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博大精深的中国书法作为本民族最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其价值、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全国掀起了书法热,许多职业中学纷纷开设书法课,把它作为培养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基础课和进行审美教育的艺术课。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尤其是电脑的普及,使得书法的实用价值渐渐淡化,书法课在职高课程中也逐年边缘化;且书法是一门抽象的艺术,与其他课程相比,易显得单调枯燥,例行的描红临摹不但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往往使人厌烦。近几年,建议在青少年中加强书法教育,使这一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振兴的呼声愈发强烈。但如何传承如何振兴,如何在这日新月异高速发展变化的现代社会让书法艺术焕发其独有的光彩,是我们急待解决的问题。
作为一名职高书画教师,我也困惑、思考、摸索,职高书法教育该何去何从。近几年我针对本校专业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做了些尝试,大胆进行兴趣导入教学。 在学习过程中,兴趣是影响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最直接、最重要的因素。(尤其是学书的初级阶段)。因此,在书法教学中,我根据学生兴趣形成和发展的一般规律,着重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初步探索。
一、直观形象的教学方式易使学生产生兴趣
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其思维偏于直观性和形象性,比较容易理解、接受具体可感的东西,而且书法又是一种视觉艺术,眼睛的“看”在整个学习活动中具有头等重要的地位。所谓“百闻不如一见”,所以在书法教学中,运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式至关重要。
首先应多用教学图片、实物展示、多媒体演示、现场示范等直观性教学手段让学生直接与作品对话、与作品交流。比如,尽管老师对“二王”书法赞不绝口,但没有实际作品,学生仍然对之不甚了解。而面对一幅王羲之的《兰亭序》或王献之的《中秋帖》,任何称颂赞美都显得苍白,因为作品即已宣告了价值的存在。同样,无论老师如何强调《石门颂》的奇纵恣肆并称之为“隶中草书”时,学生还是会惶惑不解,但只要一展示作品,再与《曹全碑》、《礼器碑》等端庄秀丽的碑帖一比较,学生即能一目了然。这种“眼见为实”的教学方式最具说服力。另外书法是一种技巧性很强的艺术,其动作技能的掌握往往要经历掌握局部动作、初步掌握动作、动作的协调和完善三个阶段。因而在第一、二阶段应多用影像等多媒体教学手段,同时加强示范,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执笔姿势和运笔方法。第三阶段,仍需动作示范,指导学生把局部的动作联系起来,使书写速度和書写的准确性、协调性、稳定性得以提高。
其次引导学生运用联想,把书法与各种物象联系起来。汉字本是象形的,是各种自然物的写照。书法家写字也往往和自然物相联系。王羲之观鹅而写出千姿百态的“之”,张旭观公孙大娘舞剑而得狂草之神。所以在书法教学中,联想应该贯穿始终。在传授书法基本知识时,应随时与各种物态攀比,化抽象的道理为具体的形象。比如:把中锋运笔喻为“屋漏痕”,把中宫收紧喻为“人之腰腹,不可臃肿”。值得一提的是一些动作要领还可编成口诀,既易学又易记:如行笔,编成“逆起如孔雀盘头,涩行如逆水行舟,紧收如猛虎甩尾”。这种以联想、譬喻为手段的形象化讲述,可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接受书法原理,获得深刻生动的印象。
二、书法欣赏与创作贯穿于教学始终激发学书兴趣
学生一味地临摹描红很容易厌倦,往往会有“学无所成,学无致用”的感觉,因此在教学中我有意识地指导学生由易到难进行书法创作,并使其初步懂得如何去欣赏书法作品,此举能激发其学书的兴趣。
在提高欣赏认知水平的同时,把书法创作也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章法、落款知识后,可以选择一些有一定含义的独字或一些内容健康的诗句、对联、成语、格言警句等,在自己所习碑帖中选择范字,在描图纸上用细笔双钩的办法把字选出来集成篇章,再把款识位置安排好,并注意字与字之间的上下照应,行气的流畅,章法的风貌神态,这样就成了一幅完整的书法“作品”了,再将钩摹的“作品”进行临习。也可以在欣赏一幅难度适合的作品后,采用先描后临再仿的由易到难的方法,去领悟去创作。
