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经教给我很大的一个智慧,就是学会说‘也好’。只要尽到当下自己的最大努力,那些没有办法也控制不了的事情就不要太挂碍,无论什么结局都释然,对不那么如意的事情,多说:也好。”
一个人刚入禅门,在第二天吃早餐的时候就迫不及待地向老禅师请教问题——
我们的灵魂能不能不朽?
禅能让我们解脱生死吗?
学佛真的能让我们化去一切尘劳杂念?找个人一口气问了十几个类似的问题,还要再准备问下去时,却被老禅师的一句话打断了:
“你的早餐已经凉了。”
以这个佛家故事开题,是想说明读经绝非朝夕问的事情,它没有科学的方法论可以像公式那样植入每一个头脑。很多人读经就如同上面故事里的新人,希望即刻参透以达成个人的飞跃,但事实上却疏忽了当下需要处理的事情究竟是早餐,还是灵魂不朽。我们往往把思虑延展到了1000年以后,却没有着手于当下需要解决的问题。这或许就是我们难以成长的原因之一。
禅来:单纯地读经
缠去:专注于当下
耿峰读经的第一个收获,便是让自己逐渐专注于当下。体会“定”的感受。在最初开始读佛经的时候她觉得这件事应该很简单,“认字儿就会读经,这谁不会呀”,可是在读过之后才发现经常读着就读跑了,因为念头太多,思绪也太多,所以常常不是读错字就是读错行,或者读着就找不着了。“因为心不能定在一个点上,平常习惯于同时做好多事,接电话、上网、读报纸、处理文件……千头万绪,所以读经的时候也不知不觉就会跑,发现很难专心定在一件事上,但是当你不急不躁地坚持读,慢慢地就发现可以把一部经读下来了,这时候会发现自己在工作中也可以在短时间里非常专注地做一件事,而且把那件事情做好。”耿峰说。
她对读经很虔诚,每天只要有时间都会做早晚课,早上一般会在6点起床,做一段早课再去上班,晚上在入睡前还会再读一段,“每个人喜好不同,就我来说,早上《心经》是肯定会念的,时间充裕的时候可以念的就很多,比如《金刚经》、《六祖坛经》等等,晚上会念《阿弥陀经》。”每次读经,如果有条件,耿峰习惯先洗澡或者至少洗脸刷牙,燃一炷香之后再开始,这个仪式是为了“清净身口意”,即清洁身体、口、意识。
“很多人觉得不必拘泥于一个形式,我也同意。但在没有达到脱离形式之前,还是需要这些形式让我们尽快进入到清净、恭敬、专注的状态——就像每天早晚洗脸的感觉一样,目的是让自己跟白天的纷杂或者夜晚的闲散区分开来,让自己静下心来进入另一个过程。燃一炷香,是为了提醒我们身心要集中在这一件事情上,FOCUS在这一个点,且只有这时你才会发觉香味在散发出来。如果香分散很多燃点,就像我们把自己的意识平摊出去了,反而不能带给周围香味,也就很难做好事情。所以读经的过程,先不说文字能理解多少,这个行为本身就是要帮助我们逐渐趋于‘定’。”耿峰说。
禅来:无差别读经
缠去:无差别待人
对我们这些对经书不甚了了的人来说,喜欢读经莫不如说是因为喜欢里面的某些句子,比如《心经》的“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或者是《金刚经》的“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则为非住”,等等。但其实这种喜欢而生的差别之心,就已经阻碍了我们读经所能得到的收获。
从小读书老师就会教我们如何投入感情,如何读得抑扬顿挫,“我们以读出感情色彩这个为好,但是读经不是,它要没有分别,就是说要没有自己的感情判断在里面的跌宕起伏,要对每个字没有分别。”耿峰说。她认为“分别”是一种自我理解,是我们自己勾画的重点,这种认知会让我们活在自己的感情色彩里,会阻碍我们正确地去认识很多事。
读经首先是看我们能不能没有分别的读,每个字给的力量是不是都平等无差别——这个挺难,耿峰一开始的时候也不行,怎么读都会有感情色彩,觉得这句话有收益,就把这儿读得特大声,强调让自己记住,其他读得快而轻,觉得都是铺垫。但其实我们都不是圣贤,我们的分别带着强烈的个人局限性和价值观,这样的诵读对于个人来说,能习得的收获会因为我们自身视野的局促而变得很少。所以讲究无差别地诵经,随着这种差别的减弱,就会发现我们在生活工作中对每个人每个事物的看待和因此产生的分别就会少一点。
“比如我们特别喜欢一个人,就特爱跟他说话,再看另一个人,觉得不喜欢,因此不想跟他多接触。这种分别会产生情绪,喜欢是一种情绪,这种情绪可能就会把彼此带到一条窄路上去,有什么不对付的地方也不说,只说喜欢的,于是路就越走越窄。而另一个人,因为最开始的差别对待,就会让我看不到他身上值得学习的地方,当然也会因此丧失一些机会。这就是因为自己先立下的差别之心带来的境遇,当逐渐能学会无差别地去读经书里的每一个字,我们也就学会了如何看人不带有色眼镜。”她说。
这种无差别的智慧,耿峰学了许久。因为早年就看过一些佛经, “当时碰上的一些人说我有灵性,自己也觉得自己有悟性,再者书也读得不少,所以对庙上的师父不太以为然。直到有天一位师父当头棒喝说,什么是魔?什么是佛?自大就是魔,你是着魔了。”——当时的耿峰还觉得,既然佛说“空有不二”、“所相非相”,那哪里来的佛和魔呢?
