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罗兰·巴特五种符码来分析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的短篇小说《纪念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从文本中分别找出意素符码、阐释符码、布局符码、文化符码和象征符码所对应的所指,并归结出它们对主题的贡献——南北战争前美国南方的社会制度是女主人公悲剧命运的罪魁祸首,它的父权制和妇道观对女性精神的戕害不亚于奴隶制对奴隶的压迫。
关键词:符号学;罗兰·巴特;五种符码;《纪念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14)02-0184-4 doi:10.3969/j.issn.1006-2831.2014.01.047
威廉·福克纳(William Faulkner, 1897~1962)是20世纪美国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一生共出版了19部长篇小说和75篇短篇小说。他的作品多以美国南方的历史为背景,创造性地将现代主义手法和现实主义题材相结合,生动而真实地描绘了美国南方200年来社会变迁的广阔画卷。他的六部代表作,《喧嚣与骚动》(The Sound and the Fury, 1929)、《我弥留之际》(As I Lay Dying, 1930)、《圣殿》(Sanctuary, 1931)、《八月之光》(Light in August, 1932)、《押沙龙,押沙龙!》(Absalom, Absalom!, 1936)和《去吧,摩西》(Go Down, Moses, 1942),即“约克纳帕塔法世系”小说,成为南方小说的艺术高峰。在创作手法上他善于运用时空颠倒、多角度叙述、象征隐喻、神话结构等技巧来表现西方现代人的复杂心态。正如1949年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葛斯达夫·赫尔斯多来姆在授予福克纳诺贝尔文学奖时所致的颁奖词中所说:“福克纳是20世纪小说家中,一位伟大的小说技巧的实验家……他的小说很少有两部是相互类似的。他仿佛要接着他那持续不断的创新,来达成小说广袤的境地”(陈映真,1981: 6)。据统计,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新世纪初,在美国发表的论文、出版的专著以及完成的博士论文,对于英语作家的研究中关于福克纳的占第二位,仅次于莎士比亚(杨金才,2002: 340)。
《纪念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A Rose for Emily, 1930)是福克纳的短篇小说的代表作,通过爱米丽小姐一生的悲剧命运,为我们展现了美国南北战争之后南方贵族阶级日趋没落的衰亡历史,以及在现代工业文明的进程中南方民众整体心理状态和社会精神面貌。据笔者统计,自1979至2010年中国期刊网可检索到的涉及这部作品的论文共近200篇,从女性主义、新批评、历史主义、神话原型、精神分析、读者反应、主题特色、叙事手法、写作风格等角度均有解读。本文拟从法国符号学家罗兰·巴特的五种符码入手,对小说文本中不同的符号进行分类和分析,来探讨这部小说中不同符码对主题的贡献,并验证这一符号学理论在文学批评中的可操作性和可应用性。
与海明威不同,福克纳所代表的不是“一代人”,而是“一个区域的人”——南方。作为南方社会的一份子,福克纳从不掩饰对自己家乡传统经济结构和传统美德的赞赏和眷恋,同时在理智上又看到了奴隶制、清教主义父权制和妇道观对普通民众的戕害,并勇敢地举起讨伐的旗帜。延续“约克纳帕塔法世系”一贯的风格,福克纳的短篇小说《纪念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充满了荒诞、怪异的气氛。爱米丽·格里尔小姐是南北战争时期南方淑女的代表,出生于没落的贵族家庭,恪守南方社会对妇女的操守与信仰。她成年后,父亲赶走了所有的追求者,以致年近三十仍待字闺中。从丧父之痛中恢复出来后,她开始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遇到了“北方佬”荷默并与其出双入对,然而婚姻的愿望却不能达成。最终爱米丽毒杀了荷默并守尸而眠若干年,直到她去世才被发现。
