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从概念解读的生活化、习题训练的人性化和应用能力的自主化这三个方面开展论述工作,详细说明小学数学有效化教学目标的实践。希望为今后的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提供参考借鉴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教学;数学教师
小学数学的教学工作一般遵守启蒙性和认知性的典型特征。这也是依据小学数学教学难度相对较低的客观现实提出的。在小学时期夯实学生的数学基础素养,提高其数学应用能力不仅有利于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也有利于为他们今后的数学学习工作奠定一个稳固的基础。
一、生活化解读概念,降低理解难度
小学三年级的数学知识教学主要以基础的数学概念为主,通过讲解这些概念帮助学生树立起对数学这个学科的整体理解和认识。因此教师必须充分重视每一个数学概念的讲解。考虑到数学是一门和实际生活联系非常密切的学科,所以教师可以从实际生活的角度入手,解读数学概念。这有利于加深学生的认识程度,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
例如,在“克与千克”这一部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实际生活向学生作出如下讲解:“同学们。克与千克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计量单位,在数学学科中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可能大家在实际生活中接触得并不多,但是举几个例子大家就明白了。家长每天到菜市场买菜,每种蔬菜会标出价格。也许我们在对重量的描述单位是‘斤’,1斤=500克,2斤=1千克。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大家一定要熟练掌握。”教师在教学阶段把书本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结合起来,这有利于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克与千克这两种计量单位。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深度,教师也可以布置“帮助家长到超市买水果”的课后作业,当学生带着钱到超市买水果时,一定会涉及到对价格计量方式的接触。比如1千克苹果10元,1千克香蕉6.5元等。学生亲自观察到的计量方式有利于他们持续而巩固性掌握书本知识内容。因此,概念解读的生活化是一种有效帮助理解的教学方式,不仅教师在使用时信手拈来,学生在接受时也能保持兴趣,是很便利的教学举措。
二、人性化习题训练,保护学习热情
习题训练是数学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数学能力提升的关键保障条件。在小学数学教学阶段,教师布置适量的练习题目可以敦促学生及时复习之前所学的数学知识。与此同时学生也会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充分注重练习题的布置是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但是习题数量的布置也要遵守适度原则,如果布置数量过多,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布置数量过少又很难达到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得根本目的,所以教师要严格控制题目的安排数量,一切从实际出发,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科学布置作业。
例如,题目“请计算下列算式的结果:1.5×12;2.10×13;3.15×21;4.20×18”这一组题目中,第二项和第四项具有很强的相似性,都是在考察学生整十位的两位数和一般的两位数相乘的有关知识。这些题目的布置目的就是保證学生对算法运用的熟练度,所以二者之间就有了很强的相似性甚至雷同。所以教师可以把第四道题用别的题目替代,这也未尝不是一个好方法。
三、自主化提升能力,尊重教育理念
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开展的另一个重要部分便是学生数学知识体系的夯实和数学综合能力的提升。三年级数学教学工作的开展也必须要充分重视应用能力这一部分的教学工作,只有指导学生把自己在书本上所学的知识灵活应用在现实生活中,教师的教学目标才算真正完成。例如,最常见的计时单位“时、分、秒以及年、月、日”等内容是学生每天都可以接触到的,因此在讲解这一部分知识的过程中,教师也要注重强化学生的应用能力。例如,正确看表、掌握12小时制和24小时制的计时方法,以及年、月、日三者之间的关系,平年和闰年的计算方法以及2月何时为29天,何时为28天等。这都是和实际生活联系甚为密切的点,也是学生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密切注意,实际应用不是让学生正确解答那些以实际生活为背景的数学题目,而是进一步地指引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现象,发现生活问题,并予以解决。例如,班级内某位学生是2012年2月29日的生日,这是一个相对特殊的日子,所以教师可以让全班同学一起算一算这名同学从出生到现在一共过了几个生日。这就是把书本知识和实际生活密切联系的典型案例。学生自己思考问题的答案,有利于强化对数学知识的认识程度。
综上所述,小学三年级的数学更倾向于一种启蒙性教育。通过开展教学工作初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数学学科能力。因此三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也应当围绕这一中心展开,使用符合学生认识发展规律的教学模式开展工作,才能最终实帮助学生在数学学习的道路上打好根基。
参考文献:
[1]张卫星.小学数学“核心问题”的提练路径——以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为例[J].辽宁教育,2020(05):81-83.
