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默会知识理论下的独立学院《演讲与口才》课程教学

来源 :中国教育发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xy1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默会知识是相对于显性知识而言的,默会知识无法通过文字和语言来表达,它通常存在于人的预感、直觉、情感、价值和信仰中,蕴含在人的实践活动过程中,通过实践活动得以传播。独立学院的《演讲与口才》课程是一门以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为教学目的的公共选修课,它主要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兴趣,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独立学院《演讲与口才》课程的特殊性质与默会知识蕴含在人的实践活动过程中得以传递的特殊方式契合,默会知识理论为独立学院《演讲与口才》课程的教学提供了一系列思考和启示。
  【关键词】 默会知识 独立学院 演讲与口才
  
  “我们知道的要远比我们能够说出的多。”“知识具有默会的成份,它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可言传的。从这种意义上说,知识也是具有个人性质的。”这是波兰尼关于默会知识的核心理论观点。在波兰尼看来,纯粹通过言语传达来传授的知识只是知识的一小部分,大部分知识是通过观察、领会和操作等来实现潜在表达的。波兰尼关于默会知识通过实践得以传授的理论,为我们设计以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为教学目的的独立学院《演讲与口才》课程教学提供思考和启示。
  
  1.默会知识的涵义及特征。默会知识也称作“缄默知识”、“隐性知识”或“意会知识”,是相对于显性知识而言的。“人类有两种知识。通常所说的知识是用书面文字或地图、数学公式来表达的,这只是知识的一种形式。还有一种知识是不能系统表达的,例如我们有关自己行为的某种知识。如果我们将前一种知识称为显性知识的话,那么我们就可以将后一钟知识称为默会知识。”
  显性知识是能够明确地表述的知识,它可以量化和定义,是一种能够凭借书面文字来表述,通过言语来转述、传授的知识。而默会知识则无法量化或予以文字化,它存在于人的预感、直觉、情感、价值和信仰中,它是由经验和行动发展而来,蕴含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通常通过高度互动式对话、说故事和分享经验等方式来进行传播。默会知识是非常个体化的,拥有者通常很难或不可能与他人来进行分享。与显性知识相比较,默会知识具有其显著的特征,概括表现为:
  1.1情景依附性。默会知识的获得总是与特殊的问题或任务的情景联系在一起,是对这种特定问题或任务情景的一种知觉综合把握,它通常镶嵌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中,不能通过语言、文字或符号进行逻辑的说明,只能在行动中展现、被察觉、被意会,当这种实践活动并未发生时,我们难以感觉到此时默会知识的存在,而当这种相同或相似的实践情景再次出现时,附着于个体的默会知识就会自然的被唤醒,再现于对问题的解决当中。
  1.2 学徒制传递。默会知识不同于显性知识,它不能通过教育培训机构、大众媒体等正规形式传递,它的知识传递过程不能同时为不同的人所分享,知识的传与授的过程只能在个体与个体之间展开,它的这一特征是由默会知识本身难以言传,连知识的拥有者和使用者也无法表达清晰的特点所决定。默会知识学徒制传递的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彻底打破了传统普遍使用的集体授课形式,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授课方式在学徒制教育方式下彻底被颊覆。
  1.3 自动性与非批判性。默会知识的形成过程和运用都不受个体主观意志的控制,通常是以灵感、诀窍、习惯、信念与个性的方式显现,而默会知识的运用者也很难在确定的时问、确定的地点,以确定的方式有目的的运用到这些知识,默会知识的形成、存在以及接受者对它的接收都具有自动性,不具有目的性和事先安排性,它无法通过推理或者程序设定而获得,因此默会知识也不可能像显性知识那样通过理性过程加以反思和批判,它具有不可批判性。
  