这部作品时空颠倒错乱、视角复杂多变、人称指代模糊、象征隐喻丰富,从符号学角度来看具有极大的探讨空间。法国当代杰出的思想家和符号学家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 1915~1980)在他的专著《S/Z》中专门分析了巴尔扎克(Honoré de Balzac, 1799~1850)的中篇小说《萨拉辛》(Sarrasine, 1830),其中提出了五种符码的主张——意素符码、阐释符码、布局符码、文化符码和象征符码。这一划分的依据是词汇单位(lexis)在五种能指系统中产生意义的途径。下面我们结合五种符码在本文中的体现分别加以解释。
1 . 意素符码
用一个(近似的)词来指明阅读单位涉及的含蓄意指的所指,如法语中以阴性特殊词素e结尾,其所蕴含的女性质素是个所指。它可用来固著在文中的好几处地方,是个迁变的因素,可融合其他相类的因素,以创造性格、环境、转义、象征。巴特把它叫做“个人的声音”。
在南北战争前的美国南方,奴隶和女性都是备受压迫的对象,区别仅在于奴隶制从政治和经济上对奴隶剥削迫害,而清教主义父权制和妇道观从社会道德上给女性设置了重重限制。在本文中,唯一一个伺候在爱米丽小姐身边直至“老态龙钟”的人就是那个花匠兼厨师的黑人仆人托比。他驯良顺从、任劳任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履行着他买菜做饭的职责。当爱米丽渐渐老去他也“头发变白了,背也驼了,还照旧提着购货篮进进出出”;而且从来缄不做声,“他跟谁也不说话,恐怕对她也是如此”,以至于“他的嗓子似乎由于长久不用变得嘶哑了”。而我们的女主人公爱米丽不也正是南方传统制度下始终恪守规则、饱受迫害又从不反抗的典型吗?其实无论是爱米丽还是黑仆托比,都是南方制度下受压迫人群的一个代码。尽管爱米丽是女性、出身于贵族家庭,尽管托比是男性、身为社会底层的黑奴,但种族与性别的差异都无法使他们逃离南方社会中受压迫的命运。在这里,作家的关注点已超越了种族和阶级的界限,如福克纳本人所言“我想说,并且我希望,我唯一属于的、我愿意属于的流派是人道主义流派”(Robert Jelliffe, 1966: 95)。托比就好像是爱米丽的影子,如影随形,形存则影存,当爱米丽与世长辞后,黑人托比就也自然地“随即不见了”、“从此就不见踪影了”。 2 . 阐释符码
以不同方法表述问题、回答问题,以及形成或能酝酿问题,或能延迟解答的种种机遇事件,它使某个谜被指向、提出、阐明,继而拖延,最终豁然解开。比如萨拉辛所指为何?是一个地名、一件事物、一个女人?这一问题至极后处,依据名叫萨拉辛的雕塑家的传记,方得以解答。它是“真相的声音”。
在本文中,作者巧妙地使用阐释符码,多处布设迷局与悬念,吊足了读者的胃口,而其高超之处就在于随着情节的层层推进,所有的谜都因同一个发现而被解破。其中最突出的谜有三个。第一个谜:爱米丽与“北方佬”荷默的交往遭到了公众的反对,被认为是“全镇的羞辱”、“青年的坏榜样”。最后妇女们终于迫使侵礼会的牧师去拜访她,试图做思想政治工作,结果是“访问经过他未透露,但他再也不愿去第二趟了”。牧师为什么不愿再去了?他和爱米丽之间究竟有怎样的对话?爱米丽的态度又是如何?作者在此没有交代,我们也不得而知。第二个谜:牧师出师不利,第二天牧师夫人就写信给爱米丽外地的两个堂姐妹求援,姐妹俩为这事专程赶来,但“一个星期后她们就走了”,而且“荷默又回到镇上来了”。究竟为何?姐妹俩是碰了爱米丽的钉子悻悻而归,还是已经说服了爱米丽叫荷默来正式分手?在此作者对内情又是避而不谈。第三个谜:堂姐妹走后的一天黄昏时分,荷默又回到镇上来了,然而“这就是我们最后一次看到荷默·伯隆”。后来他究竟有没有从爱米丽家出来?又去了哪里?这所有的疑问都直到小说的结尾才真相大白:爱米丽深受传统制度的禁锢,不肯轻易屈服但又无力反抗,婚姻的愿望不能达成但又不愿放弃爱人,选择了一种爆发式的灭亡——毒死荷默,用“那比爱情更能持久、那战胜了爱情的煎熬的永恒的长眠”使他驯服。
3 . 布局符码
包括情节符码和行为符码两部分。因为读者阅读时都要在某些一般名目下(如漫步、谋杀、约会等)来积聚一定的信息,这些情节和行为就构成了序列。布局符码往往是一个动词,如“沉陷在”、“进入”、“告别”,或者一个推动情节发展的名词,如“门”、“剧院”。此处序列的唯一逻辑即“已做过”或“已读过”,它对应的是“经验的声音”。
