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案例:小陈,小学三年级学生,上学期从苏州转过来。平时作业认真,正确率高,各科的基本功都很扎实,会拉二胡,象棋围棋下得很好,写得一手好字,怎么看都像是练过书法的,一了解才知他根本就没有专门练过书法。就是这么一个在老师心目中是好苗子的孩子,他身上发生的一件事情却让我大吃一惊。
那是一次课间活动时,同学张颖伸手在他肩膀上拍了一下,想跟他做小孩子常做的课间游戏,谁知他却怒不可遏,转身将张颖的文具盒砸了个稀巴烂。于是,两人推拉了起来。小陈像发怒的豹子,又像一个训练有素的战士,脱下运动服当武器,因为运动服上有拉链头,打在身上会很疼。班干部拉开他俩后,迅速告诉了我。班集体是学生成长的家,团结、和谐、向上是我班奋斗的目标,怎能出现这等暴力现象?为了让他们首先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我让他们先自我反省,每人写三百字的说明,把事情发生的经过及当时自己心里的想法都写出来。
看了小陈的说明书,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在家里,父母不喜欢我,妈妈总是打我,爸爸总是骂我,我再也不想回到那个地方了;在学校里,同学们都瞧不起我,嘲笑我,经常欺负我。活着真没意思,真想就这么死了算了。有时我真恨我自己,为什么就这么没用?真想把这些欺负我的人都杀了,让你们再欺负我!”
多么惊心的字眼,多么可怕的“仇恨”,多么严重的后果!我惊出一身冷汗。
研究:我丝毫不敢大意,马上询问班上跟小陈坐得比较近的几个孩子,了解他近期的一些表现,并与其家长取得联系,通过问医生、查资料,发现这孩子患了严重的心理障碍。
因为學习成绩在同年级中常常领先,父母都为此感到骄傲,对其期望值较高。为了孩子能刻苦学习,父母对孩子要求极为严格,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严格也是一种爱”,只要孩子表现不尽人意,就通过语言严厉批评,再严重点就“竹笋炒肉”,目的是促其警醒,一心想培养出一个各方面都优秀的人才,但孩子却不明白父母的“好意”。从小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感觉到缺乏家庭温暖,总感觉周围的人都对他不好,以仇视的目光对待家人和同学。于是,父母就总感觉孩子越来越难管了,同学也感觉他性格古怪,行为越来越怪僻,动不动就发火,爱打人,下手很重。生活就像是一面镜子,周围人的态度反馈到他的心里,更加重了他的仇视。这不,父母一心急,教育的手段更过激,同学不明就里,暴力冲突就这样发生了。
措施;了解情况后,我就对症下药,采取了如下措施。
第一,把张颖和小陈两个同学叫到身边,让他们把当时心里怎么想的说出来,敞开心扉,拉近心理距离,特别是张颖起先只是想跟小陈作游戏,丝毫没有恶意,这一点让小陈意识到自己判断上的错误,减少了沟通上的困难。
第二,用爱心安抚其受伤的心灵。心病还须新药医,我多次引导班级同学以一种宽大为怀的心情去包容他的缺点,以一种沙里淘金的耐心去发现他的优点,动员全体科任老师和全班同学给他以全方位的关爱,让他感受班集体的温暖。
第三,跟他讲一个又一个小故事,让他每天对着镜子笑十分钟。我说我是心理学的专家,只要他坚持每天对着镜子笑,同学们就一定会对他很友善的。在他感到同学们的确对他友好一些之后,我又跟他讲述生活是一面镜子的道理,“你对着他笑,他也对着你笑”;讲述山谷回音的故事,“你大声喊,山谷也大声回音,你愤怒,山谷也愤怒,你友善,山谷的回音也友善”。人与人之间也是一样,我们对别人好,别人也会对我们好。
第四,多次与他的父母交谈,指导其父母对他的心理健康多加关注,平时注意创设与孩子沟通的情境,通过换位思维及互相关爱等启发培养孩子真善美的道德情操,作孩子的表率,努力培养孩子的优良品德,为开拓孩子的美好前程创设条件。学校与家庭共同努力,从生活上给予关照,情感上给予满足,主动与他接近、玩耍、聊天,让他感到亲情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不再以为别人不喜欢他。对孩子的一些过错多以宽容的态度来对待,呵护他,避免他再受刺激。
初步结果:一是情绪方面——已经渐趋稳定。改进的地方,如喜欢和别的学生玩耍;他不想离家出走;他觉得有人十分了解自己,心理的烦恼减少,觉得教师待他已比过去好些了。二是行为方面——通过一段时间的共同努力,他终于能与同学们和平共处了,已经减少了许多过去常犯的过失,自主、自治的能力也有进步;上课更专心了,课前主动帮老师开电脑,准备图影仪,下课帮老师收拾讲台,送作业。这些都是可喜的转变。
反思:在转变孩子的艰难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要转变一个有心理障碍的孩子真难,真累。父母的关爱、同学的友善、老师的帮助是治疗心理偏激等心理疾病的妙药良方。同时,我们,包括所有的父母和老师都必须明白,儿童是自主、独立的个体,是有感情、有个性和灵性的个体,我们要尊重孩子的主体地位和“独特的体验”,多进行心灵的交流,千万不要搞家长或老师的“一厢情愿”,否则,将适得其反,事与愿违。
那是一次课间活动时,同学张颖伸手在他肩膀上拍了一下,想跟他做小孩子常做的课间游戏,谁知他却怒不可遏,转身将张颖的文具盒砸了个稀巴烂。于是,两人推拉了起来。小陈像发怒的豹子,又像一个训练有素的战士,脱下运动服当武器,因为运动服上有拉链头,打在身上会很疼。班干部拉开他俩后,迅速告诉了我。班集体是学生成长的家,团结、和谐、向上是我班奋斗的目标,怎能出现这等暴力现象?为了让他们首先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我让他们先自我反省,每人写三百字的说明,把事情发生的经过及当时自己心里的想法都写出来。
看了小陈的说明书,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在家里,父母不喜欢我,妈妈总是打我,爸爸总是骂我,我再也不想回到那个地方了;在学校里,同学们都瞧不起我,嘲笑我,经常欺负我。活着真没意思,真想就这么死了算了。有时我真恨我自己,为什么就这么没用?真想把这些欺负我的人都杀了,让你们再欺负我!”
