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感恩教育是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行之有效的“感念师恩”主题思想教育措施,对学生进行识恩、知恩、感恩的教育,将使学生知恩于心、报恩于行,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关键词:感恩教育 感恩意识 “感念师恩” 思想教育
“感恩”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对别人所给予的帮助表示感激。”中国的感恩文化源远流长,“知恩不报非君子”、“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等古训更是代代相传。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一个人的基本品德。感恩是社会上每个人都应该具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起码的修养,是一种处世的哲学,是生活中的大智慧,是人之常情。面对着错综复杂的社会,我们应该怎样进行感恩教育,使学生感念师恩、知恩于心、报恩于行呢?
一、让学生理解教师工作的意义
人们赞美教师像带给人们光明的蜡烛,称赞教师的奉献精神是蜡烛精神。蜡烛是教师的象征,它给人类带来了光明;蜡烛象征着教师的奉献精神,有一份热,发一份光,“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就是教师无私奉献的写照。每一个孩子的心中都有一片绿荫,都有一种渴望,当我们老师意识到这一点时,应该用我们的真心和诚意,来关心和爱抚我们的孩子,让我们的孩子普照到更多的光和热。
教师是“为人师表”的楷模。具体地说——教师的作用在于“教育”学生,教会学生做人的根本,形成学生高尚的人格。正如西汉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扬雄指出的:“务学不如务求师。师者,人之模范也。”学生在了解了教师工作的内涵后,自然而然就会尊重教师,进而尊重教师的劳动成果。
二、让学生明白教师工作的艰辛
教师的工作是平凡的、普通的,同时更是繁琐艰辛的。你看,那一摞摞待批的作业本,一句句充满鼓励的评语,一夜夜不眠的夜晚,一根根过早泛起的银丝……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程,不可能一劳永逸。对一名教师而言,最大的挑战就在于处理与学生的矛盾——转化后进生。先进和后进是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相比较才显示出来的,即使集中全校最优秀的学生组成的班级也同样有后进生。这就迫切需要老师拥有最大的宽容与毅力,研究并帮助后进生进行积极的归因训练,关注并帮助后进生完善知识结构,保护并引导后进生的自尊心。 “爱莫大于心死。”绝不能用一些激烈的言行使得学生泯灭了争取上进的愿望。魏书生说过:“要珍惜学生心灵中闪光的东西,以他们自己的光芒,照亮自己的黑暗。”在受到这些教育时,那位学生不肃然起敬?自然会产生“亲其师,信其道”的情怀。
三、营造各种“感念师恩”的情境
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尤其是少年儿童情感的产生,与特定的环境和氛围有着很密切的关系。小学生的思想品德可塑性大,模仿性强,环境对学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可尝试在班级中创设以“感念师恩”为主题的教育氛围。
1.教师以身作则,适时感恩。教师在与学生的日常交往中,得到学生的帮助后要及时对学生的付出表示感谢,让孩子在洋溢着浓浓的感激的氛围中茁壮成长。
2.设立感念师恩信箱。学生可以在自己得到老师的帮助后,把感激之意写在纸上投入信箱,定期开箱,把感激传递到当事教师心中。
3.建立教师生日档案,在教师生日那天,大家一起为他祝福,让教师感受来自同学们的祝福。
我们来读读同学们写给老师的信:花儿感谢阳光,因为阳光抚育它成长;雄鹰感谢蓝天,因为蓝天让它自由飞翔。老师,我感谢您,因为您给我传授知识,让我健康成长。老师,作为您的学生,我感谢您为我们无私地奉献出青春。一直以来我们只懂得索取,不懂得感恩。老师,您是园丁,为祖国山川添秀色;您如春雨,润育桃李,神州大地尽芳菲。在这喜庆的节日里,让我献上一支心灵的鲜花,向您表达衷心的祝愿。在第24个教师节即将到来的时刻,我想对所有尊敬的老师说一声:老师,您辛苦了!
四、实施感念师恩的行动
实施感恩教育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感念师恩的道德意识,让学生知恩于心、感恩于行,能用实际行动来报答老师、回报师长、报效祖国、回馈社会。
首先,可以利用各类节日开展活动。“三八”妇女节时,可以给学生布置“亲情作业”,比如让孩子为女教师端上一杯茶,送上一句祝福;教师节的时候可以让孩子们自己制作贺卡,写上心理话,送给老师,感谢师恩;重阳节的时候,可以带领学生去老教师家,给老人表演节目,给他们带去节日的欢乐;新年的时候,全体同学与老师共贺新年,老师们向学生祝贺新的一年,提出新的要求,同学们祝老师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师生共同迎接新的一年。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让感念师恩的意识深深根植于我们孩子幼小的心中,成为成就阳光人生的支点,使美妙的童真童趣永存于孩子们的记忆之中。
关键词:感恩教育 感恩意识 “感念师恩” 思想教育
“感恩”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对别人所给予的帮助表示感激。”中国的感恩文化源远流长,“知恩不报非君子”、“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等古训更是代代相传。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一个人的基本品德。感恩是社会上每个人都应该具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起码的修养,是一种处世的哲学,是生活中的大智慧,是人之常情。面对着错综复杂的社会,我们应该怎样进行感恩教育,使学生感念师恩、知恩于心、报恩于行呢?
