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往事

来源 :西部散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8971563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路梁
  那是一座山梁,山梁上有一条大路。
  这座山梁离我老家不远,或许是因为有这样一条大路吧,家乡人都称它为大路梁。
  小时候,我们这些农家孩子,常在大路梁放牛拾柴禾。那时候山梁不像现在这样草木茂盛,郁郁葱葱。大集体时期没完没了的砍伐,让山梁失去了生机,变得说不出的荒凉;但那条大路并不寂寞,随时有许多南来北往的人,行色匆匆地赶着路。
  老辈人说,这条大路北通昭化县,南到保宁府,而两头最终延伸到哪里,谁也说不清楚,反正从古至今,这都是一条人们出行的要道,所以叫做“大路”。
  大路上光溜溜的石板和随风飞扬的尘土见证着它悠远的历史,一此遗址和故事更是诉说着世事的沧桑。
  记得我奶奶经常带着我沿着这条大路到我姑婆家去,走不多远,便能看到路边的一块大石上,被人阴刻出一个横短竖长的长方形方框,里面有许多文字,奶奶告诉我那是指路碑,我识字以后,知道那些内容是上至剑阁、昭化,下至苍溪、阆中这途中每一个驿站和主要集镇的里程。两边还有一副竖联,写的是“举头创周近,回首龙门低”,这个“龙门”就是附近的龙门山。爷爷说这个指路碑是清道光年间一个做善事的人刻在这里的。
  再往前行,到了龙门山的半山腰时,又会看到路旁有一大石堆,像是有人用许多大小不等的石块专门堆砌在那里一样,奶奶说那叫“讨口子坟”。说是不知什么时候,一个讨口要饭的人,死在这里了,于是南来北往的人们你一把土,我一块石,把他埋了起来,长年如此,就形成了这样的一个“坟”。
  从此这也形成了一个习俗,只要是赶路的人快到这里时,都要提前拾上一块能拿得动的石头,丢到那个“坟”上去。人们还说,这样做走远路脚杆不会疼的。
  小时候的我常常看着这个“坟”发呆:这个要饭的是谁?为什么要出来讨口呢?是饿死的还是病死的?家在哪里?家里还有人吗?……每当我经过这里时,也总是和大人们一样,忘不了提前抱上一块小石头,怯怯地丢到那个“坟”上去。
  父亲还给我讲过一个故事。民国时闹“抓壮丁”,曾有人就伏藏在这条大路边上,看到又陌生又单身的年轻男子走过时,便将他捆绑起来,扭送到乡公所去,以顶替自己去当兵……
  如今这条大路除了附近的人们偶尔走动外,已很少有外地的所谓“赶路人”行走了,它已失去了作为交通要道的功能和作用,大路梁上已是树高草密,满目翠绿与葱茏,昔日的大路也只依稀可见,它像一个已到暮年的老人,安静地躺在林间的草地上歇息着,或者回忆着什么。
  老屋头
  老屋头是老辈人对我们先祖在当地定居地的口头称呼。细考起来,现在散居在家乡各地的几十户本姓人家,都是先后从那里走出来的。在我的记忆里,老屋头也确实有很古老的房屋。那些房屋不高,木质穿斗结构,青瓦屋面,是过去农村常见的那种四合院。房屋的椽檩几乎已看不清楚本来面目,都是黑油黑油的,那阶沿上的柱子很粗,但却有些傾斜;堂屋的木门槛当中部分已凹陷下去,门楼和窗子上有一些很精细的雕刻,屋瓦上还生长着一些叫不出名的小草。一条样子很凶但却很温顺的大黄狗,常常趴在大门口,眯着眼睛,懒洋洋地看着过往的人们。
