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新课程改革正在全国各地有序开展,体育课作为必修课,不仅从学分上严格了对学生的考核,还增强了学生的体育素质,大大拓展了原有体育课堂学习内容。进入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业压力日渐加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长不足成为共性问题。与此同时,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也是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不可避免地会因学习压力、思想负担、情感问题产生一些负面情绪。这样,体育教学就承担着转移学生注意力,培养健康生活态度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激励教學法;高中体育;应用探析
高中三年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期,因此自入学后,学生就被教师灌输以高考为风向,在日常的行为过程中树立紧张、严肃有序的作息风格。在此背景下,尤其是进入高二下半学期后,学生的活动时长、活动质量近乎呈现“断崖式”的下跌。在学校高考升学压力面前,体育课时被挤占的客观情况可以理解,但不应提倡。本文基于高中学生体育教学实际,就如何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有效采取激励教学法提出策略,供教职人员参考。
一、了解激励对象,建立信任基础
充分发挥激励教学的效用,首先要对学生群体有准确的定位和深入的分析,因此采取有效激励的一个基本前提是走近学生、了解学生[1]。一般来说,每个班班级学生的性格不同,学生的运动天赋不同,教师可以灵活调整激励手段,即按照班级学生水平科学地采取分层教学,甚至对运动基础较差的学生进行“单独加餐”,让班级中的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运动中释放身心压力。而如果采取直接的手段,学生不仅不会增强运动兴趣,还会对体育课和体育教师产生远离和厌恶的倾向。在此意义上,充分展现激励这一教学方法的优势,教师要找到一个具体的抓手,即建立师生之间联系的纽带。体育教师的教学管理也是一种艺术,而从心理学上讲,让学生甘愿被管理应当深入研究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需求层次理论从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这五个方面阐释了人的行为动机。因此,教师要想让激励机制发挥作用,就要牢牢掌握学生这五大需求。一个可行的办法是,在每节课锻炼过后,教师在操场上可以和学生围坐在一起,对刚刚完成的训练内容进行讲评,同时和学生聊天,了解学生的兴趣点所在,打破师生之间的陌生状态,让学生对教师有了解、有信任,学生才能对激励手段有反馈。
二、明确教学目标,发掘学生兴趣
面对高中体育课时间短这一突出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明确“时间就是效率”的教学理念,避免因为处理无关紧要的课堂纪律问题影响教学时间,耽误教学进度[2]。就目前来看,高中体育课堂不仅要完成一些基本内容的学习,如中学生广播体操,还要完成一些选修课程的教授,加之一些常态化的考核项目。于是,45分钟一节的课留给学生自由活动的时间所剩无几,为了让课堂教学节奏更加紧凑,教师可以在正式教学前就明确教学任务,向学生公布本节课的教学任务,让学生从一开始就抓紧完成规定动作的练习,留下充足的自由活动时间。对于学生来说,自由活动就是一种激励。但是,仅仅留出自由活动时间还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可以告诉学生,如果在规定时间内学生表现优秀的,一来可以获得加分,二来在课堂结束时,还能得到神秘礼物——比如教师可以在结课时给训练优秀的学生一瓶水作为奖励。倘若班级整体学生表现优秀时,教师可以让班级学生自提建议,想学什么样的体育项目进行练习,或者教师正在探索试行的具有趣味的团体活动,都可以号召和组织学生进行参与。这样的个性化定制,对学生来说具有很强的吸引力,能够广泛地调动起学生的运动热情。
三、树立榜样机制,任务导向驱动
组织行为学发现,在一个群体中树立一个标杆,并给予适当的奖励,这对整个群体来说具有很强的暗示作用。因此,教师要把立标杆、树榜样作为激励机制的一项具体工作进行开展。比如学生学习广播体操时,个别学生的肢体协调性很差,教师可以找出学生群体中肢体协调较好的学生,这些学生充分学好基本动作后,每人带领三到五名学困生进行团队培养,在课余结束时,让大多数学生评价各个团队之间的进步。当然,激励不仅有奖赏性激励,还有惩罚性激励。比如一些学生对个体自由活动非常感兴趣,但对规定的教学任务参与积极性不足。基于此,教师可以采取团队中全员受罚的形式,如蛙跳折返、团队中成员拉着该学生的四肢进行绕圈跑步。需要强调的是,惩罚激励仅作为调剂和愉悦课堂气氛使用,并不应作为长效机制建立。[3]高中体育可活动项目居多,选派出典型代表,也是为了纠正学生存在的运动误区,避免出现受伤等意外情况。教师在每堂课上都可以选一个典型代表,每个项目上都可以树立一个优秀学生为榜样,让学生充分意识到自己被发现、被展示、被认可的可能性,进而对体育运动充满期待。
四、结语
综上所述,体育陪伴高中生时间虽然较短,但是科学、高效地运用激励法在体育教学当中意义重大,教师要勤于总结,积极探索,不断提升个人的教学能力。
参考文献:
[1]何细勇.关于高中体育教学中"激励教学法"的应用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8,8(12):46-47.
