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儿童文学作品发展出不同领域的课程,是当下幼儿园课程流行的趋势。文学作品的教学活动除了带给孩子语言方面的发展外,若能同时兼顾到其他领域的学习,不但可以丰富教材的延展性,还能将阅读的范围拓展到与孩子生活经验相关的其它领域。
一、从图画书中来——走出图画书,放大书中游戏元素
在一次以“成长快乐”为主题的活动中,我与孩子们分享了图画书《好饿的毛毛虫》。此书透过丰富的图像、鲜艳的色彩,讲述了一只刚出生的小毛毛虫,拖着饿扁的肚皮,一步一步往前爬,锲而不舍地找东西吃。在书中,我们看到作者利用打洞的特殊效果,呈现了毛毛虫蜕变为蝴蝶的过程。
在讲述绘本时,孩子自由地坐在我身边。我们一起看封面、封底,谈谈作者,我告诉他们故事从哪里开始?每一页插图的美感或特征在哪里?诚恳且愉快地把故事从头到尾讲一遍,并请他们说说对故事的看法,说说哪个情节最有趣,帮助他们回顾故事情节,让他们联想到生活中或与故事有关的经验。活动中,孩子显得特别“兴奋”,他们总会情不自禁地随着故事情节模仿毛毛虫“爬”和“大口吃”的动作,既然孩子们那么想表现毛毛虫的样子,那我何不从绘本中走出来,放大绘本中的游戏元素,进行一次有意思的拓展活动呢?图画书的拓展活动,我们惯用的方式是绘画或故事表演,但我想打破原来的定式,将其拓展为一个音乐律动游戏,让孩子畅快地动一动。这样的活动对我和孩子来说都是一种尝试与挑战。
二、到音乐律动中去
就《好饿的毛毛虫》而言,以该故事为线索设计律动游戏时,无须做到面面俱到地重述故事,只要抓住“月光下的卵——四处找东西吃——结茧——破茧成蝶”这一主要线索来设计即可。
既然是律动游戏,那就离不开动作的创编,我引导孩子大概从4个“W”,来创编动作:
1.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谁?(who)
2.它是怎么爬的?(how)
3.今天是星期几?(when)
4.毛毛虫发现了什么?(what)
5.毛毛虫是怎么吃的?(how)
6.它最后变成了什么?(what)
7.它会怎么飞呢?(how)
根据故事线索我选取了《清晨》、《加沃特舞曲》、《杜鹃圆舞曲》三段古典音乐,运用各种不同速度和节奏的音乐来搭配律动,帮助孩子在聆听、感受、想象的基础上,更好地创编律动的动作。
(一)体验身体收缩与扩展的感觉
根据以往的经验,我尽可能少去干预孩子的活动,不提供直接模仿的样式动作。活动中,孩子们听着《清晨》的音乐,将身体蜷曲成一颗毛毛虫卵的样子,“毛毛虫睡醒了,想出来找东西吃!”孩子随着音乐慢慢地将身体展开,我重点引导他们在身体扩展、收缩时可以变化不同的姿态与造型,在一伸一缩间感受小生命的律动。
(二)利用身体移位,体验毛毛虫的蠕动
当音乐转换为《加沃特舞曲》后,孩子将手指想象成“毛毛虫”,做出蠕动以及在身上任何部位爬上爬下的动作,来帮助孩子探索身体的部位。其次,引导孩子发展互动的关系,与同伴配合,一位当毛毛虫,另一位当食物,“毛毛虫”合着音乐在“食物”身上任何一个部位爬上爬下、钻洞,又玩出另一番趣味。
游戏几次后,有的孩子已经不满足于手指上的律动,开始用身体动作来模仿毛毛虫爬行,为了满足孩子的愿望,我鼓励他们用身体贴近地面,想象自己是一条正在草地上觅食的毛毛虫,孩子不停地伸缩身子来模仿毛毛虫的蠕动。根据故事情节,我在场地四周放上了毛毛虫所需的“食物”,让他们有目标地爬行寻找。为了让孩子的创造性得以发展,当我提出做“独一无二”的毛毛虫时,孩子想办法在爬的路径和姿态上有所突破,有的侧着爬;有的爬一下滚几下;还有的倒退着爬,虽然爬行的动作不够优美,但十分有情趣。
