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学者李冲锋用“技术的兴趣、实践的兴趣和解放的兴趣”三个关键词表示三种课程理论的追求: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的实质是“技术”兴趣;实践性课程开发理论的追求是“实践”兴趣;而概念重建主义则批判传统课程,追求“解放”兴趣。
【关键词】 课程改革 英语校本 课程变革
刘曙峰(2005)曾指出,“技术兴趣”阶段的教师专业化具有以下三种特点:以技能熟练为基本模式;以被动适应为行为特点;以追求功利为目标取向。他认为,“技术兴趣”制约了教师自身的成长和发展,正如李冲锋教授提及:泰勒原理的局限在于其目标控制取向,目标之外的知识,无论好坏,一概被忽视,而且这个目标是由人确定的,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两位学者都认可“技术兴趣”对教育的制约作用,可是,泰勒原理至今都在指导课程论、学校的教育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这不禁让我产生质疑:课程论有实际价值吗?它的确指导了实践吗?也引发了我的思考:作为学生,课程改革对于学生英语学习哪些方面产生了影响呢?
我国的课程改革理论主要从国外移植而来,根据学者赵昌木(2002)的说法,我国课程改革的内容,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程结构的优化、课程内容的更新、教材的编制与建设以及课程管理体制的变革。这一分类几乎将课程改革的内容全部包含在内了,因此本篇文章,笔者将结合自身英语学习情况,分别从前三个方面对课程改革和英语学习方式的关系提出自己的理解。
1. 课程目标的确定
我国从2001年起,将英语学习的课程目标转变为“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英语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等。在我小学阶段,英语课一直是大家最喜欢的课程,老师上课会给大家看动画电影、听音乐,组织演话剧等丰富的课堂活动。为了能够在各种活动中展现自己,我也很乐意按照老师的要求,去记忆很多新的词汇,尽管在刚开始接触英语时,每一步都很难。但是现在回想起来,老师的教学活动都是按照课程目标进行的,并且成功地培养了我们对英语的兴趣。然而,在以往的英语课程标准中, 将“掌握语言基本知识和技能”放在首位,按照我的启蒙英语老师的说法,“我们当时学英语哪有这么多活动?老师更多地会让我们拼读抄写单词,单词听写就是最常见的教学活动了……”。虽然现在,老师们还会常常使用听写等方式来检查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但相较于以前,这只是学习的辅助手段了。过去逼迫学生去记忆单词等,现在则是激励学生主动做这一类“机械记忆”的活动,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也在教学活动中得以体现。
可见,随着课程目标不断改革与更新,为了实现这些目标,英语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的英语学习方式都在不断调整与变革:重视学生对英语的兴趣使得我们的英语学习更有趣味性。我们需要重视课程目标的确定,这是我们教学和学习的导航仪。
2. 课程结构优化
我国的课程结构是: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2003年至2007年,在我接受小学教育阶段,这三类课程分别体现为:有教育部课程标准的教材,如语文数学等;《可爱的江苏》《美丽的阜宁》等地方特色的教材;以印发每周播放的歌曲介绍为主的校本课程。这三类课程在学校受重视程度显而易见,课时安排方面,主要时间都用来修习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只是以每周两节阅读课的形式呈现,由我们学生自主决定是否读学校下发的两本材料;至于校本课程,我那时甚至都不知道其存在,每周一节校本课往往都被学生们用来自习。而十年后,2016至2017年,我分别在两所中学实习,一所是县中,另一所是省会城市的高中,我未注意到这两所学校地方课程的课时安排,校本课程时间安排依旧是每周一节。不过校本课程的形式包括:足球、太极又或者日语入门介绍等等,相较于十年前,其形式更加丰富,学生的参与度也更高。在和学生们的闲聊中,我发现无论是体育班的足球还是文科班的日语入门,都是在征求了班级学生的意见后开授的,据我观察,我发现学生会利用网络去了解相关的日语知识,校本课堂主要是以学生自我展示为主。可见,这一类校本课程在无形中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发展。
