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文旅融合的发展,旅游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本文通过调研多家兄弟院校,发现周边各大拥有旅游管理专业的高校已经逐步建成各类校园旅行社类实训室。江苏海院通过和中国国旅合作,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课程开发、双师型教师培养、行业专家授课、实训基地建设、技能比赛开发等多维度、立体化渠道,解决我校旅游专业群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与困境。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文旅融合的发展,旅游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全国都在积极建设文旅产业基地,本文通过调研多家兄弟院校,发现周边各大拥有旅游管理专业的高校已经逐步建成各类校园旅行社类实训室。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和中国国旅(江苏)合作,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课程开发、双师型教师培养、行业专家授课、实训基地建设、技能比赛开发等多维度、立体化渠道,解决我校旅游专业群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与困境,培养适应文旅融合新业态发展的高职旅游人才。
二、校园旅行社研究现状
马海燕认为高职旅游管理实训教学的训练效果不理想、校企合作不深入、学生技能与素质培养不同步。校园旅行社的建立应当从搭建平台、制定运行规范、构建双师型教学队伍入手,通过职业素质拓展训练、设立企业课堂、组建虚拟旅行社等方式,组织实施循序渐进的导游技能训练,实践教学由“模拟”到“实战”,有效推进了专业课程改革,实现将工作任务嵌入教学内容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目标。潘立新以移动互联网背景下使用移动互联网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探索大学生与移动互联网背景下旅行社在实际中的交流和互动,大学生的旅游行为特征,利用“滁州学院宝中旅游”设立、运营、宣传营销、交费均以移动互联网为主渠道,所有程序均在网上办理,极大地方便了酷爱旅游的学生。李清波通过对创新创业教育现状的分析,提出“基础能力—专业技能—实践训练”的梯度式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王建华指出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时代背景下,需要政府支持、行业监督、学校参与,构建政产学三位一体的校园旅行社不仅对大学创业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也对高校旅游人才的培养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对基于校企合作模式的创新实践教学进行了探索。張振道认为大学生进行校园旅行社创业是“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时代背景下的产物。在学校创立了“绿意旅行社”,经创业团队的真实运营操作,逐步开展各旅游项目的综合运营,正逐渐走向规范有序的运营轨道,将建成以高职院校校园为根基方便大学生出游的新时代旅游公司。 “绿意旅行社”是实实在在的旅游企业,其创业团队成员接触到的是旅行社真实的工作内容,可以提前了解旅行社的工作内容和经营运作,从而全面提升旅游专业大学生专业实践能力,为其毕业后创业提供宝贵的借鉴经验。这既对高职院校学生在校创业有积极的影响,又对高职院校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有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
三、高职建立校园旅行社的重要性
(一)为大学生了解旅行社运营提供机会
校园旅行社建在学院内,能够让大学生群体在校内很容易接触到真实的旅行社运营机制。学生们可以了解自己将来就业岗位真实的状况校园旅行社的运营机制、运作模式、工作内容及经营理念。在实践中验证理论知识,利用所学理论知识指导工作实践,熟悉旅行社的各项工作。校园旅游实训基地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专业课程开发、双师型教师培养、行业专家授课、实训基地建设、技能比赛等多维度的、立体化渠道,解决了我校旅游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与困境,为大学生了解旅行社运营提供机会,培养适应文旅融合新业态发展的高职旅游优秀人才。
