学会体验”,这个过程就是“用手指体验蜡烛灼伤”,以此完成对知识的建构。
学生的探究是课堂教学的重头戏,探究的问题则是其中的主旋律。探究的问题可以是教师事先设定的,也可以是学生在教师解读文本的过程中的质疑问难,但一定要是紧扣材料内容,符合学生特点,有探究空间和启迪意义,有成功乐趣的话题。
在教学《记念刘和珍君》时,可以先布置导学:
1.通读全文,圈画出重点词句,运用工具书解决生字、生词,并重点给下列加点的汉字注音:攒射(cuán) 杀戮(lù) 喋(dié)血 洗涤(dí) 尸骸(hái) 惮(dàn) 殒(yǔn)身不恤(xù) 长歌当(dàng)哭
2.本文题为《记念刘和珍君》,记念了刘和珍的哪些事迹?
3.分别概括七个部分的内容。
4.搜索:“三·一八”惨案有关介绍。找出当时对此事的不同评论。想想鲁迅先生当时为什么悲愤之极,写下了《记念刘和珍君》。
5.划出课文中的疑点。
“不愤不悱,不启不发”。学生主动探索、合作研究的积极性能否得到调动取决于教师引导激发水平的高低和学生蓄势程度的高低。
二、探究发现
师生共同提出问题,选择共同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究,同时提出对该问题答案的猜测和假设,布鲁纳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一个积极的探究者,教师的作用只是为学生创造一个能够独立探索的情境,而不是向学生提供现成的知识。在《记念刘和珍君》教学中可以对以下重点问题进行适时探究:
探究1:“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直面”中的“面”是动词,面对的意思;“正视”,正眼看,不回避。“哀痛者”、“幸福者”分别为“以……为哀痛”的人和“以……为幸福”的人。“哀痛者”和“幸福者”都是指刘和珍等革命青年。)
发现:她们在黑暗面前不逃避,在屠杀面前不退缩,她们深知社会的黑暗和民族的苦难有多深重,所以她们的“哀痛”超过常人;但她们又坚信黑暗终将过去,并正在为光明的到来而奋斗,所以又是“幸福者”。
探究2:“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发现:一是反动派的残酷镇压,二是反动文人的恶毒诬蔑。
探究3:“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
发现:“向来”、“不惮”、“最坏”等词语,表明作者对自己的观点的执著和自信。
现代技术环境下,教师并不是课程资源的全部占有者,学生完全可以利用因特网、图书馆、影碟工具、报刊电台等媒介,对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资料进行有指向性的搜集整理,为课堂探究学习储存丰富的原材料。课堂教学的探究目标一旦确定,学生可凭借对教材的理解和相关资料的占有情况进行自主探究,理性思考,同时,也要注重同桌之间、小组之间的交流探讨,争取在资源共享、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有所发现,形成有创见的观点,力求“言之成理,言之有据”。
三、整合观点
探究意识是指一种愿意发现问题,积极去探究的心理取向,是探究动力的源泉。
学生个人探究,小组互相交流,得到的可能只是零碎杂乱的发现与体会。教师可在此基础上组织全班共同探讨,见仁见智,然后将某些有共性的观点进行整合,使探究成果转化为一般性的专题结论,并要求学生陈述时力求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据、言之有序”。
如:在《记念刘和珍君》小组合作交流中,有的小组学生就提出:鲁迅在撒谎——
