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般而言,在名校林立的大中城市,普通学校的发展与提升空间往往比较有限,师生的自我效能感也较为一般。如何提升普通校师生的自我效能感,激起师生生命成长的精气神,是许多普通校管理者面临的普遍问题。北京工业大学实验学校借助学校更名合并之机,整合校内外教育资源,推动学生社团快速发展,使得师生精神面貌大为改观,学校也走上了良性发展的快车道。
一、借助并校更名时机,推动学生社团异军突起
2014年6月,北京市朝阳区教委与北京工业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将原北京市朝阳区劲松三中与劲松四中合并,共同创办北京工业大学实验学校(以下简称实验学校)。实验学校地处潘家园地区,周边有潘家园古玩市场、潘家园眼镜城、十里河建材家居市场等知名大型商场,聚集了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校内非京籍学生远超过京籍学生。如何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其广泛的兴趣爱好特长,对于我校而言尤显重要。经过多方论证,我们认为社团活动在这其中能发挥重要作用。为此,我们积极推进社团尤其是科技社团的建设发展,希望借助社团活动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校迅速成长为老百姓家门口的优质学校。
1. 建立权威务实的组织管理体系
我们建立了较为完整的社团管理机制。社团工作由北工大派驻的副校长主管,学校德育副校长协管。学校社团负责人纳入中层干部选拔培养体系,通过公开竞聘产生。社团负责人对上向德育主任负责,对下指导各个社团开展具体工作,德育系统其他工作人员参与社团管理工作。
2. 建立规范有效的社团管理制度和方式
我们不断总结经验,制定了《北京工业大学实验学校学生课外活动管理办法》,使社团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我们比照课程建设相关要求,对社团活动实行项目制管理,坚持“六定”:定项目、定目标、定内容、定教师、定时间和定地点。社团活动要有教材、有教案、有讲义、有成果,并做好过程性资料的保存和整理。我校还安排了社团活动专款、“课后三点半活动”专款及北工大支持实验学校建设专款等,保证各社团有较为充裕的活动资金。
3. 对普及和提高两类社团进行分类管理
我校社团活动主要分普及和提高两类。对于普及型社团,我们要求重在普惠,每周二下午,全校学生参与社团活动;对于提高型社团,我们要求要创出特色,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比赛,除了每周二下午,还增加了周六上午作为社团活动时间。目前,我们已经组建了30个各类社团,涉及科技、人文、艺术、体育等门类,实现了初一、初二年级学生全覆盖,受到了学生的衷心欢迎。
二、整合内外力量,保障社团师资水平
师资一直是困扰各校社团发展的关键问题。我们通过多方努力,坚持从校内教师为主、工大社团协助、社会团体补充的三种渠道解决师资问题。
1. 实施“责任教师”制,对本校教师充分赋权
教师应是社团活动的设计者、指导者和组织者。我们激励教师参与社团课程建设和社团活动的实施。学校要求所有社团活动均由校内教师作为社团责任教师组织开展,由责任教师决定是自行授课还是外聘教师授课;大力支持责任教师带队参加区级、市级、国家级比赛,并给予相应资金支持和奖励;依据工作量、社团活动校本课程化程度、参赛情况,对责任教师予以分级补贴。
2. 巧借外力,“以我为主”整合外部资源
我们整合外部教育资源的基本思想是:“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我校与北工大签订合作办学协议以来,双方積极推进课程共建和实践引导等工作。比如:我校接受北工大激光学院捐赠的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北思客3D打印机,结合学校现状量身定制3D打印实验室建设方案,开设3D打印学生社团,由该院博士硕士担任授课教师,校内两位教师协助管理。此外,我们还加强与北工大阳光志愿服务团和社会公益服务机构交流,推动公益服务类社团建设,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志愿者活动,培养其社会责任感;依托北工大学生艺术社团和劲松学区联盟学校,组建发展艺术类课外活动。
3. 引进第三方专业机构,协助社团活动开展
我们引进第三方服务机构协助开展社团工作。例如:2016年,我校成立了DI社,但校内没有合适的师资,于是我们引进知名的机器人培训机构瓦力工厂负责授课。在专业机器人教师指导下,学生们完成对任务的分析,对机器人的设计、搭建和编程等,最终完成机器人成品。
三、转变师生心态,整体提升学校精气神
经过两年多的实践探索,我校社团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教育效果初步显现。师生的精神状态都得到了很大改善。
1. 教师成为社团活动的受益者
首先,社团活动转变了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师在指导社团活动过程中,面对的是对这一课程和领域十分喜爱的学生,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了教师的教学热情,并促使教师将这种爱转化到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其次,社团活动的开展也提高了教师的沟通协调能力。两年来,我校教师多次组织学生参加北京市、全国甚至国际上的比赛与展览等活动,这让已往没有多少机会走出校门的教师多了一方竞技的舞台与展示空间。再次,社团活动大大提升了教师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在与京城名校、国内名校的同台竞技中,我校多次夺得优异成绩,让教师的职业认同感不断提升。
2. 学生综合素养在历练中不断提升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鲜活的个体,他们的成长经历、性格禀赋、兴趣爱好各异。学校只有不断挖掘自身办学潜力,拓展整合多方教育资源,才能为学生提供尽可能丰富的课程,实现教育的可能性。首先,社团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比如:3D打印社团的学生,必须先设计出自己想要的一个模型,然后再通过计算机模拟出这个模型。这极大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其次,社团活动还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了学生做事的耐心。比如:在机器人活动中,他们必须计算马达与车的重量是否匹配等问题,并把自己的设想通过组装元器件实现。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就会经历不断试错的过程,最后才能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再次,社团活动培养了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一次演出、一次成功的制作、比赛获得了名次,这些都能激发孩子的自信心,使学生体验到成长的喜悦。
