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德胜河,是我故乡村子西边的一条大河。这不是一般的农村河道,它与孟河、澡港河一起,被并称为常武地区大运河通江航行的三大河道,是常州古运河的重要一脉。德胜河渊源流长,它始浚于宋绍熙五年(1194年)。宋咸淳《毗陵志》上名烈塘河,又名“得胜新河”。据1928年《武进年鉴》第二回载:“南新河亦邑西北济运渠也。在郡西十五里,旧名烈塘。宋章冲知常州奏冶本洲湖港,始见于宋绍熙五年(1194年)李嘉言浚河置闸。明洪武时改名得胜新河。因泰兴有北新河,遂以此为南新河云。”这段文字记载了德胜河的历史及其沿革,同时指出它自南宋以来就是一条重要河流。德胜河北连长江,南通运河,是南北水上交通的重要航道,它不仅肩负着沿河两岸 12万亩农田灌溉的重任,还大引大排,直接对滆湖、洮湖地区的水源起着调节作用。德胜河的民间传说更多,相传南宋岳家军与金兵曾在此交战,金兵大败,岳飞紧追不舍,金兀术落荒而逃,大刀在地上拖了一路,当地人民为纪念岳王爷的不朽功绩,沿着岳飞追赶的路线,挖了一条大河来庆贺胜利,故名得胜新河。“得”与“德”谐音,后又改称为德胜河。两岸曾有高高的河埂,犹如两道山梁,长满了青翠欲滴的芭茅林。千百年来,灌溉是它,行洪是它,蓄洪是它,运输是它,饮用也是它。德胜河,不折不扣是故乡人民的母亲河哪!
江南水乡雨季漫长,大雨倾盆,常将田中泥沙冲刷入河,小河又将泥沙卷入大河。大河急流奔涌,又吞噬着两边的河岸,泥沙俱下,使得河岸坍塌,河道壅塞。因此不定期疏浚河道乃是历朝历代历任官员不可或缺的头等大事。
旧时德胜河河道狭窄弯曲,淤泥累年积沉,水流不畅,往往旱则无水,雨则成涝。自宋绍熙元年(1190年)至清道光十年(1830年),在长达600多年的时间里,先后有过12次疏浚工程。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民国十六年(1927年)“民国”十七年(1928年),地方政府又组织民众开过河。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顺应民意,对兴修水利、疏浚河道相当重视。据武进水利志记载,1951年、1958年、1972年,武进县人民政府组织数万农民先后对德胜河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疏浚工程。
1951年2月19日,武进县县长钱梦梧在安家舍召开全县动员大会,20日即在魏村成立河工总部,拉开了第一次整治德胜河的帷幕。此次疏浚淤泥为53万立方米,工程标准为河床宽5米,坡度1:1.5。江面至魏村段土方15万立方米,于当年春季疏浚。其余地段于1952年3月9日动工,参加这次疏浚的有12个乡,共计9466名民工,1952年4月13日全线竣工。
1958年春,武进人民打响了第二次疏浚德胜河的战斗。新闸、薛家、汤庄、安家、奔牛、西夏墅、罗溪、新桥、孟城、魏村、小河、圩塘等13个乡44500名民工参加了大会战。工程历时十余天,疏浚总土方达1455495立方米。
1972年冬,在农业学大寨的高潮中,第三次疏浚德胜河由武进县副县长仓子和担任总指挥。这次疏浚工程为德胜河疏浚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全程北起长江南接运河,计21公里,河道切弯改直,比老河缩短4公里,总任务为600万方,全县动员17万民工参战,于当年12月份全面竣工。与前两次不同的是,各地妇女中的青壮劳动力也上了开河工地。兴修水利,巾帼不让须眉,妇女也占半边天!
我不得不佩服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及70年代人民公社的号召力。县里布置开河,头头一声令下,成千上万的男女劳动力立即开赴工地。那时,生产队多半以自然村为单位,平均下来,每个生产队青壮劳动力约有40人,一个公社有百把个生产队,就有4000多人。一个县以50个公社计,就有20万水利大军,编成部队就是20个师哪!