“40多个青年的血,洋溢在我的周围。”“在40余被害的青年之中,刘和珍君是我的学生。”这不符合事实,事实不是40多个“青年”,而是40多个青年和儿童。儿童几乎占一半,他们比刘胡兰、黄帅还要小,是和张殊凡一般大的儿童。儿童和青年的区别,鲁迅能不知道吗?知道却故意掩盖,说明鲁迅在撒谎。屠杀儿童不是比屠杀青年更残暴吗?鲁迅为何不谴责?鲁迅要为谁掩盖罪责?显然,鲁迅不是要掩盖段政府的罪责,而是要掩盖裹挟这些儿童做人肉刺刀的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等人。所以,鲁迅的“请愿而已”也是谎言。他们裹挟与张殊凡一般大的儿童做人肉刺刀,以便制造流血事件,以便搞臭、搞垮段政府。
面对学生的不同观点,教师必须通过翔实的资料进行查证,整合观点。
四、能力升级
布鲁纳认为,大量事实表明,直觉思维对科学发现活动极为重要。因此,教师在学生探究活动中要帮助学生形成丰富的想象,让学生尝试自己去做,边做边想。
如:在《记念刘和珍君》结课前,布置这样一道题:请为刘和珍写一篇小传。
通过写小传,学生明晰了刘和珍有哪些事迹,之后让学生思考从这些事迹,认识刘和珍是怎样的一位青年?大概应抓住以下事迹:
预定《莽原》(追求真理)—“风潮”领袖(敢于反抗)—虑及母校(有远见,有革命责任感)—府门喋血(勇敢坚强、勇于抗争)—难中救助(从容善良)。
实践出真知,对于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获得的创见、认知体验、情感体验、人生启迪,如果不及时加以整理和积累,很可能会因时过境迁而无处可寻。因此,此时宜引导学生趁热打铁,及时积累、迁移,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最有效的方法,是将探究所得诉诸文字,转化为成果,形成人文积淀与经验技能。如能养成习惯,则对学生的文本探究能力、赏析能力、写作能力大有裨益,甚至是终生受益。
学习能力是当今办学的突破口,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部件。探究之于素质教育,就像眼睛之于龙。
高中的学生完全具备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为探究学习提供了可能。
《记念刘和珍君》是苏教版双册、人教版单册上的一篇高中课文,它是鲁迅先生的一篇作品,因特殊的年代,特殊的背景,《记念刘和珍君》独特的战斗性语言风格,对现在的学生来说理解比较困难的,所以采用探究性学习更有必要。
“学习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刺激,而是主动地建构意义”。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和心理学家布鲁纳(J.Bruner)提出认知结构的学习理论,他认为学习的实质是学生主动地通过感知、领会和推理,促进类目及其编码系统的形成,这个理论的精髓就是在探究中发现,在发现中生成智慧。这个理论的建构为我们在探究中求得高效提供了理论的支撑。
下面由《记念刘和珍君》说开去,谈谈在探究中生成智慧的方法。
一、导学引思
“素质教育的‘素质’是学习能力”(著名学者李炳亭语),我们要探讨的是一个特定的时空——“学习阶段”,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按照杜威的说法,“在经历中学会体验”,这个过程就是“用手指体验蜡烛灼伤”,以此完成对知识的建构。
学生的探究是课堂教学的重头戏,探究的问题则是其中的主旋律。探究的问题可以是教师事先设定的,也可以是学生在教师解读文本的过程中的质疑问难,但一定要是紧扣材料内容,符合学生特点,有探究空间和启迪意义,有成功乐趣的话题。
在教学《记念刘和珍君》时,可以先布置导学:
1.通读全文,圈画出重点词句,运用工具书解决生字、生词,并重点给下列加点的汉字注音:攒射(cuán) 杀戮(lù) 喋(dié)血 洗涤(dí) 尸骸(hái) 惮(dàn) 殒(yǔn)身不恤(xù) 长歌当(dàng)哭
2.本文题为《记念刘和珍君》,记念了刘和珍的哪些事迹?
