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人本中心模式对社会工作介入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结合社会工作服务项目为实践基础,探讨人本中心模式运用于具体社工实务的方法,并对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实践路径进行思考。
【关键词】:人本中心模式;社会工作;实践反思
随着国家对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创新的高度重视,社会工作逐渐在我国普及和推广。社会工作服务项目运用“人本中心模式”的方法,凝练了小组、个案和社区社会工作三大服务手法、理论技巧,践行社会工作伦理价值,透过身、心、灵的相互影响,运用语言、灯光、音乐等其他道具作为辅助,在活动中通过开放式的言语引发、示范,鼓励活动参与者实现勇敢分享、互敬互助,唤起人内心深处爱与感恩的情怀,责任与担当的人格质素,能够实现生命影响生命的社会工作理念实践成效。
一、“人本中心模式”在社会工作项目实践中的运用
“人本中心模式”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在20 世纪40 年代初最早提出的。“人本中心模式”强调人的正面本质和价值,相信人性本善,注重人的尊严、价值、创造力和自我实现,把人的本性的自我实现归结为潜能的发挥。它并非集中研究人的問题行为,而是重视人的成长和发展。
(一)“人性观”是人本中心模式的根本原则
罗杰斯认为,人是善良、理智、能够评估现实、有能力自我表述和有成长潜能并能对自己行为负责的。基于这样的认识,在人本中心模式中,助人者扮演的并不是传统心理治疗模式中专家者的角色,而是一个与案主“同行者”的角色[ 杨晶:《人本中心模式与社会工作》,《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12 年第4 期。]。
“人的心理是一种精神活动,看不见、摸不着,人们无法对其进行直接观察和操作”[ 教育部西南高校师资培训组编:《高等教育心理学》,重庆:.重庆出版社2012 年版,第44 页。]。社会工作员作为助人者来说,其任务不在于用一套科学的治疗工具来帮助案主达到改变,而是相信案主有解决自我能力的潜能。在服务过程中,受助者的心理活动与行为反应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人们的心理活动通过行为表现出来。
(二)价值观是“人本中心模式”的出发点
社会工作以价值为先导的专业,而“人本中心模式”则是以价值观为出发点。在运用“人本中心模式”进行服务工作时,必须要以“人本”的价值观对待案主,以真诚、平等、接纳、同理的价值观为案主的自我实现营造一个合适的环境和场域。
通过运用“人本中心模式”的价值观,通过人与人的直接服务和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的时候,案主(即受助者)是活动的主题。作为活动的带领着(导师、社工、志愿者),都是辅助活动完成的参与者。在此过程中,使受助者在活动过程中的行为、态度、个性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展现。因此,助人者看待受助者时,履行的是社工服务中“平等”的原则[ 文军:《当代中国社会工作发展面临的十大挑战》,《社会科学》2009 第7 期。]。社会工作者在助人的过程中,“接纳”是无条件的,我们看待问题的本身仅仅是当事人,在面对每一个不同的服务对象的时候,从社会工作“个别化”的原则来解释,就使得每一个受助者成为了一个不在预期范围内的可控制的实验。
人本主义认为,在社会工作服务过程中要求助人工作者要做到信念、态度和实际行动的高度一致:首先是“真诚”(congruence),也就是助人工作的过程中助人者不虚伪、不娇柔造作、不以专家自居。第二,是“接纳”,社工员不受自己对案主思想、感受、行为的判断或评价的影响,而给与案主的是无条件的积极关注,而不是条件式的积极关注。第三,就是“同理心”。这份同理,是对案主案首的感同身受,而非同情心,这要求社工员能够站在案主的角度为案主思考问题,感知案主的处境,让对方获得被理解的感受。
以上三个条件构成了助人的过程。罗杰斯认为只要条件和环境够,助人过程中的治疗目标就能达到。世间万象的各种情绪、认知、觉察,让心灵成长工作坊在特殊的场域唤起人心的共鸣,每一次服务或许改变不了每个人的认知与想法,但是在社工理念指引下的社会行动,使得社会工作的服务具有亲切感、具有工作流程和科学管理,让接受到服务的人获得共鸣。
(三)“以人为中心”是人本中心模式的精髓
人本中心模式的助人服务相信,只有案主在助人过程中成长了,就会用一个自由、负责、自我导向时的自我,去解决求助时以及将要面临的问题。社会工作强调的是当下的觉察,而不是后期的思考与评价。因此,服务的重点并不在于深入分析案主过往的经历和“未完成的事”,而是看待案主在服务中当下觉察的状态,包涵了情绪、思维和行为,案主需要成长动机的大小。
(四)对于助人者来说,对于本身没有经过专业心理学训练的人来说,人本主义不意味着就能成为人本主义的助人者“就像要成为一个全才社工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社工员要能真诚、开放的接纳他人,要能不断的反思和促进自我成长,要能以一种成长的心态来对待自己和案主,接纳个体间的差异性”。
(五)在助人过程中,体现“平等”的服务关系