不难发现,当教师把欣赏和创作有机地渗透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时,能充分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和创作欲,提高其审美鉴赏能力,学书的兴趣自然会日益浓厚起来。
三、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兴趣
让学生把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是培养兴趣的重要途径之一。实践表明,经常性的成功,可以使学生的需要不断得到满足,兴趣得到强化;相反地,经常性的失败,容易使人丧失信心。所以我在教学中非常注意组织学生开展各项实践活动。经常性的开展书法比赛、展览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每学期由校学生会和书画社联合组织一场“书画PK”,评选“校书画之星”。每学期有计划地展出学生的书法作品,让学生互相观摩学习,取长补短。展览形式可是班级的,也可是学校的。有一定的水平后可拿到社会展览,一方面扩大学校在素质教育方面的知名度,另一方面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除了参观和举办展览、开展展评、办橱窗等传统项目外,还在校园网上开辟书画天地,甚至还引导学生根据本专业的优势、特点开展一些符合现代中学生喜闻乐见的富有时尚元素的活动。.就这样我总是想方设法创造机会让学生参加实践活动,自己动手,自我发挥,把平时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为他们提供自主学习和相互交流的机会以及充分表现和自我发展的空间,对实现教学目标、组织有效的小组互动学习、活跃课堂校园气氛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与此同时,对学生的每一点成绩我都能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让他们体会成功的快乐并彼此分享成功的愉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上只是近些年我个人的一些尝试,严格、科学的训练与兴趣导入教学手段相结合,收到较好的教学成效。教无定法,职高书法教学的方式方法还有很多,需要我们不断地摸索、尝试、探讨。当然,职高书法教学的目标任务亦并非单纯依靠提高习书的兴趣就能完成的,但兴趣一旦产生,就能成为强大的动力。学生对书法艺术有了兴趣,虽然日后不一定能成为大书家,但能自觉克服困难,善于寻求最佳习书方法,自觉地去感受、理解、研习和传承中国书法这一优秀的传统文化。
作为一名职高书画教师,我也困惑、思考、摸索,职高书法教育该何去何从。近几年我针对本校专业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做了些尝试,大胆进行兴趣导入教学。 在学习过程中,兴趣是影响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最直接、最重要的因素。(尤其是学书的初级阶段)。因此,在书法教学中,我根据学生兴趣形成和发展的一般规律,着重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初步探索。
一、直观形象的教学方式易使学生产生兴趣
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其思维偏于直观性和形象性,比较容易理解、接受具体可感的东西,而且书法又是一种视觉艺术,眼睛的“看”在整个学习活动中具有头等重要的地位。所谓“百闻不如一见”,所以在书法教学中,运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式至关重要。
首先应多用教学图片、实物展示、多媒体演示、现场示范等直观性教学手段让学生直接与作品对话、与作品交流。比如,尽管老师对“二王”书法赞不绝口,但没有实际作品,学生仍然对之不甚了解。而面对一幅王羲之的《兰亭序》或王献之的《中秋帖》,任何称颂赞美都显得苍白,因为作品即已宣告了价值的存在。同样,无论老师如何强调《石门颂》的奇纵恣肆并称之为“隶中草书”时,学生还是会惶惑不解,但只要一展示作品,再与《曹全碑》、《礼器碑》等端庄秀丽的碑帖一比较,学生即能一目了然。这种“眼见为实”的教学方式最具说服力。另外书法是一种技巧性很强的艺术,其动作技能的掌握往往要经历掌握局部动作、初步掌握动作、动作的协调和完善三个阶段。因而在第一、二阶段应多用影像等多媒体教学手段,同时加强示范,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执笔姿势和运笔方法。第三阶段,仍需动作示范,指导学生把局部的动作联系起来,使书写速度和書写的准确性、协调性、稳定性得以提高。