(二)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实践经验
国家政策一直是鼓励大学生去创新创业的,但高校的象牙塔环境对与学生来说,很难体验到社会上的实质竞争。校园旅行社是实质性的旅游企业,在这里学生可以接触到旅行社中全面的工作内容,旅游路线的推广及策划,游客的接待、景点介绍,跟踪服务及铁路空等部门的票务业务联系等真实工作环境。组建校内生产性旅行社实训基地之后,可以使旅游教育与社会实践更紧密结合,可以使学生一直在真实的旅行社环境中实训、实习,熟悉旅行社产品开发、销售、促销、接待等各个环节,掌握了旅行社操作流程,为今后就业创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拓展了校企合作的深度与广度
校园旅行社的建立有利于学校与旅游企业的有机融合,校园旅行社在一些地区的设立已经较为成熟,有些已做出一定的知名度,成为开设旅游类院校的模范。新形式的校企合作模式,拓展了校企合作的广度,让校内旅游专业的学生能够了解旅游行业所涉及的整个工作流程。通过对本项目的研究,构建校园旅行社,有利于院系、专业与旅游企业的合作。帮助顾客高效决策,提升消费者体验、扩大旅游市场规模、增加旅游消费群,提高旅游质量。校园旅行社拓展了校企合作的广度、深度,为校企合作提供新思路,对实现产学研三位一体的创新成果转化具有重要意义。
四、校园旅游实训基地的建设现状
(一)院校旅游专业实训效果不佳
高职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其实践教学部分大多是通过模拟工作环境操作的形式进行的,教师通过自己的实践工作经验,设计具体情境教学,开展实践训练,引导学生模拟学习真实的工作环节。然而,这种实践教学模式对教师自身的实际工作经验要求较高,很多老师都是毕业直接进了高校,并不具备长时间的企业工作经历,即使利用寒暑假去旅游企业挂职锻炼也无法全部掌握企业全部的操作流程。很大程度上对实训教学的情境设计很难贴近旅游企业的生产工作实际。然而,旅游企业作为旅游人才的用人单位,往往要求高职毕业生进入企业能立马上手工作,而高职院校旅游专业的实训效果较难达到理想的效果,与企业用人实际要求脱钩。
(二)校企合作不够深入
结合高职院校旅游专业校企合作的现状,校企合作形式大多以企业专家进校做讲座,学生短期顶岗实习,人才培养交流会等。企业在对学生的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缺失,只追求毕业生的质量,而未全程深入参与学生的培养。而在对教师的合作培养方面也停留在短期挂职锻炼,教师很难形成体系化的企业工作流程意识,也无法通过实际工作经历教授给学生一线工作知识。校企合作缺乏深入合作沟通,而旅游企业坚持参与学院的人才培养,建立稳定的合作实训平台,共同编制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乃至教材,在现行的合作模式下很难达成目标。 (三)缺乏校企合作平台
高职旅游专业学生教学,尤其是实训环节的教学效果与旅游企业要求存在着结构性的脱节,主要是缺乏稳定、多功能的实训教学平台,所以在日常开展实践教学时很难提高学生职业能力与教师的教学能力。在调研了周围兄弟院校后,发现周边各大拥有旅游管理专业的高职院校已经逐步建成各类校园旅行社类实训室。校园旅行社的建立,完善了旅游专业实训平台的建设。与企业共建校园旅行社,在开展正常旅行社业务的同时,构建相关学生在旅行社实习的准入和准出制度,学生、老师、企业共同参与校园旅行社的业务运营,有效提升学生的专业职业能力和教师的教学工作能力。
五、校企合作背景下校园旅行社的建设举措
(一)校企共定培养方案与课程标准
本项目计划通过软硬件支撑可开设旅游专业群相关核心课程,例如《旅行社经营管理》、《旅游市场营销策划与创新》、《导游业务》等课程,为学生提供较为充分的感性认识和实践;除了满足旅游专业群系列课程的学习及实训,同时实训室硬件设备还可以成为艺术专业群的辅助训练平台,辅助《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展示设计》、《餐饮室内设计》、《酒店室内设计》等相关课程实训。将旅游资源的商业价值充分融合与利用,将新的教学手法与理念渗透到各个专业群的教学环节中去。结合教学,通过“旅行社营销管理软件”的实践操作,从获客渠道,到产品计划制定,从切位制定销售班期,到游客报名处理。全程参与,增加学生企业实践的全面性体验。
(二)组织旅游产品设计与文创大赛
