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问题生”的问题可谓老生常谈。由于五年制高职学校的生源及学校本身的教育资源影响,目前的高职校的“问题生”问题不少。尽管在教育管理中也注意了爱的倾注,但由于爱的不均等,使得一部分学生缺少了老师的爱,心灵上或多或少地留下了一些阴影。在现有条件下要使高职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有新的突破,做好“问题生”的教育转化工作应是整个学生管理工作的瓶颈。
把握“问题生”的心理疾症
目前,五年制高职校“问题生”的心理上通常存在以下几种特殊表现:
一是情绪两极化,自控力不高。处于青年初期的高职生具有明显的情绪两极性,比少年期更为突出,容易出现高强度的兴奋、激动,或是极端的愤怒、悲观。他们的情绪变化很快,常常是稍遇刺激,即刻爆发,冲动性强,理智性差。
二是情感冷漠,看破红尘。就其实质而言,部分高职生的冷漠是多次遭遇严重挫折之后的一种习惯性的退缩反应。不少人情感冷漠,对集体活动冷眼旁观,置身于外,给人一种“看破红尘”的感觉。
三是心理压力大,自闭现象严重。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许多家长认为孩子只有进入重点高中才是进了大学的门,进入高职学校,等于是成才道路上领到一张红牌。特别是一些单亲家庭、特困家庭或家庭关系不和睦的学生,将自己封闭起来,不愿意和别人交流自己的真实感受,也不善于合理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容易产生抑郁、悲观等消极情绪体验。
四是不思进取,无所作为。不少高职生在进入学校时就觉得自己是被淘汰的或者被遗弃的人,认为自己是将来没有出息的人,因而往往表现为精神萎靡不振,政治思想上不求进步,学习上不思进取,生活上自由散漫。
五是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一些学生习惯于随意支配、指使别人,进入高职校后仍然希望别人围着自己转。由于缺乏合理正当的表现机会,一些人就试图通过逆反或对立的角色和行为(如故意捣乱、标新立异、逆反言行等)来突出自我的存在,设法引起别人对自己的关注,以此获得自我满足。
实施教育公正,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
公正是人们社会生活的基本需要之一,社会愈是进步,人们对公正的内在需求愈是强烈。特别是那些“问题生”,他们心理的问题更需要教育的公正来解决。教育实践中的公正,至少应包括以下三点:
一是教育的公正合理。爱严结合公正原则要求:爱,不是出于个人的狭隘感情或“自然好恶”,而是出于教师一种高尚的道德感和责任感;严,也不是随心所欲,而是严中有爱,严中有理,严中有方,在对“问题生”进行教育管理的过程中,教师应选择公正合理的态度和方法,教育、感化“问题生”,让他们从思想深处真正认识其所犯错误的严重性,并从源头上去改正错误。
二是评价的公正合理。根据教育劳动的特点,教育公正不仅仅限于现行表现评价的“外表公正”,而是更注重“问题生”未来的“实质公正”。恰当地处理好“外表公正”与“实质公正”的内在关系,是我们不断探索和实践的重要课题。
三是处理问题的公正合理。公正原则要求我们处理问题时,必须主持公道,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原因。妥善处理矛盾。
科学把握“赏罚”尺度
“信赏必罚”。“赏罚”必须以教育为前提,在实施中做到“赏罚”有据、“赏罚”有度、“赏罚”公平。所谓“赏罚”有据,是指有事实和规章的依据。“赏”,一定要给予有立功表现的学生;“罚”,一定要给予主观上有过错的学生。并且要依据符合教育行政法规的各类规定行事,不能“政出多门”,更不能随心所欲。所谓“赏罚”有度,一是指“赏”的面不宜太宽,搞平均主义;也不能太狭,而被少数“冒尖”的学生所“垄断”。二是“赏”不宜太厚。三是“赏”一定要以精神奖励为主。所谓赏罚公平,是指教师在“赏罚”学生的问题上,决不能为个人的爱憎、亲疏所干扰,要做到“有功虽仇亦赏,有过虽亲必罚”。不管是赏还是罚都要经过一定的民主程序,不能个人说了算,这样才称得上赏罚公平。
让爱的雨露更多地洒向“问题生”
作为一个社会的人,“问题生”和其他学生一样,都具有一种共同的心理需求,就是希望自己的存在能够引起教师的关注,期望自己所做的事情能得到教师的认可或赞同。实践证明,当一个学生感到自己被教师关注、欣赏、接纳时,他就会全心全意地与教师配合,并以百倍的努力报答教师,从而也使自己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在教育过程中,“问题生”的心理需求往往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一方面,由于“问题生”学习成绩较差,教师会放弃对他们的学业要求,只要他们不违反校纪校规,就很少关注他们。另一方面,由于“问题生”特殊的心理特征,他们往往不敢大胆明白地表露出自己的想法,或躲躲闪闪,或隐藏在心底,教师如果不用心留意,就很难了解。于是,他们的心理、行为就会游离于班集体之外,对班里的事情漠不关心,对学习毫无兴趣。一旦学生缺乏主体意识,我们的教育就难见成效。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必须把爱的雨露更多地洒向“问题生”,更多地去关注他们,不能让“问题生”成为“被爱遗忘的角落”。我们要做“心理医生”,及时了解“问题生”的心理需求,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和关爱。“问题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在学生管理工作中,我们如果忽视了这个群体,我们的工作就会产生被动。尽管这些“问题生”问题不断出现,但如果能将这些“问题生”真的视为自己的子女,教育不厌其烦,感化循循善诱,关怀无微不至,我们相信,病树前头定会万木逢春。
假如是你的孩子,你会怎么对待他们?