学者倪娟和马斌(2015)在有关“课程结构”和“课程管理”研究中表示,“课程结构的突出问题就是缺乏选择性和多样性,统整性和综合性”,与十年前相比,当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地位逐步有一些提升,但由于种种“功利”性原因,一直未能得到正视。同样地,课程结构的地位也值得我们深思。
3. 课程内容的更新
以牛津英语八年级下册课本为例,部分内容得到了更新,如现在第二、三单元Reading部分的文章已经变为《格列佛游记》选段和《爱丽斯漫游仙境》选段,这一模块的教材旨在培养学生欣赏儿童英美文学的能力,因此Reading部分文章相应做了调整。随之而来,学生学习本模块的方式发生了变化,受益于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师在课堂中播放课文相关的视频,学生逐渐适应视听教育、影视教育的学习方式,也更多地学会利用网络等信息化工具辅助学习。
2007年至2013年,是我的中学阶段,那时英语课堂更多依赖老师的板书等传统教育媒体,我们的学习也大多数依赖于纸笔,教材教辅课堂笔记之类的使用率相对很高;而在今天的课堂,随着手机电脑录音笔的普及,学生们会将部分课堂内容录音、在课后向老师拷贝课件,便于回家后的复习。学生们越来越多地自主使用信息化工具在信息化环境中学习,这似乎巧妙地符合了实践中心课程理论,学生的“实践兴趣”在此过程中得到提升。
判断学习方式变革的标准是学习活动中的理念、环境、工具、媒体、材料等是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从课程改革理论中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程结构的优化、课程内容的更新三个方面,我对比了学生英语学习方式以及校本课程学习方式的变革,发现课程改革不仅在宏观层面对学生学习方式产生了影响,也通过课程内容、教材、课程管理体制等方面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学生的学习方式。
这给我的启示是:首先,由于我们的课程改革一直在进行,所以新教师和高中生的代沟必然存在,尽管年龄差只有四五岁,但我们的学习方式是有很大差异的。因此,新教师反而更应该警醒自己:是否过于死板,应该更多地思考自己在教学中的位置,思考学生的学习方式。其次,教师需要领跑,站在課程的高度,关注课程改革每一个细微之处的变化,与时俱进地引导学生发现更多更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最后,课程改革必须日日新,但是“技术兴趣”“实践兴趣”和“解放兴趣”没有高下之别,教师当立足课程改革,利用好每一阶段课程理论的优势,扬其所长,助力教学。
参考文献
[1] 刘曙峰.教师专业发展:从“技术兴趣”到“解放兴趣”[J].教师教育研究,2005(06):17-21.
[2] 赵昌木,徐继存.我国课程改革研究20年:回顾与前瞻[J].课程.教材.教法,2002(01):3-10.
[3] 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4] 倪娟,马斌.“课程结构”与“课程管理”转变的相关思考——“江苏省普通高中课程基地”研究[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5(04):61-67.
[5] 王运武,朱明月.学习方式何以变革:标准与路径[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5(03):27-35.
【关键词】 课程改革 英语校本 课程变革
刘曙峰(2005)曾指出,“技术兴趣”阶段的教师专业化具有以下三种特点:以技能熟练为基本模式;以被动适应为行为特点;以追求功利为目标取向。他认为,“技术兴趣”制约了教师自身的成长和发展,正如李冲锋教授提及:泰勒原理的局限在于其目标控制取向,目标之外的知识,无论好坏,一概被忽视,而且这个目标是由人确定的,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两位学者都认可“技术兴趣”对教育的制约作用,可是,泰勒原理至今都在指导课程论、学校的教育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这不禁让我产生质疑:课程论有实际价值吗?它的确指导了实践吗?也引发了我的思考:作为学生,课程改革对于学生英语学习哪些方面产生了影响呢?
