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院校国防教育课程设置原则探析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dsasdfd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认为,在以培养国防教育师资理念为前提下,高师院校国防教育课程设置原则应坚持体现爱国主义教育原则、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原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突出师范性原则、长期性教育原则和渗透式教育原则。
  关键词: 高师院校 国防教育 课程设置原则
  
  一、课程概念的界定
  总结归纳中外学者对课程的定义,可体现在三方面:課程即“教学科目”;[1]课程即“教育计划”或“学习计划”;[2]课程即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获得的经验或体验。[3]
  总结以上对课程定义的描述,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本文研究所指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按照学科要求,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进程,这一进程包括教学计划、教学内容、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等。
  按照国家要求,高校国防教育教学应包括三部分内容,即军事技能训练内容、军事理论教学内容、国防教育活动内容。高师院校国防教育课程建设,教学内容同样包括以上三方面内容,但因高师院校的特点和特性,其开展国防教育教学应与非高师院校有所不同和区别。因研究需要,本文着重针对高师院校国防教育课程设置原则进行研究和探讨。
  二、高师院校国防教育应体现的一个新理念
  国防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安全保障,是维护国家政权稳定的基石。国防的兴衰,紧紧维系着国家的存亡、民族的绝续、社会的进退。国防教育是国家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使命,是巩固和加强国防、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必不可少的基本教育。
  笔者通过对全国普通高校及中、小学学校国防教育情况调查发现,目前,我国普通高校、中、小学学校国防教育状况不容乐观,具体表现为:国防教育教学环节薄弱,课程设置单一,教学缺乏系统性,教学效果不理想,国防教育不能广泛深入、长期有效开展。究其原因,是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均缺乏合格的国防教育师资。
  国防教育意义重大,党和国家领导人也十分重视新形势下的全民国防教育,特别是青少年国防教育。但目前,缺乏合格的国防教育师资已成为困扰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国防教育的普遍问题。而国家目前还没有专门的院校或专业为国防教育培养师资。
  高师院校既是我国培养教师的基地,同时也是培养高素质国防后备人才的重要力量,在我国国防教育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因为,在学校国防教育中,教师是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的直接执行者,他们的国防意识、国防观念将会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学生产生直接的影响,并将对学校国防教育的效果起到决定性作用。针对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普遍缺乏合格的国防教育师资这一问题,笔者认为:高师院校若能紧密结合中、小学学校国防教育的内容和特点,加强高师院校国防教育课程建设改革,发挥师范院校的特性,就能担负起为国家国防教育事业培养合格师资这一重任。因为高师院校的毕业生毕业后将多半在中、小学学校开展教学工作,他们在所教专业课中若能积极给学生渗透国防教育思想,或是担任或兼任高中、初中及小学的国防教育教师,就会解决或缓解目前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普遍缺乏合格的国防教育师资这一问题,这对促使青少年国防教育及普及全民国防教育深入、广泛、有效、持久开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和作用。
  三、中、小学学校国防教育的内容和特点
  (一)小学、初中学校国防教育的内容和特点[4]
  小学、初中学校国防教育内容具有启蒙性、初级性,是一种入门教育。主要是进行最基本的国防知识、军事技能和国防观念的教育,其根本目标是培养具有一定国防知识和国防意识的青少年,打好学校国防教育的基础。小学、初中学校国防教育形式以渗透教育为主,这是小学、初中开展国防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表现为国防教育没有专门课时,没有专职教师,主要是寓国防教育于文化课教学和其他教育活动之中。
  (二)高中学校国防教育的内容和特点[4]
  高中阶段国防教育,是学校国防教育的中间阶段,处于承上启下和巩固提高的重要位置。一方面,要继续巩固小学、初中阶段国防教育的内容,进一步奠定国防教育的基础,另一方面,根据有关规定和要求对学生开设军事课和实施军事训练。