多么惊心的字眼,多么可怕的“仇恨”,多么严重的后果!我惊出一身冷汗。
研究:我丝毫不敢大意,马上询问班上跟小陈坐得比较近的几个孩子,了解他近期的一些表现,并与其家长取得联系,通过问医生、查资料,发现这孩子患了严重的心理障碍。
因为學习成绩在同年级中常常领先,父母都为此感到骄傲,对其期望值较高。为了孩子能刻苦学习,父母对孩子要求极为严格,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严格也是一种爱”,只要孩子表现不尽人意,就通过语言严厉批评,再严重点就“竹笋炒肉”,目的是促其警醒,一心想培养出一个各方面都优秀的人才,但孩子却不明白父母的“好意”。从小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感觉到缺乏家庭温暖,总感觉周围的人都对他不好,以仇视的目光对待家人和同学。于是,父母就总感觉孩子越来越难管了,同学也感觉他性格古怪,行为越来越怪僻,动不动就发火,爱打人,下手很重。生活就像是一面镜子,周围人的态度反馈到他的心里,更加重了他的仇视。这不,父母一心急,教育的手段更过激,同学不明就里,暴力冲突就这样发生了。
措施;了解情况后,我就对症下药,采取了如下措施。
第一,把张颖和小陈两个同学叫到身边,让他们把当时心里怎么想的说出来,敞开心扉,拉近心理距离,特别是张颖起先只是想跟小陈作游戏,丝毫没有恶意,这一点让小陈意识到自己判断上的错误,减少了沟通上的困难。
第二,用爱心安抚其受伤的心灵。心病还须新药医,我多次引导班级同学以一种宽大为怀的心情去包容他的缺点,以一种沙里淘金的耐心去发现他的优点,动员全体科任老师和全班同学给他以全方位的关爱,让他感受班集体的温暖。
第三,跟他讲一个又一个小故事,让他每天对着镜子笑十分钟。我说我是心理学的专家,只要他坚持每天对着镜子笑,同学们就一定会对他很友善的。在他感到同学们的确对他友好一些之后,我又跟他讲述生活是一面镜子的道理,“你对着他笑,他也对着你笑”;讲述山谷回音的故事,“你大声喊,山谷也大声回音,你愤怒,山谷也愤怒,你友善,山谷的回音也友善”。人与人之间也是一样,我们对别人好,别人也会对我们好。
第四,多次与他的父母交谈,指导其父母对他的心理健康多加关注,平时注意创设与孩子沟通的情境,通过换位思维及互相关爱等启发培养孩子真善美的道德情操,作孩子的表率,努力培养孩子的优良品德,为开拓孩子的美好前程创设条件。学校与家庭共同努力,从生活上给予关照,情感上给予满足,主动与他接近、玩耍、聊天,让他感到亲情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不再以为别人不喜欢他。对孩子的一些过错多以宽容的态度来对待,呵护他,避免他再受刺激。
初步结果:一是情绪方面——已经渐趋稳定。改进的地方,如喜欢和别的学生玩耍;他不想离家出走;他觉得有人十分了解自己,心理的烦恼减少,觉得教师待他已比过去好些了。二是行为方面——通过一段时间的共同努力,他终于能与同学们和平共处了,已经减少了许多过去常犯的过失,自主、自治的能力也有进步;上课更专心了,课前主动帮老师开电脑,准备图影仪,下课帮老师收拾讲台,送作业。这些都是可喜的转变。
反思:在转变孩子的艰难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要转变一个有心理障碍的孩子真难,真累。父母的关爱、同学的友善、老师的帮助是治疗心理偏激等心理疾病的妙药良方。同时,我们,包括所有的父母和老师都必须明白,儿童是自主、独立的个体,是有感情、有个性和灵性的个体,我们要尊重孩子的主体地位和“独特的体验”,多进行心灵的交流,千万不要搞家长或老师的“一厢情愿”,否则,将适得其反,事与愿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