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企業拥有一个完善的、合事宜的企业制度,能规范员工行为,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提高管理效率与质量,形成一个良好的企业文化。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认识,所以真正建立起一个合理的、完善的、有效的制度管理体系,对企业管理提升具有实际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制度体系管理 问题 建立和完善
中图分类号:F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33-0095-01
随着国家高铁行业的迅猛发展,电连接器产业的充满蓬勃的生机,公司规模将逐步扩大,高效的管理水平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着决定性作用。企业内部管理制度是提升企业基础管理水平,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前提,实践证明,企业制度化管理是保证企业管理效率和效益的基础,企业拥有的制度体系是否科学完善,往往决定企业能否健康高效地运行。我们需要通过建立有效的规章制度,使企业实行制度化管理,使规章制度得到有效的落实。
一、企业管理制度的含义
所谓企业管理制度,是企业为了规范自身建设,加强企业成本控制、维护工作秩序、提高工作效率,增加公司利潤,增强企业品牌影响力,通过一定的程序所制定出的管理公司的依据和准则。
二、企业管理制度的特点
1. 合法性
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是企业的内部之“法”,是国家法律、法规在企业的具体落实和延伸,它的建立必须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公司法》和《劳动法》,即企业规章制度的成立必须建立在合法的前提下。只有合法的企业内部规章制度才能够切实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企业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
2. 完整性与科学性
首先,企业规章制度是企业根据自身特点,在生产、经营、质量、技术、人力资源开发等各个方面制定的一系列管理规范,在制定时,必须全面考虑,使规章制度具有完整性,避免出现管理“真空”。其次,企业规章制度是全体职工的行为准则,是企业管理理念、管理思想和管理方式的体现,在制定时,必须从企业管理的实际出发,充分论证,实事求是,使制定的规章制度具有科学性,不能靠闭门造车或搞“暗箱操作”,更不能随心所欲地凭主观臆断制定一些“土政策”。
3. 时效性
规章制度制定要不断修改,做到与时俱进。在企业中可以发现,各种规章制度制定的很多,也比较全面,但总会有某些规章制度不能跟上企业管理的发展,不能满足实际要求,有的规章制度甚至是几年前甚至更早的制度,现在仍然使用。很明显,这些制度已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现状的需要了,已经成了摆设甚至是企业发展的拌脚石,不仅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反而妨碍工作的正常进行。因而,制度不能一成不变,要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及时修订,使之符合实际情况,与时俱进。
4. 可操作性
企业制度建立必须符合科学性原则,也就是说企业规章制度制订必须要全面、完整、科学,符合实际需要,具有可操作性。规范员工行为,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提高管理效率与质量,形成一个良好的企业文化。
三、企业制度管理的优点
1、制度管理凝聚了优秀员工的智慧科学,并将其转化为公司具体经营管理行为,形成一个统一的、系统的制度体系,使企业持续、稳健地发展。
2、可以避免公司中由于员工能力和特性的差异,使企业经营管理出现异常和波动。
3、各项规章制度可以使员工更好地了解公司文化,融入企业,更快地找对自己的位置,使工作更加顺畅,顺利进入工作状态,为公司创造效益。
4、公司员工有统一的工作标准,可以明确自己工作需要做到的目标以及工作流程,能够对自己的工作有一个明确的度量,更有利于自我的培训和公司的培训,使整个公司形成向上的力量,最终形成企业的文化。
四、企业在管理制度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1、制度编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制度体系的覆盖面上,存在“盲点”和“死区”,系统性不够,一些制度建立其纵向的深度和横向的广度不够,有的规定原则性强,具体规定不实不细,可执行性差,缺乏实际指导意义,制度之间配合性差,关联度不够,接口不清晰,甚至有时出现相互抵触的情况。有些制度缺乏明确的权责划分及度量考核指标,检查考核措施手段不完善。
形式多样。制度繁多而杂乱,往往是发现一个问题就解决一个问题,并以通知、业务联系书、会议纪要、各种考核办法(未进入制度管理系统)等多种形式下发,没有进入制度体系进行管理,不成体系。
严密性差。有的制度订得太宽泛,发现漏洞,又不断以“补充通知”的形式来应付。