直到后来她才明白,没有分别,先是从分别开始的。自大是我“执”的产物,是自我膨胀的结果,是把自己与外界对立来看的分别。最终的不二,是因“无我”才可以没有分别。就是自心可以不随外境而动,而不是看不清事物究竟是邪是正。佛与魔的分别是为了终究的没有分别。
何为邪,何为正?师父这么解释分别心为邪,无分别为正。
禅来:水转就是穿越
缠去:百炼钢成绕指柔
耿峰有一句话特别打动我。她说,“当你知道水能转的时候,你就会有好多种解决方法。”认识她也有些年头了,我觉得现在的耿峰同之前相比最大的不同,就是你很难从她身上再看出诸事烦身、焦躁不安的烟火气。
每个工作人可能或多或少都会觉得自己像个战士,要学会跟多头事物作战斡旋并且必须取胜的本事,要面对压力——就算泰山崩于眼前也至少在表象上要面不改色。所以我们习惯了遇到困难要迎着困难上,遇到险山阻隔就把自己变成愚公,看能不能“把牢底坐穿”。
“我也有过类似的时候,那时还没有像现在这样真正研读佛经,遇到困难这座大山,每每都是硬往山上撞,仗着脑袋硬,非得撞出一条血路,结果最后一看彼此都是满脸血。”耿峰说,“其实这种问题在经书里有好多智慧能够帮我们。不是能让困难这个外境不显现,而是让我们学会遇到外境时内心应该怎样穿越。简单说就是山不转,水转;境 不转,心转。不一定非要把山给移走,但是水是可以流动的。”
我们总把这种撞向大山的举动想得特别壮烈,觉得这才叫奋斗,才叫雄起,才叫百折不挠,就算撞断了老腰也是虽败犹荣,如果退而求其次就是软弱。就好像两个人吵架一样,吵第一句时是因为问题本身,吵第二句时是因为面子,吵到第三句则根本就是因为吵架而吵架。其实我们已经忘了自己要做的那个事情,那个“当下”到底是什么。还要回到开篇的故事:那个“当下”需要解决的问题,究竟是早餐,还是灵魂不死?
“如果我们因为读经或者研读佛经故事而有所领‘悟’,就会意识到。过这座山并不是唯一不变的目的,可能是翻越五座山过了那条河之后才是我们的初衷。所以根本没必要一定要撞死在这座山上,只要大方向是对的,我们可以绕着山走。当成功绕过几次,就会意识到什么是真正的刚强,佛经会告诉我,水转才是长流,绕过这座山后大家都欢喜,山也欢喜水也欢喜,而且事情还解决了,多好。”
“作用到工作上也是这样,比如做一个项目或者别的什么,遇到阻碍实在穿越不过去的时候,用这个观点就可以过去了,要知道这些所有的现状,包括阻碍都是最终你想形成结果的组成部分,如果这些‘因’不存在,也不会有那个‘果’,如果把这个结果看做是可变的,我们就能看开这些路上所有的羁绊。比如要做一个杯子是我们想要的结果,就不要执意于一定非要像A,这样变数就会很少,也没有什么突破的可能。永远记住我们到底要做的什么,是‘杯子’,不是‘A’,就会有无数种可能。”耿峰说。
张艺谋在奥运会后接受了一个采访,对方问他在那个筹备的过程里最大的心得是什么。他只说了两个字:妥协。在耿峰看来,那就是老谋子习得了“水转才能穿越”的奥义,因为任何一件事情,我们都可能面对各个层面来的很多指导意见,这些意见中有交叉也有矛盾,也许我们的想法会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被否定,而只有在这个过程里不忘记自己的最初目标,不断地“水转”、寻求大家都欢喜的妥协,才能最终达成目标。
Staffers:虽说诸相非相,但还是想知道佛经宣扬的核心是什么,在你看来什么是“佛”最看重的东西?
