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航天之父的传奇人生

来源 :军事世界画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eduiz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是人类首度进入太空50周年的日子,为纪念这个历史性的时刻,各大媒体对苏联首次载人航天和世界上第一位航天员尤里加加林做了详细的介绍。然而,媒体却很少提到另外一个为人类航天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的人,正是由于他的不懈努力,苏联才得以摘得首次将人类送入太空的荣誉,并长期在航天技术上领先于美国。这个人就是杰出的火箭专家谢尔盖·科罗廖夫。
  
  向往飞行的童年
  
  谢尔盖·巴甫洛维奇·科罗廖夫1907年1月12日出生于前苏联乌克兰共和国的历史名城日托米尔。科罗廖夫的父亲巴威尔-雅科夫列维奇·科罗廖夫是一个中学老师,母亲玛丽娅·尼古拉耶芙娜·巴拉宁娜是一个虔诚的东正教徒。科罗廖夫的童年可以说是不幸的,就在他刚刚学会走路的时候父母离婚了,一个家庭从此破裂。小科罗廖夫从此失去了父爱,这无疑给科罗廖夫幼小的心灵带来了一次沉重的打击。也正是如此,科罗廖夫从小就显得比同龄的孩子要成熟和自立。
  儿童是富于幻想的,科罗廖夫更是这样。在科罗廖夫四、五岁时,他经常骑在外祖父的肩上,去看当地一家飞行俱乐部的飞行技艺表演。那时的小科罗廖夫常常长时间、目不转睛地盯着飞行在天空中的飞机,幻想有一天自己也能飞上蓝天。有一次,小科罗廖夫曾向母亲要两条床单,想用床单做成翅膀学飞行。当母亲告诉他这样的翅膀不能飞行时,他疑惑不解地问:“那么鸟是怎么飞起来的呢?”
  科罗廖夫在外祖父母家一直长到七、八岁。在外祖父母和舅舅们的照料下,科罗廖夫学会了认字母,用积木拼单词。少年时的科罗廖夫很善于学习新知识,他有惊人的记忆力。在家庭女教师格林费尔德的教导下,科罗廖夫轻松地学会了四则运算,这使格林费尔德非常吃惊和无比高兴。
  
  飞行协会中的少年人
  
  1917年夏天,科罗廖夫的母亲带着年仅10岁的小科罗廖夫来到敖德萨和继父生活在一起。那时的小科罗廖夫总喜欢站在敖德萨海边风景迷人的甫拉东诺夫港口的防波堤上,望着那一望无际的大海和自由翱翔的海鸥,希望有一天自己也能像海鸥一样自由自在地飞翔。
  1922年科罗廖夫考入了敖德萨当地的一所建筑职业学校。这一时期他对学习生产了浓厚的兴趣,酷爱数学,成绩也很好。同时,爱好也变得更加广泛。也就在进入建筑职业学校的那一年,一次科罗廖夫与母亲在大街上漫步时,突然他向母亲要50戈比。母亲问他作什么用,他认真地说:“我想加入飞行协会,需要交纳入会会费。”母亲很高兴地支持了他的决定。就这样,科罗廖夫迈出了他航空飞行的第一步。1923年初,当地的航空之友协会诞生了,科罗廖夫成了该协会的会员,在滑翔运动小组参加活动。
  少年时代的科罗廖夫就渴望制造出他自己设计的滑翔机。然而设计滑翔机需要更多更深的知识,他的知识有限,于是他开始自修高等数学,并学会了制图。科罗廖夫的继父绘图技艺很高,认为他确实有才能,所以在学习制图上给予科罗廖夫很大帮助。当时,小小年级的科罗廖夫当时甚至还经常在工厂里给工人们讲滑翔运动课。同时,他还和大家一起,为“敖德萨无产者”号飞机筹措经费,后来,这架飞机编入乌克兰列宁航空大队。
  在协会中,科罗廖夫不仅制造滑翔机,而且还学习飞行。当他把这一消息告诉他母亲时,她为儿子的勇敢而感到骄傲,同时也为儿子的命运而担惊害怕。而科罗廖夫却若无其事,真诚地对母亲说:“等我学会了飞行,一定送您到天上转一转,在空中看浮云形态各异的无穷变化,那该多么美呀!”
  正是这段经历,科罗廖夫下决心做一名航空工程师,为此他准备去莫斯科投考著名的茹可夫斯基空军学院。然而科罗廖夫的母亲不愿意儿子成为一个军人。为此,科罗廖夫详尽地向母亲说明去茹可夫斯基空军学院可以成为一名航空工程师,及这一职业的重要和光荣。他认为这是一个有出息的青年应当努力去做的工作。母亲最终支持了儿子的想法,并亲自到茹可夫斯基空军学院去,请求学院的院长收下科罗廖夫。但这所学院只招收军衔不低于中尉的军人,这样科罗廖夫遇到了麻烦。科罗廖夫的母亲请求学院破一次例,并且将她JLY"设计滑翔机的证书给院方看,院方表示可以考虑,但需要研究—下,总之希望不大。此后不久,科罗廖夫在基辅的舅舅打听到,基辅工学院设立了偏重航空专业的机械系,科罗廖夫因为过去设计过滑翔机,可以免试入学。就这样,不满十八岁的科罗廖夫只身到基辅工学院机械系学习。后来在1924年11月,茹可夫斯基空军学院来了信,通知科罗廖夫已录取为该院学生,然而这个决定显然有点太迟了。
  
