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传统教育思想和应试教育的束缚下,小学信息技术课一直被认为是边缘课程,可有可无。然而,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对于提升小学生的综合能力,拓展小学生思维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就生本理念背景下如何构建充满活力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发表了看法。
关键词: 生本理念;小学信息技术;活力课堂
The construction strategy of primary schoo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vitality classroom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student centered philosophy
Xiao Zhi
[Abstract]Under the restriction of traditional educational thought and examination oriented education, primary school'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lass has been regarded as an "edge course". However, in today's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e opening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urses in primary school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the comprehensive ability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and expanding the thinking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This article makes a comment on how to build a dynamic primary school'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lassroom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students' philosophy.
[Key words]Student oriented philosophy; primary schoo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nergetic classroom
【中图分类号】G62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236-1879(2017)08-0098-02
课堂是教学活动的主战场,如何让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充满活力是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一直思考的问题。本文在分析当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如何以学生为本,构建活力课堂的策略,供各位同仁参考。
1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现存问题分析
通过实际交流发现,当你问学生最喜欢上什么课的时候,他们的回答是信息技术课、美术课和体育课。但是,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信息技术课所取得教学效果不容乐观,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认真思考和研究。
1.1对信息技术课程认识不足。
1.1.1学生没能正确地认识信息技术课程。
由于小学信息技术课不同于其他的学科,提到信息技术课,学生就盲目地认为就是玩计算机、玩游戏,没有考试压力。平时的上课大多数是老师在讲,学生在下面自己玩游戏或利用老师讲课的时候与旁边同学进行闲聊,没有真正理解信息技术内容的安排,上课纪律散漫。课堂的效率不高,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大多采用 “填鸭式”教学,教学过程中师生没有很好地互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很难调动,很难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1.1.2教师对信息技术课的正确引导不足。
小学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基础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课程,小学阶段主要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侧重学生的体验以及感受计算机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带来的魅力。教师应正确地引导学生,让其明白计算机课程不等于玩游戏,要转变错误的观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使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高效地学习,完成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信息技术观,让学生充分理解学习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2学生基础不同,信息技术教学难以均衡开展。
信息技术这门学科与其他的语数外等学科不同,强调实际操作。在教学过程中导致信息学习基础不一致的主要原因有:第一,不同学段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背景,往往包括城市居民、农村居民还有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家庭基础好的学生接触电脑的机会比农村或外来务工人员中没有电脑的孩子要多。从家庭基础方面来说,这也是导致学生信息技术基础分化大的原因之一。第二,由于人们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对信息技术的认识欠合理,导致大部分家长禁止学生接触电脑,以免影响其他科目的成绩,减少了学生接触计算机和进行实际操作的机会。第三,学生个人对信息技术的态度和主体学习意识缺乏,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师应该在对每位学生学情分析的基础上开展个别化教学。以上三个主要方面的因素会导致学生之间的基础差距越来越大,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很难兼顾到每一位学生,这样严重影响了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效果。
2生本理念下構建小学信息技术活力课堂的策略
构建活力信息技术课堂必须以生本理念为基础,充分注重学生个体,以生为本。其具体策略如下:
2.1教学设计符合学生特点。
小学生是活泼好动的,让他们静下来很难,而让他们动起来很容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这一特点。小学信息技术课是一门专业技术性较强的课堂,如果不注意巧妙编排,容易上成枯燥的计算机课。在课堂教学时,笔者根据教材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形成适合自己教学特长的教学方案,即量身定做一个“动态的教学系统”。这个“动态的教学系统”是在掌握学生的喜好,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基础上,创造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故事情节,让学生好奇、新奇,循序渐进的学习新知。让学生在愉悦的课堂氛围下像讲有趣的故事一样完成学业知识。 2.2优化教学情境,提高教学有效性。
活泼有趣的教学情境,引人入胜的新课程,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和欲望,促使学生深入思考,反映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教小学生如何制作校园小报时,许多学生在家里有一个数码相机,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活动中进行一些常规活动的数码照片整理,U盘存储复制到学校学生计算机上。教师利用课外时间将学校举行的学生活动所拍摄的数码照片进行处理,利用这些材料制作校园小报的例子,在教室里播放。让学生看到自己在活动的身影,会异常兴奋,便会产生制作校園小报的欲望。教师然后借此机会提出了课程学习任务:挑选出自己的照片,制作成校园的小报。例如,在教授学生如何输入文字时,老师允许学生输人“春”,“华”来引导学生自主质疑:字词选择框中没有想要的汉字怎么办?“华”怎么输入?学生质疑后,通过相互讨论,看书,终于找到输入法来理清了思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进行有效性的探究讨论过程,也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实现有效的教学过程。
2.3构建自主探究的课堂,提高教学有效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按照预定的教学目标,指导学生的讨论方向,使学生在参与中学习,积极研究,并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作用和情境探索的学习,实现自我构建知识目的,实现积极发展的目标。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以学生为主体,根据教材中每个模块的实际情况设计一个大任务,这个任务包含本模块中的所有知识;然后分成几个小任务,每个小任务包含几个知识点,每课完成一个或几个小任务。例如,学习“Word功能和使用”这个模块,教师设计任务是要求每个学生准备一个精致的电子报刊。本单元涉及以下五个知识点:1.基本概念,编辑文件的建立;2.设置字体,字号,分行、分段落排版;3.页面设置和文档打印;4.字图形功能;5.字表功能。因此,教师可以将这一模块分成以上五个小任务,每课完成一个小任务,使学生通过任务分解,并完成最终完成作品。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社会大背景下,信息技术是人们融入社会的基本能力。在小学阶段,实现信息技术高效教学对于学生发展来说是必须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为学生提供了
发挥想象力、扩充视野、实践操作的平台,为学生今后的学习与生活打下了必备的能力基础。
参考文献
[1]岑雪松.浅析小学信息技术“快乐课堂”构建策略[J].教育,2015(5):53.
[2]孙珊珊.试论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生活化策略[J].祖国:建设版,2014(5):165.
关键词: 生本理念;小学信息技术;活力课堂
The construction strategy of primary schoo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vitality classroom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student centered philosophy
Xiao Zhi
[Abstract]Under the restriction of traditional educational thought and examination oriented education, primary school'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lass has been regarded as an "edge course". However, in today's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e opening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urses in primary school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the comprehensive ability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and expanding the thinking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This article makes a comment on how to build a dynamic primary school'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lassroom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students' philosophy.
[Key words]Student oriented philosophy; primary schoo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nergetic classroom
【中图分类号】G62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236-1879(2017)08-0098-02
课堂是教学活动的主战场,如何让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充满活力是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一直思考的问题。本文在分析当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如何以学生为本,构建活力课堂的策略,供各位同仁参考。
1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现存问题分析
通过实际交流发现,当你问学生最喜欢上什么课的时候,他们的回答是信息技术课、美术课和体育课。但是,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信息技术课所取得教学效果不容乐观,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认真思考和研究。
