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大学生和谐道德人格的培养不仅是他们自身健康成长与发展的要求,也是社会对他们的期望和要求。互联网已逐渐成为网络空间人际交往借助的重要手段,大学生网络道德人格也随之面临严峻的考验。高校道德教育应加强大学生网络交往的道德伦理教育,注重网络文化环境建设;健全网络文化建设的维护机制,强化大学生的反省力;鼓励大学生参加实践,在实践中养成和谐道德人格。
关键词: 网络 大学生 和谐道德人格
大学生作为文化层次较高的社会群体,他们的道德水平对整个社会的道德起示范、导向的作用,其和谐道德人格建构直接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成败。
一、和谐道德人格的本真解读
一般来说,人格是指个体的性格、气质、德性、能力等特征的总和。道德人格即人格的道德规定性,是做人的尊严、价值和品质的总和,体现人的道德责任和义务及人的价值意义。网络道德人格,是指人们在网络生活方式中所形成的一定的道德品质与道德情操,它是道德人格在网络生活中的体现,与道德人格的一般形态存在着差异。和谐人格从价值论意义上阐述人自身的和谐,是指构成人格整体的各个内在要素之间处于协调、均衡与统一状态。和谐人格首先意味着在人格中存在着多种构成要素,而最能体现人格和谐的是和谐的道德人格。“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这里的“有意识”自然包括道德意识。事实上,社会生活中每一个现实的个体都是具有道德意识的存在物,是具有一定的道德人格的主体。个体实现自己理想的活动过程同时也是塑造其道德人格的过程。道德人格是区别于其它物种的内在规定性之一,是个体作为人的尊严、价值和品性的总和。马斯洛在《人格的潜力与成熟》的序中说:“什么是有道德的生活?什么样的人是有道德的人?……伦理学和科学在此走到了一起,才有了《人格的潜力与成熟》这本书。”这里就强调了人格的道德伦理因子。
和谐的道德人格则是和谐人格的具体展现,完整的人格和谐就是人格的一般与个别、抽象与具体的统一。和谐的道德人格一方面是指个体的道德人格内部几个组成部分——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和道德习惯的有机协调,是一个“知情意行”的循环往复不断发展的过程。另一方面,和谐道德人格又是个体的道德与社会道德要求的综合与和谐,是个体的行为规范和社会规范的一致,体现着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网络对大学生道德人格的负面影响
随着网络信息的普及和发展,大学生已成为网络社会的一个主群体。随着大学生上网人数的急剧增加,网络文化对他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模式、个性心理等都产生着十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也给大学教育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根据2008年1月17日CNNIC发布第21次中国互联网报告。截止2007年12月31日,我国网民总人数达到2.1亿人,网络游戏用户已经达到1.2亿人,在18岁以下的网民中,有73.7%的青少年网民都玩过网络游戏;在2.1亿网民中,接近2/3网民或者在网上发过帖。网络世界的影响同样早已渗透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的各个角落,构成强大的虚拟环境,改变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对大学生的影响甚至超过了真实环境对他们的影响。在社会急剧转型时期传统的道德规范受到了强烈冲击,而新的道德规范尚未完全建立,社会道德出现了极大的混乱与无序,这种混乱和无序在网络世界上表现的更加淋漓尽致,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尤为明显。
1.网络文化的多元性导致大学生道德认知的紊乱和倾斜。
在网络中,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和多元化特点,造成网络空间不受限制,各种有用与无用的、正确与错误的、先进与落后的信息充斥网络。网络世界对现有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念产生了强烈的影响和冲击。笔者调查显示,有29.4%的大学生承认有过入侵机密网页的想法,44.6%的大学生对浏览黄色网站、网页持“无所谓”的态度,38.2%的大学生在聊天室里骂过人。另外,网络的多元性也使得网络成为西方国家侵蚀我们主流价值观的主要渠道。在网络上,英文信息占到全部信息的95%以上,中文信息不到1%。这就意味着西方发达国家基本垄断了网络上的大多数信息资源,继而形成了以少数发达国家的语言、思想和文化为核心的全球传播体系。正如托夫勒在《权力的转移》中所说:“世界已离开了暴力、金钱控制的时代,而未来世界的政治魔方将控制在拥有信息强权的人的手里,他们会使用手中掌握的网络控制权、信息发布权,利用英语这种强大的文化语言优势,达到暴力、金钱无法征服的目的。”不少的调查结果表明了大学生在道德观念上的紊乱和倾斜,这种紊乱和倾斜必然成为道德行为失范的先导。
2.网络空间的虚幻性导致大学生人格发展错位。