  艰苦的求学年代
  
  科罗廖夫在基辅的大学生活是十分艰难的,母亲难以给他足够的经济帮助。为了生计,科罗廖夫曾到建筑工地当过临时工,为印刷厂搬运报纸,在电影厂做只有一两句台词的群众演员,靠自己的劳动挣得收入来维持大学的学习生活。然而在这样艰难的条件下,科罗廖夫不仅取得了优秀的学习成绩,而且始终没有放弃他心爱的滑翔运动事业。1925年夏天,科罗廖夫曾经到制造滑翔教练机的一个作业班工作。1926年,科罗廖夫随父母来到莫斯科,转学到莫斯科鲍曼高等技术学校空气动力系继续他的大学学习。1927~g冬季的一天,正在莫斯科读大学的科罗廖夫,在食堂里看到一张告示。上面邀请大学生们去听关于星际航行的讲座。科罗廖夫怀着极大的兴趣走进了报告大厩这次讲座对科罗廖夫的一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为飞向其他星球已成为他心目中不可动摇的理想。1929年,科罗廖夫在莫斯科鲍曼高等技术学校毕业,获得了飞机设计师文凭,分配进了前苏联早期著名的杜波列夫实验飞机设计局。随后,他又获得了空气动力学工程师称号。
  也就在这一年,科罗廖夫和他的伙伴们在卡卢加市拜访了现代宇宙航行学奠基人——齐奥尔科夫斯基。齐奥尔科夫斯基热情地接见了这伙年轻人。科罗廖夫异常兴奋和激动,满怀信心地宣布“从现在起,我的目标是飞向星球!”齐奥尔科夫斯基满意地笑了,认真地说:“这是一项艰难的事业。年轻人,相信我这个上年纪人的话吧,这项事业需要有知识,要坚韧不拔,也许要付出毕生生命。”科罗廖夫坚定地回答:“我不怕困难。”齐奥尔科夫斯基听了非常高兴,他送给科罗廖夫许多有关这方面的书籍。这一次会见在科罗廖夫的心里留下了终生难忘的记忆,成为鼓舞他征服宇宙的新的起点。
  
  潜心研究火箭和航天技术
  
  1930年12月的一天,科罗廖夫在《莫斯科晚报》读到一则曾经幻想借助于火箭征服太空的前苏联科学家尼古拉·基里洛维奇·费多连科夫刊登的不寻常的广告。广告中邀请所有对航天问题感兴趣的人士来信联系。科罗廖夫马上和费多连科夫取得了联系并加入了这个火箭爱好者小组。1931年7月18日,火箭爱好者举行了会议,成立了反作用运动研究小组。该 小组直接隶属于前苏联国防和航空化学建设促进会下设的航空技术局。这两个组织把从事喷气发动机研究工作和愿意为航天飞行作准备的人士齐聚在一起,向火箭与发动机的研制进军。一个令人难忘的火箭与发动机的研制时代开始了。
  1933年3月,反作用运动研究小组成功研制出第一台使用液氧和汽油作燃料的喷气发动机,通过试验该发动机推力约为50公斤。研究小组负责人科罗廖夫认为这台发动机的研制成功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因为他要研制一种新式飞机,用新式的液体火箭发动机代替螺旋桨发动机组。这是一个大胆的设想。最后他们完成了这一设计,将这种发动机安装在PP-1型滑翔机上。同年8月,反作用运动研究小组发射了一枚重18公斤液体燃料火箭,这是前苏联的第一枚液体火箭。虽然该火箭从发射至坠落飞行时间仅持续18秒,上升高度仅为约400米,但罗廖夫认为这次发射对反作用运动研究小组来说,无疑具有特殊的意义。
  1933年10月,前苏联国防与劳动委员会通过决议,将气体动力实验室和反作用运动研究小组合并,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火箭科学研究所,任命克列伊梅诺夫为所长,科罗廖夫为副所长,主管科研工作。不久后,科罗廖夫便开始主持研制火箭飞行器。这一年,科罗廖夫获得了国防委员会颁发的“积极从事国防工作”奖章。1934年科罗廖夫的第一部著作《大气层中的火箭飞行》出版了,他在书中阐述了有关大气层飞行作用的几种设想。
  科罗廖夫在研制飞航式火箭的同时,仍然没有放弃将液体燃料火箭发动机安装在滑翔机上的探索。1934年初,科罗廖夫参加设计了双座张臂式单翼火箭飞机PP-318-1。1936年7月,这一方案得到批准,并列为1937年度研究所的主要工作之一。1937年12月,火箭飞机进行了第一次地面点火试验。后来滑翔机上安装了P DA-1-150型发动机。从这一时刻起,火箭飞机定名为PP-318-1型,它具有火箭飞机的全部性能。
  