出身于贵族家庭、深受传统道德观熏陶的爱米丽,无论言谈举止,无论父亲在世时还是与荷默热恋中,始终保持着典型的南方淑女的气质与做派,冷峻、高傲、从无大喜与大悲的真实情感宣泄。镇政府派代表团来她家收税,“她没有请他们坐下来”“只是站在门口,静静地听着”说话的声调“冷酷无情”。爱米丽的父亲死后的第二天,按照风俗,镇里的妇女们来她家拜望,她在门口接待她们,“衣着和平日一样,脸上没有一丝哀愁”。当她与荷默的恋情遭到乡里的反对,她依旧“把头抬得高高——甚至当我们深信她已经堕落了的时候也是如此,仿佛她比历来都更要求人们承认她作为格里尔生家族末代人物的尊严;仿佛她的尊严就需要同世俗的接触来重新肯定她那不受任何影响的性格”。通过这一系列的情节与行为,我们发现,爱米丽没有感情的流露并不代表内心真的没有喜怒哀乐,而是由于要维持“传统的化身”这一身份,不得以掩藏了真情实感。长期的压抑正是导致爱米丽最后做出令人震惊之举的主要原因。
4 . 文化符码
对科学或智慧符码的引用,涉及物理学、生理学、医学、心理学、文学、历史学等知识类型,是发自人类传统经验的集体而无个性特征的声音。它源自格言符码,是文本中时时引及的诸多知识或智慧符码之一,它是“科学的声音”。如“柔言释冰雪”。
文化符码的设置在这篇小说中是较为浅显易见的。“汽车间和轧棉机”与“棉花车和汽油泵”,通过新旧对比,体现出了北方新生的工商势力与南方传统经济模式的对峙。这是代表南北方差异的文化符码在社会经济层面的反映。社会道德层面集中反映在择偶观的巨大反差——在爱米丽眼里,荷默“个子高大,皮肤黝黑,精明强干,声音洪亮”“随便什么时候人们要是在广场上的什么地方听见呵呵大笑的声音,荷默·伯隆肯定是在人群的中心”;而在镇里的人们看来,荷默只是“一个北方佬,一个拿日工资的人”,他们认为“爱米丽小姐体内暗藏的情欲动摇的不仅是老姑娘的完整性,而且是南方历史和阶级的整个根基”(Diane Roberts, 1994: 158)。作者的叙述话语中对这两种观点都没有认可,意在回避仅仅控制人物生活态度的文化代码——对昔日南方传统的眷恋和对北方工业文明的抵制。
5 . 象征符码
“象征的声音”较好理解,按巴特的说法它是在象征区(le champ symblique)内凸现了辽阔的范围,即对照的范围,以此形成了引子单位。象征手法是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某人某物的具体形象(象征体),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如《萨拉辛》开头便以“白日梦”一词连接其相反的两项。
S·纳代尔(S·Nadel)区分了三种主要的象征性为:符征(如物件、徽章等)、社会称谓和仪式(这种象征程序可显示社会关系与等级)(李幼蒸,1999: 496)。在文学作品中,房子往往象征着家庭和温馨的生活,而在这篇小说中,房子却另有深意。笔者认为,它既是一个符征,也可以看作是一种仪式。爱米丽出身于一个没落的美国南方贵族家庭,而在她的父亲死后,那座房子是“传说是留给她的全部财产”。按常情来看,一个贵族家庭就算再落魄也不至于只给后代留下一座房子,作者这样的安排用意何在?要弄清这个问题让我们先来看看这是怎样的一座房子。“那是一栋过去漆成白色的四方形大木屋,坐落在当年一条最考究的街道上,还装点着有19世纪70年代风味的圆形屋顶、尖塔和涡形花纹的阳台,带有浓厚的轻盈气息”,此中大有“春花秋月何时了”和“雕栏玉砌应犹在”的怀旧情怀。在工业文明已濒临家门之际,“房子虽已破败,却还是执拗不驯,装模作样,真是丑中之丑”,又可见“问君能有几多愁”和“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无奈感慨。这都是从外部的视角观察的结果,下面让我们走进房子的内部,去看看里面的布置又给了我们怎样的象征意义。穿过“阴暗的门厅”,房子里“一股尘封的气味扑鼻而来,空气阴湿而又不透气”,客厅里“摆设的笨重家具全部包着皮套子”并且“皮套子已经坼裂”。窗子上挂着“百叶窗”,“尘粒在那一缕阳光中缓缓旋转”,壁炉前放着“已经失去金色光泽的画架”。在爱米丽的最后一个学生离开后,“前门关上了,而且永远关上了”。就是这座古老、阴暗、破旧的房子,爱米丽除了热恋期间有过几次和荷默驾马车出游外,可以说她的一生中绝大多数时间是关在这里度过的。它象征着美国南方的奴隶制、父权制和妇道观,也象征着新的社会进程中南方制度已日薄西山、气息奄奄。正是这样一座有形的和无形的房子将爱米丽的一生密闭其中,以至于酿成最终的人间惨剧,而人们看到它大势已去的同时仍不免有些许留恋感怀。