网络空间的虚幻性极易使大学生形成平等感、自由感和身份虚幻感,为自己的权力欲与控制欲找到宣泄空间或实现自我超乎实际的需求。笔者调查显示,有68%的大学生表示在聊天时说真话要视情况而定;43.8%的怕惹麻烦,一般不会在网上填写个人真实资料;也有31.2%的人对网上言论和网友持信任态度。虚拟匿名的网络自由空间,诱发大学生约束力减弱,自由度增强;道德责任减弱,游戏心态增强;目的性减弱,盲目性增强;群体性减弱,个性化增强等网络问题。同时,上网成瘾的大学生一次次从眼花缭乱的网上世界中获得安慰,当他们离开虚拟世界回到现实世界当中,会感到更加孤独和受挫,如此往返,形成恶性循环,必然会引起心理上的不适应,如果处理不好,很可能造成人格分裂。沉溺于网络的大学生往往会产生道德意志的无奈,丧失有效的道德判断力,很难进行有效的自我管理,很难不断地由他律过渡到自律,这就很容易造成他们道德意志力的弱化。
3.网络交往的单一性导致大学生道德情感的淡漠。
道德情感的培养是建构和谐道德人格的重要环节。在个体的道德人格的建构过程中起着将道德认识与道德意志、道德信念、道德行为连接起来的中介和桥梁作用,具有激发、选择和评价等功能。如果没有道德情感,尽管具备了一定的道德认识,也不能形成道德意志和道德信念,当然就更谈不上道德行为。列宁曾经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在网络社会中,网络信息的传递是人脑与电脑的完美结合。人们终日与多媒体画面打交道,人与人的现实关系正在被人对网络的依赖关系所取代。从一定程度上说,人与人的交往变成了人与电脑的交往。然而,人们道德情感的培养是需要亲身交往才能实现的。在网络社会中,大学生可以不必面对面而实现交流,人们无法体验情感交流所带来的愉悦,长期处在这种环境下,人际情感逐渐萎缩和淡化,有可能导致孤僻、冷漠、紧张、不合群。
4.对网络的依赖导致大学生道德行为能力的退化道德行为能力,是指道德主体在道德生活中的自律和躬行能力。
主体有了道德行为能力才能根据道德原则和规范要求,自觉进行道德修养,形成稳定的道德人格。这能使大学生把道德意识转化为自觉的道德行为,使道德达到“慎独”的高尚境界。但是由于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存在着相当大的反差,当大学生从网络世界出来的时候,就对现实社会产生距离感,失去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力和参与感。当大学生过度沉溺于网络世界时,就容易形成“网络迷恋症”、“网络孤独症”等病态心理。这样他们的人际交往越来越少,会使其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社交能力下降,产生人际交往障碍。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道德行为能力逐渐退化,最终将无法形成和谐的道德人格,甚至会导致人格畸变而诱发犯罪。
三、大学生和谐道德人格的构建策略
大学生作为可塑性很强的个体,他们的和谐道德人格的建构,不仅是他们自身健康成长与发展的要求,也是社会对他们的期望和要求。
1.加强大学生网络交往的道德伦理教育,培养和提高道德自律意识。
网络伦理的最重要环节就是培养大学生的自律道德,把网络伦理的原则转化为大学生内在的自我约束和自律意识。具体地说就是提高大学生的自律能力和道德判断能力,以抵御不良信息的侵蚀;对大学生进行道德价值观的教育,以发展其道德选择和评价的能力;培养学生形成责任意识,以激发他们学习和发展自我的内在动力;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和意志力,使他们在面对网络的诱惑时能够做一个理性的使用者。
2.加强校园网络交往文化建设,减少不良环境对大学生人格需求的刺激。
校园网络交往文化环境包括校园文化和校园网络文化两部分,校园网络文化是校园文化在网络社会的新发展。所以,我们应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为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提供物质环境方面的保障;加强校园制度文化建设,以促进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以增强凝聚力、感召力和生命力;广泛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以保证学生人格健康发展。
3.健全网络文化建设的维护机制,强化大学生的反省力。
发展网络文化的技术监控系统,让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在网络中发扬光大;加大对网络文化的舆论监督,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选择、吸收和传播先进的网络文化;建立和完善网络法规,以约束大学生的网络行为,规范网上文化建设。
4.鼓励大学生参加实践,在实践中提升道德人格。
按照马克思教育学说的观点,社会实践是提高受教育者道德水平的重要途径。大学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和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也是他们进行自我教育的过程。正是在这些活动中,人的责任意识、民主意识、法制意识、爱国意识、集体主义观念、纪律观念等经历着不断检验、不断完善的过程,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改造其主观世界,在提高能力的同时提高道德水平、增强德育实效,最终实现自身人格的塑造,完成完整意义上的“人的现代化”。
参考文献:
[1]蒋文昭.网络道德失范探析[J].教育与职业,2004,(12).
[2]第2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报告.http://tech.sina.com.cn/focus/cnnic21/index.shtml.