以赛促学,学生通过自由组队,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参加由企业组织的旅行社线路产品设计大赛。届时省内各大景区、旅游企业产品经理,人事经理将一同参与大赛评选。最终通过产教融合,达到为行业创新发展,为企业选拔优秀人才的目标。除此之外,学生还可以参加创新创业景区文创大赛,学校组织学生通过企业讲师,园区工作人员,校园内宣导方式,了解景区文创项目,进行景区文创项目宣导。比赛项目设立摄影、绘画、演讲等各项奖项,由指导教师带领同学参与文创奖项评选。
(三)共建校园TMC(商旅服务)服务站
校园内设实训基地,组建差旅服务部,让学生用最便捷,最安全的方式参与实训。体验无距离有温度的校企文化。通过校园TMC,为在校师生提供机票,火车票,签证,保险,酒店等商旅服务。企业派专人指导、监督、管理产品的服务流程。真实的订单操作,培养学生综合的接待操作能力与对外沟通能力的同时,可以第一时间协助处理在校师生的差旅问题。企业为学校提供商旅单项服务课程授课。如:TMC概论,TMC操作流程,签证基础,保险知识,销售中常见法务问题解析讲座等。企业配套专人对接学生差旅服务部门,并配备专属的24小时后场服务、系统支持、商旅服务及应急事件的处理。
(四)组建教师企业工作站
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双赢、共同发展”,实现专业建设与企业发展共同推进的原则,在企业建立、运行“教师工作站”,以求在人才培养、师资建设、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工作站可全面推动和深化校企合作,形成校企兼容的工作团队,增强学校教师职业技能素养,实现学校、企业和学生的三方共赢。国旅为海院提供教师再培训、顶岗学习等服务,促进专业教师,熟悉业务流程,了解行业动态。校企双方共同组建专家库,根据实际需要,聘用对方专家人员。
六、结语
构建校园旅行社有利于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旨在教学、科研、竞赛和校企合作等方面发挥突出作用。校企合作共建校园旅行社也是科研和产业的创新基地。该旅行社建成后,结合旅行社运营经验,可以开展校园旅行社相关业务,如代订机酒、旅游产品设计、智慧旅游推荐平台开发、教职工旅游线路设计成团、文旅融合创意产品设计等。在立足教学、服务行业与地方经济、产学结合、校企共赢的原则上,有效提升旅游专业群学生专业服务能力,顺应职业能力发展要求。
(作者单位: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
基金:2019年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一般项目:基于UGC的校园虚擬旅行社个性化旅游推荐平台设计研究,编号:201912679017Y。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文旅融合的发展,旅游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全国都在积极建设文旅产业基地,本文通过调研多家兄弟院校,发现周边各大拥有旅游管理专业的高校已经逐步建成各类校园旅行社类实训室。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和中国国旅(江苏)合作,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课程开发、双师型教师培养、行业专家授课、实训基地建设、技能比赛开发等多维度、立体化渠道,解决我校旅游专业群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与困境,培养适应文旅融合新业态发展的高职旅游人才。
二、校园旅行社研究现状
马海燕认为高职旅游管理实训教学的训练效果不理想、校企合作不深入、学生技能与素质培养不同步。校园旅行社的建立应当从搭建平台、制定运行规范、构建双师型教学队伍入手,通过职业素质拓展训练、设立企业课堂、组建虚拟旅行社等方式,组织实施循序渐进的导游技能训练,实践教学由“模拟”到“实战”,有效推进了专业课程改革,实现将工作任务嵌入教学内容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目标。潘立新以移动互联网背景下使用移动互联网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探索大学生与移动互联网背景下旅行社在实际中的交流和互动,大学生的旅游行为特征,利用“滁州学院宝中旅游”设立、运营、宣传营销、交费均以移动互联网为主渠道,所有程序均在网上办理,极大地方便了酷爱旅游的学生。