威廉·福克纳的作品向来是难以解读的,这也许正是它不断被解读原因之一。这里我们以罗兰·巴特五种符码来分析了他的短篇小说《纪念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从文本中分别找出了意素符码、阐释符码、布局符码、文化符码和象征符码所对应的所指。五种声音的交汇,共同谱写了对主题的贡献——南北战争前美国南方的社会制度和道德观念是女主人公悲剧命运的罪魁祸首,它的父权制和妇道观对妇女精神的戕害不亚于奴隶制对奴隶在政治和经济上的压迫。然而,作家对旧制度的揭露和批判却不单限于讨伐,正如福克纳本人在194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发表的著名演说中所提及:“诗人和作家的特殊光荣就是去鼓舞人的斗志,使人记住过去曾经有过的光荣——人类曾有过的勇气、荣誉、希望、自尊、同情、怜悯与牺牲精神——已达到不朽。诗人的声音不应只是人类的记录,而应是使人类永存并得到胜利的支柱和栋梁。”
参考文献
Daniel C. Semiotics: The Basics[M]. London: Taylor & Francis Group, 2002.
Diane R. Faulkner and Southern Womanhood[M]. Geogia: The University of Geogia Press, 1994.
常耀信.美国文学简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0.
赫尔斯多来姆.颁奖词[C].陈映真主编《诺贝尔文学奖全集》.台北:远东出版公司,1981.
李幼蒸.理论符号学导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罗伯特·司格勒斯.符号学与文学[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8.
罗兰·巴特.S/Z[M].屠友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杨金才.新编美国文学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威廉·福克纳.纪念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J].杨岂深译.名作欣赏,1995(6).
威廉·福克纳.1949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演说[OL].
http://www.kekenet.com/Article/201008/111645_3.shtml
关键词:符号学;罗兰·巴特;五种符码;《纪念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14)02-0184-4 doi:10.3969/j.issn.1006-2831.2014.01.047
威廉·福克纳(William Faulkner, 1897~1962)是20世纪美国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一生共出版了19部长篇小说和75篇短篇小说。他的作品多以美国南方的历史为背景,创造性地将现代主义手法和现实主义题材相结合,生动而真实地描绘了美国南方200年来社会变迁的广阔画卷。他的六部代表作,《喧嚣与骚动》(The Sound and the Fury, 1929)、《我弥留之际》(As I Lay Dying, 1930)、《圣殿》(Sanctuary, 1931)、《八月之光》(Light in August, 1932)、《押沙龙,押沙龙!》(Absalom, Absalom!, 1936)和《去吧,摩西》(Go Down, Moses, 1942),即“约克纳帕塔法世系”小说,成为南方小说的艺术高峰。在创作手法上他善于运用时空颠倒、多角度叙述、象征隐喻、神话结构等技巧来表现西方现代人的复杂心态。正如1949年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葛斯达夫·赫尔斯多来姆在授予福克纳诺贝尔文学奖时所致的颁奖词中所说:“福克纳是20世纪小说家中,一位伟大的小说技巧的实验家……他的小说很少有两部是相互类似的。他仿佛要接着他那持续不断的创新,来达成小说广袤的境地”(陈映真,1981: 6)。据统计,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新世纪初,在美国发表的论文、出版的专著以及完成的博士论文,对于英语作家的研究中关于福克纳的占第二位,仅次于莎士比亚(杨金才,2002: 340)。