[3]何建华.道德自律与意志自由——兼论道德自律的社会基础[J].浙江社会科学,2002,(4).
[4]王正平.计算机伦理:信息与网络时代的基本道德[J].道德与文明,2001,(1).
[5]万新恒.信息化校园:大学的革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3).
关键词: 网络 大学生 和谐道德人格
大学生作为文化层次较高的社会群体,他们的道德水平对整个社会的道德起示范、导向的作用,其和谐道德人格建构直接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成败。
一、和谐道德人格的本真解读
一般来说,人格是指个体的性格、气质、德性、能力等特征的总和。道德人格即人格的道德规定性,是做人的尊严、价值和品质的总和,体现人的道德责任和义务及人的价值意义。网络道德人格,是指人们在网络生活方式中所形成的一定的道德品质与道德情操,它是道德人格在网络生活中的体现,与道德人格的一般形态存在着差异。和谐人格从价值论意义上阐述人自身的和谐,是指构成人格整体的各个内在要素之间处于协调、均衡与统一状态。和谐人格首先意味着在人格中存在着多种构成要素,而最能体现人格和谐的是和谐的道德人格。“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这里的“有意识”自然包括道德意识。事实上,社会生活中每一个现实的个体都是具有道德意识的存在物,是具有一定的道德人格的主体。个体实现自己理想的活动过程同时也是塑造其道德人格的过程。道德人格是区别于其它物种的内在规定性之一,是个体作为人的尊严、价值和品性的总和。马斯洛在《人格的潜力与成熟》的序中说:“什么是有道德的生活?什么样的人是有道德的人?……伦理学和科学在此走到了一起,才有了《人格的潜力与成熟》这本书。”这里就强调了人格的道德伦理因子。
和谐的道德人格则是和谐人格的具体展现,完整的人格和谐就是人格的一般与个别、抽象与具体的统一。和谐的道德人格一方面是指个体的道德人格内部几个组成部分——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和道德习惯的有机协调,是一个“知情意行”的循环往复不断发展的过程。另一方面,和谐道德人格又是个体的道德与社会道德要求的综合与和谐,是个体的行为规范和社会规范的一致,体现着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网络对大学生道德人格的负面影响
随着网络信息的普及和发展,大学生已成为网络社会的一个主群体。随着大学生上网人数的急剧增加,网络文化对他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模式、个性心理等都产生着十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也给大学教育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根据2008年1月17日CNNIC发布第21次中国互联网报告。截止2007年12月31日,我国网民总人数达到2.1亿人,网络游戏用户已经达到1.2亿人,在18岁以下的网民中,有73.7%的青少年网民都玩过网络游戏;在2.1亿网民中,接近2/3网民或者在网上发过帖。网络世界的影响同样早已渗透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的各个角落,构成强大的虚拟环境,改变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对大学生的影响甚至超过了真实环境对他们的影响。在社会急剧转型时期传统的道德规范受到了强烈冲击,而新的道德规范尚未完全建立,社会道德出现了极大的混乱与无序,这种混乱和无序在网络世界上表现的更加淋漓尽致,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尤为明显。
1.网络文化的多元性导致大学生道德认知的紊乱和倾斜。
在网络中,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和多元化特点,造成网络空间不受限制,各种有用与无用的、正确与错误的、先进与落后的信息充斥网络。网络世界对现有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念产生了强烈的影响和冲击。笔者调查显示,有29.4%的大学生承认有过入侵机密网页的想法,44.6%的大学生对浏览黄色网站、网页持“无所谓”的态度,38.2%的大学生在聊天室里骂过人。另外,网络的多元性也使得网络成为西方国家侵蚀我们主流价值观的主要渠道。在网络上,英文信息占到全部信息的95%以上,中文信息不到1%。这就意味着西方发达国家基本垄断了网络上的大多数信息资源,继而形成了以少数发达国家的语言、思想和文化为核心的全球传播体系。正如托夫勒在《权力的转移》中所说:“世界已离开了暴力、金钱控制的时代,而未来世界的政治魔方将控制在拥有信息强权的人的手里,他们会使用手中掌握的网络控制权、信息发布权,利用英语这种强大的文化语言优势,达到暴力、金钱无法征服的目的。”不少的调查结果表明了大学生在道德观念上的紊乱和倾斜,这种紊乱和倾斜必然成为道德行为失范的先导。
2.网络空间的虚幻性导致大学生人格发展错位。
网络空间的虚幻性极易使大学生形成平等感、自由感和身份虚幻感,为自己的权力欲与控制欲找到宣泄空间或实现自我超乎实际的需求。笔者调查显示,有68%的大学生表示在聊天时说真话要视情况而定;43.8%的怕惹麻烦,一般不会在网上填写个人真实资料;也有31.2%的人对网上言论和网友持信任态度。虚拟匿名的网络自由空间,诱发大学生约束力减弱,自由度增强;道德责任减弱,游戏心态增强;目的性减弱,盲目性增强;群体性减弱,个性化增强等网络问题。同时,上网成瘾的大学生一次次从眼花缭乱的网上世界中获得安慰,当他们离开虚拟世界回到现实世界当中,会感到更加孤独和受挫,如此往返,形成恶性循环,必然会引起心理上的不适应,如果处理不好,很可能造成人格分裂。沉溺于网络的大学生往往会产生道德意志的无奈,丧失有效的道德判断力,很难进行有效的自我管理,很难不断地由他律过渡到自律,这就很容易造成他们道德意志力的弱化。