  住在老屋头的尧谷爷最令我们敬畏。听大人们说,当年尧谷爷结婚刚一年多,已有了一个儿子,就被拉了“壮丁”,这一去就是二十多年,杳无音信。丢下张婆婆一人在家,千辛万苦总算把儿子拉扯大了,也成家了。人们都以为尧爷爷不在人世了,那时被拉了“壮丁”的大多战死或病死在了外地,极少有人能活着回来的。但就在解放前夕,尧爷爷却带着略变的乡音突然出现在了家乡人的面前……回来后的尧爷爷从不多说话,也不给任何人讲他的历史,人们只知道他曾在杨森手下当过兵。为此,在“文革”时期他还挨了很多批斗。
  我们懂事后,尧爷爷已是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了,但在生产队干活时,他却特别肯出力,凡见到别人劳动偷闲时,他就特别生气,总是黑着脸狠狠地瞪着你。
  尧爷爷早已作古,他不但人走了,同时也带走了关于他传奇人生的许多谜。他当年出去后到了哪些地方,打过什么仗,为什么回来,怎么回来的?所有这些问题,包括他的后人在内,至今也没有谁能说得清楚。
  后来,老屋头那个老院子的堂屋又被生产队改造成了一个榨油的作坊。这也是我们最神往的地方。每年生产队的油菜籽和花生收获以后,都会在这里统一榨成食用油,然后再分配到各家各户。那时,对人工榨油的过程和场面,我们感到既新鲜义奇特,更重要的是每逢榨花生油时,油坊的大人们总会给我们这一帮童子军们,分发一两块榨完油的花生油枯。
  花生榨油是不去壳的,这种“油枯”其实已没有多少花生的本味了,且又硬又脏,难以咀嚼。但我们却如获至宝,拿到手后欢呼雀跃,兴奋不已,吃得津津有味,在离老院子近百米远的地方,还有生产队的仓房。每年大、小春收割完以后,各种粮食都会集中在这里,统一晾晒,统一保管,统一在这里背走交售给国家的公粮,再统一在这里给每户分配口粮。分配口粮时并不是按每户的实际人口,而主要是按每户出劳出工的情况来进行分配的。
  记得那时我们家吃闲饭的人较多,所分配的口粮总是难以为继。一家十口人,老的老,少的少,要保证全年不饿肚子,母亲总是想尽办法。于是,在一年中我们就少不了要吃些野菜、米糠之类的东西。
  每当我们随父母去仓房往家背那一点不够全家人享用的口粮时,总是羡慕那些人口少劳力多的家庭,这种家庭的分配自然好得多,至少是可以满足全家人吃饭的。就这样,即便是在那个特殊的年代,父母亲也坚持让我们读书上学,还把我大哥这个当时全家唯一的壮劳力送去当了兵……
  如今老屋头的那个老院子已不在了,原地盖起了几栋漂亮的楼房,油坊和仓房自然也早已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消失。但老屋头这个称呼却一直沿用到现在,成了泛指那里居住的几户人家的地名;而关于这里的一些人和事,一直留在了我记忆的深处,让人难以忘怀。


  观音崖
  在我家乡的南边,一个山崖下的石壁上,不知什么时候,也不知什么人,在上面刻了一个不是很深的石窟。老辈人说这个石窟里以前有一尊观音塑像,所以这个地方就叫做观音崖了。崖前是一片茂密的树林,林间荆棘丛生,滕蔓缠绕,几尊看起来很奇特的巨石散布其间,一眼山泉在石壁的旁边终日流淌。就算是在炎热的夏日,这里也总是凉爽清幽的。
  小时候,夏天放牛时,我们几个小伙伴常结伴到这里玩耍和乘凉。那时,这里没有观音像,据说是“文革”时期作为“四旧”给毁了。但说来也奇怪,家乡人砍柴伐木或割草积肥什么的,从不到这里来,以至于这一片的植被和生态一直都很好。就是后来落实山林责任制时,这一片林地也没有划分到哪个户下,于是这里成了一块难得的公地。