《纪念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A Rose for Emily, 1930)是福克纳的短篇小说的代表作,通过爱米丽小姐一生的悲剧命运,为我们展现了美国南北战争之后南方贵族阶级日趋没落的衰亡历史,以及在现代工业文明的进程中南方民众整体心理状态和社会精神面貌。据笔者统计,自1979至2010年中国期刊网可检索到的涉及这部作品的论文共近200篇,从女性主义、新批评、历史主义、神话原型、精神分析、读者反应、主题特色、叙事手法、写作风格等角度均有解读。本文拟从法国符号学家罗兰·巴特的五种符码入手,对小说文本中不同的符号进行分类和分析,来探讨这部小说中不同符码对主题的贡献,并验证这一符号学理论在文学批评中的可操作性和可应用性。
与海明威不同,福克纳所代表的不是“一代人”,而是“一个区域的人”——南方。作为南方社会的一份子,福克纳从不掩饰对自己家乡传统经济结构和传统美德的赞赏和眷恋,同时在理智上又看到了奴隶制、清教主义父权制和妇道观对普通民众的戕害,并勇敢地举起讨伐的旗帜。延续“约克纳帕塔法世系”一贯的风格,福克纳的短篇小说《纪念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充满了荒诞、怪异的气氛。爱米丽·格里尔小姐是南北战争时期南方淑女的代表,出生于没落的贵族家庭,恪守南方社会对妇女的操守与信仰。她成年后,父亲赶走了所有的追求者,以致年近三十仍待字闺中。从丧父之痛中恢复出来后,她开始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遇到了“北方佬”荷默并与其出双入对,然而婚姻的愿望却不能达成。最终爱米丽毒杀了荷默并守尸而眠若干年,直到她去世才被发现。
这部作品时空颠倒错乱、视角复杂多变、人称指代模糊、象征隐喻丰富,从符号学角度来看具有极大的探讨空间。法国当代杰出的思想家和符号学家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 1915~1980)在他的专著《S/Z》中专门分析了巴尔扎克(Honoré de Balzac, 1799~1850)的中篇小说《萨拉辛》(Sarrasine, 1830),其中提出了五种符码的主张——意素符码、阐释符码、布局符码、文化符码和象征符码。这一划分的依据是词汇单位(lexis)在五种能指系统中产生意义的途径。下面我们结合五种符码在本文中的体现分别加以解释。
1 . 意素符码
用一个(近似的)词来指明阅读单位涉及的含蓄意指的所指,如法语中以阴性特殊词素e结尾,其所蕴含的女性质素是个所指。它可用来固著在文中的好几处地方,是个迁变的因素,可融合其他相类的因素,以创造性格、环境、转义、象征。巴特把它叫做“个人的声音”。
在南北战争前的美国南方,奴隶和女性都是备受压迫的对象,区别仅在于奴隶制从政治和经济上对奴隶剥削迫害,而清教主义父权制和妇道观从社会道德上给女性设置了重重限制。在本文中,唯一一个伺候在爱米丽小姐身边直至“老态龙钟”的人就是那个花匠兼厨师的黑人仆人托比。他驯良顺从、任劳任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履行着他买菜做饭的职责。当爱米丽渐渐老去他也“头发变白了,背也驼了,还照旧提着购货篮进进出出”;而且从来缄不做声,“他跟谁也不说话,恐怕对她也是如此”,以至于“他的嗓子似乎由于长久不用变得嘶哑了”。而我们的女主人公爱米丽不也正是南方传统制度下始终恪守规则、饱受迫害又从不反抗的典型吗?其实无论是爱米丽还是黑仆托比,都是南方制度下受压迫人群的一个代码。尽管爱米丽是女性、出身于贵族家庭,尽管托比是男性、身为社会底层的黑奴,但种族与性别的差异都无法使他们逃离南方社会中受压迫的命运。在这里,作家的关注点已超越了种族和阶级的界限,如福克纳本人所言“我想说,并且我希望,我唯一属于的、我愿意属于的流派是人道主义流派”(Robert Jelliffe, 1966: 95)。托比就好像是爱米丽的影子,如影随形,形存则影存,当爱米丽与世长辞后,黑人托比就也自然地“随即不见了”、“从此就不见踪影了”。 2 . 阐释符码
以不同方法表述问题、回答问题,以及形成或能酝酿问题,或能延迟解答的种种机遇事件,它使某个谜被指向、提出、阐明,继而拖延,最终豁然解开。比如萨拉辛所指为何?是一个地名、一件事物、一个女人?这一问题至极后处,依据名叫萨拉辛的雕塑家的传记,方得以解答。它是“真相的声音”。
