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名著是文学史上经过历史积淀和考验的经典之作,是文学的精华,是文化的精华,是一个丰富的世界,一个浩瀚的海洋,一个茫茫的宇宙。名著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阅读文学名著,不仅可以有效的训练学生的语感,更重要的是,通过阅读,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教会学生语文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关键词:初中学生 名著阅读 现状 教学方法研究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名著阅读变得更加重要,这不得不引起语文教师们的高度关注。但是,由于受到知识构成和理解能力等的影响,中学生的名著阅读能力还不是很高,需要教师为他们做耐心的指导,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一、中学生名著阅读的现状
(1)学生对阅读缺乏兴趣,认识不够。名著阅读能够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强他们的文学修养,但是现在许多学生对名著阅读缺乏认识,没有充分认识到名著阅读的积极作用,甚至有的学生认为阅读对自己的学习没有太大帮助。受知识构成的影响,很多学生还不能完全掌握名著的深刻内涵,在他们看来,名著枯燥乏味,难以理解,所以很多学生对名著阅读缺乏兴趣,相比于看名著来说,他们更愿意选择看电影电视剧,都不大情愿静下心来读满是密密麻麻文字的书。
(2)学生阅读面较窄,功利性强。目前中学生在名著阅读方面,基本以教材中的名著和名著知识考点为核心,阅读面窄小,没有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立体化阅读网络。功利性阅读使学生远离名著,对于阅读,现在并不是不重视,但只要看一看文化市场上的语文阅读类书籍,大多被冠以“训练”“教学”之名目,其功利性就可想而知了。在这一背景下,重视阅读的目的被局限于提高教学质量,名著阅读仅以课内阅读的补充这一面目出现。
(3)阅读形式单一,缺少可操作性。现代中学课本中,有些名著并没有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没有充分体现教学内容的连贯性和系统性。而一些名著只是截取了名著内容的一个片段,教学活动很难在课堂有效开展,加上教师没有具体的指导作为参考,只能自己摸索教学方法,所以效果甚微。
二、中学生名著阅读效果不佳的原因分析
(1)课业负担重,学生无暇去阅读。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主要注重学生学习成绩的高低,学校讲求升学率、教师渴望教学效果,家长望子成龙,这些都给孩子的学习套上了一个不能摆脱的“紧箍咒”,他们把大多的时间都用来做题,参加各种培训,沉重的课业负担造成学生根本没有时间去阅读名著。然而,学生为了完成作业,还不得不强制自己看书,在不理解的情况下看名著,也起不到良好的阅读效果。
(2)缺乏适合环境,阅读方法不当。当前阶段,学生的阅读主要是为了考试,而阅读则会消耗他们更多的实践。但是一些教师和学生还认为阅读所占分量较少,花太多的时间获得较少得分就会得不偿失。缺乏一个安定和谐的环境,学生根本没有心情去阅读名著。由于缺乏必要的阅读指导,学生阅读名著方法不恰当,有的学生虽然通读了整部作品,但是之后却一无所获,效率和质量都不高。
(3)教师教学方法不当,认为效果甚微。虽然现在教育体制以学生的成绩为主,但是名著阅读所占分数毕竟还是一小部分,教师在明知阅读重要性的情况下,也不愿意在阅读上下功夫。他们认为阅读短期内成效不明显,所以他们更愿意把精力用在容易得分的内容上,淡化名著阅读教学,名著阅读教学呈放任自流状态。
三、如何进行有效的阅读教学指导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材无非是例子”,“教是为了不教”。在名著阅读的教学上,语文教师尤其要用好这个“例子”,借助名著的精彩片段,授之以渔,使学生自觉地“真读”名著,进而“品读”名著,直至“爱读”名著。
(1)开展名著活动,引导学生主动阅读名著、自主阅读名著,实现学生名著阅读的“真读”。在《农村中学语文名著阅读教学方法研究》的课题研究时,我们分级组织“名著知识竞赛”的名著实践活动。活动之前,布置全体同学认真阅读名著,积极准备。活動过程由“必答题 ”“抢答题”“风险题”三部分组成,以小组积分的方式,积分最高的小组获得优胜。活动中,同学们热情高涨,积极性很高。活动后,还进行了“名著手抄报”展览。这次活动,不仅增进了同学们之间的合作情谊,更掀起了同学们“真读”名著的热潮,起到了很好的效果。除此之外,我们还开展名著朗诵比赛、文学名著读后感展评等,为同学们搭建读书心得和读书成果的交流平台。以展、赛、评促读,让学生在阅读中增长知识和才干,提高文学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从而更有效地推动学生课外阅读名著活动的开展。