李清波通过对创新创业教育现状的分析,提出“基础能力—专业技能—实践训练”的梯度式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王建华指出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时代背景下,需要政府支持、行业监督、学校参与,构建政产学三位一体的校园旅行社不仅对大学创业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也对高校旅游人才的培养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对基于校企合作模式的创新实践教学进行了探索。張振道认为大学生进行校园旅行社创业是“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时代背景下的产物。在学校创立了“绿意旅行社”,经创业团队的真实运营操作,逐步开展各旅游项目的综合运营,正逐渐走向规范有序的运营轨道,将建成以高职院校校园为根基方便大学生出游的新时代旅游公司。 “绿意旅行社”是实实在在的旅游企业,其创业团队成员接触到的是旅行社真实的工作内容,可以提前了解旅行社的工作内容和经营运作,从而全面提升旅游专业大学生专业实践能力,为其毕业后创业提供宝贵的借鉴经验。这既对高职院校学生在校创业有积极的影响,又对高职院校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有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
三、高职建立校园旅行社的重要性
(一)为大学生了解旅行社运营提供机会
校园旅行社建在学院内,能够让大学生群体在校内很容易接触到真实的旅行社运营机制。学生们可以了解自己将来就业岗位真实的状况校园旅行社的运营机制、运作模式、工作内容及经营理念。在实践中验证理论知识,利用所学理论知识指导工作实践,熟悉旅行社的各项工作。校园旅游实训基地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专业课程开发、双师型教师培养、行业专家授课、实训基地建设、技能比赛等多维度的、立体化渠道,解决了我校旅游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与困境,为大学生了解旅行社运营提供机会,培养适应文旅融合新业态发展的高职旅游优秀人才。
(二)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实践经验
国家政策一直是鼓励大学生去创新创业的,但高校的象牙塔环境对与学生来说,很难体验到社会上的实质竞争。校园旅行社是实质性的旅游企业,在这里学生可以接触到旅行社中全面的工作内容,旅游路线的推广及策划,游客的接待、景点介绍,跟踪服务及铁路空等部门的票务业务联系等真实工作环境。组建校内生产性旅行社实训基地之后,可以使旅游教育与社会实践更紧密结合,可以使学生一直在真实的旅行社环境中实训、实习,熟悉旅行社产品开发、销售、促销、接待等各个环节,掌握了旅行社操作流程,为今后就业创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拓展了校企合作的深度与广度
校园旅行社的建立有利于学校与旅游企业的有机融合,校园旅行社在一些地区的设立已经较为成熟,有些已做出一定的知名度,成为开设旅游类院校的模范。新形式的校企合作模式,拓展了校企合作的广度,让校内旅游专业的学生能够了解旅游行业所涉及的整个工作流程。通过对本项目的研究,构建校园旅行社,有利于院系、专业与旅游企业的合作。帮助顾客高效决策,提升消费者体验、扩大旅游市场规模、增加旅游消费群,提高旅游质量。校园旅行社拓展了校企合作的广度、深度,为校企合作提供新思路,对实现产学研三位一体的创新成果转化具有重要意义。
四、校园旅游实训基地的建设现状
(一)院校旅游专业实训效果不佳
高职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其实践教学部分大多是通过模拟工作环境操作的形式进行的,教师通过自己的实践工作经验,设计具体情境教学,开展实践训练,引导学生模拟学习真实的工作环节。然而,这种实践教学模式对教师自身的实际工作经验要求较高,很多老师都是毕业直接进了高校,并不具备长时间的企业工作经历,即使利用寒暑假去旅游企业挂职锻炼也无法全部掌握企业全部的操作流程。很大程度上对实训教学的情境设计很难贴近旅游企业的生产工作实际。然而,旅游企业作为旅游人才的用人单位,往往要求高职毕业生进入企业能立马上手工作,而高职院校旅游专业的实训效果较难达到理想的效果,与企业用人实际要求脱钩。
(二)校企合作不够深入