一、让学生理解教师工作的意义
人们赞美教师像带给人们光明的蜡烛,称赞教师的奉献精神是蜡烛精神。蜡烛是教师的象征,它给人类带来了光明;蜡烛象征着教师的奉献精神,有一份热,发一份光,“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就是教师无私奉献的写照。每一个孩子的心中都有一片绿荫,都有一种渴望,当我们老师意识到这一点时,应该用我们的真心和诚意,来关心和爱抚我们的孩子,让我们的孩子普照到更多的光和热。
教师是“为人师表”的楷模。具体地说——教师的作用在于“教育”学生,教会学生做人的根本,形成学生高尚的人格。正如西汉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扬雄指出的:“务学不如务求师。师者,人之模范也。”学生在了解了教师工作的内涵后,自然而然就会尊重教师,进而尊重教师的劳动成果。
二、让学生明白教师工作的艰辛
教师的工作是平凡的、普通的,同时更是繁琐艰辛的。你看,那一摞摞待批的作业本,一句句充满鼓励的评语,一夜夜不眠的夜晚,一根根过早泛起的银丝……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程,不可能一劳永逸。对一名教师而言,最大的挑战就在于处理与学生的矛盾——转化后进生。先进和后进是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相比较才显示出来的,即使集中全校最优秀的学生组成的班级也同样有后进生。这就迫切需要老师拥有最大的宽容与毅力,研究并帮助后进生进行积极的归因训练,关注并帮助后进生完善知识结构,保护并引导后进生的自尊心。 “爱莫大于心死。”绝不能用一些激烈的言行使得学生泯灭了争取上进的愿望。魏书生说过:“要珍惜学生心灵中闪光的东西,以他们自己的光芒,照亮自己的黑暗。”在受到这些教育时,那位学生不肃然起敬?自然会产生“亲其师,信其道”的情怀。
三、营造各种“感念师恩”的情境
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尤其是少年儿童情感的产生,与特定的环境和氛围有着很密切的关系。小学生的思想品德可塑性大,模仿性强,环境对学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可尝试在班级中创设以“感念师恩”为主题的教育氛围。
1.教师以身作则,适时感恩。教师在与学生的日常交往中,得到学生的帮助后要及时对学生的付出表示感谢,让孩子在洋溢着浓浓的感激的氛围中茁壮成长。
2.设立感念师恩信箱。学生可以在自己得到老师的帮助后,把感激之意写在纸上投入信箱,定期开箱,把感激传递到当事教师心中。
3.建立教师生日档案,在教师生日那天,大家一起为他祝福,让教师感受来自同学们的祝福。
我们来读读同学们写给老师的信:花儿感谢阳光,因为阳光抚育它成长;雄鹰感谢蓝天,因为蓝天让它自由飞翔。老师,我感谢您,因为您给我传授知识,让我健康成长。老师,作为您的学生,我感谢您为我们无私地奉献出青春。一直以来我们只懂得索取,不懂得感恩。老师,您是园丁,为祖国山川添秀色;您如春雨,润育桃李,神州大地尽芳菲。在这喜庆的节日里,让我献上一支心灵的鲜花,向您表达衷心的祝愿。在第24个教师节即将到来的时刻,我想对所有尊敬的老师说一声:老师,您辛苦了!
四、实施感念师恩的行动
实施感恩教育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感念师恩的道德意识,让学生知恩于心、感恩于行,能用实际行动来报答老师、回报师长、报效祖国、回馈社会。
首先,可以利用各类节日开展活动。“三八”妇女节时,可以给学生布置“亲情作业”,比如让孩子为女教师端上一杯茶,送上一句祝福;教师节的时候可以让孩子们自己制作贺卡,写上心理话,送给老师,感谢师恩;重阳节的时候,可以带领学生去老教师家,给老人表演节目,给他们带去节日的欢乐;新年的时候,全体同学与老师共贺新年,老师们向学生祝贺新的一年,提出新的要求,同学们祝老师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师生共同迎接新的一年。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让感念师恩的意识深深根植于我们孩子幼小的心中,成为成就阳光人生的支点,使美妙的童真童趣永存于孩子们的记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