2、制度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缺乏宣贯,制度出台后,虽然有通知,但缺乏宣贯,甚至有些相关责任单位对此知之甚少,使制度成为一纸空文。
反馈与评估不足,对制度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没有建立反馈机制,使制度修订完善出现瓶颈,同时缺乏客观的评估方法和标准,对制度的执行情况很少有评估。
缺乏监督措施,制度在执行过程中没有约束和监督机制,缺乏一整套的执行、监督、改进办法,没有依靠制度来保障制度的执行,而是体现出人治,领导的干预和不坚决使制度执行的刚性大打折扣。
检查考核不力,对制度落实效果的考核力度不够,执行与否与员工利益的关联度不高。
3、制度更新和完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更新慢,有些制度往往“几年一贯制”,没有根据公司的发展及时修订,例如在公司策略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公司机构调整为扁平化的组织机构,许多制度并没有得到及时修订。
推出滞后,当企业的经营管理发生变动时,新制度往往滞后推出,形成“制度真空期”。
完善不及时,对于制度明显存在的问题或制度间彼此间存在的矛盾的地方,令执行者无所适从。甚至有的制度“试行”多年,仍未“转正”。
五、建立和完善高效的业务流程和制度管理体系
所谓有效的制度体系,就是建立和完善高效的业务流程和制度体系,确保企业有效运转,使企业达到高效运营的效果。
1、规范建立管理制度流程,建立完善的反馈制度,每年对制度进行更新
从公司发展战略出发,明确本单位的目标任务,查找是否该项制度是否建立,如果有,每年结合公司发展进行更新完善,如果没有,则新建本单位制度,可借鉴资机公司、资电公司先进企业的管理理念。制度编写完毕后,经充分的内部讨论,与所有相关单位进行沟通,此时进入外部评审流程,在这个流程会反复出现讨论、修改、再讨论、再修改,以使制度趋于完善以及可操作性,然后由主管副总审签通过后,经过试行成熟后,纳入公司管理体系。
制度管理部门建立统一规范的制度编写格式,结合公司扁平化的组织架构,理清部门职责,按企业运营管理主线理清思路,对管理环节上的各个节点不重、不漏,各单位应按期清理本单位的相关信息,暂行的要及时转正,会议纪要、各种考核办法及时理出流程,由制度管理部门统一编号,编制进入公司制度管理体系。
2、制度的宣贯
制度的落实要进行宣贯这个重要环节,首先是事中的宣贯,当一个制度编制完成后,起草制度单位要组织相关单位进行评审,也就是对制度的可执行性进行沟通,通过这个过程让大家对制度内容进行了解,并总结大家的意见及建议,以确定最合适的操作方式,而形成大家都认可的操作性强的制度。然后是制度出台后,要让全公司的员工都明白制度所规定的要求,以及制度与工作的关系,提高大家遵守制度的自觉性。
五、结语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通过制度建设,企业可以建立责权明晰的管理机制,实现企业由“人治”向“法治”,由“经验管理”向“职业化管理”的转变,企业管理一定可以走上规范管理轨道,企业的管理效率一定会有所提升。
[关键词]制度体系管理 问题 建立和完善
中图分类号:F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33-0095-01
随着国家高铁行业的迅猛发展,电连接器产业的充满蓬勃的生机,公司规模将逐步扩大,高效的管理水平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着决定性作用。企业内部管理制度是提升企业基础管理水平,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前提,实践证明,企业制度化管理是保证企业管理效率和效益的基础,企业拥有的制度体系是否科学完善,往往决定企业能否健康高效地运行。我们需要通过建立有效的规章制度,使企业实行制度化管理,使规章制度得到有效的落实。
一、企业管理制度的含义
所谓企业管理制度,是企业为了规范自身建设,加强企业成本控制、维护工作秩序、提高工作效率,增加公司利潤,增强企业品牌影响力,通过一定的程序所制定出的管理公司的依据和准则。
二、企业管理制度的特点
1. 合法性
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是企业的内部之“法”,是国家法律、法规在企业的具体落实和延伸,它的建立必须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公司法》和《劳动法》,即企业规章制度的成立必须建立在合法的前提下。只有合法的企业内部规章制度才能够切实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企业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
2. 完整性与科学性
首先,企业规章制度是企业根据自身特点,在生产、经营、质量、技术、人力资源开发等各个方面制定的一系列管理规范,在制定时,必须全面考虑,使规章制度具有完整性,避免出现管理“真空”。其次,企业规章制度是全体职工的行为准则,是企业管理理念、管理思想和管理方式的体现,在制定时,必须从企业管理的实际出发,充分论证,实事求是,使制定的规章制度具有科学性,不能靠闭门造车或搞“暗箱操作”,更不能随心所欲地凭主观臆断制定一些“土政策”。
3. 时效性