  2.《演讲与口才》课程的特点。独立学院的《演讲与口才》课程,就其课程性质而言,定位为公共选修课,不同于语言类专业的《演讲与口才》必修课程;就其授课对象而言,为独立学院三本层面的学生,不同于一本、二本学生。因此,在课程性质和授课对象两个方面特点突出。
  2.1 课程性质特点。《演讲与口才》作为独立学院课程计划中设置的一门课程,课程性质定位十分明确。开设该门课程,从广义的角度,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从实际操作的角度,旨在提升独立学院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更强的适应工作和生活的需要。
  2.2.1 公共选修课。作为一门人文类的公共选修课,《演讲与口才》承担的是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职能,它区别于其他专业类公共选修课,对理论的要求不高,重在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表达欲望。因此,选修该门课程的大多为对演讲感兴趣、对语言表达有热情的学生。我们应准确把握好选修对象的兴趣所在,真正实现《演讲与口才》这门公选课激发和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的功能。
  2.2.2 实践训练课。文学语言类院校的《演讲与口才》课程是一门专业必修课,旨在培养学生的理论功底和专业技能,包括有普通话训练、发音方法、演讲技能等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在独立学院设置的这门课程,不承担高深的理论知识传授职能,更多的注重实践能力训练和培养,让学生在观摩他人的演讲或通过自身的课堂演讲增强表达胆量、纠正表达错误、提升语言能力。学生综合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自身的语言实践得以提升。
  2.2 学生现状特点。独立学院的学生具有综合素质强的典型特征,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以及组织活动能力表现突出,然而,同为独立学院的学生能力表现方面电有明显的参差不齐。独立学院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呈现出两极分化的典型特点。
  2.2.1 语言表达能力特出,语言表达技巧欠缺。独立学院的学生具有较强综合素质的普遍优势表现在语言表达能力上,主要体现在:具有自然、流畅地进行表达的口语能力;具有自信、镇定、大胆地在公众场合发言的表达胆量;具有根据不同场合、不同要求组织不同措辞的适应技巧。这三个方面能力兼备的学生在所教课程的课堂上为数不少,这就为本身课程教学计划的实施和教学目的的实现提供了较好的学生基础。然而,这部分同学在展现他们的语言才能的同时,也暴露了不少语言表达弱点,最明显的缺点表现为缺少语言表达技巧,无论是在作竞选演讲还是在同学聚会上作简短发言,在感情基调和态势语等的使用上千篇一律,不会利用语音表达的轻重缓急、情感表达的激昂或愤怒来体现演讲主题,这就最直接的导致所有情境和场合下的演讲雷同,达不到演讲深入听众心理、鼓动人心的最重要作用。
  2.2.2 语言表达能力欠缺,语言表达欲望强烈。在所授课班级的学生当中,另一群体的表现与上者截然相反,他们具有极强的语言表达欲望,选修此门课程的最直接动力电就是锻炼自身的胆量,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适应当下学习和生活的需要。这部分同学在上课期间对于老师的讲述全神贯注,对于同学的实践演练羡慕不已,然而,当被要求上台实践时却表现出这样的共性:恐慌、胆怯、浑身表现不自在、想开口表达却又找不到合适的语言,往往站在台上身体摇晃却只字不言,或者生硬地开头却又迅速地结束。这类群体属于典型的语言表达能力欠缺,公众表达自信不足, 需要加强锻炼,提高在公众场合发言的胆量,培养在集体环境下讲话的能力。
  