(三)运用道具,请孩子用身体表现挣扎的感觉
根据故事的发展,毛毛虫吃饱后会自己结茧。此时,音乐又回到《清晨》,孩子用身体模拟结茧的过程。为了区别活动开始的“破卵而出”,也为了让孩子更能进入情景,我们用纱巾作为道具,象征着是茧的外衣,让孩子用纱巾将自己的身体包裹起来,形成一个茧。“毛毛虫”被茧包围后,很想用身体去挣脱茧的束缚。有了道具的辅助,孩子表现出挣扎的感觉,但大部分毛毛虫挣扎的动作只限于身体的收缩。我问孩子:“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可以冲破茧?”有一个男孩就提出可以用屁股撞,其他孩子受到启发后,也想出了用头顶、翻滚、跳跃等动作。虽然被“茧”束缚,动作的幅度会有所控制,但毛毛虫想出的办法却是多样的。
(四)表现毛毛虫变蝴蝶后展翅飞舞的快乐
最后破茧成蝶时,音乐也转换为欢快的《杜鹃圆舞曲》,我引导孩子运用想象,利用肢体表现出挣脱束缚、身体获得自由后的愉快动作。伴随丝巾轻柔的特性,孩子轻飘飘地舞动起来,到处飞翔。从孩子投入的神态,你会发现他们真的是在用心去表现,毛毛虫的一呼一吸、一伸一缩,蝴蝶的一开一合,虽然动作不够精确,但我认为孩子的掌握是分阶段的。在这个阶段是浪漫阶段,我可以跟不上节奏,我可以做得不那么完美,可是快乐却是最大的。
“可爱的毛毛虫”这个律动游戏,让孩子体验到“成长”是多么欢愉的一件事情。虽然这是一个由图画书引发的活动,但因为整个故事可以动起来,玩起来,将故事经验迁移到音乐律动游戏中,而丰富的故事情景让孩子有机会去参与角色,有机会与道具互动,有机会去感悟、表现和想象,故受到孩子的欢迎。“从图画书中来,到音乐律动中去”,希望借此给大家提供另一种思路,做更多有意义的尝试,链接相关领域的拓展活动。
一、从图画书中来——走出图画书,放大书中游戏元素
在一次以“成长快乐”为主题的活动中,我与孩子们分享了图画书《好饿的毛毛虫》。此书透过丰富的图像、鲜艳的色彩,讲述了一只刚出生的小毛毛虫,拖着饿扁的肚皮,一步一步往前爬,锲而不舍地找东西吃。在书中,我们看到作者利用打洞的特殊效果,呈现了毛毛虫蜕变为蝴蝶的过程。
在讲述绘本时,孩子自由地坐在我身边。我们一起看封面、封底,谈谈作者,我告诉他们故事从哪里开始?每一页插图的美感或特征在哪里?诚恳且愉快地把故事从头到尾讲一遍,并请他们说说对故事的看法,说说哪个情节最有趣,帮助他们回顾故事情节,让他们联想到生活中或与故事有关的经验。活动中,孩子显得特别“兴奋”,他们总会情不自禁地随着故事情节模仿毛毛虫“爬”和“大口吃”的动作,既然孩子们那么想表现毛毛虫的样子,那我何不从绘本中走出来,放大绘本中的游戏元素,进行一次有意思的拓展活动呢?图画书的拓展活动,我们惯用的方式是绘画或故事表演,但我想打破原来的定式,将其拓展为一个音乐律动游戏,让孩子畅快地动一动。这样的活动对我和孩子来说都是一种尝试与挑战。
二、到音乐律动中去
就《好饿的毛毛虫》而言,以该故事为线索设计律动游戏时,无须做到面面俱到地重述故事,只要抓住“月光下的卵——四处找东西吃——结茧——破茧成蝶”这一主要线索来设计即可。
既然是律动游戏,那就离不开动作的创编,我引导孩子大概从4个“W”,来创编动作:
1.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谁?(who)
2.它是怎么爬的?(how)
3.今天是星期几?(when)