耿峰:佛经最重要的是启迪智慧。这是第一位的,我们什么都可以没有,但是不能没有智慧。此外佛经还告诉我们一点,就是要人们认识一切诸法都是因缘和合。
Staffers:没太明白这个因缘和合要怎么解释,比如团队合作中我们应该怎么摆正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耿峰:因缘和合是指万事万物都是由各种原因和条件组合而成,没有一件事情是可以由我们自己单独完成的。很多事情如果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可能觉得非常对,非常有道理的,而从团队整体的角度或从其他队友的角度思考,可能就完全不是了,如果我们希望达成最终的结果,就一定需要每个因缘的聚合才可以,所以需要我们暂时放下自己固执的对与错、好与坏,多从团队的角度思考,多从队友的角度思考。这样才会更有团队的意识,进而达到真正的团队合作。
Staffers:我有些时候会觉得佛经的一些智慧是互相的悖论,比如《金刚经》一开始就告诫我们不要执著,但是同时又告诉我们要迂回的穿越,要会妥协。我就不明白,什么时候应该坚持,什么时候应该妥协?
耿峰:佛经是“因材施教,随缘而作”,所谓执著与妥协都只是一种相对而言,并非是绝对。
好比一位吸烟很凶的人,如果我们跟他说绝对不能抽烟,让他当即丢掉抽烟的习惯就很困难。所以不如先劝他换根无害的烟抽,当他可以放下有害、接受无害的烟时,我们再跟他说,其实无害的烟最好也放下,那才是究竟。
总归来说,过于执著总是不好的,佛讲要让自己“破到无立锥之地”,就是说只要你还有立锥之地,还有某个点是你恪守执著的地方就还是错,比如坐在某个椅子上死活不离开,那就永远有被别人进攻的可能,只有当你起身,才是无限的广阔。
Staffers:问题是我们经常的目标都是刚性的,比如这个团队的销售额要达到多少,这种问题是没有办法迂回的,必须执著地去完成,这要怎么看待呢?
耿峰:有一个故事是说一位已经开悟的禅师,别人问他你每天都是怎么修行的,怎么就能开悟,你的生活跟别人有什么不同?他回答说:饿时吃饭,困时睡觉。那徒弟们又问。那和我们有啥区别?师父说我吃饭时专心吃饭,睡觉时踏实睡觉,你们吃饭时百般挑剔,睡觉时千种思索,怎能吃好睡好。所以即使我们已经有了真正的大智慧,该做的项目还是要去做,该完成的目标还是要达成,而且应该比别人达成的更好。只是在达威目标的过程里,你具体的烦恼可能比别人少一点,不会先因无形的压力消耗了一大半心力。比如别人跑800米会非常累,而且中间的心路历程很痛苦;你也跑了800米,但相对来说智慧会让人轻松些,哪怕在路上摔了一跤。也还是很容易站起来。因为你知道这一切都是可能发生的。我们因为接受这些变数而因此得以穿越,之所以能跑过去并不见得是我们的体力比其他人好,只是因为多了点智慧,如果当遇到问题穿越不了的时候,就说明我们的智慧还不够,就要再去学再去读。
Staffers:你是带着一种什么样的心情读经,是爱好,还是信仰?
耿峰:最开始是爱好。随着了解的深入就成为信仰。因为有了信仰,才会更加爱好。信仰与爱好并不矛盾,信仰和爱好实际上是相辅相成的。我觉得信仰和非信仰的差异就在于:我们用了多大的耐心、恭敬度和注意力去读经,只有先尊重、信仰,才会最终听到经到底说的是什么,进而慢慢听懂。所以这个过程里不是“经”起不起作用,而是我们自己有没有恭敬的作用。能恭敬地听别人说话,我们才能有收获。
一个人刚入禅门,在第二天吃早餐的时候就迫不及待地向老禅师请教问题——
我们的灵魂能不能不朽?