在本文中,作者巧妙地使用阐释符码,多处布设迷局与悬念,吊足了读者的胃口,而其高超之处就在于随着情节的层层推进,所有的谜都因同一个发现而被解破。其中最突出的谜有三个。第一个谜:爱米丽与“北方佬”荷默的交往遭到了公众的反对,被认为是“全镇的羞辱”、“青年的坏榜样”。最后妇女们终于迫使侵礼会的牧师去拜访她,试图做思想政治工作,结果是“访问经过他未透露,但他再也不愿去第二趟了”。牧师为什么不愿再去了?他和爱米丽之间究竟有怎样的对话?爱米丽的态度又是如何?作者在此没有交代,我们也不得而知。第二个谜:牧师出师不利,第二天牧师夫人就写信给爱米丽外地的两个堂姐妹求援,姐妹俩为这事专程赶来,但“一个星期后她们就走了”,而且“荷默又回到镇上来了”。究竟为何?姐妹俩是碰了爱米丽的钉子悻悻而归,还是已经说服了爱米丽叫荷默来正式分手?在此作者对内情又是避而不谈。第三个谜:堂姐妹走后的一天黄昏时分,荷默又回到镇上来了,然而“这就是我们最后一次看到荷默·伯隆”。后来他究竟有没有从爱米丽家出来?又去了哪里?这所有的疑问都直到小说的结尾才真相大白:爱米丽深受传统制度的禁锢,不肯轻易屈服但又无力反抗,婚姻的愿望不能达成但又不愿放弃爱人,选择了一种爆发式的灭亡——毒死荷默,用“那比爱情更能持久、那战胜了爱情的煎熬的永恒的长眠”使他驯服。
3 . 布局符码
包括情节符码和行为符码两部分。因为读者阅读时都要在某些一般名目下(如漫步、谋杀、约会等)来积聚一定的信息,这些情节和行为就构成了序列。布局符码往往是一个动词,如“沉陷在”、“进入”、“告别”,或者一个推动情节发展的名词,如“门”、“剧院”。此处序列的唯一逻辑即“已做过”或“已读过”,它对应的是“经验的声音”。
出身于贵族家庭、深受传统道德观熏陶的爱米丽,无论言谈举止,无论父亲在世时还是与荷默热恋中,始终保持着典型的南方淑女的气质与做派,冷峻、高傲、从无大喜与大悲的真实情感宣泄。镇政府派代表团来她家收税,“她没有请他们坐下来”“只是站在门口,静静地听着”说话的声调“冷酷无情”。爱米丽的父亲死后的第二天,按照风俗,镇里的妇女们来她家拜望,她在门口接待她们,“衣着和平日一样,脸上没有一丝哀愁”。当她与荷默的恋情遭到乡里的反对,她依旧“把头抬得高高——甚至当我们深信她已经堕落了的时候也是如此,仿佛她比历来都更要求人们承认她作为格里尔生家族末代人物的尊严;仿佛她的尊严就需要同世俗的接触来重新肯定她那不受任何影响的性格”。通过这一系列的情节与行为,我们发现,爱米丽没有感情的流露并不代表内心真的没有喜怒哀乐,而是由于要维持“传统的化身”这一身份,不得以掩藏了真情实感。长期的压抑正是导致爱米丽最后做出令人震惊之举的主要原因。
4 . 文化符码
对科学或智慧符码的引用,涉及物理学、生理学、医学、心理学、文学、历史学等知识类型,是发自人类传统经验的集体而无个性特征的声音。它源自格言符码,是文本中时时引及的诸多知识或智慧符码之一,它是“科学的声音”。如“柔言释冰雪”。
文化符码的设置在这篇小说中是较为浅显易见的。“汽车间和轧棉机”与“棉花车和汽油泵”,通过新旧对比,体现出了北方新生的工商势力与南方传统经济模式的对峙。这是代表南北方差异的文化符码在社会经济层面的反映。社会道德层面集中反映在择偶观的巨大反差——在爱米丽眼里,荷默“个子高大,皮肤黝黑,精明强干,声音洪亮”“随便什么时候人们要是在广场上的什么地方听见呵呵大笑的声音,荷默·伯隆肯定是在人群的中心”;而在镇里的人们看来,荷默只是“一个北方佬,一个拿日工资的人”,他们认为“爱米丽小姐体内暗藏的情欲动摇的不仅是老姑娘的完整性,而且是南方历史和阶级的整个根基”(Diane Roberts, 1994: 158)。作者的叙述话语中对这两种观点都没有认可,意在回避仅仅控制人物生活态度的文化代码——对昔日南方传统的眷恋和对北方工业文明的抵制。
5 . 象征符码
“象征的声音”较好理解,按巴特的说法它是在象征区(le champ symblique)内凸现了辽阔的范围,即对照的范围,以此形成了引子单位。象征手法是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某人某物的具体形象(象征体),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如《萨拉辛》开头便以“白日梦”一词连接其相反的两项。