(2)“课内外结合,以课堂带动课外”。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把名著阅读与语文教材结合起来,使学生由课内阅读的不满足而产生课外阅读的欲望。例如在教学《阿长与<山海经>》课文时,要有意识地介绍《朝花夕拾》中相关故事,从而产生阅读的兴趣,并趁热打铁,向学生提供整本书,让学生阅读,从而使学生阅读整部名著。
(3)写好读书笔记,注意知识的积累。古人言:“不动笔墨不读书”,强调了读书动笔的重要性。为了促使学生读有所得,夯实文学基础,要求学生每读一部名著都必须做好读书笔记,把名著中的优美词语、古诗词等适当摘抄下来,也可以摘抄目录,还可以在笔记本上列出其中的英雄人物或主要人物,并概括出各自的性格特点。尤其要学会写读后感,我手写我心,写出我的感受,我的理解,在阅读过程中不断寻找“感点”。
(4)利用影视资源、网络资源,向学生介绍文学名著。电视剧或电影是学生最喜欢的,在活动课上,我们组织学生观看根据名著改编的同名影视作品。如老舍的《骆驼祥子》、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吴承恩的《西游记》等。
(5)做到及时反馈,改进教学方法。 为了检测名著教学效果,可以组织学生通过开展广泛的讨论或者竞赛形式进行检验。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选取容易出现的名著阅读题目,以竞赛的方式进行检验,让课堂形成快乐的学习氛围,做到“寓教于乐”。同时,作为教师,要做到及时总结,针对名著阅读中出现的问题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
农村初中生名著阅读的教学,任重而道远。但只要我们勇于探索,不断创新,以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欣赏能力为目的,努力开展丰富多彩的名著实践活动,我们有理由相信,名著阅读教学的春天一定会来到!
参考文献:
[1]甘雯晖.初中名著阅读有效教学初探[D].广州大学在职硕士学位论文.广东广州:广州大学.2011年
[2]朱腾.农村中学生阅读名著的三大策略[J].教学与管理.2009,(04):63-64
[3]庄智培.浅谈农村初中生名著阅读现状与对策[J].新课程(教师).2009,(12):100-101
[4]顾群艳.苏教版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初探[D].苏州大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江苏苏州:苏州大学.2009年
[5]黄夕艳.中学生名著阅读现状分析与应对策略[J].中国科技信息.2009,(10):254-255
[6]宋宇锋.中学生名著阅读现状调查及教学对策[J].语数外学习(语文教育).2012,(08):117
[7]蔡小芳.中学生名著阅读现状之探析[J].考试周刊.2008,(24):21-22
关键词:初中学生 名著阅读 现状 教学方法研究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名著阅读变得更加重要,这不得不引起语文教师们的高度关注。但是,由于受到知识构成和理解能力等的影响,中学生的名著阅读能力还不是很高,需要教师为他们做耐心的指导,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一、中学生名著阅读的现状
(1)学生对阅读缺乏兴趣,认识不够。名著阅读能够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强他们的文学修养,但是现在许多学生对名著阅读缺乏认识,没有充分认识到名著阅读的积极作用,甚至有的学生认为阅读对自己的学习没有太大帮助。受知识构成的影响,很多学生还不能完全掌握名著的深刻内涵,在他们看来,名著枯燥乏味,难以理解,所以很多学生对名著阅读缺乏兴趣,相比于看名著来说,他们更愿意选择看电影电视剧,都不大情愿静下心来读满是密密麻麻文字的书。
(2)学生阅读面较窄,功利性强。目前中学生在名著阅读方面,基本以教材中的名著和名著知识考点为核心,阅读面窄小,没有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立体化阅读网络。功利性阅读使学生远离名著,对于阅读,现在并不是不重视,但只要看一看文化市场上的语文阅读类书籍,大多被冠以“训练”“教学”之名目,其功利性就可想而知了。在这一背景下,重视阅读的目的被局限于提高教学质量,名著阅读仅以课内阅读的补充这一面目出现。
(3)阅读形式单一,缺少可操作性。现代中学课本中,有些名著并没有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没有充分体现教学内容的连贯性和系统性。而一些名著只是截取了名著内容的一个片段,教学活动很难在课堂有效开展,加上教师没有具体的指导作为参考,只能自己摸索教学方法,所以效果甚微。
二、中学生名著阅读效果不佳的原因分析
(1)课业负担重,学生无暇去阅读。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主要注重学生学习成绩的高低,学校讲求升学率、教师渴望教学效果,家长望子成龙,这些都给孩子的学习套上了一个不能摆脱的“紧箍咒”,他们把大多的时间都用来做题,参加各种培训,沉重的课业负担造成学生根本没有时间去阅读名著。然而,学生为了完成作业,还不得不强制自己看书,在不理解的情况下看名著,也起不到良好的阅读效果。
