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学迟到、课上扰乱教学秩序、打架、找各种借口不交作业……面对一些学生的屡次“出格”行为,你会不会下意识地想到“惩戒”?如果要惩戒,又会以哪种形式进行?
在赏识教育盛行的当下,教师是谈“惩”色变,现在和教师谈惩罚学生的问题,马上会让老师紧张,仿佛惩罚与教育已经水火不相容了,由此造成的后果是不少教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对孩子所犯的错误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学生犯了错误,教师碰而不止,见而不纠,对学生的错误、缺点不加以惩戒,一味地包容迁就,以至于学生被“宠”坏了,有的学生自私冷酷,个性脆弱,心理承受能力差。
在我们奉行“赏识”“鼓励”“拇指”教育的时候,我们应该看到它们的局限所在,不能把赏识作为万用万灵的法宝,教育的词典里应该保留“惩戒”,花季少年应当由惩戒护航。
惩戒与体罚不同,它们有着本质的区别。体罚是一种暴力手段,它摧残学生的肉体和心理,给学生造成的显性或隐性的危害是不言而喻的,我们应该旗帜鲜明地反对体罚。但惩戒是在不伤害学生身心健康的情况下,抑制不良行为的发生,是教师对学生个体和集体的关爱,是一种至上的教育境界,是一种融入人情味的教育,包含着宽容和谅解。
缺少惩戒的教育是不完美的教育,是不和谐的教育。实践证明,赏识教育给予学生自信心,惩戒教育能够让学生明辨是非,一定“度”的惩戒教育是赏识教育道路上必不可少的一道风景。教育不是神话,而是一个长期反复的过程。一个问题学生,老师表扬了他,这个学生从此发生了变化,成了优秀生,这样的教育如童话般美丽,但是我们知道,不是所有的“丑小鸭”都能变成“白天鹅”。教育的本质是转变人的行为,当学生出现不良行为时,教师采用恰当的惩戒,把握恰当的惩戒尺度,把惩戒的教育效能发挥到最大,这样的惩戒方式是应该提倡的。
西方教育在提倡个性发展的同时,也注重惩戒的教育作用。日本法律规定,必要时可依据监督机关的规定,对学生实施惩戒;美国教师的惩戒权包括:言语责备、剥夺某种特权、留校、惩戒性转学、短期停学、开除等;英国的教师惩戒权包括:罚写作文、周末不让回家、停学等;在澳洲,一些学校设有警戒室;在新加坡甚至规定在辅导、留校的惩戒方式不能奏效后,校长和副校长有权用藤条对违规学生进行体罚。从西方国家对违规学生的惩戒来看,它们还是认同惩戒教育和赏识教育和谐并行的,让学生能够在两者共同的教育中不断追求上进,健康快乐地学习和成长。
对此,我国的一些学校对学生的惩戒也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潍坊一小学则推行“绿色惩戒”方式,如果在考试中作弊了,学生可以选择一种惩罚方式,比如背诵五则励志名言,收集勤奋学习、诚实守信类文章一篇,并写出心得体会,还可以选择一种适合自己并且有良好教育效果的惩戒方式。
笔者带的班里有两个卫生习惯差的孩子,喜欢乱扔垃圾,提醒过很多次,总是不改。我告诉他们,乱扔垃圾是没有公德的表现,会给他人造成麻烦,给他人造成了麻煩,就要用为他人解决麻烦的方式来弥补。于是让他们戴上“义工”红袖章,提着垃圾袋,到校园里捡半个小时垃圾。
其中一个孩子在那周的周记里将自己如何鼓起勇气向别人要垃圾的尴尬心理和旁人的异样眼光写得生动活泼、自然,我在班里表扬了他。这种惩戒办法既可以使违规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还受到了教育;既维护了学生人格尊严,也使学生心灵上受到震撼,从而产生改正缺点的渴望;既避免了学生对教师和家长说教式教育的敌意和不满,也维护了学校教育合法的尺度。
青少年正值人生花季,发展犹如树苗成长,成为笔直的参天大树就必须剪去旁枝。出于爱的目的,恰到好处的惩戒既是对学生负责,也是对社会负责。为了明天,教育需要一把充满智慧的“戒尺”。