规章制度制定要不断修改,做到与时俱进。在企业中可以发现,各种规章制度制定的很多,也比较全面,但总会有某些规章制度不能跟上企业管理的发展,不能满足实际要求,有的规章制度甚至是几年前甚至更早的制度,现在仍然使用。很明显,这些制度已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现状的需要了,已经成了摆设甚至是企业发展的拌脚石,不仅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反而妨碍工作的正常进行。因而,制度不能一成不变,要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及时修订,使之符合实际情况,与时俱进。
4. 可操作性
企业制度建立必须符合科学性原则,也就是说企业规章制度制订必须要全面、完整、科学,符合实际需要,具有可操作性。规范员工行为,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提高管理效率与质量,形成一个良好的企业文化。
三、企业制度管理的优点
1、制度管理凝聚了优秀员工的智慧科学,并将其转化为公司具体经营管理行为,形成一个统一的、系统的制度体系,使企业持续、稳健地发展。
2、可以避免公司中由于员工能力和特性的差异,使企业经营管理出现异常和波动。
3、各项规章制度可以使员工更好地了解公司文化,融入企业,更快地找对自己的位置,使工作更加顺畅,顺利进入工作状态,为公司创造效益。
4、公司员工有统一的工作标准,可以明确自己工作需要做到的目标以及工作流程,能够对自己的工作有一个明确的度量,更有利于自我的培训和公司的培训,使整个公司形成向上的力量,最终形成企业的文化。
四、企业在管理制度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1、制度编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制度体系的覆盖面上,存在“盲点”和“死区”,系统性不够,一些制度建立其纵向的深度和横向的广度不够,有的规定原则性强,具体规定不实不细,可执行性差,缺乏实际指导意义,制度之间配合性差,关联度不够,接口不清晰,甚至有时出现相互抵触的情况。有些制度缺乏明确的权责划分及度量考核指标,检查考核措施手段不完善。
形式多样。制度繁多而杂乱,往往是发现一个问题就解决一个问题,并以通知、业务联系书、会议纪要、各种考核办法(未进入制度管理系统)等多种形式下发,没有进入制度体系进行管理,不成体系。
严密性差。有的制度订得太宽泛,发现漏洞,又不断以“补充通知”的形式来应付。
2、制度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缺乏宣贯,制度出台后,虽然有通知,但缺乏宣贯,甚至有些相关责任单位对此知之甚少,使制度成为一纸空文。
反馈与评估不足,对制度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没有建立反馈机制,使制度修订完善出现瓶颈,同时缺乏客观的评估方法和标准,对制度的执行情况很少有评估。
缺乏监督措施,制度在执行过程中没有约束和监督机制,缺乏一整套的执行、监督、改进办法,没有依靠制度来保障制度的执行,而是体现出人治,领导的干预和不坚决使制度执行的刚性大打折扣。
检查考核不力,对制度落实效果的考核力度不够,执行与否与员工利益的关联度不高。
3、制度更新和完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更新慢,有些制度往往“几年一贯制”,没有根据公司的发展及时修订,例如在公司策略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公司机构调整为扁平化的组织机构,许多制度并没有得到及时修订。
推出滞后,当企业的经营管理发生变动时,新制度往往滞后推出,形成“制度真空期”。
完善不及时,对于制度明显存在的问题或制度间彼此间存在的矛盾的地方,令执行者无所适从。甚至有的制度“试行”多年,仍未“转正”。
五、建立和完善高效的业务流程和制度管理体系
所谓有效的制度体系,就是建立和完善高效的业务流程和制度体系,确保企业有效运转,使企业达到高效运营的效果。
1、规范建立管理制度流程,建立完善的反馈制度,每年对制度进行更新
从公司发展战略出发,明确本单位的目标任务,查找是否该项制度是否建立,如果有,每年结合公司发展进行更新完善,如果没有,则新建本单位制度,可借鉴资机公司、资电公司先进企业的管理理念。制度编写完毕后,经充分的内部讨论,与所有相关单位进行沟通,此时进入外部评审流程,在这个流程会反复出现讨论、修改、再讨论、再修改,以使制度趋于完善以及可操作性,然后由主管副总审签通过后,经过试行成熟后,纳入公司管理体系。
制度管理部门建立统一规范的制度编写格式,结合公司扁平化的组织架构,理清部门职责,按企业运营管理主线理清思路,对管理环节上的各个节点不重、不漏,各单位应按期清理本单位的相关信息,暂行的要及时转正,会议纪要、各种考核办法及时理出流程,由制度管理部门统一编号,编制进入公司制度管理体系。
2、制度的宣贯
制度的落实要进行宣贯这个重要环节,首先是事中的宣贯,当一个制度编制完成后,起草制度单位要组织相关单位进行评审,也就是对制度的可执行性进行沟通,通过这个过程让大家对制度内容进行了解,并总结大家的意见及建议,以确定最合适的操作方式,而形成大家都认可的操作性强的制度。然后是制度出台后,要让全公司的员工都明白制度所规定的要求,以及制度与工作的关系,提高大家遵守制度的自觉性。
五、结语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通过制度建设,企业可以建立责权明晰的管理机制,实现企业由“人治”向“法治”,由“经验管理”向“职业化管理”的转变,企业管理一定可以走上规范管理轨道,企业的管理效率一定会有所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