禅能让我们解脱生死吗?
学佛真的能让我们化去一切尘劳杂念?找个人一口气问了十几个类似的问题,还要再准备问下去时,却被老禅师的一句话打断了:
“你的早餐已经凉了。”
以这个佛家故事开题,是想说明读经绝非朝夕问的事情,它没有科学的方法论可以像公式那样植入每一个头脑。很多人读经就如同上面故事里的新人,希望即刻参透以达成个人的飞跃,但事实上却疏忽了当下需要处理的事情究竟是早餐,还是灵魂不朽。我们往往把思虑延展到了1000年以后,却没有着手于当下需要解决的问题。这或许就是我们难以成长的原因之一。
禅来:单纯地读经
缠去:专注于当下
耿峰读经的第一个收获,便是让自己逐渐专注于当下。体会“定”的感受。在最初开始读佛经的时候她觉得这件事应该很简单,“认字儿就会读经,这谁不会呀”,可是在读过之后才发现经常读着就读跑了,因为念头太多,思绪也太多,所以常常不是读错字就是读错行,或者读着就找不着了。“因为心不能定在一个点上,平常习惯于同时做好多事,接电话、上网、读报纸、处理文件……千头万绪,所以读经的时候也不知不觉就会跑,发现很难专心定在一件事上,但是当你不急不躁地坚持读,慢慢地就发现可以把一部经读下来了,这时候会发现自己在工作中也可以在短时间里非常专注地做一件事,而且把那件事情做好。”耿峰说。
她对读经很虔诚,每天只要有时间都会做早晚课,早上一般会在6点起床,做一段早课再去上班,晚上在入睡前还会再读一段,“每个人喜好不同,就我来说,早上《心经》是肯定会念的,时间充裕的时候可以念的就很多,比如《金刚经》、《六祖坛经》等等,晚上会念《阿弥陀经》。”每次读经,如果有条件,耿峰习惯先洗澡或者至少洗脸刷牙,燃一炷香之后再开始,这个仪式是为了“清净身口意”,即清洁身体、口、意识。
“很多人觉得不必拘泥于一个形式,我也同意。但在没有达到脱离形式之前,还是需要这些形式让我们尽快进入到清净、恭敬、专注的状态——就像每天早晚洗脸的感觉一样,目的是让自己跟白天的纷杂或者夜晚的闲散区分开来,让自己静下心来进入另一个过程。燃一炷香,是为了提醒我们身心要集中在这一件事情上,FOCUS在这一个点,且只有这时你才会发觉香味在散发出来。如果香分散很多燃点,就像我们把自己的意识平摊出去了,反而不能带给周围香味,也就很难做好事情。所以读经的过程,先不说文字能理解多少,这个行为本身就是要帮助我们逐渐趋于‘定’。”耿峰说。
禅来:无差别读经
缠去:无差别待人
对我们这些对经书不甚了了的人来说,喜欢读经莫不如说是因为喜欢里面的某些句子,比如《心经》的“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或者是《金刚经》的“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则为非住”,等等。但其实这种喜欢而生的差别之心,就已经阻碍了我们读经所能得到的收获。
从小读书老师就会教我们如何投入感情,如何读得抑扬顿挫,“我们以读出感情色彩这个为好,但是读经不是,它要没有分别,就是说要没有自己的感情判断在里面的跌宕起伏,要对每个字没有分别。”耿峰说。她认为“分别”是一种自我理解,是我们自己勾画的重点,这种认知会让我们活在自己的感情色彩里,会阻碍我们正确地去认识很多事。
读经首先是看我们能不能没有分别的读,每个字给的力量是不是都平等无差别——这个挺难,耿峰一开始的时候也不行,怎么读都会有感情色彩,觉得这句话有收益,就把这儿读得特大声,强调让自己记住,其他读得快而轻,觉得都是铺垫。但其实我们都不是圣贤,我们的分别带着强烈的个人局限性和价值观,这样的诵读对于个人来说,能习得的收获会因为我们自身视野的局促而变得很少。所以讲究无差别地诵经,随着这种差别的减弱,就会发现我们在生活工作中对每个人每个事物的看待和因此产生的分别就会少一点。
“比如我们特别喜欢一个人,就特爱跟他说话,再看另一个人,觉得不喜欢,因此不想跟他多接触。这种分别会产生情绪,喜欢是一种情绪,这种情绪可能就会把彼此带到一条窄路上去,有什么不对付的地方也不说,只说喜欢的,于是路就越走越窄。而另一个人,因为最开始的差别对待,就会让我看不到他身上值得学习的地方,当然也会因此丧失一些机会。这就是因为自己先立下的差别之心带来的境遇,当逐渐能学会无差别地去读经书里的每一个字,我们也就学会了如何看人不带有色眼镜。”她说。
这种无差别的智慧,耿峰学了许久。因为早年就看过一些佛经, “当时碰上的一些人说我有灵性,自己也觉得自己有悟性,再者书也读得不少,所以对庙上的师父不太以为然。直到有天一位师父当头棒喝说,什么是魔?什么是佛?自大就是魔,你是着魔了。”——当时的耿峰还觉得,既然佛说“空有不二”、“所相非相”,那哪里来的佛和魔呢?