3.分别概括七个部分的内容。
4.搜索:“三·一八”惨案有关介绍。找出当时对此事的不同评论。想想鲁迅先生当时为什么悲愤之极,写下了《记念刘和珍君》。
5.划出课文中的疑点。
“不愤不悱,不启不发”。学生主动探索、合作研究的积极性能否得到调动取决于教师引导激发水平的高低和学生蓄势程度的高低。
二、探究发现
师生共同提出问题,选择共同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究,同时提出对该问题答案的猜测和假设,布鲁纳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一个积极的探究者,教师的作用只是为学生创造一个能够独立探索的情境,而不是向学生提供现成的知识。在《记念刘和珍君》教学中可以对以下重点问题进行适时探究:
探究1:“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直面”中的“面”是动词,面对的意思;“正视”,正眼看,不回避。“哀痛者”、“幸福者”分别为“以……为哀痛”的人和“以……为幸福”的人。“哀痛者”和“幸福者”都是指刘和珍等革命青年。)
发现:她们在黑暗面前不逃避,在屠杀面前不退缩,她们深知社会的黑暗和民族的苦难有多深重,所以她们的“哀痛”超过常人;但她们又坚信黑暗终将过去,并正在为光明的到来而奋斗,所以又是“幸福者”。
探究2:“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发现:一是反动派的残酷镇压,二是反动文人的恶毒诬蔑。
探究3:“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
发现:“向来”、“不惮”、“最坏”等词语,表明作者对自己的观点的执著和自信。
现代技术环境下,教师并不是课程资源的全部占有者,学生完全可以利用因特网、图书馆、影碟工具、报刊电台等媒介,对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资料进行有指向性的搜集整理,为课堂探究学习储存丰富的原材料。课堂教学的探究目标一旦确定,学生可凭借对教材的理解和相关资料的占有情况进行自主探究,理性思考,同时,也要注重同桌之间、小组之间的交流探讨,争取在资源共享、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有所发现,形成有创见的观点,力求“言之成理,言之有据”。
三、整合观点
探究意识是指一种愿意发现问题,积极去探究的心理取向,是探究动力的源泉。
学生个人探究,小组互相交流,得到的可能只是零碎杂乱的发现与体会。教师可在此基础上组织全班共同探讨,见仁见智,然后将某些有共性的观点进行整合,使探究成果转化为一般性的专题结论,并要求学生陈述时力求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据、言之有序”。
如:在《记念刘和珍君》小组合作交流中,有的小组学生就提出:鲁迅在撒谎——
“40多个青年的血,洋溢在我的周围。”“在40余被害的青年之中,刘和珍君是我的学生。”这不符合事实,事实不是40多个“青年”,而是40多个青年和儿童。儿童几乎占一半,他们比刘胡兰、黄帅还要小,是和张殊凡一般大的儿童。儿童和青年的区别,鲁迅能不知道吗?知道却故意掩盖,说明鲁迅在撒谎。屠杀儿童不是比屠杀青年更残暴吗?鲁迅为何不谴责?鲁迅要为谁掩盖罪责?显然,鲁迅不是要掩盖段政府的罪责,而是要掩盖裹挟这些儿童做人肉刺刀的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等人。所以,鲁迅的“请愿而已”也是谎言。他们裹挟与张殊凡一般大的儿童做人肉刺刀,以便制造流血事件,以便搞臭、搞垮段政府。
面对学生的不同观点,教师必须通过翔实的资料进行查证,整合观点。
四、能力升级
布鲁纳认为,大量事实表明,直觉思维对科学发现活动极为重要。因此,教师在学生探究活动中要帮助学生形成丰富的想象,让学生尝试自己去做,边做边想。
如:在《记念刘和珍君》结课前,布置这样一道题:请为刘和珍写一篇小传。
通过写小传,学生明晰了刘和珍有哪些事迹,之后让学生思考从这些事迹,认识刘和珍是怎样的一位青年?大概应抓住以下事迹:
预定《莽原》(追求真理)—“风潮”领袖(敢于反抗)—虑及母校(有远见,有革命责任感)—府门喋血(勇敢坚强、勇于抗争)—难中救助(从容善良)。
实践出真知,对于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获得的创见、认知体验、情感体验、人生启迪,如果不及时加以整理和积累,很可能会因时过境迁而无处可寻。因此,此时宜引导学生趁热打铁,及时积累、迁移,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最有效的方法,是将探究所得诉诸文字,转化为成果,形成人文积淀与经验技能。如能养成习惯,则对学生的文本探究能力、赏析能力、写作能力大有裨益,甚至是终生受益。
学习能力是当今办学的突破口,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部件。探究之于素质教育,就像眼睛之于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