社工员和案主双方的关系,罗斯杰在人本主义中反对将助人过程神秘化,所以在助人的服务中,双方的关系是平等的,助人者需要和案主发展一种建设性的人际关系,消除案主的助人心理,从而进行自我探索,摘取社会化过程中戴上的面具,正确的认识自我,达到成长的目的。由此,在社会工作实践中,社工员通过引导案主感受生命中感恩和温暖、受肯定的瞬间的故事的叙说,能够引导案主进入自我生命投射的状态,表达自己的感受,同时认同自我的价值,对社工员通过分享对服务进行升华和反思,也在短短的过程中将肯定案主生命价值、同理案主生命创伤以及疏通案主内心结。
二、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实践路径
(一)汲取传统思想,资源整合现代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
社会是在历史的前行下不断进行新车代谢式的发展,在传统道德中有些道德目的不适合现代社会,但是道德传统中的道德原理依然适于现代社会[6][ 刘家峰:《中国基督教乡村建设运动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37页。],这就是所谓的普世价值。新人本中心模式从传统的道德沉淀中重新萃取,使得其内容包含了对个人生存权利的肯定,对人尊严的肯定,对道德价值的肯定,对自由的肯定,以及因此对开放的心灵和开放的社会之趋进。
(二)以传统助人模式改造现有社会工作的方法和技巧
从现有的社会工作方法和技巧上看,基本上是在西方价值理念和理论模式的指导下实施。虽然,现代社会中存在个人困扰和社会问题,是在现代化过程中产生的,但考虑到中国文化的特点,我们还是有必要挖掘我国传统的思想资源和助人模式。
(三)助人工作的研究和实践,应立足中国人的人格特点以及寻求帮助的行为逻辑。中国的救助体系在中国民间的助人系统具传统特点,即遇到困难首先寻求家庭与家族、邻里与亲友的支持[ 殷海光:《中国文化的展望》,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 年版,第532页。]。因此,中国社会工作研究者进行助人工作理论研究和服务方法探讨时,必须考虑本土文化的特点,以价值观指导行动,成为社会工作的创新点。
参考文献:
[1]杨晶:《人本中心模式与社会工作》,《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12 年第4 期。
[2]教育部西南高校师资培训组编:《高等教育心理学》,重庆:.重庆出版社2012 年版,第44 页。
[3]文军:《当代中国社会工作发展面临的十大挑战》,《社会科学》2009 第7 期。
[4]王思斌:《试论我国社会工作的本土化》,《浙江学刊》2001 年第7 期。
[5]刘家峰:《中国基督教乡村建设运动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37页。
[6]钟桂男:《儒家社会工作学的教育与实践模式》,《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06 年第10期。
[7]殷海光:《中国文化的展望》,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 年版,第532页。
【关键词】:人本中心模式;社会工作;实践反思
随着国家对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创新的高度重视,社会工作逐渐在我国普及和推广。社会工作服务项目运用“人本中心模式”的方法,凝练了小组、个案和社区社会工作三大服务手法、理论技巧,践行社会工作伦理价值,透过身、心、灵的相互影响,运用语言、灯光、音乐等其他道具作为辅助,在活动中通过开放式的言语引发、示范,鼓励活动参与者实现勇敢分享、互敬互助,唤起人内心深处爱与感恩的情怀,责任与担当的人格质素,能够实现生命影响生命的社会工作理念实践成效。
一、“人本中心模式”在社会工作项目实践中的运用
“人本中心模式”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在20 世纪40 年代初最早提出的。“人本中心模式”强调人的正面本质和价值,相信人性本善,注重人的尊严、价值、创造力和自我实现,把人的本性的自我实现归结为潜能的发挥。它并非集中研究人的問题行为,而是重视人的成长和发展。
(一)“人性观”是人本中心模式的根本原则
罗杰斯认为,人是善良、理智、能够评估现实、有能力自我表述和有成长潜能并能对自己行为负责的。基于这样的认识,在人本中心模式中,助人者扮演的并不是传统心理治疗模式中专家者的角色,而是一个与案主“同行者”的角色[ 杨晶:《人本中心模式与社会工作》,《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12 年第4 期。]。
“人的心理是一种精神活动,看不见、摸不着,人们无法对其进行直接观察和操作”[ 教育部西南高校师资培训组编:《高等教育心理学》,重庆:.重庆出版社2012 年版,第44 页。]。社会工作员作为助人者来说,其任务不在于用一套科学的治疗工具来帮助案主达到改变,而是相信案主有解决自我能力的潜能。在服务过程中,受助者的心理活动与行为反应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人们的心理活动通过行为表现出来。
(二)价值观是“人本中心模式”的出发点
社会工作以价值为先导的专业,而“人本中心模式”则是以价值观为出发点。在运用“人本中心模式”进行服务工作时,必须要以“人本”的价值观对待案主,以真诚、平等、接纳、同理的价值观为案主的自我实现营造一个合适的环境和场域。