[2]赵宏.谈教学方法创新下如何提升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质量[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02):80.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教学;数学教师
小学数学的教学工作一般遵守启蒙性和认知性的典型特征。这也是依据小学数学教学难度相对较低的客观现实提出的。在小学时期夯实学生的数学基础素养,提高其数学应用能力不仅有利于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也有利于为他们今后的数学学习工作奠定一个稳固的基础。
一、生活化解读概念,降低理解难度
小学三年级的数学知识教学主要以基础的数学概念为主,通过讲解这些概念帮助学生树立起对数学这个学科的整体理解和认识。因此教师必须充分重视每一个数学概念的讲解。考虑到数学是一门和实际生活联系非常密切的学科,所以教师可以从实际生活的角度入手,解读数学概念。这有利于加深学生的认识程度,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
例如,在“克与千克”这一部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实际生活向学生作出如下讲解:“同学们。克与千克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计量单位,在数学学科中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可能大家在实际生活中接触得并不多,但是举几个例子大家就明白了。家长每天到菜市场买菜,每种蔬菜会标出价格。也许我们在对重量的描述单位是‘斤’,1斤=500克,2斤=1千克。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大家一定要熟练掌握。”教师在教学阶段把书本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结合起来,这有利于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克与千克这两种计量单位。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深度,教师也可以布置“帮助家长到超市买水果”的课后作业,当学生带着钱到超市买水果时,一定会涉及到对价格计量方式的接触。比如1千克苹果10元,1千克香蕉6.5元等。学生亲自观察到的计量方式有利于他们持续而巩固性掌握书本知识内容。因此,概念解读的生活化是一种有效帮助理解的教学方式,不仅教师在使用时信手拈来,学生在接受时也能保持兴趣,是很便利的教学举措。
二、人性化习题训练,保护学习热情
习题训练是数学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数学能力提升的关键保障条件。在小学数学教学阶段,教师布置适量的练习题目可以敦促学生及时复习之前所学的数学知识。与此同时学生也会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充分注重练习题的布置是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但是习题数量的布置也要遵守适度原则,如果布置数量过多,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布置数量过少又很难达到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得根本目的,所以教师要严格控制题目的安排数量,一切从实际出发,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科学布置作业。
例如,题目“请计算下列算式的结果:1.5×12;2.10×13;3.15×21;4.20×18”这一组题目中,第二项和第四项具有很强的相似性,都是在考察学生整十位的两位数和一般的两位数相乘的有关知识。这些题目的布置目的就是保證学生对算法运用的熟练度,所以二者之间就有了很强的相似性甚至雷同。所以教师可以把第四道题用别的题目替代,这也未尝不是一个好方法。
三、自主化提升能力,尊重教育理念
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开展的另一个重要部分便是学生数学知识体系的夯实和数学综合能力的提升。三年级数学教学工作的开展也必须要充分重视应用能力这一部分的教学工作,只有指导学生把自己在书本上所学的知识灵活应用在现实生活中,教师的教学目标才算真正完成。例如,最常见的计时单位“时、分、秒以及年、月、日”等内容是学生每天都可以接触到的,因此在讲解这一部分知识的过程中,教师也要注重强化学生的应用能力。例如,正确看表、掌握12小时制和24小时制的计时方法,以及年、月、日三者之间的关系,平年和闰年的计算方法以及2月何时为29天,何时为28天等。这都是和实际生活联系甚为密切的点,也是学生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密切注意,实际应用不是让学生正确解答那些以实际生活为背景的数学题目,而是进一步地指引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现象,发现生活问题,并予以解决。例如,班级内某位学生是2012年2月29日的生日,这是一个相对特殊的日子,所以教师可以让全班同学一起算一算这名同学从出生到现在一共过了几个生日。这就是把书本知识和实际生活密切联系的典型案例。学生自己思考问题的答案,有利于强化对数学知识的认识程度。
综上所述,小学三年级的数学更倾向于一种启蒙性教育。通过开展教学工作初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数学学科能力。因此三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也应当围绕这一中心展开,使用符合学生认识发展规律的教学模式开展工作,才能最终实帮助学生在数学学习的道路上打好根基。
参考文献:
[1]张卫星.小学数学“核心问题”的提练路径——以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为例[J].辽宁教育,2020(05):81-83.
[2]赵宏.谈教学方法创新下如何提升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质量[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0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