疏浚河道,俗称开河。每次开河,工序大同小异,首先是在枯水季节,分段将水抽干,然后是把沉积在河槽的淤泥挖出,翻上两岸的河埂,最后是把变窄的河道拓宽。在河底挖泥和两岸取土的难度不大,难度大在河工们用扁担挑着装满100多斤河泥的两只畚箕,顺着四五十度的河岸往上爬,将河泥堆在河埂上,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每一次开河,两岸的河埂总是被河泥堆得小山似的。为了有效防止河埂坍塌、泥沙流失,乡亲们便在上面种植一种叫芭茅的植物,这东西俗名鲜柯,形似芦苇,盘根错节。头一年把芭茅根排下去,来年就能长得蓬蓬勃勃。两三年后就星火燎原,河埂上下变成了一片芭茅林了。到了冬天,农人们还把粗壮的芭茅杆收割下来回去作柴火,其叶子剪下来还可用作过年蒸团子,味道清香,一点儿不比粽叶逊色。
二
故乡的村庄是一个具有五六十户人家的大村子,离德胜河不到半里路,每次开河,村里便是上千河工们的宿营地。开河的指令一下,挨家挨户都得无偿腾出地方,用稻草给河工铺好地铺,河工们则自带行李铺盖,自带粮油,以原有的生产队为单位,集体置灶开火,县里补助少许菜金。
一时间,村里人来人往,熙熙攘攘,整日里像开了锅似的热闹非凡。墙报、黑板报星罗棋布,琳琅满目,上面登载上级指示、战斗口号和工地上的好人好事,偶尔也有讽刺作品。有一次我看到一块墙报栏前站满了人,人们在窃窃私语,原来是一位乡间秀才写了一首顺口溜《焦木頭》:“焦木头,东村转到西村头,裤管卷到膝馒头;到了河里骂工头,三转两转回村头;到了食堂乱点头,盆子里厢有花头;昨夜弄瓶二锅头,面孔红到颈根头……”当时我抄录了这首“头”字民歌,几十年后仍记忆犹新。焦木头是一位姓焦的大队长,工作不很踏实,喜欢做表面文章,结果在墙报栏里受到社员们的批评。与此同时,县里的各类文艺团体载歌载舞,隔三岔五常到德胜河工地演出。他们还编了一首原创歌曲,让大家传唱。有几句歌词我记得是这样的:“德胜河,长又长;南通运河,北通长江;全长50里,沿河8个乡;开好德胜河,丰收有保障!……”
小时候,我多次跟随大人们到德胜河工地,举目望去,“人”字形的河道两岸,挤满了挖土挑泥的河工,人头攒动,一眼望不到尽头,德胜河变成了沸腾的海洋,那场面煞是壮观。河底里银锨挥舞,河坡上担泥的人们步履维艰,嘴里哼着沉重的号子,结实的肌肉、黝黑的臂膀,汗水在阳光下闪亮!依稀记得,父辈们那脚杆,劲鼓鼓的、筋突突的、稳扎扎的,跟盘结的松根一个模样。伴着一路云霭,在河滩上星星点点缓缓移动,他们是开河工地上最亮丽的风景线。 我在《老宅》一文中作过介绍,父亲利用在城里与人合伙开粮行的积蓄,造了5间房子,前面三间厅屋,后面两间侧厢。每到开河的时候,前面三间屋便打满了地铺,住满了民工,一住就是个把月。记得有一次,分来的几十位民工居然都是我舅家所在生产队的社员,老实巴交的娘舅也来了。娘舅所在的村莊,是一个民风特别纯朴的村子,晚上收工回来,吃完饭后,常见他们坐在地铺上说说笑笑,和睦相处,偶尔打打扑克,下下象棋。开饭时刻,见到我喜欢他们的大锅萝卜煮豆腐,总是盛一碗送到我的餐桌上,相敬如宾,情同一家。农民中间那种贪小利、占便宜的刁钻之风,以及背后互相拆台的事儿,在他们这个团队里难以寻觅。令我肃然起敬的是住在村子东头的一个叫志洪的中年人,络腮胡子,四方大脸,身材魁梧,性格豪爽,人称东头志洪,实际上他是队长。他干活总是走在别人前头,以身作则,身先士卒,在工地上享有很高的威信。工友中有什么小矛盾、小误会,他把当事人召到一起,几句话就把疙瘩解开了。