  大约是八十年代后期,人们衣食无忧了,这里又塑起了观音像,到观音崖烧香许愿的人也渐渐多了起来。后来,附近乡邻们又出力出钱,共同劳作,顺山崖修建了几间房屋,并冠名“观音堂”。在每年的“观音会”期间,也就是农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和九月十九这三天,这里都要举行一个不大不小的祭拜仪式,俗称“做会”。于是,周围甚至更远的地方都会有许多的“信众”,主要是些在家的大爷太婆们,他们会专程赶来集聚在这里,虔诚地忙碌上一整天。
  体弱多病且又无文化的母亲也是这里的常客。高中时期,我回家见到这些,很不以为然,并给母亲认真地讲起了无神论,母亲总是笑着,也不反驳。
  后来,听父亲说,母亲生病尚能走动时,还带病到观音崖去烧香许愿,希望自己能得到著萨的保佑,身体早日康复起来。一生善良而勤劳的母亲却未能如愿,菩萨没有能保住我母亲,她过早地离我们而去了……
  现在观音崖的观音堂里,菩萨一如既往地端坐着,家乡和附近的留守老人们,也一如既往地前往烧香许愿和祭拜着,仿佛一切都是那样的自然,那样的顺理成章。
  年届八十高龄的二叔,现在总是时不时地到观音堂去照看一下香火和打扫一下卫生。二叔孤身一人,二婶已离世多年,儿孙又不在身边,他却成天乐呵呵的,精神很好。
  今年春节我回老家时,见到了二叔,他身体尚健。闲谈中,他还乐呵呵地告诉我说,观音崖的菩萨很灵验,是有求必应的……
  我脸上笑着,心却酸酸的。
  ———原载2013年第2期《四川文学》
其他文献
想起了一首歌:《大阪城的姑娘》,于是写下了这个题目。  大阪城我没有去过,不知道那里的姑娘是不是有那么美,剑阁城的姑娘倒的确很漂亮!一位曾在剑阁城工作过十多年的成都籍大学生前些年调出剑阁的时候曾说过一句话:我在剑阁工作生活了那么多年,剑阁的姑娘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那里的姑娘真是太美了!个个身材高挑,肤色白嫩,五官几乎都是照着画片上的美人们的标准长出来的。如果仅仅是这样,那也不足为奇,最令人感慨的是
期刊
县城不大,还得为宽阔的嘉陵江让出地盘,城区一剖为二,挤得变了形,很逼窄。但县城不零碎,一道澄澈的大江,两条长长的沿江步游路,大大小小的行道树,散布在角角落落的大树,把个小城拉得很紧凑,罩得很洁净。树们自由自在地生长,香樟树、桂花树、紫荆树、小叶榕等各占一条或数条街道,井水不犯河水。黄桷树因为块头大,通常拥有较大的生存空间。  黄桷树在川北一带很常见,枝干粗大,树皮黑灰,叶片宽厚,结小指头大小青果,
期刊
三段地,矗立在我心旌的巍峨高地  我的老家叫三段地,是坐落在阔远的鄂尔多斯高地上鄂托克前旗治下的一个农村乡镇。每一次回到三段地,佇立在高冈上深情凝望周围的一草一木的时刻,我就深深知道,我的根永远在这片厚重的土地上……  我在那里出生,也在那里读完了小学初中,上高中后暂别了几年。二十岁时我又回到了三段地,在曾经就读的母校中学教书,七年后调走,从此算是彻底的离开了它,前后共生活工作了二十三年。  对于
期刊