一、借助并校更名时机,推动学生社团异军突起
2014年6月,北京市朝阳区教委与北京工业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将原北京市朝阳区劲松三中与劲松四中合并,共同创办北京工业大学实验学校(以下简称实验学校)。实验学校地处潘家园地区,周边有潘家园古玩市场、潘家园眼镜城、十里河建材家居市场等知名大型商场,聚集了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校内非京籍学生远超过京籍学生。如何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其广泛的兴趣爱好特长,对于我校而言尤显重要。经过多方论证,我们认为社团活动在这其中能发挥重要作用。为此,我们积极推进社团尤其是科技社团的建设发展,希望借助社团活动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校迅速成长为老百姓家门口的优质学校。
1. 建立权威务实的组织管理体系
我们建立了较为完整的社团管理机制。社团工作由北工大派驻的副校长主管,学校德育副校长协管。学校社团负责人纳入中层干部选拔培养体系,通过公开竞聘产生。社团负责人对上向德育主任负责,对下指导各个社团开展具体工作,德育系统其他工作人员参与社团管理工作。
2. 建立规范有效的社团管理制度和方式
我们不断总结经验,制定了《北京工业大学实验学校学生课外活动管理办法》,使社团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我们比照课程建设相关要求,对社团活动实行项目制管理,坚持“六定”:定项目、定目标、定内容、定教师、定时间和定地点。社团活动要有教材、有教案、有讲义、有成果,并做好过程性资料的保存和整理。我校还安排了社团活动专款、“课后三点半活动”专款及北工大支持实验学校建设专款等,保证各社团有较为充裕的活动资金。
3. 对普及和提高两类社团进行分类管理
我校社团活动主要分普及和提高两类。对于普及型社团,我们要求重在普惠,每周二下午,全校学生参与社团活动;对于提高型社团,我们要求要创出特色,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比赛,除了每周二下午,还增加了周六上午作为社团活动时间。目前,我们已经组建了30个各类社团,涉及科技、人文、艺术、体育等门类,实现了初一、初二年级学生全覆盖,受到了学生的衷心欢迎。
二、整合内外力量,保障社团师资水平
师资一直是困扰各校社团发展的关键问题。我们通过多方努力,坚持从校内教师为主、工大社团协助、社会团体补充的三种渠道解决师资问题。
1. 实施“责任教师”制,对本校教师充分赋权
教师应是社团活动的设计者、指导者和组织者。我们激励教师参与社团课程建设和社团活动的实施。学校要求所有社团活动均由校内教师作为社团责任教师组织开展,由责任教师决定是自行授课还是外聘教师授课;大力支持责任教师带队参加区级、市级、国家级比赛,并给予相应资金支持和奖励;依据工作量、社团活动校本课程化程度、参赛情况,对责任教师予以分级补贴。
2. 巧借外力,“以我为主”整合外部资源
我们整合外部教育资源的基本思想是:“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我校与北工大签订合作办学协议以来,双方積极推进课程共建和实践引导等工作。比如:我校接受北工大激光学院捐赠的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北思客3D打印机,结合学校现状量身定制3D打印实验室建设方案,开设3D打印学生社团,由该院博士硕士担任授课教师,校内两位教师协助管理。此外,我们还加强与北工大阳光志愿服务团和社会公益服务机构交流,推动公益服务类社团建设,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志愿者活动,培养其社会责任感;依托北工大学生艺术社团和劲松学区联盟学校,组建发展艺术类课外活动。
3. 引进第三方专业机构,协助社团活动开展
我们引进第三方服务机构协助开展社团工作。例如:2016年,我校成立了DI社,但校内没有合适的师资,于是我们引进知名的机器人培训机构瓦力工厂负责授课。在专业机器人教师指导下,学生们完成对任务的分析,对机器人的设计、搭建和编程等,最终完成机器人成品。
三、转变师生心态,整体提升学校精气神
经过两年多的实践探索,我校社团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教育效果初步显现。师生的精神状态都得到了很大改善。
1. 教师成为社团活动的受益者
首先,社团活动转变了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师在指导社团活动过程中,面对的是对这一课程和领域十分喜爱的学生,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了教师的教学热情,并促使教师将这种爱转化到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其次,社团活动的开展也提高了教师的沟通协调能力。两年来,我校教师多次组织学生参加北京市、全国甚至国际上的比赛与展览等活动,这让已往没有多少机会走出校门的教师多了一方竞技的舞台与展示空间。再次,社团活动大大提升了教师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在与京城名校、国内名校的同台竞技中,我校多次夺得优异成绩,让教师的职业认同感不断提升。
2. 学生综合素养在历练中不断提升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鲜活的个体,他们的成长经历、性格禀赋、兴趣爱好各异。学校只有不断挖掘自身办学潜力,拓展整合多方教育资源,才能为学生提供尽可能丰富的课程,实现教育的可能性。首先,社团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比如:3D打印社团的学生,必须先设计出自己想要的一个模型,然后再通过计算机模拟出这个模型。这极大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其次,社团活动还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了学生做事的耐心。比如:在机器人活动中,他们必须计算马达与车的重量是否匹配等问题,并把自己的设想通过组装元器件实现。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就会经历不断试错的过程,最后才能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再次,社团活动培养了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一次演出、一次成功的制作、比赛获得了名次,这些都能激发孩子的自信心,使学生体验到成长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