三
20世纪70年代末,全国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农业学大寨运动。平整土地,格田成方,围湖造田,开河筑渠,农村的水利建设也掀起了新高潮。粮油类作物增产多少,人们看不见、摸不着,而水利上的事,开了一条河,修了一条渠,人们也许会记住你一辈子。
那一阵子,我老家所在大队的一位负责人,也不甘落后,提出了挖一条丰收河、幸福河的口号,即从大队中心地段至德胜河,平地挖它一条大河,在全大队的中心开花,建立一个电灌站,以增强大队的灌溉能力。想法不无道理,当时这位文化不高的书记附庸风雅,把这条河总结为丰收河、幸福河、团结河,天天在有线广播里反复宣传,弄得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开河的任务不是像以往那样按劳动力分配,而是按人头即户口摊派,童叟无欺。按时完成任务记工有奖,完不成任务者,到时则派其他农户来助工,就得扣你双倍的工分。当时家中有4个户口在农村:老父、妻子加上两个孩子,共得完成挖河土方上百立方米。这么大的工程量,单靠妻子羸弱的臂膀是决计完成不了的。妻子十万火急,一连几份电报催我从徐州丰县赶回家中帮忙。当时勘探队里学大庆,赶开滦也忙得热火朝天,我不得不硬着头皮向领导请假,几次三番软磨硬扯方得批准。
在农村,于平地上挖土挑运,并不是件难事。挑稻、挑小麦、挑粪、挑河泥,农民哪个不善挑?然而,要从十多米深的河底,挑着沉重的担子,顺着陡峭的斜坡往上爬,就非同小可。每天赤手空拳爬上爬下数百趟,也都累得够呛。当兵前虽然干过不少农活,5年军旅,10年勘探,也参加过不少体力劳动,但从未体验过河工的艰辛。一开始,妻子挖土我挑泥,上上下下爬它几十趟,尚能精神抖擞,两三个小时后,脚底就慢慢沉重起来。挑着担子每往上爬一趟,就挥汗如雨,衣衫湿透。坐在河滩上休息一会,坐下去了就不想再爬起来。一天河工干下来,累得腰都直不起来,晚上躺在床上,腰疼,背疼,脚疼,左右动弹不得。然而,第二天还得硬着头皮照样上工。在地质队当了几年宣传干部的我,很快手底脚底打起了水泡,最后又变成了老茧。十余天以后,上城与一位机关干部握手,对方不由惊叹:“你的手怎么像江蟹一样毛糙!”
德胜河于1972年一次大规模的开河过后,再也没有进行断航疏浚。如今的河道疏浚,已经不采取20世纪五六十年代那种大规模的人海战术。许多河道两岸多半斥巨资修筑石驳岸以固定河岸。泥沙淤积较多的地带,大多用罱泥机挖掘疏浚。我以为此等做法有利有弊。自古以来,江南大小河流的河滩上,灌木茂盛,杂草丛生,许多花鸟虫鱼在此歇息繁衍,具有良好的湿地效应和河流自我净化功能。石驳岸修筑以后,虽然河道景观比较漂亮,但河滩的湿地效应和河流的自我净化功能荡然无存。大人小孩不慎落水,即使会游水者,都找不到可以爬上岸的地方,更不待说那些旱鸭子了。时代在进步,疏浚水利的方式也在改变。原始的开河方式与现代的疏浚方式孰是孰非,很难说得清楚。比如在鱼米之乡的苏南地区发展工业文明,本无可非议,谁知道能带来江河湖泊全被污染的悲惨世界呢?