其次引导学生运用联想,把书法与各种物象联系起来。汉字本是象形的,是各种自然物的写照。书法家写字也往往和自然物相联系。王羲之观鹅而写出千姿百态的“之”,张旭观公孙大娘舞剑而得狂草之神。所以在书法教学中,联想应该贯穿始终。在传授书法基本知识时,应随时与各种物态攀比,化抽象的道理为具体的形象。比如:把中锋运笔喻为“屋漏痕”,把中宫收紧喻为“人之腰腹,不可臃肿”。值得一提的是一些动作要领还可编成口诀,既易学又易记:如行笔,编成“逆起如孔雀盘头,涩行如逆水行舟,紧收如猛虎甩尾”。这种以联想、譬喻为手段的形象化讲述,可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接受书法原理,获得深刻生动的印象。
二、书法欣赏与创作贯穿于教学始终激发学书兴趣
学生一味地临摹描红很容易厌倦,往往会有“学无所成,学无致用”的感觉,因此在教学中我有意识地指导学生由易到难进行书法创作,并使其初步懂得如何去欣赏书法作品,此举能激发其学书的兴趣。
在提高欣赏认知水平的同时,把书法创作也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章法、落款知识后,可以选择一些有一定含义的独字或一些内容健康的诗句、对联、成语、格言警句等,在自己所习碑帖中选择范字,在描图纸上用细笔双钩的办法把字选出来集成篇章,再把款识位置安排好,并注意字与字之间的上下照应,行气的流畅,章法的风貌神态,这样就成了一幅完整的书法“作品”了,再将钩摹的“作品”进行临习。也可以在欣赏一幅难度适合的作品后,采用先描后临再仿的由易到难的方法,去领悟去创作。
不难发现,当教师把欣赏和创作有机地渗透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时,能充分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和创作欲,提高其审美鉴赏能力,学书的兴趣自然会日益浓厚起来。
三、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兴趣
让学生把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是培养兴趣的重要途径之一。实践表明,经常性的成功,可以使学生的需要不断得到满足,兴趣得到强化;相反地,经常性的失败,容易使人丧失信心。所以我在教学中非常注意组织学生开展各项实践活动。经常性的开展书法比赛、展览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每学期由校学生会和书画社联合组织一场“书画PK”,评选“校书画之星”。每学期有计划地展出学生的书法作品,让学生互相观摩学习,取长补短。展览形式可是班级的,也可是学校的。有一定的水平后可拿到社会展览,一方面扩大学校在素质教育方面的知名度,另一方面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除了参观和举办展览、开展展评、办橱窗等传统项目外,还在校园网上开辟书画天地,甚至还引导学生根据本专业的优势、特点开展一些符合现代中学生喜闻乐见的富有时尚元素的活动。.就这样我总是想方设法创造机会让学生参加实践活动,自己动手,自我发挥,把平时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为他们提供自主学习和相互交流的机会以及充分表现和自我发展的空间,对实现教学目标、组织有效的小组互动学习、活跃课堂校园气氛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与此同时,对学生的每一点成绩我都能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让他们体会成功的快乐并彼此分享成功的愉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上只是近些年我个人的一些尝试,严格、科学的训练与兴趣导入教学手段相结合,收到较好的教学成效。教无定法,职高书法教学的方式方法还有很多,需要我们不断地摸索、尝试、探讨。当然,职高书法教学的目标任务亦并非单纯依靠提高习书的兴趣就能完成的,但兴趣一旦产生,就能成为强大的动力。学生对书法艺术有了兴趣,虽然日后不一定能成为大书家,但能自觉克服困难,善于寻求最佳习书方法,自觉地去感受、理解、研习和传承中国书法这一优秀的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