  牢狱之灾的磨砺
  
  正当科罗廖夫踌躇满志,一步步实现他的航天梦想的时候,肃反扩大化的灾难波及到他头上,科罗廖夫在这一冤案中险些送命。1937年,斯大林发动了“大清洗”运动,使许多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无端丧失性命,甚至连一些科学家也未能幸免。当时,科罗廖夫已是火箭主设计师,同样受牵连而被判为死罪,被押赴到西伯利亚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的金矿去从事重体力的挖金工作。
  幸好事情很快就发生了转机,包括著名飞机设计师图波列夫在内的一批著名的科学家被安排出来工作。图波列夫过去一直十分欣赏科罗廖夫的科学才能和组织才干。正是他多次向苏共中央提出请求,才使得科罗廖夫得以脱离死牢,转到第4号特种监狱,重新开始研制火箭。虽然他们从事的是科研设计工作,但身份仍然是囚犯,每天工作长达12小时,工作和住地警卫森严,他们之间不得随意聊天,毫无行动自由。就是在这种恶劣的条件下,科罗廖夫先后成功地设计了苏联第一代导弹和中程导弹,充分表现出为科学而献身的高尚品质和可贵精神。
  不久后,当苏联获知希特勒在德国搞导弹的情报后,科罗廖夫被调到另一家监狱工厂,进行军用火箭和火箭飞机的研究。1940年,科罗廖夫设计的“PP-318-1”型火箭飞机,在试飞中一直上升到2900米高空。就这样,装有火箭发动机的飞行器首次在苏联完成了自由飞行。火箭飞机实现了科罗廖夫在童年时代就萌生的梦想。在卫国战争中,科罗廖夫乐观和忘我地从事前线所需要的火箭研究工作,常常亲自参加火箭飞机的飞行试验。有一次液体火箭发动机突然发生了爆炸,他被炸得头破血流,而他却为能找到爆炸的真正原因而庆幸。正是在科罗廖夫等人的努力下,前苏联的火箭科学研究所制造的一系列火箭发动机,为后来发展可控弹道导弹以及后来的洲际导弹奠定了基础。从此一个喷气飞行时代,一个具有神奇速度和空前的飞行距离的火箭时代开始了。
  
