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接到写这篇小文任务的晚上,我梦见了自己当年在师范工作时的不少学生,汪明华就是其中一个。记得第一次看到她,是在新生档案中,应该说就是比较突出的,不仅学业优秀,能力大概也是可以的,当过学校广播站的广播员,照片也颇有灵气。等实际报到时,小巧玲珑的模样、顾盼生辉的一双大眼睛、总是灿烂地笑着而露出的一颗小虎牙,给我和其他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开学后的第一个教师节,恰逢全校的庆祝演出,给新生留了一个登台的机会,我帮她选了一首赞美老师的小诗,稍作辅导后就让她上去了。她那与小巧身材不大相称的浑厚女中音及纯正的普通话,一下子镇住了现场师生,从此,她便成为了学校最受重用的广播员和主持人。当然,当时的她是非常稚嫩的,走下台时不够优雅的步伐就被挑剔的老师们指出来,反复修炼。不知经过多少老师的精心栽培,她在师范的三年中各方面进步很大,可以说是琴棋书画舞,样样有所尝试,毕业时获得了很多荣誉,并得到了三加二深造的机会,让同年级的很多同学欣羡。
从毕业到现在,汪明华一直保持着与我这个老班主任的联系,虽然并不很密,但至少,她走过的路,我大致都知道,也常为她的进步、成绩而高兴,尤其是听说她来到盐城第二小学,专心于小学语文教学之后。作为一个教育理论工作者,我的兴趣点一直主要在教师教育方面,尤其是职后教师的可持续专业发展问题,而中小学的课程表中,小学语文又是最吸引我的科目。多年来,我和国内不少小语专家接触,聆听过国内知名特级教师窦桂梅、王崧舟、周益民等人的公开课,与草根名师薛瑞萍老师的深度合作,更是让我发现了一片特别宽阔的田野,通过她,结交到了更多真诚又富有才华的小语新秀。每当有了新的体验与资源,我第一个想到要分享的,就是好学的汪明华,希望她能和大师、新锐们直接交流、对话,实现个人专业发展上的跨越。这时的我们,不再是师生,而是小语方面的同道:我只能算是一个爱好者,由于自身学业、研究的缘故,不断提供一些自认为新鲜的资源;她才是真正的成长中的“专”家,可以借自己站着的一席讲台、一支粉笔,把更为优良的小学语文教学带到家乡的学生当中。
作为小语方面的新秀,汪明华是从公开课的舞台上快速成长起来的,这一点不必回避,也更值得深究。从事师范教育的人大多承认这样一个事实:不是所有少年(当年的中师生大多十五六岁)都适合当教师,也不是所有教师都适合通过赛课等公开教学机制脱颖而出。汪明华从师范时期起,就是那种比较适合走向舞台、走向赛课的学生,教师的基本功比较扎实不说,现场反应能力、亲和力等都比较突出,用一个俗语说,就是比较“大气”。由于这些潜质,她工作过的几个学校,领导大多很关注她,给她出来学习、锻炼的机会比起其他老师可能更多。正是这些不可多得的天赋和难以复制的机会,让她一步步走到了现在,可见,一线教师在课堂上能否成功“突围”,需要太多条件,先天的、后天的,有时候甚至可以说是缺一不可。
说到汪明华个人的成长问题,我还有很多的忧虑,譬如屡获竞赛型的成功之后,日常课堂中的她,能否同样成功?在《长大后我成了你》一文的最后,我读到了“这就够了”,读到了她的学生的答谢词,仿佛看到了铅华洗尽后的一个汪明华,甚是欣慰。但我又认为“这就够了”从其他意义上说,其实还远远不够,汪明华的路,其实才刚刚开始:
一是“转益多师”的同时,也要“静心向一师”。所谓“一师”,我认为就是好书,文史哲经典、学科教学经典、教育理论经典,等等。汪明华是好学的,应在今后沉下心来,在大师们的示范、感召下,在领导、前辈的不断敲打下,修好语文教师的理论功课。我相信,假以时日,她后面的发展态势也许会慢一些,但一定会更坚实,更稳健。
二是从关注“自身成长”转向专注“儿童世界”。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在专业成长过程中的一段时间,关注自己的成长、珍视各种发展机会是非常正常的,也是值得鼓励的。这时的他们,向往着成为名师,在教材分析、教法打磨中努力发出自己的声音,甚至期待形成自己的特色、标识,我认为是非常有价值的,不必因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等意识,而影响他们的专业自信、发展勇气。但,当青年教师通过各种途径,获得了比较丰富而稳固的自我认同感,形成了比较强大的专业自我之后,目光应更多地转向自己的学生,教材解析也好、教学设计也好,应处处围绕学生研究展开。从小学语文的角度看,则不能不研究儿童文学,思考母语课程对儿童成长的核心价值。期望汪明华在这方面给予更多的关注。