(2)缺乏适合环境,阅读方法不当。当前阶段,学生的阅读主要是为了考试,而阅读则会消耗他们更多的实践。但是一些教师和学生还认为阅读所占分量较少,花太多的时间获得较少得分就会得不偿失。缺乏一个安定和谐的环境,学生根本没有心情去阅读名著。由于缺乏必要的阅读指导,学生阅读名著方法不恰当,有的学生虽然通读了整部作品,但是之后却一无所获,效率和质量都不高。
(3)教师教学方法不当,认为效果甚微。虽然现在教育体制以学生的成绩为主,但是名著阅读所占分数毕竟还是一小部分,教师在明知阅读重要性的情况下,也不愿意在阅读上下功夫。他们认为阅读短期内成效不明显,所以他们更愿意把精力用在容易得分的内容上,淡化名著阅读教学,名著阅读教学呈放任自流状态。
三、如何进行有效的阅读教学指导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材无非是例子”,“教是为了不教”。在名著阅读的教学上,语文教师尤其要用好这个“例子”,借助名著的精彩片段,授之以渔,使学生自觉地“真读”名著,进而“品读”名著,直至“爱读”名著。
(1)开展名著活动,引导学生主动阅读名著、自主阅读名著,实现学生名著阅读的“真读”。在《农村中学语文名著阅读教学方法研究》的课题研究时,我们分级组织“名著知识竞赛”的名著实践活动。活动之前,布置全体同学认真阅读名著,积极准备。活動过程由“必答题 ”“抢答题”“风险题”三部分组成,以小组积分的方式,积分最高的小组获得优胜。活动中,同学们热情高涨,积极性很高。活动后,还进行了“名著手抄报”展览。这次活动,不仅增进了同学们之间的合作情谊,更掀起了同学们“真读”名著的热潮,起到了很好的效果。除此之外,我们还开展名著朗诵比赛、文学名著读后感展评等,为同学们搭建读书心得和读书成果的交流平台。以展、赛、评促读,让学生在阅读中增长知识和才干,提高文学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从而更有效地推动学生课外阅读名著活动的开展。
(2)“课内外结合,以课堂带动课外”。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把名著阅读与语文教材结合起来,使学生由课内阅读的不满足而产生课外阅读的欲望。例如在教学《阿长与<山海经>》课文时,要有意识地介绍《朝花夕拾》中相关故事,从而产生阅读的兴趣,并趁热打铁,向学生提供整本书,让学生阅读,从而使学生阅读整部名著。
(3)写好读书笔记,注意知识的积累。古人言:“不动笔墨不读书”,强调了读书动笔的重要性。为了促使学生读有所得,夯实文学基础,要求学生每读一部名著都必须做好读书笔记,把名著中的优美词语、古诗词等适当摘抄下来,也可以摘抄目录,还可以在笔记本上列出其中的英雄人物或主要人物,并概括出各自的性格特点。尤其要学会写读后感,我手写我心,写出我的感受,我的理解,在阅读过程中不断寻找“感点”。
(4)利用影视资源、网络资源,向学生介绍文学名著。电视剧或电影是学生最喜欢的,在活动课上,我们组织学生观看根据名著改编的同名影视作品。如老舍的《骆驼祥子》、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吴承恩的《西游记》等。
(5)做到及时反馈,改进教学方法。 为了检测名著教学效果,可以组织学生通过开展广泛的讨论或者竞赛形式进行检验。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选取容易出现的名著阅读题目,以竞赛的方式进行检验,让课堂形成快乐的学习氛围,做到“寓教于乐”。同时,作为教师,要做到及时总结,针对名著阅读中出现的问题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
农村初中生名著阅读的教学,任重而道远。但只要我们勇于探索,不断创新,以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欣赏能力为目的,努力开展丰富多彩的名著实践活动,我们有理由相信,名著阅读教学的春天一定会来到!
参考文献:
[1]甘雯晖.初中名著阅读有效教学初探[D].广州大学在职硕士学位论文.广东广州:广州大学.2011年
[2]朱腾.农村中学生阅读名著的三大策略[J].教学与管理.2009,(04):63-64
[3]庄智培.浅谈农村初中生名著阅读现状与对策[J].新课程(教师).2009,(12):100-101
[4]顾群艳.苏教版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初探[D].苏州大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江苏苏州:苏州大学.2009年
[5]黄夕艳.中学生名著阅读现状分析与应对策略[J].中国科技信息.2009,(10):254-255
[6]宋宇锋.中学生名著阅读现状调查及教学对策[J].语数外学习(语文教育).2012,(08):117
[7]蔡小芳.中学生名著阅读现状之探析[J].考试周刊.2008,(24):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