1.1对信息技术课程认识不足。
1.1.1学生没能正确地认识信息技术课程。
由于小学信息技术课不同于其他的学科,提到信息技术课,学生就盲目地认为就是玩计算机、玩游戏,没有考试压力。平时的上课大多数是老师在讲,学生在下面自己玩游戏或利用老师讲课的时候与旁边同学进行闲聊,没有真正理解信息技术内容的安排,上课纪律散漫。课堂的效率不高,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大多采用 “填鸭式”教学,教学过程中师生没有很好地互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很难调动,很难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1.1.2教师对信息技术课的正确引导不足。
小学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基础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课程,小学阶段主要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侧重学生的体验以及感受计算机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带来的魅力。教师应正确地引导学生,让其明白计算机课程不等于玩游戏,要转变错误的观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使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高效地学习,完成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信息技术观,让学生充分理解学习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2学生基础不同,信息技术教学难以均衡开展。
信息技术这门学科与其他的语数外等学科不同,强调实际操作。在教学过程中导致信息学习基础不一致的主要原因有:第一,不同学段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背景,往往包括城市居民、农村居民还有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家庭基础好的学生接触电脑的机会比农村或外来务工人员中没有电脑的孩子要多。从家庭基础方面来说,这也是导致学生信息技术基础分化大的原因之一。第二,由于人们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对信息技术的认识欠合理,导致大部分家长禁止学生接触电脑,以免影响其他科目的成绩,减少了学生接触计算机和进行实际操作的机会。第三,学生个人对信息技术的态度和主体学习意识缺乏,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师应该在对每位学生学情分析的基础上开展个别化教学。以上三个主要方面的因素会导致学生之间的基础差距越来越大,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很难兼顾到每一位学生,这样严重影响了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效果。
2生本理念下構建小学信息技术活力课堂的策略
构建活力信息技术课堂必须以生本理念为基础,充分注重学生个体,以生为本。其具体策略如下:
2.1教学设计符合学生特点。
小学生是活泼好动的,让他们静下来很难,而让他们动起来很容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这一特点。小学信息技术课是一门专业技术性较强的课堂,如果不注意巧妙编排,容易上成枯燥的计算机课。在课堂教学时,笔者根据教材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形成适合自己教学特长的教学方案,即量身定做一个“动态的教学系统”。这个“动态的教学系统”是在掌握学生的喜好,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基础上,创造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故事情节,让学生好奇、新奇,循序渐进的学习新知。让学生在愉悦的课堂氛围下像讲有趣的故事一样完成学业知识。 2.2优化教学情境,提高教学有效性。
活泼有趣的教学情境,引人入胜的新课程,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和欲望,促使学生深入思考,反映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教小学生如何制作校园小报时,许多学生在家里有一个数码相机,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活动中进行一些常规活动的数码照片整理,U盘存储复制到学校学生计算机上。教师利用课外时间将学校举行的学生活动所拍摄的数码照片进行处理,利用这些材料制作校园小报的例子,在教室里播放。让学生看到自己在活动的身影,会异常兴奋,便会产生制作校園小报的欲望。教师然后借此机会提出了课程学习任务:挑选出自己的照片,制作成校园的小报。例如,在教授学生如何输入文字时,老师允许学生输人“春”,“华”来引导学生自主质疑:字词选择框中没有想要的汉字怎么办?“华”怎么输入?学生质疑后,通过相互讨论,看书,终于找到输入法来理清了思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进行有效性的探究讨论过程,也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实现有效的教学过程。
2.3构建自主探究的课堂,提高教学有效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按照预定的教学目标,指导学生的讨论方向,使学生在参与中学习,积极研究,并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作用和情境探索的学习,实现自我构建知识目的,实现积极发展的目标。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以学生为主体,根据教材中每个模块的实际情况设计一个大任务,这个任务包含本模块中的所有知识;然后分成几个小任务,每个小任务包含几个知识点,每课完成一个或几个小任务。例如,学习“Word功能和使用”这个模块,教师设计任务是要求每个学生准备一个精致的电子报刊。本单元涉及以下五个知识点:1.基本概念,编辑文件的建立;2.设置字体,字号,分行、分段落排版;3.页面设置和文档打印;4.字图形功能;5.字表功能。因此,教师可以将这一模块分成以上五个小任务,每课完成一个小任务,使学生通过任务分解,并完成最终完成作品。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社会大背景下,信息技术是人们融入社会的基本能力。在小学阶段,实现信息技术高效教学对于学生发展来说是必须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为学生提供了
发挥想象力、扩充视野、实践操作的平台,为学生今后的学习与生活打下了必备的能力基础。
参考文献
[1]岑雪松.浅析小学信息技术“快乐课堂”构建策略[J].教育,2015(5):53.
[2]孙珊珊.试论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生活化策略[J].祖国:建设版,2014(5):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