说到这里,嗅出了浓浓的“说教”味,没有办法,一日为师,终生都会有一种莫名其妙的责任感。衷心期待她越走越好,而自己,会一直静静地看着她成长,成熟。
(王丽琴,教育学博士,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教师专业培训部副教授)
从毕业到现在,汪明华一直保持着与我这个老班主任的联系,虽然并不很密,但至少,她走过的路,我大致都知道,也常为她的进步、成绩而高兴,尤其是听说她来到盐城第二小学,专心于小学语文教学之后。作为一个教育理论工作者,我的兴趣点一直主要在教师教育方面,尤其是职后教师的可持续专业发展问题,而中小学的课程表中,小学语文又是最吸引我的科目。多年来,我和国内不少小语专家接触,聆听过国内知名特级教师窦桂梅、王崧舟、周益民等人的公开课,与草根名师薛瑞萍老师的深度合作,更是让我发现了一片特别宽阔的田野,通过她,结交到了更多真诚又富有才华的小语新秀。每当有了新的体验与资源,我第一个想到要分享的,就是好学的汪明华,希望她能和大师、新锐们直接交流、对话,实现个人专业发展上的跨越。这时的我们,不再是师生,而是小语方面的同道:我只能算是一个爱好者,由于自身学业、研究的缘故,不断提供一些自认为新鲜的资源;她才是真正的成长中的“专”家,可以借自己站着的一席讲台、一支粉笔,把更为优良的小学语文教学带到家乡的学生当中。
作为小语方面的新秀,汪明华是从公开课的舞台上快速成长起来的,这一点不必回避,也更值得深究。从事师范教育的人大多承认这样一个事实:不是所有少年(当年的中师生大多十五六岁)都适合当教师,也不是所有教师都适合通过赛课等公开教学机制脱颖而出。汪明华从师范时期起,就是那种比较适合走向舞台、走向赛课的学生,教师的基本功比较扎实不说,现场反应能力、亲和力等都比较突出,用一个俗语说,就是比较“大气”。由于这些潜质,她工作过的几个学校,领导大多很关注她,给她出来学习、锻炼的机会比起其他老师可能更多。正是这些不可多得的天赋和难以复制的机会,让她一步步走到了现在,可见,一线教师在课堂上能否成功“突围”,需要太多条件,先天的、后天的,有时候甚至可以说是缺一不可。
说到汪明华个人的成长问题,我还有很多的忧虑,譬如屡获竞赛型的成功之后,日常课堂中的她,能否同样成功?在《长大后我成了你》一文的最后,我读到了“这就够了”,读到了她的学生的答谢词,仿佛看到了铅华洗尽后的一个汪明华,甚是欣慰。但我又认为“这就够了”从其他意义上说,其实还远远不够,汪明华的路,其实才刚刚开始:
一是“转益多师”的同时,也要“静心向一师”。所谓“一师”,我认为就是好书,文史哲经典、学科教学经典、教育理论经典,等等。汪明华是好学的,应在今后沉下心来,在大师们的示范、感召下,在领导、前辈的不断敲打下,修好语文教师的理论功课。我相信,假以时日,她后面的发展态势也许会慢一些,但一定会更坚实,更稳健。
二是从关注“自身成长”转向专注“儿童世界”。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在专业成长过程中的一段时间,关注自己的成长、珍视各种发展机会是非常正常的,也是值得鼓励的。这时的他们,向往着成为名师,在教材分析、教法打磨中努力发出自己的声音,甚至期待形成自己的特色、标识,我认为是非常有价值的,不必因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等意识,而影响他们的专业自信、发展勇气。但,当青年教师通过各种途径,获得了比较丰富而稳固的自我认同感,形成了比较强大的专业自我之后,目光应更多地转向自己的学生,教材解析也好、教学设计也好,应处处围绕学生研究展开。从小学语文的角度看,则不能不研究儿童文学,思考母语课程对儿童成长的核心价值。期望汪明华在这方面给予更多的关注。
说到这里,嗅出了浓浓的“说教”味,没有办法,一日为师,终生都会有一种莫名其妙的责任感。衷心期待她越走越好,而自己,会一直静静地看着她成长,成熟。
(王丽琴,教育学博士,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教师专业培训部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