  飞向太空时代的到来
  
  二战结束后,科罗廖夫终于离开了牢狱并被恢复了名誉,出任前苏联弹道式导弹的总设计师。他不辞劳苦,深入一线协调指挥工作,在原有的科研基础上,并利用苏军获得的有关德国V-2导弹资料,开展了火箭和弹道导弹研究工作。1947年10月18日,在科罗廖夫主持下,前苏联发射了第一枚弹道火箭样机。虽然当时火箭的发射重量仅仅几吨,同现代航天火箭发射重量的300吨不能同日而语,但它正如科罗廖夫所说:“我们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也正是此时,斯大林接见科罗廖夫。这次接见非常有戏剧性。10年前曾经被斯大林判为死刑犯、阶下囚的科罗廖夫,10年后终于被斯大林敬为了座上宾。1947到1953年,科罗廖夫领导设计所取得了一连串成果,其中包括仿制和自行设计的近程、中程、远程和战术导弹的发射成功,地球物理火箭将小狗“莱伊卡”送入高空等等。
  50年代初,苏联同时研究了人造地球卫星的可能性。一些科学家对人进入宇宙的可能性表示怀疑,而科罗廖夫则在童年就萌生了这一梦想,经过对火箭研究的长期实践,并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对此深信不疑,心潮澎湃,兴奋不已。1955年6月25日,科罗廖夫提出了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想法,并且补充了人类进行宇宙飞行的设想。他认为经过努力,制造出人造地球卫星和载人的宇宙飞船的设想是可以实现的。科罗廖夫想法很快取得了前苏联高层的支持并给予了大力物质帮助。
  就在两年后的1957年,在科罗廖夫等人的努力工作下,8月3日前苏联首枚洲际弹道导弹P-7试飞成功。接着科罗廖夫大胆采用捆绑火箭的办法在当年的10月4日,使前苏联抢在美国之前,通过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人类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这一事件成为人类进入航天时代的重要标志,也为科罗廖夫带来了无比的荣耀。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发射后,世界各国的科学界对苏联取得的这一伟大成就表示衷心的祝贺,并对此给予高度的评价。当年,瑞典科学院曾提名运载火箭和卫星设计者获诺贝尔奖。但当瑞典科学院致信到前苏联政府询问设计者是谁时,当时的前苏联最高领导人赫鲁晓夫却回答说:“是全体苏联人民。”就这样科罗廖夫与诺贝尔奖失之交臂。作为补偿,也是为了表彰科罗廖夫的突出功绩,1957年12月30日,前苏联政府在克里姆林宫的斯维尔德洛夫大厅向科罗廖夫及其同事授予了列宁奖金。
  此后,科罗廖夫并没有陶醉在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胜利欢乐之中。他把科学家们组织起来,使他们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共同完成一项又一项重大的科学技术任务。1959年9月和10月,科罗廖夫领导研制的“月球2、3”号自动站分别接触月球和拍摄了月背照片。这年年底他又马不停蹄地开始执行金星和火星探测计划。这时的科罗廖夫已疾病缠身,医生要他长期休养,但他感到最缺乏的是时间,他决定拼死工作。除星球探测计划外,他还改进和发展了新型的P-9洲际弹道导弹,将导弹的射程增加到了12000-14000公里。
  与此同时,科罗廖夫积极参与和实施载人飞行计划。由科罗廖夫担任总设计师的“东方”号运载火箭,集当时全部先进科学技术于一身。它也是科罗廖夫设计才华达到顶峰的代表作。1961年4月12日,尤里·加加林正是乘坐科罗廖夫设计的“东方-1”号飞船首先进入太空,成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而留名史册。而科罗廖夫青年时的幻想也在他手中终于变成了现实。
  
