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墙体的门扉——象征主义艺术的折中性

来源 :人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123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着重对19世纪末的象征主义艺术展开探讨,并认为象征主义艺术在艺术史乃至文化区域的经纬上存在着“模糊”的特征,于是我选择从纵向的艺术史上的体现,象征与图像符号的概念间的对比这两个角度论述其折中性。
其他文献
如何提升教师的实践智慧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2003年初,我国教育部正式提出在中小学探索和实施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研究,而我国园本教研的研究和探索才刚刚开始,在很大程度上是借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对学生的爱是顺利开展班级工作的基础,可以说没有对学生的爱就没有良好的班集体。众所周知
摘要;本文通过对曼瑟·奥尔森的《权力与繁荣》的深度阅读,剖析抽离了其中权力的作用形式的变化对繁荣的激励因素的影响。可以看出,随着历史进程的进展,权力集团的形式不断变
孩子总是让人又爱又恨,我们怎样正确对待孩子们的这种天性呢?陶行知先生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因为有爱,我们才有耐心;因为有爱,我们才会关心;因为有爱,我们才和同学贴心。爱要善
摘要: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需要做好一系列的工作,一是博览群书,勤写读书笔记;二是教师下水,学生上岸;三是勤于练笔,广开材源,坚持课前5分钟说话活动;四是注意观察积累,常写片段作文;五是营造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关键词:实践能力;博览群书;观察积累;自改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