S·纳代尔(S·Nadel)区分了三种主要的象征性为:符征(如物件、徽章等)、社会称谓和仪式(这种象征程序可显示社会关系与等级)(李幼蒸,1999: 496)。在文学作品中,房子往往象征着家庭和温馨的生活,而在这篇小说中,房子却另有深意。笔者认为,它既是一个符征,也可以看作是一种仪式。爱米丽出身于一个没落的美国南方贵族家庭,而在她的父亲死后,那座房子是“传说是留给她的全部财产”。按常情来看,一个贵族家庭就算再落魄也不至于只给后代留下一座房子,作者这样的安排用意何在?要弄清这个问题让我们先来看看这是怎样的一座房子。“那是一栋过去漆成白色的四方形大木屋,坐落在当年一条最考究的街道上,还装点着有19世纪70年代风味的圆形屋顶、尖塔和涡形花纹的阳台,带有浓厚的轻盈气息”,此中大有“春花秋月何时了”和“雕栏玉砌应犹在”的怀旧情怀。在工业文明已濒临家门之际,“房子虽已破败,却还是执拗不驯,装模作样,真是丑中之丑”,又可见“问君能有几多愁”和“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无奈感慨。这都是从外部的视角观察的结果,下面让我们走进房子的内部,去看看里面的布置又给了我们怎样的象征意义。穿过“阴暗的门厅”,房子里“一股尘封的气味扑鼻而来,空气阴湿而又不透气”,客厅里“摆设的笨重家具全部包着皮套子”并且“皮套子已经坼裂”。窗子上挂着“百叶窗”,“尘粒在那一缕阳光中缓缓旋转”,壁炉前放着“已经失去金色光泽的画架”。在爱米丽的最后一个学生离开后,“前门关上了,而且永远关上了”。就是这座古老、阴暗、破旧的房子,爱米丽除了热恋期间有过几次和荷默驾马车出游外,可以说她的一生中绝大多数时间是关在这里度过的。它象征着美国南方的奴隶制、父权制和妇道观,也象征着新的社会进程中南方制度已日薄西山、气息奄奄。正是这样一座有形的和无形的房子将爱米丽的一生密闭其中,以至于酿成最终的人间惨剧,而人们看到它大势已去的同时仍不免有些许留恋感怀。
威廉·福克纳的作品向来是难以解读的,这也许正是它不断被解读原因之一。这里我们以罗兰·巴特五种符码来分析了他的短篇小说《纪念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从文本中分别找出了意素符码、阐释符码、布局符码、文化符码和象征符码所对应的所指。五种声音的交汇,共同谱写了对主题的贡献——南北战争前美国南方的社会制度和道德观念是女主人公悲剧命运的罪魁祸首,它的父权制和妇道观对妇女精神的戕害不亚于奴隶制对奴隶在政治和经济上的压迫。然而,作家对旧制度的揭露和批判却不单限于讨伐,正如福克纳本人在194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发表的著名演说中所提及:“诗人和作家的特殊光荣就是去鼓舞人的斗志,使人记住过去曾经有过的光荣——人类曾有过的勇气、荣誉、希望、自尊、同情、怜悯与牺牲精神——已达到不朽。诗人的声音不应只是人类的记录,而应是使人类永存并得到胜利的支柱和栋梁。”
参考文献
Daniel C. Semiotics: The Basics[M]. London: Taylor & Francis Group, 2002.
Diane R. Faulkner and Southern Womanhood[M]. Geogia: The University of Geogia Press, 1994.
常耀信.美国文学简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0.
赫尔斯多来姆.颁奖词[C].陈映真主编《诺贝尔文学奖全集》.台北:远东出版公司,1981.
李幼蒸.理论符号学导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罗伯特·司格勒斯.符号学与文学[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8.
罗兰·巴特.S/Z[M].屠友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杨金才.新编美国文学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威廉·福克纳.纪念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J].杨岂深译.名作欣赏,1995(6).
威廉·福克纳.1949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演说[OL].
http://www.kekenet.com/Article/201008/111645_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