  高中阶段国防教育以“培养具有一定军事基础的兵员”为特殊培养目标,要教育引导和激励学生树立爱军习武的好风气,养成乐于吃苦,勇于奉献,敢于拼搏的情感和奋斗精神,努力提高个人的军事理论知识水平和动作技能。高中阶段国防教育有专门的教学时间、专任教学师资和物资保障。教育内容实践性比较强。
  四、高师院校国防教育课程设置应坚持的原则
  结合中、小学学校国防教育的内容和特点,在以培养国防教育师资理念为前提下,高师院校国防教育课程设置原则应坚持体现爱国主义教育原则、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原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突出师范性原则、长期性教育原则和渗透式教育原则。
  (一)爱国主义教育原则
  国防教育的核心是爱国主义教育,军事课是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最好的课堂。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是军事课教学贯彻始终的一条主线,也是教学的方向和要求。坚持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的原则有利于大学生人才素质的全面培养。与其他教育相比,国防教育具有明显的教育感召力,通过国防历史、国防思想、国际军情等相关内容的教育,可以更直接地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忧患意识。坚持爱国主义教育原则是国防教育课程设置应坚持的最根本的原则。
  (二)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原则
  国防教育课程设置,首先要确保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科学性,教学内容要科学、严谨,要突出系统性、时代性;教学方法要实用、灵活、多变,根据文理科学生的不同及学生在课堂上的反映,及时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其次教学中要善于发掘军事科学知识中内在的思想教育因素,寓思想教育于科学知识教学之中,注重国防理论、国防历史、国防地理、国防科技、国防文化、国防经济和军事技能等方面内容的学习和训练,把军事课程的学习从单纯提高军事技能的“训人”转向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育人”上来,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对教师来说,系统的理论知识确实重要,但离开教育教学实践,缺少教育教学经验,缺少对经验的反思,教师的成长将受到限制。因此,高师院校在国防教育课程设置上要体现为中、小学培养国防教育师资的思想,就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设置原则,在保证学生掌握系统国防理论知识的同时,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参加国防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积累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只有加强实践性环节,学生才能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和掌握,从而灵活地运用知识,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四)突出师范性原则
  师范性指“师范教育在培养和培训师资的过程中,在教育理念、课程设置、教育教学、组织管理和科学研究等方面所体现出来的有别于其他各级各类教育独有的、基本的属性或特性”。[5]师范性是教师教育的根本所在。在高师院校国防教育课程设置中,也应坚持突出师范性原则。教育类课程是体现师范教育的优势和特色所在,这类课程在教学中至少应占到总学时的15%。高师院校的国防教育活动原则上应按照培养教师的模式开展,课程设置应重视开设教育类课程,如开设国防教育学、国防心理学、国防教育教学法、国防教育见习、示教等教学科目;增加教育实践的内容和课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高师院校的学生日后从事国防教育教学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长期性教育原则
  借鉴国外学校国防教育的成功经验,高师院校国防教育课程设置应坚持长期性教育原则,国防教育教学活动原则上要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始终,不能仅开设一至二学期军事课,完成了国家的相关教学任务,就结束了对大学生的国防教育。实践证明,只有坚持国防教育的长期性原则,才能巩固国防教育教学效果,使学生牢固树立国防观念和意识。
  (六)渗透式教育原则
  小学、初中学校开展国防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表现为国防教育教学活动没有专门的课时,没有专职教师,主要是寓国防教育于文化课教学和其他教育活动之中。这就要求高师院校在国防教育课程设置中,必须体现出小学、初中学校国防教育渗透式教育这一原则。小学、初中学生的主要课程,如语文、政治(思想品德)、历史、地理、数学、物理、化学等,有不少教学内容本身就体现了国防教育思想,教师在讲解这些教学内容时,就要积极向学生渗透国防教育的精神和思想。针对这一实际,高师院校国防教育课程设置中,应加强与专业课有关的国防教育课程和校本课程的设置,增设这些课程的教学内容,就是为了促使高师院校学生掌握相关国防教育内容,在今后的教学中积极采用渗透式教育教学方法,切实有效地对中、小学学生开展好国防教育教学活动。
  
  参考文献:
  [1]See Kimpston,R.D.Williams,H.Y.