我国的课程改革理论主要从国外移植而来,根据学者赵昌木(2002)的说法,我国课程改革的内容,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程结构的优化、课程内容的更新、教材的编制与建设以及课程管理体制的变革。这一分类几乎将课程改革的内容全部包含在内了,因此本篇文章,笔者将结合自身英语学习情况,分别从前三个方面对课程改革和英语学习方式的关系提出自己的理解。
1. 课程目标的确定
我国从2001年起,将英语学习的课程目标转变为“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英语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等。在我小学阶段,英语课一直是大家最喜欢的课程,老师上课会给大家看动画电影、听音乐,组织演话剧等丰富的课堂活动。为了能够在各种活动中展现自己,我也很乐意按照老师的要求,去记忆很多新的词汇,尽管在刚开始接触英语时,每一步都很难。但是现在回想起来,老师的教学活动都是按照课程目标进行的,并且成功地培养了我们对英语的兴趣。然而,在以往的英语课程标准中, 将“掌握语言基本知识和技能”放在首位,按照我的启蒙英语老师的说法,“我们当时学英语哪有这么多活动?老师更多地会让我们拼读抄写单词,单词听写就是最常见的教学活动了……”。虽然现在,老师们还会常常使用听写等方式来检查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但相较于以前,这只是学习的辅助手段了。过去逼迫学生去记忆单词等,现在则是激励学生主动做这一类“机械记忆”的活动,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也在教学活动中得以体现。
可见,随着课程目标不断改革与更新,为了实现这些目标,英语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的英语学习方式都在不断调整与变革:重视学生对英语的兴趣使得我们的英语学习更有趣味性。我们需要重视课程目标的确定,这是我们教学和学习的导航仪。
2. 课程结构优化
我国的课程结构是: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2003年至2007年,在我接受小学教育阶段,这三类课程分别体现为:有教育部课程标准的教材,如语文数学等;《可爱的江苏》《美丽的阜宁》等地方特色的教材;以印发每周播放的歌曲介绍为主的校本课程。这三类课程在学校受重视程度显而易见,课时安排方面,主要时间都用来修习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只是以每周两节阅读课的形式呈现,由我们学生自主决定是否读学校下发的两本材料;至于校本课程,我那时甚至都不知道其存在,每周一节校本课往往都被学生们用来自习。而十年后,2016至2017年,我分别在两所中学实习,一所是县中,另一所是省会城市的高中,我未注意到这两所学校地方课程的课时安排,校本课程时间安排依旧是每周一节。不过校本课程的形式包括:足球、太极又或者日语入门介绍等等,相较于十年前,其形式更加丰富,学生的参与度也更高。在和学生们的闲聊中,我发现无论是体育班的足球还是文科班的日语入门,都是在征求了班级学生的意见后开授的,据我观察,我发现学生会利用网络去了解相关的日语知识,校本课堂主要是以学生自我展示为主。可见,这一类校本课程在无形中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发展。
学者倪娟和马斌(2015)在有关“课程结构”和“课程管理”研究中表示,“课程结构的突出问题就是缺乏选择性和多样性,统整性和综合性”,与十年前相比,当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地位逐步有一些提升,但由于种种“功利”性原因,一直未能得到正视。同样地,课程结构的地位也值得我们深思。
3. 课程内容的更新
以牛津英语八年级下册课本为例,部分内容得到了更新,如现在第二、三单元Reading部分的文章已经变为《格列佛游记》选段和《爱丽斯漫游仙境》选段,这一模块的教材旨在培养学生欣赏儿童英美文学的能力,因此Reading部分文章相应做了调整。随之而来,学生学习本模块的方式发生了变化,受益于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师在课堂中播放课文相关的视频,学生逐渐适应视听教育、影视教育的学习方式,也更多地学会利用网络等信息化工具辅助学习。
2007年至2013年,是我的中学阶段,那时英语课堂更多依赖老师的板书等传统教育媒体,我们的学习也大多数依赖于纸笔,教材教辅课堂笔记之类的使用率相对很高;而在今天的课堂,随着手机电脑录音笔的普及,学生们会将部分课堂内容录音、在课后向老师拷贝课件,便于回家后的复习。学生们越来越多地自主使用信息化工具在信息化环境中学习,这似乎巧妙地符合了实践中心课程理论,学生的“实践兴趣”在此过程中得到提升。
判断学习方式变革的标准是学习活动中的理念、环境、工具、媒体、材料等是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从课程改革理论中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程结构的优化、课程内容的更新三个方面,我对比了学生英语学习方式以及校本课程学习方式的变革,发现课程改革不仅在宏观层面对学生学习方式产生了影响,也通过课程内容、教材、课程管理体制等方面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学生的学习方式。
这给我的启示是:首先,由于我们的课程改革一直在进行,所以新教师和高中生的代沟必然存在,尽管年龄差只有四五岁,但我们的学习方式是有很大差异的。因此,新教师反而更应该警醒自己:是否过于死板,应该更多地思考自己在教学中的位置,思考学生的学习方式。其次,教师需要领跑,站在課程的高度,关注课程改革每一个细微之处的变化,与时俱进地引导学生发现更多更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最后,课程改革必须日日新,但是“技术兴趣”“实践兴趣”和“解放兴趣”没有高下之别,教师当立足课程改革,利用好每一阶段课程理论的优势,扬其所长,助力教学。
参考文献
[1] 刘曙峰.教师专业发展:从“技术兴趣”到“解放兴趣”[J].教师教育研究,2005(06):17-21.
[2] 赵昌木,徐继存.我国课程改革研究20年:回顾与前瞻[J].课程.教材.教法,2002(01):3-10.
[3] 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4] 倪娟,马斌.“课程结构”与“课程管理”转变的相关思考——“江苏省普通高中课程基地”研究[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5(04):61-67.
[5] 王运武,朱明月.学习方式何以变革:标准与路径[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5(03):2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