直到后来她才明白,没有分别,先是从分别开始的。自大是我“执”的产物,是自我膨胀的结果,是把自己与外界对立来看的分别。最终的不二,是因“无我”才可以没有分别。就是自心可以不随外境而动,而不是看不清事物究竟是邪是正。佛与魔的分别是为了终究的没有分别。
何为邪,何为正?师父这么解释分别心为邪,无分别为正。
禅来:水转就是穿越
缠去:百炼钢成绕指柔
耿峰有一句话特别打动我。她说,“当你知道水能转的时候,你就会有好多种解决方法。”认识她也有些年头了,我觉得现在的耿峰同之前相比最大的不同,就是你很难从她身上再看出诸事烦身、焦躁不安的烟火气。
每个工作人可能或多或少都会觉得自己像个战士,要学会跟多头事物作战斡旋并且必须取胜的本事,要面对压力——就算泰山崩于眼前也至少在表象上要面不改色。所以我们习惯了遇到困难要迎着困难上,遇到险山阻隔就把自己变成愚公,看能不能“把牢底坐穿”。
“我也有过类似的时候,那时还没有像现在这样真正研读佛经,遇到困难这座大山,每每都是硬往山上撞,仗着脑袋硬,非得撞出一条血路,结果最后一看彼此都是满脸血。”耿峰说,“其实这种问题在经书里有好多智慧能够帮我们。不是能让困难这个外境不显现,而是让我们学会遇到外境时内心应该怎样穿越。简单说就是山不转,水转;境 不转,心转。不一定非要把山给移走,但是水是可以流动的。”
我们总把这种撞向大山的举动想得特别壮烈,觉得这才叫奋斗,才叫雄起,才叫百折不挠,就算撞断了老腰也是虽败犹荣,如果退而求其次就是软弱。就好像两个人吵架一样,吵第一句时是因为问题本身,吵第二句时是因为面子,吵到第三句则根本就是因为吵架而吵架。其实我们已经忘了自己要做的那个事情,那个“当下”到底是什么。还要回到开篇的故事:那个“当下”需要解决的问题,究竟是早餐,还是灵魂不死?
“如果我们因为读经或者研读佛经故事而有所领‘悟’,就会意识到。过这座山并不是唯一不变的目的,可能是翻越五座山过了那条河之后才是我们的初衷。所以根本没必要一定要撞死在这座山上,只要大方向是对的,我们可以绕着山走。当成功绕过几次,就会意识到什么是真正的刚强,佛经会告诉我,水转才是长流,绕过这座山后大家都欢喜,山也欢喜水也欢喜,而且事情还解决了,多好。”
“作用到工作上也是这样,比如做一个项目或者别的什么,遇到阻碍实在穿越不过去的时候,用这个观点就可以过去了,要知道这些所有的现状,包括阻碍都是最终你想形成结果的组成部分,如果这些‘因’不存在,也不会有那个‘果’,如果把这个结果看做是可变的,我们就能看开这些路上所有的羁绊。比如要做一个杯子是我们想要的结果,就不要执意于一定非要像A,这样变数就会很少,也没有什么突破的可能。永远记住我们到底要做的什么,是‘杯子’,不是‘A’,就会有无数种可能。”耿峰说。
张艺谋在奥运会后接受了一个采访,对方问他在那个筹备的过程里最大的心得是什么。他只说了两个字:妥协。在耿峰看来,那就是老谋子习得了“水转才能穿越”的奥义,因为任何一件事情,我们都可能面对各个层面来的很多指导意见,这些意见中有交叉也有矛盾,也许我们的想法会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被否定,而只有在这个过程里不忘记自己的最初目标,不断地“水转”、寻求大家都欢喜的妥协,才能最终达成目标。
Staffers:虽说诸相非相,但还是想知道佛经宣扬的核心是什么,在你看来什么是“佛”最看重的东西?