  巨星的陨落
  
  在第一次载人进入太空成功后,科罗廖夫又为研制和发射载人空间站做准备。这将包括载人长期太空飞行、载多人飞行、多艘飞船的轨道会合和编队飞行、太空行走和航天器的轨道对接技术等多项尖端科技。就在科罗廖夫事业巅峰时刻的1965年底,由于长年不知疲倦地辛劳工作和近10年牢狱之灾的折磨,科罗廖夫不幸病倒了。1966年1月14日科罗廖夫因劳累过度、心力衰竭在医院与世长辞,终年59岁。在病逝时,他的膝盖上还放着一本厚厚的书:《爱因斯坦研究》,旁边放着《真理报》。科罗廖夫过早地辞世了,但科罗廖夫的成就、精神、理论却永久地留在了世间。作为应用宇宙航行学奠基人,他把自己的名字写入了人类进步的史册。
  《走向未来》是科罗廖夫生前发表的最后一篇文章。文章的结尾有一句很有特点的话:“人类的思维永无止境!”
其他文献
明治维新的骨干是一群青年武士,他们以“富国强兵”为口号,建立起一个能同西方并驾齐驱的国家,但也正是从从明治时期就形成的特殊国内政治生态滋生出“门罗主义”式的霸权欲望,让日本在与周边和其他列强打交道时显得蛮横且笨拙,并最终走向了一条毁灭之路。    维新,崛起的前提与开端    在19世纪中期的亚洲,日本处于最后一个幕府一一德川幕府时代。掌握大权的德川幕府对外实行“锁国政策”,禁止外国传教士、商人与
期刊
特战尖兵    “海豹”突击队的起源要追溯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当时美军感到需要一支特殊的军队来肃清敌军滩头的障碍物和防御设施,为登陆大军扫清前进的道路。于是美国海军和陆军在1942年联合创办了两栖侦察和突击学校,学校从陆军和海军中选拔精英组成了“海军战斗爆破队”(NcDU)。自1942年在登陆北非的‘_火炬行动”中首次参战后,NUCD很快就成为美军实施登陆作战的急先锋。  在按下来的1943年,为了
期刊
编者按:自从深陷“反恐战争”的泥潭后,美国很快就发现需要一种价格低廉、使用方便的轻型攻击机来执行战场打击任务。为此,美国提出了研制新一代轻型攻击机的OA-X计划。该计划一经提出便在美军中引起了热议。不久前,美国空军中校迈克尔·皮鲁查在《空天力量杂志》上发文,对美国空军未来10年轻型攻击机的研制和使用进行了设想,本文假定的美国空军OA-X机队规模大于目前(在阿富汗)支援一场持久部署作战行动以及同时在
期刊
2010年1月29日,由苏霍伊研制的俄罗斯第五代战斗机验证机T-50在阿穆河畔共青城首飞成功,俄罗斯由此成为继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二个成功研制第五代战斗机的国家。而为了这一天的到来,俄罗斯人已经等待了24个年头。    苏联航空工业的最后大作    虽然T-50的首飞时间比美国的YF-22晚了将近22年时间,但事实上早在上世纪80年代苏联就开始着手研制第五代战斗机。1983年,美国正式启动先进战术战斗
期刊
中东战争的刺激    上世纪70年代,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集团先后研制成功了以E-3A“望楼”大型预警机和E-2C舰载中型预警机为代表的一系列空中指挥及预警平台。在这些空中预警机的指引下,北约的战斗机、轰炸机群在远离地面基地的引导及情报保障情况下的作战能力有了质的飞跃,这也使得苏联空军和国土防空军倍感压力。特别是1973年爆发的第四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空军装备的美式、法式战斗机在美制E—2C中型预警机
期刊
自1991年海湾战争以来,美国在历次其参与的局部战争中频繁使用各种新军事革命高科技武备,这些武备的作战表现,无不在地区激发了一种不亚于对倚天剑似的普遍狂热,而在这一方兴未艾的狂热中,具备极高综合作战能力的第五代战机,即俗称的隐身战机占据十分核心的突出地位。可以说,在中国周边,亚太地区新一轮以装备和使用隐身战机为主要标志的新军备竞赛已日益成形。    美军五代机直指西太平洋    作为当今世界头号军
期刊
美国政府在2012财年的国防预算中,大幅度削减了空军的财政拨款,意味着美国空军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必须在武器装备采购方面精打细算。    2011年2月14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向国会提交了总额为6709亿美元的国防预算申请,包括从2011年10月1日开始的2012财年常规国防开支和战争费用。白宫提交的2012财年常规国防预算为5531亿美元,创历史最高纪录。其中,美国空军2012年常规国防预算为1500
期刊
编者按:军备竞赛的标志是两国军备的发展具有互动性,即一国军备的研发以超越或跟踪另一特定国家军备为目标。本文原作者认为中美之间在西太平洋的军力部署、装备研发与作战理论已经显示出足够的互动色彩。其甚至夸张地认为“美国发展武器的时间表将越来越多地跟踪中国方面的进展”。本文编译自美国《航空与航天技术周刊》2011年4月4日的“ReVolutionary Enough”一文,两位作者均是西方著名的所谓“中国
期刊
胡锦涛主席访美引发了全球关注,首先是美方对此次访问格外重视,除按规格最高的国事访问接待之外,还采取了一系列细致的措施为访问成功酿造良性氛围。同时,在访问期间,包括奥巴马总统在内的美方高级官员均有关于中美关系顶顶重要的言论。有评论者认为,此举反映了美方对华政策思维已告别冷战后的意识形态和地缘战略敌意思维,开始严肃对待中国作为新全球战略伙伴的可能前景。  关于总体上中美关系的前景,中美两国无论在媒体还
期刊
2010年12月22日,印度军方从位于印度东部的靶场成功试射两枚具备核能力的“大地”-2战术导弹,“大地”-2导弹射程达到350公里,可携带常规或核载荷,该型导弹的上一次试验是在2010年9月24日,也是在相同靶场进行的,但那次试验因技术问题而以失败告终。印度国防研究与开发组织官员表示:“‘大地’-2导弹已经在之前的多次试验中反复证明了它的强度和精确度。”  巴基斯坦军方宣布,该国当地时间20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