把握“问题生”的心理疾症
目前,五年制高职校“问题生”的心理上通常存在以下几种特殊表现:
一是情绪两极化,自控力不高。处于青年初期的高职生具有明显的情绪两极性,比少年期更为突出,容易出现高强度的兴奋、激动,或是极端的愤怒、悲观。他们的情绪变化很快,常常是稍遇刺激,即刻爆发,冲动性强,理智性差。
二是情感冷漠,看破红尘。就其实质而言,部分高职生的冷漠是多次遭遇严重挫折之后的一种习惯性的退缩反应。不少人情感冷漠,对集体活动冷眼旁观,置身于外,给人一种“看破红尘”的感觉。
三是心理压力大,自闭现象严重。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许多家长认为孩子只有进入重点高中才是进了大学的门,进入高职学校,等于是成才道路上领到一张红牌。特别是一些单亲家庭、特困家庭或家庭关系不和睦的学生,将自己封闭起来,不愿意和别人交流自己的真实感受,也不善于合理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容易产生抑郁、悲观等消极情绪体验。
四是不思进取,无所作为。不少高职生在进入学校时就觉得自己是被淘汰的或者被遗弃的人,认为自己是将来没有出息的人,因而往往表现为精神萎靡不振,政治思想上不求进步,学习上不思进取,生活上自由散漫。
五是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一些学生习惯于随意支配、指使别人,进入高职校后仍然希望别人围着自己转。由于缺乏合理正当的表现机会,一些人就试图通过逆反或对立的角色和行为(如故意捣乱、标新立异、逆反言行等)来突出自我的存在,设法引起别人对自己的关注,以此获得自我满足。
实施教育公正,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
公正是人们社会生活的基本需要之一,社会愈是进步,人们对公正的内在需求愈是强烈。特别是那些“问题生”,他们心理的问题更需要教育的公正来解决。教育实践中的公正,至少应包括以下三点:
一是教育的公正合理。爱严结合公正原则要求:爱,不是出于个人的狭隘感情或“自然好恶”,而是出于教师一种高尚的道德感和责任感;严,也不是随心所欲,而是严中有爱,严中有理,严中有方,在对“问题生”进行教育管理的过程中,教师应选择公正合理的态度和方法,教育、感化“问题生”,让他们从思想深处真正认识其所犯错误的严重性,并从源头上去改正错误。
二是评价的公正合理。根据教育劳动的特点,教育公正不仅仅限于现行表现评价的“外表公正”,而是更注重“问题生”未来的“实质公正”。恰当地处理好“外表公正”与“实质公正”的内在关系,是我们不断探索和实践的重要课题。
三是处理问题的公正合理。公正原则要求我们处理问题时,必须主持公道,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原因。妥善处理矛盾。
科学把握“赏罚”尺度
“信赏必罚”。“赏罚”必须以教育为前提,在实施中做到“赏罚”有据、“赏罚”有度、“赏罚”公平。所谓“赏罚”有据,是指有事实和规章的依据。“赏”,一定要给予有立功表现的学生;“罚”,一定要给予主观上有过错的学生。并且要依据符合教育行政法规的各类规定行事,不能“政出多门”,更不能随心所欲。所谓“赏罚”有度,一是指“赏”的面不宜太宽,搞平均主义;也不能太狭,而被少数“冒尖”的学生所“垄断”。二是“赏”不宜太厚。三是“赏”一定要以精神奖励为主。所谓赏罚公平,是指教师在“赏罚”学生的问题上,决不能为个人的爱憎、亲疏所干扰,要做到“有功虽仇亦赏,有过虽亲必罚”。不管是赏还是罚都要经过一定的民主程序,不能个人说了算,这样才称得上赏罚公平。
让爱的雨露更多地洒向“问题生”
作为一个社会的人,“问题生”和其他学生一样,都具有一种共同的心理需求,就是希望自己的存在能够引起教师的关注,期望自己所做的事情能得到教师的认可或赞同。实践证明,当一个学生感到自己被教师关注、欣赏、接纳时,他就会全心全意地与教师配合,并以百倍的努力报答教师,从而也使自己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在教育过程中,“问题生”的心理需求往往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一方面,由于“问题生”学习成绩较差,教师会放弃对他们的学业要求,只要他们不违反校纪校规,就很少关注他们。另一方面,由于“问题生”特殊的心理特征,他们往往不敢大胆明白地表露出自己的想法,或躲躲闪闪,或隐藏在心底,教师如果不用心留意,就很难了解。于是,他们的心理、行为就会游离于班集体之外,对班里的事情漠不关心,对学习毫无兴趣。一旦学生缺乏主体意识,我们的教育就难见成效。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必须把爱的雨露更多地洒向“问题生”,更多地去关注他们,不能让“问题生”成为“被爱遗忘的角落”。我们要做“心理医生”,及时了解“问题生”的心理需求,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和关爱。“问题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在学生管理工作中,我们如果忽视了这个群体,我们的工作就会产生被动。尽管这些“问题生”问题不断出现,但如果能将这些“问题生”真的视为自己的子女,教育不厌其烦,感化循循善诱,关怀无微不至,我们相信,病树前头定会万木逢春。
假如是你的孩子,你会怎么对待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