江河湖泊永远是国家的命脉,有水利就得疏浚。20世纪五六十年代千军万马会战水利土地的情景也许一去不复返了。但一代农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壮举,成千上万父老乡亲背井离乡无私奉献的风采,却永远在我心灵的胶片上感应,在我记忆的屏幕上闪烁。
德胜河,是我故乡村子西边的一条大河。这不是一般的农村河道,它与孟河、澡港河一起,被并称为常武地区大运河通江航行的三大河道,是常州古运河的重要一脉。德胜河渊源流长,它始浚于宋绍熙五年(1194年)。宋咸淳《毗陵志》上名烈塘河,又名“得胜新河”。据1928年《武进年鉴》第二回载:“南新河亦邑西北济运渠也。在郡西十五里,旧名烈塘。宋章冲知常州奏冶本洲湖港,始见于宋绍熙五年(1194年)李嘉言浚河置闸。明洪武时改名得胜新河。因泰兴有北新河,遂以此为南新河云。”这段文字记载了德胜河的历史及其沿革,同时指出它自南宋以来就是一条重要河流。德胜河北连长江,南通运河,是南北水上交通的重要航道,它不仅肩负着沿河两岸 12万亩农田灌溉的重任,还大引大排,直接对滆湖、洮湖地区的水源起着调节作用。德胜河的民间传说更多,相传南宋岳家军与金兵曾在此交战,金兵大败,岳飞紧追不舍,金兀术落荒而逃,大刀在地上拖了一路,当地人民为纪念岳王爷的不朽功绩,沿着岳飞追赶的路线,挖了一条大河来庆贺胜利,故名得胜新河。“得”与“德”谐音,后又改称为德胜河。两岸曾有高高的河埂,犹如两道山梁,长满了青翠欲滴的芭茅林。千百年来,灌溉是它,行洪是它,蓄洪是它,运输是它,饮用也是它。德胜河,不折不扣是故乡人民的母亲河哪!
江南水乡雨季漫长,大雨倾盆,常将田中泥沙冲刷入河,小河又将泥沙卷入大河。大河急流奔涌,又吞噬着两边的河岸,泥沙俱下,使得河岸坍塌,河道壅塞。因此不定期疏浚河道乃是历朝历代历任官员不可或缺的头等大事。
旧时德胜河河道狭窄弯曲,淤泥累年积沉,水流不畅,往往旱则无水,雨则成涝。自宋绍熙元年(1190年)至清道光十年(1830年),在长达600多年的时间里,先后有过12次疏浚工程。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民国十六年(1927年)“民国”十七年(1928年),地方政府又组织民众开过河。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顺应民意,对兴修水利、疏浚河道相当重视。据武进水利志记载,1951年、1958年、1972年,武进县人民政府组织数万农民先后对德胜河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疏浚工程。
1951年2月19日,武进县县长钱梦梧在安家舍召开全县动员大会,20日即在魏村成立河工总部,拉开了第一次整治德胜河的帷幕。此次疏浚淤泥为53万立方米,工程标准为河床宽5米,坡度1:1.5。江面至魏村段土方15万立方米,于当年春季疏浚。其余地段于1952年3月9日动工,参加这次疏浚的有12个乡,共计9466名民工,1952年4月13日全线竣工。
1958年春,武进人民打响了第二次疏浚德胜河的战斗。新闸、薛家、汤庄、安家、奔牛、西夏墅、罗溪、新桥、孟城、魏村、小河、圩塘等13个乡44500名民工参加了大会战。工程历时十余天,疏浚总土方达1455495立方米。
1972年冬,在农业学大寨的高潮中,第三次疏浚德胜河由武进县副县长仓子和担任总指挥。这次疏浚工程为德胜河疏浚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全程北起长江南接运河,计21公里,河道切弯改直,比老河缩短4公里,总任务为600万方,全县动员17万民工参战,于当年12月份全面竣工。与前两次不同的是,各地妇女中的青壮劳动力也上了开河工地。兴修水利,巾帼不让须眉,妇女也占半边天!
我不得不佩服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及70年代人民公社的号召力。县里布置开河,头头一声令下,成千上万的男女劳动力立即开赴工地。那时,生产队多半以自然村为单位,平均下来,每个生产队青壮劳动力约有40人,一个公社有百把个生产队,就有4000多人。一个县以50个公社计,就有20万水利大军,编成部队就是20个师哪!