在春天,叫醒我的,是鸟,是一只只藏在深山中的春鸟。  早起,春山寂寂,躺在床上看青灰色的晨曦流进后窗,鸽群“呼啦啦”地从窗前飞过,随即一声声清脆的鸟叫声传入人耳来,顿时清醒不少。突然想到曾读过一句话,书上写,“于清晨极静时,听到鸟鸣,令人不敢堕落。”  于是披衣起床,站在走廊上长长久久地听着一声声的鸟叫。彼时横在眼前的山也在顷刻间醒来,墨绿色的山坡间已经长出了许多嫩绿色的新枝,就像是一块块墨绿色的
期刊
春雨飘飘洒洒淅淅沥沥的纷飞,打在亭阁轩榭装点下池塘中宽大的荷叶上,慢慢凝聚成一滴一滴的水珠,整片荷叶湿湿的,水滴一点一点的滑落,前赴后继,泛起的涟漪一圈又一圈的向四面八方扩散开去。有细雨打在头发上脸庞上,顺手一抹,满脸都是湿漉漉的,再睁开眼张望,整个柏林沟都是湿漉漉的了。  第一次到柏林沟已过去五六年时光,那时它还是一片原始般的荒芜,清秀而羞涩,安祥而宁静。尤记得那天的午餐,柏林湖的野生鱼和当地农
期刊
她是我见过之后,还想再见的人。  面前的女子,披肩长发。黑衣黑裤。声音洪亮,水泥平台上,她斜靠在仿制的木栏杆处。  栏杆外,碧绿的蔬菜,梯田似的,布了一层又一层。  “讲个故事吧。”大家说。她不好意思地笑笑,一只手攏了拢垂在肩上的头发。眼睛望向前方,似乎在找记忆里的某株庄稼。  “小李,没啥给的,这是自家没打过药的梨子,带上解解渴,这么热的天还来教我们种辣椒。”  “不用,叔,你们自己留着吃。”那
期刊
还没等你开始享受夏的热烈,家乡的秋便俏皮地旋来,舞步刚刚点地,便广袖长舒,飘然而去。但在她落脚的一刹那依然留下一抹令人心颤的惊艳。她将天空洗得湛蓝湛蓝的,没有一丝儿云,那是给太阳与月亮约会营造浪漫,那是给星星与萤火虫窃语搭建温馨。她把河水过滤得清幽清幽的,没有一丝儿杂质,鱼翔浅底,鸟鸣涧中。她撅起小嘴儿,吐气如兰,吹出一缕缕清风,混合着玉米棒子的甜香,混合着露地蔬菜成熟的气息……  艳阳下的她,身
期刊
“布谷、布谷”,一声声空谷传音划过天际,穿越梦境。悦耳的声波掀开了第一缕晨曦,从天边绕过山峦,一路领唱着山水间的鸟儿合唱队,唤醒了河流,唤醒了花朵,唤醒了勤劳的人们。于是,河流开始奔腾,花儿开始微笑,人们也开始播种新一天的希望。  盛夏的每个清晨,我的生物钟总会被可爱的“邻居”提前敲响。只要我迷迷糊糊地从梦呓中醒来,便能听出是这些小家伙是在催我起床啦。瞬间,一缕缕大自然的芬芳飘进我的楼阁,荡响心底
期刊
赤化,是红军走过的地方。然而,她也是我真正意义上的故乡。  我是跟着祖辈的足迹来的。在此之前,我对赤化的认识仅仅停留在父亲模糊的记忆之中。解放前,我的祖奶奶带着有一手精湛造船技艺的爷爷万般不舍地离别故土,翻山越岭,辗转来到这里讨生活。  祖奶奶为何断然决然地离开故土,在莽莽苍苍的利州大地上选择了赤化作为自己的第二故乡?  本名白田坝的赤化,又是什么时候迎来了红军迎风招展的旗帜?  如今,这昔日的革
期刊
说起广元城北将军桥,没人不知,无人不晓。但问起为啥叫将军桥,很多人却一头雾水,说不出个所以然。  将军桥,位于广元市利州区老城北门,是古蜀道出入四川的必经之地。现在这里是通衢大街,哪里有桥的影子?其实,许多人不知道,这地方之所以取名“将军桥”,是为了纪念南宋著名抗蒙将军曹友闻。  曹友闻,字允叔,同庆府栗亭(今甘肃徽县)人。宋初名将曹彬的十二世孙,以忠义闻名。年少即立下保家卫国的大志,曾与仲弟曹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