  3.默会知识对独立学院《演讲与口才》教学的启示。
  
  3.1 强实践环节训练,弱理论环节讲授。《演讲与口才》作为一门实践训练课,强调在实践过程中让学生接受知识、提升能力。而在实践过程中传授的知识更多的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默会知识,通过观摩、学习他人的演讲,在潜在意识中默会接受语言表达技巧,而当此种演讲情境再次出现时,附着于观摩者的默会知识会自动地唤醒并被调动起来,运用到观察者本身的语言表达当中,这对于具有较强语言表达功底的学生而言,是一种不错的知识接受途径。基于默会知识通过实践得以传授的理论观点,我们在设置《演讲与口才》的课程环节时,应该更多的偏向于实践环节,而将理论环节只是作为一种知识的提示或导入。以一个学时两节课共九十分钟的授课课时为例,一个学时我们安排一个专题讲授,九十分钟时间内其中四十五分钟用于传授理论知识,让学生了解此类演讲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另外四十五分钟用来作为实践训练,在实践训练中进行点评,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此类演讲的认识。根据学生对于该专题内容的熟悉程度,甚至可以将理论讲述和实践训练的时间设置为三十分钟和六十分钟,给予课堂更多的实践训练时间,在显性知识的传授和默会知识的接受中,更注重默会知识的存在和传递。
  3.2 强实例教学,弱事例阐述。《演讲与口才》作为一门提高技能型课程,采用大量事例对理论进行阐发和解释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实际的事例还只是一种书本的事例,无法直观的深入学生。默会知识学徒制传递的特征给予我们这样的启示:在授课安排上更多的采用实例教学,这种实例可以是影像实例,可以是教师示范,也可以是学生示范,在实例的示范过程中,示范者与观察者之间自动地形成一种师徒关系,示范者本身难以言说的实践经验在潜移默会中转移到观察者的观察学习中,这种知识经验无形中又会折射到观察者本身的实践中去,默会知识在实例教学中无疑起到显性知识远远不能实现的技能和情感传递,实现了该门课程重要的教学目的。
  默会知识通过实践得以传递的特征和独立学院《演讲与口才》课程作为一门实践训练课的课程性质在很大程度上的契合,为我们讲授《演讲与口才》课程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授课理念。充分利用默会知识的特征进行《演讲与口才》教学,实现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最终教学目的。
其他文献
【摘要】 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的影响使很多大企业在2008年年底到2009年上半年为了降低人工成本不得不大规模裁员,并且招聘应届毕业生的名额缩减;同时作为吸引就业主体的中小企业由于受到劳动合同法、出口遇冷等多重因素影响,用工需求也明显减少,因此形成了“应届毕业生求职的寒冬时期”。虽然目前全球的经济形势出现回暖,但是还无法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本文就是针对这一形势,首先分析就业结构中三方面不
期刊
【摘要】 本文针对士官学员的学习特点,结合多层次、探究式及活动教学理论,对士官物理实验课教学改革进行了研究和探索,提出了几项改进措施。  【关键词】 士官教育 物理实验 课程改革    物理作为现代军事技术发展的重要理论基础,在士官教育中也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这种新形势下,结合地方高校从目的性转变为过程化、从教师主导型转变为合作探究型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我对士官物理教学,尤其是实验教学进行了
期刊
【摘要】 数据库技术是计算机科学技术中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也是应用最广的技术之一,它已成为计算机信息系统与应用系统的核心技术和重要基础。通过国内外数据库系统相关课程与国外知名大学相关课程以及参考资料对比分析,发现当前国内数据库系统相关课程方法学部分的内容明显不足。提出将方法学贯穿于数据库系统课程之中,对数据库系统课程进行内容和形式上的改革。并从四个方面论述了方法学在数据库系统课程中的贯穿,为数据库
期刊
【摘要】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中国共产党的一项重要历史使命。校园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高校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有利于进一步贯彻科学发展观,加强党对高校发展的领导,全面推进和谐校园建设。  【关键词】 高校党建 校园文化建设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中国共产党的一项重要历史使命。校园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
期刊
【摘要】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一位学生的智力都各具特点,并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与新一轮课程改革所倡导的目标和理念是相一致的,并为我国当前中学数学教学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在数学教学中,通过目标设计的多元化、教学方法的多元化、学习评价的多元化、学生作业的多元化让每个学生都可以依靠他的智能强项来学习,可使每位学生得到真正的发展。  【关键词】 多元智能 数学教学  自主 发展    我国传统数学教学存在
期刊
小学数学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学科之一,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有关数、图形、统计等基础知识,而且还要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及一定的推理能力,培养良好的数学情感和态度,养成以学为乐、乐于探索、敢于成功的良好习惯,促进他们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得到和谐发展。趣味性可改变学生学习数学的态度。在实际教学中,我校数学教师牢固地掌握了以下几点实施“快乐数学教学”的策略。  1.紧密配合教材,设置悬念,
期刊
【摘要】 科学发展观是高职院校学生工作必须始终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是高职院校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灵魂,本文在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和要求后,分析了在新的历史时期,高职院校学生工作所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问题,提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创新高职院校的学生工作,以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的学生工作,促进高职院校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高职院校 学生工作 
期刊
【摘要】 专业课教学有自己的特点与规律,作者通过在实践中不断摸索,研究出一些教学方法,可以很好地达成教学目标,利于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形成专业技能。本文从演示讲授法与实践操作法的理论依据入手,探讨了这两种教学方法相结合使用在专业课教学中的重大意义,并对演示讲授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教学方法的具体应用,分步骤进行了详细介绍,对各阶段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做了总结提示。  【关键词】 演示讲授 实践操作 教学方法 
期刊
【摘要】 为了改变大学《社会学》课堂单一、沉默的状态,提高教学效果,笔者在教学活动中对参与式教学法进行了实践,并得到了一些收获。文章从参与式教学法应用的可行性与参与式教学法在《社会学》教学中的应用两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 参与式教学 社会学 积极性 主动性    当前,大学《社会学》课堂教学一般都遵循着单一的教学方法。实行教师“一言堂”式的教学,学生主动参与的机会少之又少,从而造成了学生在课
期刊
【摘要】 为什么要搞调查报告?调查报告的优点在哪里?我们对自已的教育对象了解吗?学校配合的切八点在哪里?教师如何对孩子进行素质教育?现有评估制度的弱点在哪里?要不要改革?一份来自一线教师的调查报告为我们如实解答了上述问题,从而揭开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新课程、老师与新课程及素质教育的神秘面纱……  【关键词】 参与意识 家校沟通 勇于创新 校本教研 持续发展    1.调查时间:2008年12月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