[2]韩小康.浅谈高中体育教学中激励教学法的运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8(13):23.
[3]晏海勇.激励如春风:初探“激励性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8(1):247.
关键词:激励教學法;高中体育;应用探析
高中三年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期,因此自入学后,学生就被教师灌输以高考为风向,在日常的行为过程中树立紧张、严肃有序的作息风格。在此背景下,尤其是进入高二下半学期后,学生的活动时长、活动质量近乎呈现“断崖式”的下跌。在学校高考升学压力面前,体育课时被挤占的客观情况可以理解,但不应提倡。本文基于高中学生体育教学实际,就如何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有效采取激励教学法提出策略,供教职人员参考。
一、了解激励对象,建立信任基础
充分发挥激励教学的效用,首先要对学生群体有准确的定位和深入的分析,因此采取有效激励的一个基本前提是走近学生、了解学生[1]。一般来说,每个班班级学生的性格不同,学生的运动天赋不同,教师可以灵活调整激励手段,即按照班级学生水平科学地采取分层教学,甚至对运动基础较差的学生进行“单独加餐”,让班级中的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运动中释放身心压力。而如果采取直接的手段,学生不仅不会增强运动兴趣,还会对体育课和体育教师产生远离和厌恶的倾向。在此意义上,充分展现激励这一教学方法的优势,教师要找到一个具体的抓手,即建立师生之间联系的纽带。体育教师的教学管理也是一种艺术,而从心理学上讲,让学生甘愿被管理应当深入研究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需求层次理论从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这五个方面阐释了人的行为动机。因此,教师要想让激励机制发挥作用,就要牢牢掌握学生这五大需求。一个可行的办法是,在每节课锻炼过后,教师在操场上可以和学生围坐在一起,对刚刚完成的训练内容进行讲评,同时和学生聊天,了解学生的兴趣点所在,打破师生之间的陌生状态,让学生对教师有了解、有信任,学生才能对激励手段有反馈。
二、明确教学目标,发掘学生兴趣
面对高中体育课时间短这一突出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明确“时间就是效率”的教学理念,避免因为处理无关紧要的课堂纪律问题影响教学时间,耽误教学进度[2]。就目前来看,高中体育课堂不仅要完成一些基本内容的学习,如中学生广播体操,还要完成一些选修课程的教授,加之一些常态化的考核项目。于是,45分钟一节的课留给学生自由活动的时间所剩无几,为了让课堂教学节奏更加紧凑,教师可以在正式教学前就明确教学任务,向学生公布本节课的教学任务,让学生从一开始就抓紧完成规定动作的练习,留下充足的自由活动时间。对于学生来说,自由活动就是一种激励。但是,仅仅留出自由活动时间还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可以告诉学生,如果在规定时间内学生表现优秀的,一来可以获得加分,二来在课堂结束时,还能得到神秘礼物——比如教师可以在结课时给训练优秀的学生一瓶水作为奖励。倘若班级整体学生表现优秀时,教师可以让班级学生自提建议,想学什么样的体育项目进行练习,或者教师正在探索试行的具有趣味的团体活动,都可以号召和组织学生进行参与。这样的个性化定制,对学生来说具有很强的吸引力,能够广泛地调动起学生的运动热情。
三、树立榜样机制,任务导向驱动
组织行为学发现,在一个群体中树立一个标杆,并给予适当的奖励,这对整个群体来说具有很强的暗示作用。因此,教师要把立标杆、树榜样作为激励机制的一项具体工作进行开展。比如学生学习广播体操时,个别学生的肢体协调性很差,教师可以找出学生群体中肢体协调较好的学生,这些学生充分学好基本动作后,每人带领三到五名学困生进行团队培养,在课余结束时,让大多数学生评价各个团队之间的进步。当然,激励不仅有奖赏性激励,还有惩罚性激励。比如一些学生对个体自由活动非常感兴趣,但对规定的教学任务参与积极性不足。基于此,教师可以采取团队中全员受罚的形式,如蛙跳折返、团队中成员拉着该学生的四肢进行绕圈跑步。需要强调的是,惩罚激励仅作为调剂和愉悦课堂气氛使用,并不应作为长效机制建立。[3]高中体育可活动项目居多,选派出典型代表,也是为了纠正学生存在的运动误区,避免出现受伤等意外情况。教师在每堂课上都可以选一个典型代表,每个项目上都可以树立一个优秀学生为榜样,让学生充分意识到自己被发现、被展示、被认可的可能性,进而对体育运动充满期待。
四、结语
综上所述,体育陪伴高中生时间虽然较短,但是科学、高效地运用激励法在体育教学当中意义重大,教师要勤于总结,积极探索,不断提升个人的教学能力。
参考文献:
[1]何细勇.关于高中体育教学中"激励教学法"的应用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8,8(12):46-47.
[2]韩小康.浅谈高中体育教学中激励教学法的运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8(13):23.
[3]晏海勇.激励如春风:初探“激励性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8(1):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