疏浚河道,俗称开河。每次开河,工序大同小异,首先是在枯水季节,分段将水抽干,然后是把沉积在河槽的淤泥挖出,翻上两岸的河埂,最后是把变窄的河道拓宽。在河底挖泥和两岸取土的难度不大,难度大在河工们用扁担挑着装满100多斤河泥的两只畚箕,顺着四五十度的河岸往上爬,将河泥堆在河埂上,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每一次开河,两岸的河埂总是被河泥堆得小山似的。为了有效防止河埂坍塌、泥沙流失,乡亲们便在上面种植一种叫芭茅的植物,这东西俗名鲜柯,形似芦苇,盘根错节。头一年把芭茅根排下去,来年就能长得蓬蓬勃勃。两三年后就星火燎原,河埂上下变成了一片芭茅林了。到了冬天,农人们还把粗壮的芭茅杆收割下来回去作柴火,其叶子剪下来还可用作过年蒸团子,味道清香,一点儿不比粽叶逊色。
二
故乡的村庄是一个具有五六十户人家的大村子,离德胜河不到半里路,每次开河,村里便是上千河工们的宿营地。开河的指令一下,挨家挨户都得无偿腾出地方,用稻草给河工铺好地铺,河工们则自带行李铺盖,自带粮油,以原有的生产队为单位,集体置灶开火,县里补助少许菜金。
一时间,村里人来人往,熙熙攘攘,整日里像开了锅似的热闹非凡。墙报、黑板报星罗棋布,琳琅满目,上面登载上级指示、战斗口号和工地上的好人好事,偶尔也有讽刺作品。有一次我看到一块墙报栏前站满了人,人们在窃窃私语,原来是一位乡间秀才写了一首顺口溜《焦木頭》:“焦木头,东村转到西村头,裤管卷到膝馒头;到了河里骂工头,三转两转回村头;到了食堂乱点头,盆子里厢有花头;昨夜弄瓶二锅头,面孔红到颈根头……”当时我抄录了这首“头”字民歌,几十年后仍记忆犹新。焦木头是一位姓焦的大队长,工作不很踏实,喜欢做表面文章,结果在墙报栏里受到社员们的批评。与此同时,县里的各类文艺团体载歌载舞,隔三岔五常到德胜河工地演出。他们还编了一首原创歌曲,让大家传唱。有几句歌词我记得是这样的:“德胜河,长又长;南通运河,北通长江;全长50里,沿河8个乡;开好德胜河,丰收有保障!……”
小时候,我多次跟随大人们到德胜河工地,举目望去,“人”字形的河道两岸,挤满了挖土挑泥的河工,人头攒动,一眼望不到尽头,德胜河变成了沸腾的海洋,那场面煞是壮观。河底里银锨挥舞,河坡上担泥的人们步履维艰,嘴里哼着沉重的号子,结实的肌肉、黝黑的臂膀,汗水在阳光下闪亮!依稀记得,父辈们那脚杆,劲鼓鼓的、筋突突的、稳扎扎的,跟盘结的松根一个模样。伴着一路云霭,在河滩上星星点点缓缓移动,他们是开河工地上最亮丽的风景线。 我在《老宅》一文中作过介绍,父亲利用在城里与人合伙开粮行的积蓄,造了5间房子,前面三间厅屋,后面两间侧厢。每到开河的时候,前面三间屋便打满了地铺,住满了民工,一住就是个把月。记得有一次,分来的几十位民工居然都是我舅家所在生产队的社员,老实巴交的娘舅也来了。娘舅所在的村莊,是一个民风特别纯朴的村子,晚上收工回来,吃完饭后,常见他们坐在地铺上说说笑笑,和睦相处,偶尔打打扑克,下下象棋。开饭时刻,见到我喜欢他们的大锅萝卜煮豆腐,总是盛一碗送到我的餐桌上,相敬如宾,情同一家。农民中间那种贪小利、占便宜的刁钻之风,以及背后互相拆台的事儿,在他们这个团队里难以寻觅。令我肃然起敬的是住在村子东头的一个叫志洪的中年人,络腮胡子,四方大脸,身材魁梧,性格豪爽,人称东头志洪,实际上他是队长。他干活总是走在别人前头,以身作则,身先士卒,在工地上享有很高的威信。工友中有什么小矛盾、小误会,他把当事人召到一起,几句话就把疙瘩解开了。
三
