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中教授一次鼓舞人心的演讲

来源 :世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utoBS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世纪80年代初,我在上海新闻研究所工作。一天,领导上通知我去地处五角场的复旦大学开会。那时,杨浦区的交通不像现在这样方便,我吃力地骑着“老坦克”,花了1个多小时来到了复旦大学的礼堂里。当时,开什么会,开会的主题是什么,今天我都不记得了。只记得那天人山人海,有坐着的,站着的,足有千把人之多。
  大会开始后,坐在主席台上的龚心瀚首先站起来讲话,他说:“我能有今天,都是在校念书时离不开王中老师的教诲。俗话说:一日拜师,终身为父。我深深感激王中老师对我的栽培之恩。”说着,走上前去向满头白发的王中教授深深地鞠了个躬。面对龚心瀚的举动,全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昔日的复旦新闻系学生龚心瀚,此时已是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分管全市的新闻宣传工作。
  紧接着,《解放日报》的总编辑、复旦大学新闻系兼职教授王维站起来,满怀内疚地说:在1957年的反右斗争中,我对王中同志说了不该说的话,起了落井下石的作用。今天,我当众向他赔礼道歉。大家被王老总的一片坦诚精神所感动,全场报以一阵经久不息的掌声。
  这时候,主持人请王中教授讲话。全场戛然静了下来,千余双眼睛一起瞅着主席台。我记得,王中教授对着话筒说的第一句话是:“同志们,我王中还活着!”谁知道,就这么一句话,全体与会者立刻站立起来,向他欢呼,向他鼓掌。在排山倒海的欢呼声中,王中教授声音洪亮地又说了一句:“同志们,我王中活得很好!”话音未落,全场又响起浪潮般的掌声和欢呼声,足足有三四分钟之久。
  在震耳欲聋的欢呼声中,王中教授气壮山河地再追加了一句:“同志们,活着就是胜利!”这时候,暴风雨般的掌声与欢呼声响彻全场,气氛达到了鼎沸。我看到许多人都在擦眼泪。当时,我也被这种气氛所感染,眼睛湿润了。因为,我们都知道王中教授的坎坷经历,都知道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1957年前,王中教授不仅是复旦大学新闻系主任,而且也是我国新闻教育界极负盛名的大牌学术权威。那时的他,提出了报纸是商品的见解,他说:“报纸要根据读者需要来办,这是办好报纸的根本问题,离开了读者的需要,只把报纸当作党的宣传武器,不把她当成读者要花5分钱购买的一种商品,报纸必然不会受读者欢迎的。”
  当时,他的这个观点震动了全国新闻界。因为上世纪50年代后期,人们都用阶级斗争的眼光看待一切社会生活,又适逢“右派分子向党猖狂进攻”之时,王中教授和他的学术观点当然就遭到了灭顶之灾,他连一句话的申辩机会都没有,被撤职打成了“右派”分子。从此以后,在20多年的漫长岁月里,他只能去扫垃圾、扫厕所,到校图书馆里去干杂活。当时,有许多人认为,像他这样一位赫赫有名的大牌教授受此打击后,肯定活不下去了。然而,王中教授面对各种艰难困苦,坚强地活了下来,等到了为自己洗刷冤屈、恢复名誉的那一天。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王中教授复出,继续担任了复旦大学新闻系主任。
  今天,来自四面八方的人汇集在一起,见到白发苍苍的王中教授,旧事重提,怎能不感到悲喜交集和感叹呢?从那时候起,王中教授“活着就是胜利”的这句话,就一直深深地镌刻在我的脑子里,不断鼓舞着我百折不挠地蹚过人生道路上的种种艰难曲折,一直奋勇地朝前走去。
  若干年后,王中教授离开了人世。但是,有谁会说王中教授死了?著名诗人臧克家有句名言:“有的人活着,却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却还活着。”王中教授,他不仅没有死去,反而像一面百折不撓的旗帜,永远飘扬在我们新闻人的心里,活在全国新闻界里。他创立起来的新闻学理论和他秉承的坚强不屈的正义精神,也永远芬芳地留存于人世。
  王中教授永生!
