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人为本”是新课程发展的核心理念,而化学课程标准以提升学生科学素养为主旨。种种迹象表明,初中化学的高效课堂教学目标就是学生能够获取更多的知识,课堂合作能够有效进行。如何实现初中化学高效课堂的教学一直是当前教育者们研究的首要问题,本文主要从有效提高课堂效率方法之一“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切入研究。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论学什么,只要有兴趣,凡事都事半功倍。对于从事初三化学多年的我来说,一直致力于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效率,继而为学生终身发展打下良好基石。
【关键字】初中化学课堂 高效 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1-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极大地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正确高效引导学生,使其充分发挥学习能动性,从而以教师自己的情感感染学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效果。针对初中化学学科特点来说,笔者就“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化学兴趣”做了深入了解和研究。
一、展现教师个人魅力,感染学生从而提高学习化学兴趣
课程发展说到底是关于教师的发展问题,如果没有教师方面的相应变革,就不可能实现课程变革。教师是课改实施和质量提升的核心要素,提高教师素质是实施区域性整体改革的关键,所以说教师对于课堂的实效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1世纪最缺的是什么?幽默!教师个人魅力的最高表现就是幽默中传授知识,学生在快乐的海洋中潜移默化的掌握知识。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对化学学习是否有兴趣又或者兴趣有多大,都取决于教师的个人魅力及其如何运用化学教学幽默艺术感染学生的学习情趣。
所谓化学教学幽默艺术,乃是将幽默运用于化学教学并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在学生会心的微笑中提高化学教学艺术效果的活动。化学教学幽默艺术的特征是,既要有幽默的一般特点如:机智性和娱乐性,又要有其特殊的规定性。其“形”是幽默,而“神”則是教育;也是寓庄于谐,其外部表现是“谐”,给人愉悦的感受,而里面的核则是“庄”,给人教育和启示。真正的化学教学艺术在于把深刻或深奥的教学内容以生动而浅显的幽默形式表达出来,深入浅出。正如大师叶圣陶说的:“对一个教师来说,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比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更重要。”许多教育者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他们在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自己个人特色的教学能力和个性化的教学魅力,他们凭着自己深厚的文化积淀,对文本产生独特的理解,对学生产生极大的气场,既形成了教学的个性魅力,又创设了活力的课堂氛围。例如初学化学时,学生记元素符号有些吃力,我便从多年教学经验中总结出一些窍门:“H-氢,两头木头用扁担挑就轻了;S-硫,窈窕淑女被流氓惦记;Mg-镁,帅哥追美眉。”形容质量守恒定律时,“我不是孙悟空,我来有影,去有踪。” 氢气或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操作中:实验开始时,先通气后加热,实验结束时,先停止加热后停止通气,因此可记作“气体早出晚归,酒精灯迟到早退”。当学生感叹“学习化学原来这么简单”时,化学的学习早已是驾轻就熟的事情了。
二、利用化学学科特点,结合化学实验激发学习化学兴趣
化学实验是建构高效课堂的本质。对于初三学生来说,好动是该年龄段最大的特点,本人就利用该特点并结合化学学科特点展开丰富有趣的实验教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兴趣。
化学是一门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能产生问题和问题情境。好的实验能立刻引起学生的兴趣,如果利用实验过程中产生的一些明显现象使学生感到疑惑和不解,从而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使其产生探究的学习动机,那么就能很顺利地完成对未知事物的探索与理解。比如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得出,我们只需要营造这样一个环境就行了:把金属镁、锌、铁、铜分别放在稀硫酸中,让学生仔细观察是否放出氢气,以及放出氢气的快慢,他们就能得出金属的活动性有强弱之分。再如空气的组成用实验测定:当集气瓶内的红磷燃烧完毕,水上升至五分之一时,我立即提出了问题:为什么水只上升五分之一?围绕这个实验,引发了学生浓厚的探究兴趣,空气的组成问题便迎刃而解。
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增进对科学的情感,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初步形成科学探究的能力。科学探究对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巧设问题情境,诱发学习动机从而巩固和发展学习兴趣
从教育心理学角度看,人的活动都是由一定的动机引起的,学生的学习和探索也是如此。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目的的教学方法只能够让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很容易让学生感到乏味,并产生厌学的情绪。
在化学教学中,若教师能结合教学内容巧设问题情境,提出一些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 学生欲答不能却又迫切想了解的化学问题,积极创设开放的教学情境,将会诱发学生的探索动机,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例如在讲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是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的,我用了一组对照演示实验:用大理石分别和浓盐酸、稀盐酸、浓硫酸、稀硫酸进行反应,由学生总结出实验现象为何不同的原因。
化学教材的知识板块不集中,知识点分布零散,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对相关的知识进行回顾和复习,可使新内容不孤立,还可对已学知识点进行回顾和复习。例如,在讲“实验室制取氧气”时,针对如何选取实验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做了如下总结:根据反应的条件和反应物的状态选取发生装置;根据收集气体的性质如溶解性、密度等选取收集装置。学习该内容时,不是单一的为了学习制取氧气而讲授知识,而要从整体和长远目标着手,从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到学会制取其他一般常见气体(如二氧化碳气体、氢气等),培养和训练学生知一反三的技能。再如:讲到溶液的定义时,就可以用溶液的定义来解释溶解为什么是物理变化,也让学生明白物质在水中不见了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加深了学生对物理变化的理解,使学生的学习具有连贯性、整体性。