耿峰:佛经最重要的是启迪智慧。这是第一位的,我们什么都可以没有,但是不能没有智慧。此外佛经还告诉我们一点,就是要人们认识一切诸法都是因缘和合。
Staffers:没太明白这个因缘和合要怎么解释,比如团队合作中我们应该怎么摆正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耿峰:因缘和合是指万事万物都是由各种原因和条件组合而成,没有一件事情是可以由我们自己单独完成的。很多事情如果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可能觉得非常对,非常有道理的,而从团队整体的角度或从其他队友的角度思考,可能就完全不是了,如果我们希望达成最终的结果,就一定需要每个因缘的聚合才可以,所以需要我们暂时放下自己固执的对与错、好与坏,多从团队的角度思考,多从队友的角度思考。这样才会更有团队的意识,进而达到真正的团队合作。
Staffers:我有些时候会觉得佛经的一些智慧是互相的悖论,比如《金刚经》一开始就告诫我们不要执著,但是同时又告诉我们要迂回的穿越,要会妥协。我就不明白,什么时候应该坚持,什么时候应该妥协?
耿峰:佛经是“因材施教,随缘而作”,所谓执著与妥协都只是一种相对而言,并非是绝对。
好比一位吸烟很凶的人,如果我们跟他说绝对不能抽烟,让他当即丢掉抽烟的习惯就很困难。所以不如先劝他换根无害的烟抽,当他可以放下有害、接受无害的烟时,我们再跟他说,其实无害的烟最好也放下,那才是究竟。
总归来说,过于执著总是不好的,佛讲要让自己“破到无立锥之地”,就是说只要你还有立锥之地,还有某个点是你恪守执著的地方就还是错,比如坐在某个椅子上死活不离开,那就永远有被别人进攻的可能,只有当你起身,才是无限的广阔。
Staffers:问题是我们经常的目标都是刚性的,比如这个团队的销售额要达到多少,这种问题是没有办法迂回的,必须执著地去完成,这要怎么看待呢?
耿峰:有一个故事是说一位已经开悟的禅师,别人问他你每天都是怎么修行的,怎么就能开悟,你的生活跟别人有什么不同?他回答说:饿时吃饭,困时睡觉。那徒弟们又问。那和我们有啥区别?师父说我吃饭时专心吃饭,睡觉时踏实睡觉,你们吃饭时百般挑剔,睡觉时千种思索,怎能吃好睡好。所以即使我们已经有了真正的大智慧,该做的项目还是要去做,该完成的目标还是要达成,而且应该比别人达成的更好。只是在达威目标的过程里,你具体的烦恼可能比别人少一点,不会先因无形的压力消耗了一大半心力。比如别人跑800米会非常累,而且中间的心路历程很痛苦;你也跑了800米,但相对来说智慧会让人轻松些,哪怕在路上摔了一跤。也还是很容易站起来。因为你知道这一切都是可能发生的。我们因为接受这些变数而因此得以穿越,之所以能跑过去并不见得是我们的体力比其他人好,只是因为多了点智慧,如果当遇到问题穿越不了的时候,就说明我们的智慧还不够,就要再去学再去读。
Staffers:你是带着一种什么样的心情读经,是爱好,还是信仰?
耿峰:最开始是爱好。随着了解的深入就成为信仰。因为有了信仰,才会更加爱好。信仰与爱好并不矛盾,信仰和爱好实际上是相辅相成的。我觉得信仰和非信仰的差异就在于:我们用了多大的耐心、恭敬度和注意力去读经,只有先尊重、信仰,才会最终听到经到底说的是什么,进而慢慢听懂。所以这个过程里不是“经”起不起作用,而是我们自己有没有恭敬的作用。能恭敬地听别人说话,我们才能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