4.毛毛虫发现了什么?(what)
5.毛毛虫是怎么吃的?(how)
6.它最后变成了什么?(what)
7.它会怎么飞呢?(how)
根据故事线索我选取了《清晨》、《加沃特舞曲》、《杜鹃圆舞曲》三段古典音乐,运用各种不同速度和节奏的音乐来搭配律动,帮助孩子在聆听、感受、想象的基础上,更好地创编律动的动作。
(一)体验身体收缩与扩展的感觉
根据以往的经验,我尽可能少去干预孩子的活动,不提供直接模仿的样式动作。活动中,孩子们听着《清晨》的音乐,将身体蜷曲成一颗毛毛虫卵的样子,“毛毛虫睡醒了,想出来找东西吃!”孩子随着音乐慢慢地将身体展开,我重点引导他们在身体扩展、收缩时可以变化不同的姿态与造型,在一伸一缩间感受小生命的律动。
(二)利用身体移位,体验毛毛虫的蠕动
当音乐转换为《加沃特舞曲》后,孩子将手指想象成“毛毛虫”,做出蠕动以及在身上任何部位爬上爬下的动作,来帮助孩子探索身体的部位。其次,引导孩子发展互动的关系,与同伴配合,一位当毛毛虫,另一位当食物,“毛毛虫”合着音乐在“食物”身上任何一个部位爬上爬下、钻洞,又玩出另一番趣味。
游戏几次后,有的孩子已经不满足于手指上的律动,开始用身体动作来模仿毛毛虫爬行,为了满足孩子的愿望,我鼓励他们用身体贴近地面,想象自己是一条正在草地上觅食的毛毛虫,孩子不停地伸缩身子来模仿毛毛虫的蠕动。根据故事情节,我在场地四周放上了毛毛虫所需的“食物”,让他们有目标地爬行寻找。为了让孩子的创造性得以发展,当我提出做“独一无二”的毛毛虫时,孩子想办法在爬的路径和姿态上有所突破,有的侧着爬;有的爬一下滚几下;还有的倒退着爬,虽然爬行的动作不够优美,但十分有情趣。
(三)运用道具,请孩子用身体表现挣扎的感觉
根据故事的发展,毛毛虫吃饱后会自己结茧。此时,音乐又回到《清晨》,孩子用身体模拟结茧的过程。为了区别活动开始的“破卵而出”,也为了让孩子更能进入情景,我们用纱巾作为道具,象征着是茧的外衣,让孩子用纱巾将自己的身体包裹起来,形成一个茧。“毛毛虫”被茧包围后,很想用身体去挣脱茧的束缚。有了道具的辅助,孩子表现出挣扎的感觉,但大部分毛毛虫挣扎的动作只限于身体的收缩。我问孩子:“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可以冲破茧?”有一个男孩就提出可以用屁股撞,其他孩子受到启发后,也想出了用头顶、翻滚、跳跃等动作。虽然被“茧”束缚,动作的幅度会有所控制,但毛毛虫想出的办法却是多样的。
(四)表现毛毛虫变蝴蝶后展翅飞舞的快乐
最后破茧成蝶时,音乐也转换为欢快的《杜鹃圆舞曲》,我引导孩子运用想象,利用肢体表现出挣脱束缚、身体获得自由后的愉快动作。伴随丝巾轻柔的特性,孩子轻飘飘地舞动起来,到处飞翔。从孩子投入的神态,你会发现他们真的是在用心去表现,毛毛虫的一呼一吸、一伸一缩,蝴蝶的一开一合,虽然动作不够精确,但我认为孩子的掌握是分阶段的。在这个阶段是浪漫阶段,我可以跟不上节奏,我可以做得不那么完美,可是快乐却是最大的。
“可爱的毛毛虫”这个律动游戏,让孩子体验到“成长”是多么欢愉的一件事情。虽然这是一个由图画书引发的活动,但因为整个故事可以动起来,玩起来,将故事经验迁移到音乐律动游戏中,而丰富的故事情景让孩子有机会去参与角色,有机会与道具互动,有机会去感悟、表现和想象,故受到孩子的欢迎。“从图画书中来,到音乐律动中去”,希望借此给大家提供另一种思路,做更多有意义的尝试,链接相关领域的拓展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