总之,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化学兴趣只是提高课堂效率方法之一,而种种教学手段的目的只有一个,为的是使课堂成为师生互动、交流、合作、探究的平台,为学生学习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高效课堂的构建需要老师与学生共同努力,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全方位、多渠道地为学生创造更好的条件,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最终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字】初中化学课堂 高效 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1-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极大地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正确高效引导学生,使其充分发挥学习能动性,从而以教师自己的情感感染学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效果。针对初中化学学科特点来说,笔者就“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化学兴趣”做了深入了解和研究。
一、展现教师个人魅力,感染学生从而提高学习化学兴趣
课程发展说到底是关于教师的发展问题,如果没有教师方面的相应变革,就不可能实现课程变革。教师是课改实施和质量提升的核心要素,提高教师素质是实施区域性整体改革的关键,所以说教师对于课堂的实效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1世纪最缺的是什么?幽默!教师个人魅力的最高表现就是幽默中传授知识,学生在快乐的海洋中潜移默化的掌握知识。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对化学学习是否有兴趣又或者兴趣有多大,都取决于教师的个人魅力及其如何运用化学教学幽默艺术感染学生的学习情趣。
所谓化学教学幽默艺术,乃是将幽默运用于化学教学并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在学生会心的微笑中提高化学教学艺术效果的活动。化学教学幽默艺术的特征是,既要有幽默的一般特点如:机智性和娱乐性,又要有其特殊的规定性。其“形”是幽默,而“神”則是教育;也是寓庄于谐,其外部表现是“谐”,给人愉悦的感受,而里面的核则是“庄”,给人教育和启示。真正的化学教学艺术在于把深刻或深奥的教学内容以生动而浅显的幽默形式表达出来,深入浅出。正如大师叶圣陶说的:“对一个教师来说,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比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更重要。”许多教育者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他们在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自己个人特色的教学能力和个性化的教学魅力,他们凭着自己深厚的文化积淀,对文本产生独特的理解,对学生产生极大的气场,既形成了教学的个性魅力,又创设了活力的课堂氛围。例如初学化学时,学生记元素符号有些吃力,我便从多年教学经验中总结出一些窍门:“H-氢,两头木头用扁担挑就轻了;S-硫,窈窕淑女被流氓惦记;Mg-镁,帅哥追美眉。”形容质量守恒定律时,“我不是孙悟空,我来有影,去有踪。” 氢气或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操作中:实验开始时,先通气后加热,实验结束时,先停止加热后停止通气,因此可记作“气体早出晚归,酒精灯迟到早退”。当学生感叹“学习化学原来这么简单”时,化学的学习早已是驾轻就熟的事情了。
二、利用化学学科特点,结合化学实验激发学习化学兴趣
化学实验是建构高效课堂的本质。对于初三学生来说,好动是该年龄段最大的特点,本人就利用该特点并结合化学学科特点展开丰富有趣的实验教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兴趣。
化学是一门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能产生问题和问题情境。好的实验能立刻引起学生的兴趣,如果利用实验过程中产生的一些明显现象使学生感到疑惑和不解,从而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使其产生探究的学习动机,那么就能很顺利地完成对未知事物的探索与理解。比如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得出,我们只需要营造这样一个环境就行了:把金属镁、锌、铁、铜分别放在稀硫酸中,让学生仔细观察是否放出氢气,以及放出氢气的快慢,他们就能得出金属的活动性有强弱之分。再如空气的组成用实验测定:当集气瓶内的红磷燃烧完毕,水上升至五分之一时,我立即提出了问题:为什么水只上升五分之一?围绕这个实验,引发了学生浓厚的探究兴趣,空气的组成问题便迎刃而解。
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增进对科学的情感,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初步形成科学探究的能力。科学探究对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巧设问题情境,诱发学习动机从而巩固和发展学习兴趣
从教育心理学角度看,人的活动都是由一定的动机引起的,学生的学习和探索也是如此。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目的的教学方法只能够让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很容易让学生感到乏味,并产生厌学的情绪。
在化学教学中,若教师能结合教学内容巧设问题情境,提出一些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 学生欲答不能却又迫切想了解的化学问题,积极创设开放的教学情境,将会诱发学生的探索动机,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例如在讲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是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的,我用了一组对照演示实验:用大理石分别和浓盐酸、稀盐酸、浓硫酸、稀硫酸进行反应,由学生总结出实验现象为何不同的原因。
化学教材的知识板块不集中,知识点分布零散,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对相关的知识进行回顾和复习,可使新内容不孤立,还可对已学知识点进行回顾和复习。例如,在讲“实验室制取氧气”时,针对如何选取实验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做了如下总结:根据反应的条件和反应物的状态选取发生装置;根据收集气体的性质如溶解性、密度等选取收集装置。学习该内容时,不是单一的为了学习制取氧气而讲授知识,而要从整体和长远目标着手,从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到学会制取其他一般常见气体(如二氧化碳气体、氢气等),培养和训练学生知一反三的技能。再如:讲到溶液的定义时,就可以用溶液的定义来解释溶解为什么是物理变化,也让学生明白物质在水中不见了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加深了学生对物理变化的理解,使学生的学习具有连贯性、整体性。
总之,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化学兴趣只是提高课堂效率方法之一,而种种教学手段的目的只有一个,为的是使课堂成为师生互动、交流、合作、探究的平台,为学生学习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高效课堂的构建需要老师与学生共同努力,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全方位、多渠道地为学生创造更好的条件,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最终提高课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