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论语》中孔子的诗学思想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sheng200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种文化,一种思想,多有对于光明和理想的追求。孔子诗学思想博大精深,不仅开创了儒家诗学思想理论体系,同时也开启了后世诗学人格化的道路,对整个诗学体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论语》作为孔子诗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上都贯穿着孔子诗化的人生理想。
  一、孔子诗学思想基础—“仁”与“礼”
  (一)依于仁
  “仁”是《论语》中一个至关重要的概念,甚至有学者由此认为“仁”就是儒家哲学的本体,儒学从本质讲就是“仁”学。自孔子始,“仁”的地位迅速上升,孔子诗学就是从“仁”的角度对诗进行审美标准和社会功能评价。
  首先,仁乃人生之全德,仁知属于德性,是众德之依,孔子论诗言学皆重仁。为仁之要在于克己复礼。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论语·颜渊》)仁出于本心,我欲仁,则仁之至。“仁”乃是一种心境,“仁者安仁”,其实则为人心所同有。其次,“仁”乃与人相处之道。仁道的核心正是“爱人”,是恭敬忠信。“恭、宽、信、敏、慧”是“仁”的外在表现,共同促进个体仁德的完备,由此可见,“仁”是众德的合称。再次,“仁”是为政所必需的道德品质。微子去之,箕子为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论语·微子》)微子见纣王无道而去,箕子谏不成,因以为奴。比干强谏被杀。三人虽死,但皆意在安民,行虽不同,但其至诚仁爱之心则一,所以同被称为“仁人”。孔子又曰:“有杀身以成仁。”但三人成仁,不在于其去与奴与死,而在其能忧乱、欲安民。孔子认为为政之人最应该具备的素质就是“仁”,这里将“仁”和为政所需的道德品质联系在一起,突出仁德在为政上的重要性。
  孔子独特的仁学思想是其诗学思想形成的基础,亦成为儒者修行的根本准则,为此,孔子提出了“依于仁”的诉求,希望世人为人、为政能从个体仁心、仁性出发,通过“克己复礼”“反求诸己”进而达到“仁”的境界。孔子论诗也是基于此,他认为诗是维持等级秩序的有效工具,强调学诗可以“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这正是孔子从“仁”的角度出发,站在诗用的角度去阐释其诗学思想的。
  (二)约于礼
  春秋时期的“礼”已经从“事神致福”的宗教祭祀礼仪演化为维护宗法制的社会伦理秩序,在孔子时期,中央政权式微,礼崩乐坏,在周礼难以为继的情况下,孔子发展了礼的社会道德层面的内涵。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孔子极重礼乐,又极重诗教,他以礼来塑造人性,培养道德。他正是以致用和肯定人性、情感的原则来论诗的。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论语·子路》)学于诗,便须得诗之用,此即约之以礼也。若学之不能用,仅求多学,虽多但仍无用。正如“不学诗,无以言”,若学诗而仍不能言,则不去不学。这正是孔子在“礼”和“致用”的维度来认识《诗》(即《诗经》)的诗性所产生的诗学理论。
  在春秋“用诗”背景下,孔子主张学“诗”以致用,用诗来表达人性、情感,在“诗”中拓展“礼”的内涵,通过诗的情感传达“礼”的精神,将“礼”赋予诗性。可以这么说,孔子将《诗》当作一个论“礼”的范本,在诗学思想形成的过程中,继承并发展了“礼”的诗性意蕴。
  二、孔子诗学思想的核心内涵—诗教
  《论语》中孔子的诗学思想主要是以“诗教”为核心。以诗教为核心的诗学思想在礼崩乐坏的大背景下产生,由此孔子认为诗应该具备重要的社会作用。他在评《诗》上主张“思无邪”“中庸”,“思无邪”是论诗内容性的标准,“中庸”则是论诗情感性的标准。他认为“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该是评诗的一个重要尺度,这正是孔子中庸的思想。
  (一)思无邪
  《论语·为政》篇中,“《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这是孔子对诗的整体评价,即诗情感内涵上的“真”与“正”。“思”是指诗的内容纯真,“无邪”是指诗的内容“归于正”,“真”与“正”是孔子“思无邪”思想的第一要义,“《诗》无隐志”,本身就是性情之真的自然流露,它既要有实质的内容,更要有真实的情感,如果没有纯正的内容和思想,势必会将诗教引上歧路。
  孔子自然清楚“思无邪”在《诗》中的本义,之所以要“断章取义”,也是他诗教的一个重要方法。《论语·阳货》篇中说:“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在他看来“淫靡”的郑声显然是不符合“思无邪”的标准的。那么,哪种诗才可以被称为“无邪”?孔子对此又作出了解释。首先,他肯定正常的情欲追求。后世很多解《诗》者对其中的爱情诗羞于提及,甚至认为其为“淫奔”之诗,这实际上与孔子的诗学思想背道而驰。《蒹葭》中对伊人的不懈追求,表现了男女对爱情的执着,正是人性自然情感的真实流露,孔子都对他们持肯定的态度。基于“真”的内容和情感,孔子把《诗经》中的爱情诗列在“无邪”之列。当然,情感的抒发并非毫无限制的外露,孔子言“直而无礼则绞”(《论语·泰伯》),“质胜文则野”(《论語·雍也》),一味地只强调真实情感的肆意抒发,则不免会尖刻刺人或显得粗野,故仍须礼文的约束和规范以“归于正”,这实际上是儒家伦理道德的导向作用。所以孔子诗教非常注重对情感的引导,“性情之真”经由礼乐文教的约束归于性情之正,才真正符合“思无邪”的标准。这是《论语》“思无邪”诗论思想的最终旨归。