在赏识教育盛行的当下,教师是谈“惩”色变,现在和教师谈惩罚学生的问题,马上会让老师紧张,仿佛惩罚与教育已经水火不相容了,由此造成的后果是不少教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对孩子所犯的错误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学生犯了错误,教师碰而不止,见而不纠,对学生的错误、缺点不加以惩戒,一味地包容迁就,以至于学生被“宠”坏了,有的学生自私冷酷,个性脆弱,心理承受能力差。
在我们奉行“赏识”“鼓励”“拇指”教育的时候,我们应该看到它们的局限所在,不能把赏识作为万用万灵的法宝,教育的词典里应该保留“惩戒”,花季少年应当由惩戒护航。
惩戒与体罚不同,它们有着本质的区别。体罚是一种暴力手段,它摧残学生的肉体和心理,给学生造成的显性或隐性的危害是不言而喻的,我们应该旗帜鲜明地反对体罚。但惩戒是在不伤害学生身心健康的情况下,抑制不良行为的发生,是教师对学生个体和集体的关爱,是一种至上的教育境界,是一种融入人情味的教育,包含着宽容和谅解。
缺少惩戒的教育是不完美的教育,是不和谐的教育。实践证明,赏识教育给予学生自信心,惩戒教育能够让学生明辨是非,一定“度”的惩戒教育是赏识教育道路上必不可少的一道风景。教育不是神话,而是一个长期反复的过程。一个问题学生,老师表扬了他,这个学生从此发生了变化,成了优秀生,这样的教育如童话般美丽,但是我们知道,不是所有的“丑小鸭”都能变成“白天鹅”。教育的本质是转变人的行为,当学生出现不良行为时,教师采用恰当的惩戒,把握恰当的惩戒尺度,把惩戒的教育效能发挥到最大,这样的惩戒方式是应该提倡的。
西方教育在提倡个性发展的同时,也注重惩戒的教育作用。日本法律规定,必要时可依据监督机关的规定,对学生实施惩戒;美国教师的惩戒权包括:言语责备、剥夺某种特权、留校、惩戒性转学、短期停学、开除等;英国的教师惩戒权包括:罚写作文、周末不让回家、停学等;在澳洲,一些学校设有警戒室;在新加坡甚至规定在辅导、留校的惩戒方式不能奏效后,校长和副校长有权用藤条对违规学生进行体罚。从西方国家对违规学生的惩戒来看,它们还是认同惩戒教育和赏识教育和谐并行的,让学生能够在两者共同的教育中不断追求上进,健康快乐地学习和成长。
对此,我国的一些学校对学生的惩戒也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潍坊一小学则推行“绿色惩戒”方式,如果在考试中作弊了,学生可以选择一种惩罚方式,比如背诵五则励志名言,收集勤奋学习、诚实守信类文章一篇,并写出心得体会,还可以选择一种适合自己并且有良好教育效果的惩戒方式。
笔者带的班里有两个卫生习惯差的孩子,喜欢乱扔垃圾,提醒过很多次,总是不改。我告诉他们,乱扔垃圾是没有公德的表现,会给他人造成麻烦,给他人造成了麻煩,就要用为他人解决麻烦的方式来弥补。于是让他们戴上“义工”红袖章,提着垃圾袋,到校园里捡半个小时垃圾。
其中一个孩子在那周的周记里将自己如何鼓起勇气向别人要垃圾的尴尬心理和旁人的异样眼光写得生动活泼、自然,我在班里表扬了他。这种惩戒办法既可以使违规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还受到了教育;既维护了学生人格尊严,也使学生心灵上受到震撼,从而产生改正缺点的渴望;既避免了学生对教师和家长说教式教育的敌意和不满,也维护了学校教育合法的尺度。
青少年正值人生花季,发展犹如树苗成长,成为笔直的参天大树就必须剪去旁枝。出于爱的目的,恰到好处的惩戒既是对学生负责,也是对社会负责。为了明天,教育需要一把充满智慧的“戒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