通过运用“人本中心模式”的价值观,通过人与人的直接服务和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的时候,案主(即受助者)是活动的主题。作为活动的带领着(导师、社工、志愿者),都是辅助活动完成的参与者。在此过程中,使受助者在活动过程中的行为、态度、个性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展现。因此,助人者看待受助者时,履行的是社工服务中“平等”的原则[ 文军:《当代中国社会工作发展面临的十大挑战》,《社会科学》2009 第7 期。]。社会工作者在助人的过程中,“接纳”是无条件的,我们看待问题的本身仅仅是当事人,在面对每一个不同的服务对象的时候,从社会工作“个别化”的原则来解释,就使得每一个受助者成为了一个不在预期范围内的可控制的实验。
人本主义认为,在社会工作服务过程中要求助人工作者要做到信念、态度和实际行动的高度一致:首先是“真诚”(congruence),也就是助人工作的过程中助人者不虚伪、不娇柔造作、不以专家自居。第二,是“接纳”,社工员不受自己对案主思想、感受、行为的判断或评价的影响,而给与案主的是无条件的积极关注,而不是条件式的积极关注。第三,就是“同理心”。这份同理,是对案主案首的感同身受,而非同情心,这要求社工员能够站在案主的角度为案主思考问题,感知案主的处境,让对方获得被理解的感受。
以上三个条件构成了助人的过程。罗杰斯认为只要条件和环境够,助人过程中的治疗目标就能达到。世间万象的各种情绪、认知、觉察,让心灵成长工作坊在特殊的场域唤起人心的共鸣,每一次服务或许改变不了每个人的认知与想法,但是在社工理念指引下的社会行动,使得社会工作的服务具有亲切感、具有工作流程和科学管理,让接受到服务的人获得共鸣。
(三)“以人为中心”是人本中心模式的精髓
人本中心模式的助人服务相信,只有案主在助人过程中成长了,就会用一个自由、负责、自我导向时的自我,去解决求助时以及将要面临的问题。社会工作强调的是当下的觉察,而不是后期的思考与评价。因此,服务的重点并不在于深入分析案主过往的经历和“未完成的事”,而是看待案主在服务中当下觉察的状态,包涵了情绪、思维和行为,案主需要成长动机的大小。
(四)对于助人者来说,对于本身没有经过专业心理学训练的人来说,人本主义不意味着就能成为人本主义的助人者“就像要成为一个全才社工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社工员要能真诚、开放的接纳他人,要能不断的反思和促进自我成长,要能以一种成长的心态来对待自己和案主,接纳个体间的差异性”。
(五)在助人过程中,体现“平等”的服务关系
社工员和案主双方的关系,罗斯杰在人本主义中反对将助人过程神秘化,所以在助人的服务中,双方的关系是平等的,助人者需要和案主发展一种建设性的人际关系,消除案主的助人心理,从而进行自我探索,摘取社会化过程中戴上的面具,正确的认识自我,达到成长的目的。由此,在社会工作实践中,社工员通过引导案主感受生命中感恩和温暖、受肯定的瞬间的故事的叙说,能够引导案主进入自我生命投射的状态,表达自己的感受,同时认同自我的价值,对社工员通过分享对服务进行升华和反思,也在短短的过程中将肯定案主生命价值、同理案主生命创伤以及疏通案主内心结。
二、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实践路径
(一)汲取传统思想,资源整合现代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
社会是在历史的前行下不断进行新车代谢式的发展,在传统道德中有些道德目的不适合现代社会,但是道德传统中的道德原理依然适于现代社会[6][ 刘家峰:《中国基督教乡村建设运动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37页。],这就是所谓的普世价值。新人本中心模式从传统的道德沉淀中重新萃取,使得其内容包含了对个人生存权利的肯定,对人尊严的肯定,对道德价值的肯定,对自由的肯定,以及因此对开放的心灵和开放的社会之趋进。
(二)以传统助人模式改造现有社会工作的方法和技巧
从现有的社会工作方法和技巧上看,基本上是在西方价值理念和理论模式的指导下实施。虽然,现代社会中存在个人困扰和社会问题,是在现代化过程中产生的,但考虑到中国文化的特点,我们还是有必要挖掘我国传统的思想资源和助人模式。
(三)助人工作的研究和实践,应立足中国人的人格特点以及寻求帮助的行为逻辑。中国的救助体系在中国民间的助人系统具传统特点,即遇到困难首先寻求家庭与家族、邻里与亲友的支持[ 殷海光:《中国文化的展望》,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 年版,第532页。]。因此,中国社会工作研究者进行助人工作理论研究和服务方法探讨时,必须考虑本土文化的特点,以价值观指导行动,成为社会工作的创新点。
参考文献:
[1]杨晶:《人本中心模式与社会工作》,《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12 年第4 期。
[2]教育部西南高校师资培训组编:《高等教育心理学》,重庆:.重庆出版社2012 年版,第44 页。
[3]文军:《当代中国社会工作发展面临的十大挑战》,《社会科学》2009 第7 期。
[4]王思斌:《试论我国社会工作的本土化》,《浙江学刊》2001 年第7 期。
[5]刘家峰:《中国基督教乡村建设运动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37页。
[6]钟桂男:《儒家社会工作学的教育与实践模式》,《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06 年第10期。
[7]殷海光:《中国文化的展望》,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 年版,第53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