其他文献
摘 要: 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忽视传统文化,针对目前社会上出现的两种现象:国内百家讲坛类节目的兴起和大学生对国外文化的盲从,文章提出可从研读古代典籍和回顾传统文化两个方面来加强高校传统文化教育。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传统文化教育 民族精神    传统文化在从古至今的教育中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归属感的来源,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由于传统文化的某种缺失所引起的一系列现象
摘 要: 《真情的回报》这篇课文虽然语言平实,但文中洋溢的浓浓真情却令人感动。为使学生感受到这种真情,本文作者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领学生感情真情,体验真情,同时,将课外阅读交流、指导引进课堂,进行课内外衔接,旨在拓展学生的阅读空间,不断提高其语言素养、人文素养。  关键词: 《真情的回报》 研究主题 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真情的回报》是一篇比较浅显、易懂的课文,叙述了一个虽然平常但却很感
摘 要: 孟浩然作为唐代著名的隐士,虽然看上去清高耿介、洒脱无虑,其实心中隐含着深深的孤独,面对无人理解和污浊的官场,他只能寄情于山水田园,排遣心中的孤独寂寞。本文旨在透过其诗歌剖析其思想中的孤独意识。  关键词: 孟浩然 隐者 孤独    孟浩然是唐代著名的隐逸诗人,在漫长的羁旅生涯中,他用平淡的语言描绘自己眼中的名山秀水;在闲居的别业中,他感慨自己的人生。孟浩然也是一位注重表现自我、抒写个人怀
摘 要: 应用型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工商管理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其专业人才的培养规格定位于应用型是不容置疑的。本文就安徽科技学院工商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进行总结,提出了“六位一体式”应用型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的普适性途径,为普通本科院校同类专业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 安徽科技学院 工商管理类专业 应用型人才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
摘 要: 大仲马与金庸在世界通俗文学史上占有不可撼动的地位,二人在创作上有着共通之处。本文通过分析《基督山伯爵》与《天龙八部》两部作品中对复仇这一人类共同文学主题表现形态上的异同,进一步探讨造成这种差异背后的中西方文化的深层原因。  关键词: 大仲马 金庸 复仇 中西文化    复仇作为文学史上传承至今的文学主题之一,其中所包含的复杂的社会根源使得中外复仇文学中的复仇表现出不同的形态。著名的比较文
摘 要: 本文作者以教材中的一句话为引子对慈禧在戊戌变法前后的态度进行了思考,通过查阅有关的文献资料,最终总结得出:慈禧并非一开始就反对变法,她甚至比任何人都渴望变法,只是当其认定最大利益即将遭到触犯时,才会镇压戊戌变法。她并非真如我们所以为的是一个“老顽固”。  关键词: 慈禧太后 戊戌变法 态度    之所以选择这样一个题目,主要缘于阅读教材①时产生的一些疑惑:教材中有这样一句话:“强学会的成
摘 要: 中职语文课程的改革在整个中职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中已显相对落后。本文在对当前中职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反思之后,尝试从中职语文课程的性质、任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四个方面来探讨中职语文课程的正确定位。  关键词: 中职语文课程 反思 定位    当前,中职课程改革如火如荼,模块化、项目化、学习领域等教学思想、方式不断给中职课程改革注入新鲜血液,使中职教育面貌为之一新。然而,中职语文课程的改
摘 要: 《已故上校的女儿们》是凯瑟琳·曼斯菲尔德著名的《园会集》中的一篇短小精悍的佳作,作者现代派风格的高超写作技巧在其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虽然曾有很多学者对其进行了结构主义文学批评、女权主义批评和心理学批评等方面的研究和分析,但鲜有从新批评的角度对其进行“细读法”解读。本文试用 “象征”“张力”理论对其进行“细读”,从而更深层次地揭示作者的高超写作技巧和理解文章的内涵。  关键词: 《已故上校
摘 要:在中法战争期间,张之洞对教会的态度矛盾多变,徘徊于“护教”与“排教”之间。根本原因在于这一时期的张之洞处于从清流健将向洋务殿军转变的过渡期,思想上摇摆不定;张之洞本人因时而变、善趋风势的性格和最高当局的施压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 中法战争期间 张之洞 教会 态度    中法战争期间,全国掀起了新一轮的教案高潮①,广西、广东、云南、四川、福建、浙江、江西、安徽、贵州、湖北、山东、奉
摘 要: 狄更斯将人道主义情怀渗透在他创作的各个时期的作品当中,宣扬一种仁善道德的精神,以一种宽恕,理解的态度来对待阶级矛盾。这种思想具有一定的进步性,但同时体现了狄更斯创作中不能彻底批判的局限性。  关键词: 查尔斯·狄更斯 人道主义思想 局限    查尔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是19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最杰出的代表。他的作品充满了人道主义思想,在对现实社会批判的同时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