结合高职院校旅游专业校企合作的现状,校企合作形式大多以企业专家进校做讲座,学生短期顶岗实习,人才培养交流会等。企业在对学生的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缺失,只追求毕业生的质量,而未全程深入参与学生的培养。而在对教师的合作培养方面也停留在短期挂职锻炼,教师很难形成体系化的企业工作流程意识,也无法通过实际工作经历教授给学生一线工作知识。校企合作缺乏深入合作沟通,而旅游企业坚持参与学院的人才培养,建立稳定的合作实训平台,共同编制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乃至教材,在现行的合作模式下很难达成目标。 (三)缺乏校企合作平台
高职旅游专业学生教学,尤其是实训环节的教学效果与旅游企业要求存在着结构性的脱节,主要是缺乏稳定、多功能的实训教学平台,所以在日常开展实践教学时很难提高学生职业能力与教师的教学能力。在调研了周围兄弟院校后,发现周边各大拥有旅游管理专业的高职院校已经逐步建成各类校园旅行社类实训室。校园旅行社的建立,完善了旅游专业实训平台的建设。与企业共建校园旅行社,在开展正常旅行社业务的同时,构建相关学生在旅行社实习的准入和准出制度,学生、老师、企业共同参与校园旅行社的业务运营,有效提升学生的专业职业能力和教师的教学工作能力。
五、校企合作背景下校园旅行社的建设举措
(一)校企共定培养方案与课程标准
本项目计划通过软硬件支撑可开设旅游专业群相关核心课程,例如《旅行社经营管理》、《旅游市场营销策划与创新》、《导游业务》等课程,为学生提供较为充分的感性认识和实践;除了满足旅游专业群系列课程的学习及实训,同时实训室硬件设备还可以成为艺术专业群的辅助训练平台,辅助《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展示设计》、《餐饮室内设计》、《酒店室内设计》等相关课程实训。将旅游资源的商业价值充分融合与利用,将新的教学手法与理念渗透到各个专业群的教学环节中去。结合教学,通过“旅行社营销管理软件”的实践操作,从获客渠道,到产品计划制定,从切位制定销售班期,到游客报名处理。全程参与,增加学生企业实践的全面性体验。
(二)组织旅游产品设计与文创大赛
以赛促学,学生通过自由组队,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参加由企业组织的旅行社线路产品设计大赛。届时省内各大景区、旅游企业产品经理,人事经理将一同参与大赛评选。最终通过产教融合,达到为行业创新发展,为企业选拔优秀人才的目标。除此之外,学生还可以参加创新创业景区文创大赛,学校组织学生通过企业讲师,园区工作人员,校园内宣导方式,了解景区文创项目,进行景区文创项目宣导。比赛项目设立摄影、绘画、演讲等各项奖项,由指导教师带领同学参与文创奖项评选。
(三)共建校园TMC(商旅服务)服务站
校园内设实训基地,组建差旅服务部,让学生用最便捷,最安全的方式参与实训。体验无距离有温度的校企文化。通过校园TMC,为在校师生提供机票,火车票,签证,保险,酒店等商旅服务。企业派专人指导、监督、管理产品的服务流程。真实的订单操作,培养学生综合的接待操作能力与对外沟通能力的同时,可以第一时间协助处理在校师生的差旅问题。企业为学校提供商旅单项服务课程授课。如:TMC概论,TMC操作流程,签证基础,保险知识,销售中常见法务问题解析讲座等。企业配套专人对接学生差旅服务部门,并配备专属的24小时后场服务、系统支持、商旅服务及应急事件的处理。
(四)组建教师企业工作站
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双赢、共同发展”,实现专业建设与企业发展共同推进的原则,在企业建立、运行“教师工作站”,以求在人才培养、师资建设、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工作站可全面推动和深化校企合作,形成校企兼容的工作团队,增强学校教师职业技能素养,实现学校、企业和学生的三方共赢。国旅为海院提供教师再培训、顶岗学习等服务,促进专业教师,熟悉业务流程,了解行业动态。校企双方共同组建专家库,根据实际需要,聘用对方专家人员。
六、结语
构建校园旅行社有利于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旨在教学、科研、竞赛和校企合作等方面发挥突出作用。校企合作共建校园旅行社也是科研和产业的创新基地。该旅行社建成后,结合旅行社运营经验,可以开展校园旅行社相关业务,如代订机酒、旅游产品设计、智慧旅游推荐平台开发、教职工旅游线路设计成团、文旅融合创意产品设计等。在立足教学、服务行业与地方经济、产学结合、校企共赢的原则上,有效提升旅游专业群学生专业服务能力,顺应职业能力发展要求。
(作者单位: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
基金:2019年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一般项目:基于UGC的校园虚擬旅行社个性化旅游推荐平台设计研究,编号:201912679017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