20世纪70年代末,全国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农业学大寨运动。平整土地,格田成方,围湖造田,开河筑渠,农村的水利建设也掀起了新高潮。粮油类作物增产多少,人们看不见、摸不着,而水利上的事,开了一条河,修了一条渠,人们也许会记住你一辈子。
那一阵子,我老家所在大队的一位负责人,也不甘落后,提出了挖一条丰收河、幸福河的口号,即从大队中心地段至德胜河,平地挖它一条大河,在全大队的中心开花,建立一个电灌站,以增强大队的灌溉能力。想法不无道理,当时这位文化不高的书记附庸风雅,把这条河总结为丰收河、幸福河、团结河,天天在有线广播里反复宣传,弄得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开河的任务不是像以往那样按劳动力分配,而是按人头即户口摊派,童叟无欺。按时完成任务记工有奖,完不成任务者,到时则派其他农户来助工,就得扣你双倍的工分。当时家中有4个户口在农村:老父、妻子加上两个孩子,共得完成挖河土方上百立方米。这么大的工程量,单靠妻子羸弱的臂膀是决计完成不了的。妻子十万火急,一连几份电报催我从徐州丰县赶回家中帮忙。当时勘探队里学大庆,赶开滦也忙得热火朝天,我不得不硬着头皮向领导请假,几次三番软磨硬扯方得批准。
在农村,于平地上挖土挑运,并不是件难事。挑稻、挑小麦、挑粪、挑河泥,农民哪个不善挑?然而,要从十多米深的河底,挑着沉重的担子,顺着陡峭的斜坡往上爬,就非同小可。每天赤手空拳爬上爬下数百趟,也都累得够呛。当兵前虽然干过不少农活,5年军旅,10年勘探,也参加过不少体力劳动,但从未体验过河工的艰辛。一开始,妻子挖土我挑泥,上上下下爬它几十趟,尚能精神抖擞,两三个小时后,脚底就慢慢沉重起来。挑着担子每往上爬一趟,就挥汗如雨,衣衫湿透。坐在河滩上休息一会,坐下去了就不想再爬起来。一天河工干下来,累得腰都直不起来,晚上躺在床上,腰疼,背疼,脚疼,左右动弹不得。然而,第二天还得硬着头皮照样上工。在地质队当了几年宣传干部的我,很快手底脚底打起了水泡,最后又变成了老茧。十余天以后,上城与一位机关干部握手,对方不由惊叹:“你的手怎么像江蟹一样毛糙!”
德胜河于1972年一次大规模的开河过后,再也没有进行断航疏浚。如今的河道疏浚,已经不采取20世纪五六十年代那种大规模的人海战术。许多河道两岸多半斥巨资修筑石驳岸以固定河岸。泥沙淤积较多的地带,大多用罱泥机挖掘疏浚。我以为此等做法有利有弊。自古以来,江南大小河流的河滩上,灌木茂盛,杂草丛生,许多花鸟虫鱼在此歇息繁衍,具有良好的湿地效应和河流自我净化功能。石驳岸修筑以后,虽然河道景观比较漂亮,但河滩的湿地效应和河流的自我净化功能荡然无存。大人小孩不慎落水,即使会游水者,都找不到可以爬上岸的地方,更不待说那些旱鸭子了。时代在进步,疏浚水利的方式也在改变。原始的开河方式与现代的疏浚方式孰是孰非,很难说得清楚。比如在鱼米之乡的苏南地区发展工业文明,本无可非议,谁知道能带来江河湖泊全被污染的悲惨世界呢?
江河湖泊永远是国家的命脉,有水利就得疏浚。20世纪五六十年代千军万马会战水利土地的情景也许一去不复返了。但一代农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壮举,成千上万父老乡亲背井离乡无私奉献的风采,却永远在我心灵的胶片上感应,在我记忆的屏幕上闪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