  (作者为上海老新闻工作者协会杨浦区协会会长)
其他文献
我脑海中的汪庆正先生是一位独具魅力的前辈和忘年交。他的魅力体现在广博而深邃的学识、富于战略眼光而又灵活务实的事业实践、睿智敏捷的人生洞察力、仁慈宽厚的同情心、儒雅斯文的风度、率真幽默的气质, 再加上一头富于诗意的飘飘白发, 真正是中国文博界的奇才。  我于1983年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上海博物馆工作,至1990年辞职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攻读早期中国艺术考古。在上博七年时间,先后担任过两种工作: 前五年是
期刊
历史上的学人无非分为两类,一是著述家,一是实干家。著述家的著述,即便是暂时被藏之名山,但他们的业绩也不会被历史的烟尘所湮没。实干家常常是作而不述,他们做过的事虽然会变成历史陈迹而益发显现出灿烂的光彩,而对作出如此贡献的人,随着时间的流逝,则逐渐鲜为人知。徐森玉(1881—1971)就是这样的实干家学者。中国近百年文博大业,几乎都有徐森玉的参与和贡献,出于对他的学养及为人的尊敬,人们很早就称他为“森
期刊
摘 要: 州际高速公路的铺设是美国交通史上破天荒的举措,其重要性和巨大影响毋庸置疑,但也产生了新的种族问题:大量非洲裔美国人社区在高速公路的修建过程中遭到了刻意破坏,加重了种族矛盾。其中,横穿田纳西州纳什维尔黑人社区的40号州际高速公路就是一个突出的案例。从40号州际公路的路线制定到黑人社区居民反对的失败,都深刻地反映了地方政府在规划路线时对黑人社区的刻意破坏与对黑人权益的漠视,折射了高速公路铺设
期刊
1987年夏,我文博专业毕业入职与“上博”合署办公的文管会地面文物保护部,尽管之前实习去嘉定县博物馆做过孔庙碑刻梳理,但那时对石刻资料概念还停留于文献史学价值,即从石刻史料追索跟历史记载互为补充甚至纠正历史记载错误与不足的新材料。  1988年春,我应陕西汉中博物馆郭荣章馆长邀请出席中日褒斜石门学术研讨会,提交论文,会后又撰写《汉魏蜀道石刻史料研究》长文,这篇论文很明显有学习汪庆正先生之前发表在馆
期刊
摘 要: 杜鲁门政府时期的美国对欧政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初期美国外交政策的核心内容,国务卿迪安·艾奇逊是欧洲政策制定过程中的灵魂人物。在他的主导下,现当代美国以欧洲事务为核心的外交模式基本确立,大西洋联盟的巩固和发展由此成为现当代国际关系史的重要内容。对艾奇逊外交理念以及实践过程的探讨,呈现出战后美国逐步制定并推行遏制战略,缔造两极格局的全过程。秉持“实力地位”与“总体外交”这两个核心概念,艾
期刊
在中科院院士名单中,有谭其骧先生。在上海社联近年评定的已故“68位上海社科大师”中,又有他。要说“双料大师”,他当之无愧。他丰厚的学问,值得敬佩。他致力于国家建设的治学态度,值得效法。  谭其骧先生是我的老师。你们要我回忆,我就先来讲一则小故事吧。大家都知道上海在金山有一个石化厂,它是国家重点建设项目。1972年国际形势缓和以后,我们开始从国外引进一些重点建设项目。那时经毛主席圈阅、周总理批准,决
期刊
上海本地钮氏家族,由始祖钮大椿于清康熙元年(1662年)从上海县城迁居马桥镇东的俞塘村,设“爱日堂”族号,订“大正荣光在,天元世永长,廷芳臻肇庆,以德可安昌”家谱,自清朝以来素为本地名门望族,至民国时期,钮永建、钮恂言、钮长耀、钮长铸等族人更是上海遐迩闻声的人物,曾影响上海政治文教多年。钮氏族人乐善好施,学养兼备,在风云变幻的艰困时代,始终关怀桑梓,深获当地民众敬重。有一次,闵行籍的上海市文史研究
期刊
冯其庸先生是大学者、艺术家,也是诗人。《冯其庸年谱》中有一则有关我的记载:“1989年7月1日,连日来于旅途中读石楠小说《寒柳》颇多感触。……读《寒柳》毕,感赋一诗:‘读君新著意难平,一树垂杨万古情。我亦虞山拜柳墓,短碑荒草卧纵横。’”这是怎么回事呢?  1988年7月,我的第二部长篇传记小说《寒柳——柳如是传》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次年夏天,冯老南下出席学术研讨会,逛书店买了一本《寒柳》。他读毕
期刊
由上海市文史研究馆编撰的《仁者寿:文化名人的艺术人生》(中西书局,2015年版)一书中,有一篇介绍美术家、美术教育家、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周方白先生夫妇的文章,这使我想起了七十年前,我在上海圣约翰中学读初中时,图画课就是周方白先生任教的。那时他是圣约翰大学建筑系的教授,到中学部执教图画课纯属兼职,但他仍非常认真对待。  他來上课时给我留下的第一印象是一位身背挺直、高个子、留着山羊胡须的长者,其实那
期刊
在我的电视导演和制片人生涯中,有一个栏目我做的期数最多,时间也最长,那就是每周一期,每期1小时的大型戏剧综艺栏目——《东方戏剧》。这档节目一共做了236期,历时6年。我获得的国家级奖项有些也源于这档节目。其中,印象特别深刻的内容,就有1998年4月的第53、54期。这是特意为骆玉笙老师来沪演出做的专辑——《白发红心映曲坛——庆贺骆玉笙回沪演出专场》,分上、下两集播出。为了做好这期节目,我特地邀请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