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代著名医学家叶天士说:“男以肾为先天,女以肝为先天。” 肝为风木之脏,相火内寄,体阴而用阳,其性躁急刚烈,主动主升,故《内经》称之为“将军之官”。肝脏须赖肾水的涵养、心营的和畅、肺金的清降制约、脾土的敦厚栽培,才能遂其条达畅茂之性。故其他脏器一遇失和,皆可影响于肝;一切外感杂病,日子长久,无不与肝有关。现将叶天士治肝法列述于下。
1.缓肝益胃法
主治:肝虚胃弱或病后体虚,胃纳不旺。
处方:人参9克,茯神9克,炙甘草6克,生谷芽9克,木瓜9克,南枣3枚。
加减:胃阴虚口干者,加原麦冬;胃虚肝乘、久泻不食者,去南枣,加乌梅、炒菟丝子;兼肝火、头痛、目赤者,去南枣、谷芽,加丹皮、桑叶。
2.泄肝扶脾法
主治:肝强脾弱、脘腹胀痛、腹鸣泄泻或肠风久泄等。
处方:人参9克,炒白术9克,白茯苓9克,炙甘草2.4克,大烏梅9克,宣木瓜12克。
加减:晨起泄泻者,加炒菟丝子;兼肝火寝食不适者,去木瓜、乌梅,加丹皮、桑叶。
3.肝脾同治法
主治:面萎黄少泽,纳食不旺,每交春夏阳升,情志不适必吐血,脉弦促而芤。
处方:人参9克,茯神9克,炙甘草3克,当归身6克,白芍6克,炒枣仁9克,远志6克,桂圆肉6克。
4.柔肝息风法
主治:肝阴亏损、内风扰动、头目不清、眩晕、心悸、脘痹、筋惕、肌麻、心烦、不寐、牙痛、脉左数右虚等。
处方:大生地18克,阿胶9克,牡蛎12克,白芍9克,天冬9克,茯神9克。
加减:不寐者,去白芍,加鸡子黄;喉痒、干咳者,去白芍、牡蛎,加沙参、麦冬。
5.和血祛风法
主治:血虚之体,头风疼痛,遇寒而发。
处方:大川芎3克,当归身9克,白芍9克,刺蒺藜9克,青桑枝一尺。
加减:呕吐者,加茯苓、半夏;目痛昏赤者,去川芎,加菊花、钩藤。
6.甘缓和肝法
主治:脏躁证。悲伤哭泣或面色青白,入夜颧赤,头蒙,耳响,舌心干而不饮;或惊惕少寐、心悸不安;或惊恐畏怯等。
处方:淮小麦30克,甘草9克,大枣6枚,炒枣仁18克,白芍9克。
加减:惊恐、畏怯者,去白芍,加龙骨、牡蛎;肝风头晕甚者,去枣仁,加生地、阿胶、牡蛎。
7.清肝泻火法
主治:肝经郁火、嗔怒致伤、木火上升、咽痛不寐;或目赤、颊肿、耳鸣、脉象弦数。
处方:粉丹皮6克,冬桑叶6克,黑山栀9克,钩藤9克,夏枯草9克。
加减:耳下肿有核者,加川贝、牡蛎;胸脘微痛者,去夏枯草,加菊花。
8.疏肝解郁法
主治:肝经气郁,胁痛寒热,脉弦涩而虚或妇人气郁,月经不调。
处方:柴胡9克,白芍9克,当归9克,郁金6克,香附6克,茯苓9克。
加减:气滞胁肋胀痛者,去当归、白芍,加青皮、橘叶;气血热者,加山栀、丹皮。
(温馨提示:上述方剂均应在医师指导下应用。)
1.缓肝益胃法
主治:肝虚胃弱或病后体虚,胃纳不旺。
处方:人参9克,茯神9克,炙甘草6克,生谷芽9克,木瓜9克,南枣3枚。
加减:胃阴虚口干者,加原麦冬;胃虚肝乘、久泻不食者,去南枣,加乌梅、炒菟丝子;兼肝火、头痛、目赤者,去南枣、谷芽,加丹皮、桑叶。
2.泄肝扶脾法
主治:肝强脾弱、脘腹胀痛、腹鸣泄泻或肠风久泄等。
处方:人参9克,炒白术9克,白茯苓9克,炙甘草2.4克,大烏梅9克,宣木瓜12克。
加减:晨起泄泻者,加炒菟丝子;兼肝火寝食不适者,去木瓜、乌梅,加丹皮、桑叶。
3.肝脾同治法
主治:面萎黄少泽,纳食不旺,每交春夏阳升,情志不适必吐血,脉弦促而芤。
处方:人参9克,茯神9克,炙甘草3克,当归身6克,白芍6克,炒枣仁9克,远志6克,桂圆肉6克。
4.柔肝息风法
主治:肝阴亏损、内风扰动、头目不清、眩晕、心悸、脘痹、筋惕、肌麻、心烦、不寐、牙痛、脉左数右虚等。
处方:大生地18克,阿胶9克,牡蛎12克,白芍9克,天冬9克,茯神9克。
加减:不寐者,去白芍,加鸡子黄;喉痒、干咳者,去白芍、牡蛎,加沙参、麦冬。
5.和血祛风法
主治:血虚之体,头风疼痛,遇寒而发。
处方:大川芎3克,当归身9克,白芍9克,刺蒺藜9克,青桑枝一尺。
加减:呕吐者,加茯苓、半夏;目痛昏赤者,去川芎,加菊花、钩藤。
6.甘缓和肝法
主治:脏躁证。悲伤哭泣或面色青白,入夜颧赤,头蒙,耳响,舌心干而不饮;或惊惕少寐、心悸不安;或惊恐畏怯等。
处方:淮小麦30克,甘草9克,大枣6枚,炒枣仁18克,白芍9克。
加减:惊恐、畏怯者,去白芍,加龙骨、牡蛎;肝风头晕甚者,去枣仁,加生地、阿胶、牡蛎。
7.清肝泻火法
主治:肝经郁火、嗔怒致伤、木火上升、咽痛不寐;或目赤、颊肿、耳鸣、脉象弦数。
处方:粉丹皮6克,冬桑叶6克,黑山栀9克,钩藤9克,夏枯草9克。
加减:耳下肿有核者,加川贝、牡蛎;胸脘微痛者,去夏枯草,加菊花。
8.疏肝解郁法
主治:肝经气郁,胁痛寒热,脉弦涩而虚或妇人气郁,月经不调。
处方:柴胡9克,白芍9克,当归9克,郁金6克,香附6克,茯苓9克。
加减:气滞胁肋胀痛者,去当归、白芍,加青皮、橘叶;气血热者,加山栀、丹皮。
(温馨提示:上述方剂均应在医师指导下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