3.网络交往的单一性导致大学生道德情感的淡漠。
道德情感的培养是建构和谐道德人格的重要环节。在个体的道德人格的建构过程中起着将道德认识与道德意志、道德信念、道德行为连接起来的中介和桥梁作用,具有激发、选择和评价等功能。如果没有道德情感,尽管具备了一定的道德认识,也不能形成道德意志和道德信念,当然就更谈不上道德行为。列宁曾经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在网络社会中,网络信息的传递是人脑与电脑的完美结合。人们终日与多媒体画面打交道,人与人的现实关系正在被人对网络的依赖关系所取代。从一定程度上说,人与人的交往变成了人与电脑的交往。然而,人们道德情感的培养是需要亲身交往才能实现的。在网络社会中,大学生可以不必面对面而实现交流,人们无法体验情感交流所带来的愉悦,长期处在这种环境下,人际情感逐渐萎缩和淡化,有可能导致孤僻、冷漠、紧张、不合群。
4.对网络的依赖导致大学生道德行为能力的退化道德行为能力,是指道德主体在道德生活中的自律和躬行能力。
主体有了道德行为能力才能根据道德原则和规范要求,自觉进行道德修养,形成稳定的道德人格。这能使大学生把道德意识转化为自觉的道德行为,使道德达到“慎独”的高尚境界。但是由于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存在着相当大的反差,当大学生从网络世界出来的时候,就对现实社会产生距离感,失去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力和参与感。当大学生过度沉溺于网络世界时,就容易形成“网络迷恋症”、“网络孤独症”等病态心理。这样他们的人际交往越来越少,会使其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社交能力下降,产生人际交往障碍。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道德行为能力逐渐退化,最终将无法形成和谐的道德人格,甚至会导致人格畸变而诱发犯罪。
三、大学生和谐道德人格的构建策略
大学生作为可塑性很强的个体,他们的和谐道德人格的建构,不仅是他们自身健康成长与发展的要求,也是社会对他们的期望和要求。
1.加强大学生网络交往的道德伦理教育,培养和提高道德自律意识。
网络伦理的最重要环节就是培养大学生的自律道德,把网络伦理的原则转化为大学生内在的自我约束和自律意识。具体地说就是提高大学生的自律能力和道德判断能力,以抵御不良信息的侵蚀;对大学生进行道德价值观的教育,以发展其道德选择和评价的能力;培养学生形成责任意识,以激发他们学习和发展自我的内在动力;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和意志力,使他们在面对网络的诱惑时能够做一个理性的使用者。
2.加强校园网络交往文化建设,减少不良环境对大学生人格需求的刺激。
校园网络交往文化环境包括校园文化和校园网络文化两部分,校园网络文化是校园文化在网络社会的新发展。所以,我们应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为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提供物质环境方面的保障;加强校园制度文化建设,以促进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以增强凝聚力、感召力和生命力;广泛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以保证学生人格健康发展。
3.健全网络文化建设的维护机制,强化大学生的反省力。
发展网络文化的技术监控系统,让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在网络中发扬光大;加大对网络文化的舆论监督,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选择、吸收和传播先进的网络文化;建立和完善网络法规,以约束大学生的网络行为,规范网上文化建设。
4.鼓励大学生参加实践,在实践中提升道德人格。
按照马克思教育学说的观点,社会实践是提高受教育者道德水平的重要途径。大学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和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也是他们进行自我教育的过程。正是在这些活动中,人的责任意识、民主意识、法制意识、爱国意识、集体主义观念、纪律观念等经历着不断检验、不断完善的过程,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改造其主观世界,在提高能力的同时提高道德水平、增强德育实效,最终实现自身人格的塑造,完成完整意义上的“人的现代化”。
参考文献:
[1]蒋文昭.网络道德失范探析[J].教育与职业,2004,(12).
[2]第2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报告.http://tech.sina.com.cn/focus/cnnic21/index.shtml.
[3]何建华.道德自律与意志自由——兼论道德自律的社会基础[J].浙江社会科学,2002,(4).
[4]王正平.计算机伦理:信息与网络时代的基本道德[J].道德与文明,2001,(1).
[5]万新恒.信息化校园:大学的革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