  综上,在孔子诗学思想的审美标准中,“思无邪”是他对《诗》内容的评价,也是他对诗歌情感的要求。由此孔子认为“思无邪”不仅蕴含着诗歌审美的追求,也有道德的意味,这具体表现在对内容的真实表达,对情感真实自然的流露,还有在情感表达上的适度原则。
  (二)中庸之道
  “中庸”一词最早见于《论语·雍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中庸之道的核心在于以和为美,过犹不及,这也是孔子诗学的审美追求。朱熹《中庸章句》云:“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也就是说做任何事情要以“中庸”为标准,无过不及,这是对孔子中庸思想的最佳阐释。孔子不仅以此对自然美和艺术美进行评价,而且将此作为诗歌艺术创作活动中的审美标准。首先,对于诗歌而言,诗歌是表情达意的载体,所有的好诗都应该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但是情感的表达要“自然流露”,就是要适度,要“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符合“中和”的审美标准。其次,对于音乐而言,要尽善尽美。《论语·卫灵公》中:“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孔子多次对“郑声”提出批评和否定,认为“郑声淫”这是因为“郑声”情感上的表达已经超出了中庸的范畴,达到了淫滥的地步,不符合雅乐的标准,在孔子认为,只有像《韶》《武》那样“尽美矣,又尽善也”的音乐才是符合雅乐标准的。此外,中庸不仅具有审美的含义,还有道德的内涵。对于君子理想品格的塑造,孔子也是用“中庸”作为判定标准的,君子很重要的道德品质就是中庸,尽善尽美是君子的标志。   (三)兴观群怨
  孔子论诗是非常注重其社会功用的。对于诗的社会功能,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这段话就成为孔子对诗歌社会功能的理论概括,是孔子诗学思想的具体阐释。可以看出,“兴”的诗是孔门言学的起点。“诗可以观”,“观”,郑玄注为“观风俗之盛衰”(《十三经注疏·论语注疏》),而孔子强调的是“观”诗真实反映的社会政治和道德风尚状况,因而从中观察出政治的得失和风俗的盛衰。《论语·为政》云:“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诗可以群”,“群”,孔安国谓是“群居相切磋”(何晏《论语集解》),朱熹注云“和而不流”(《论语集注》)。诗歌可以使人互相交流情感、加强团结,这实际上是孔子所阐释的诗在加强群体伦理情感上的作用。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群”也是在道德范围内的“群”,《论语·卫灵公》中有这样的言论:“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群”的目的,就是要实现社会生活的和谐,这又赋予了“群”以道德性。“诗可以怨”,“怨”,孔安国注为“怨刺上政”(何晏《论语集解》),即指文学艺术干预现实、批评社会的作用。诗歌是表达思想和感情的良好方式,孔子认为“怨恨”“愤懑”不过是人众多情感中的寻常一面,抒发这样的情感也可以有一定的积极意义,那就是能够通过这样的形式,改变社会伦理道德、政治生活观念。
  总体来说,“兴观群怨”这四个方面,彼此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融合的。“兴”和“怨”较为侧重个人情感的抒发,而“观”和“群”则就具有了通过诗歌达到社会层面的影响的效果,这四者成为孔子诗学体系中的诗教传统。“兴观群怨”理论在中国古代诗学理论中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三、孔子詩学思想的价值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朱子语类》)孔子被称为“诗学第一人”,他的诗学思想,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说,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在春秋末期礼崩乐坏的时代大背景之下,诗被赋予了全面的社会功能。诗教本于性情,孔门之教,以仁为依托,始博文,约于礼,核心在于谈诗论道,一方面他提出的“思无邪”“兴”“观”“群”“怨”及“中庸”思想,对中国诗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中庸”思想更是奠定了中国诗学“以和为美”的审美追求。另一方面,通过对“道”和“德”的阐释来肯定《论语》的政治美和君子道德美的追求,进而倡导恢复周代的礼乐文化传统。
  总而言之,孔子作为中国古代诗学鼻祖,其诗学思想对诗歌审美功能的规范和社会功能的阐释都对后代诗学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其他文献
明天就是端午节。老师给三年级以上的孩子布置了一项作业,要包粽子并且上传视频。孩子和他妈都郑重其事地给我打了电话,让我晚上回来买点粽叶。我答应给买些回去。回家的路上忽然想起今年和去年在院落里采集的笋衣,也是不错的粽叶。看我两手空空回到家,孩子比较失望,老婆也大为不满。我说家里就有现成的笋叶,还有槲叶,这都是可以用来包粽子的。老婆说得用竹叶,孩子说是“青青的箬竹叶”。可不是么,忽然想起现行的小学一年级
期刊
动画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别具特色的文化产品。一部成功的动画影片中包含的内容比较多,除了美学、电影学、心理学,还要融入幽默元素,使动画片中的角色造型、剧情等具有浓厚的喜剧效果,给人们以良好的体验。  动画片之所以可以风靡全球,主要是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可以给人带来全新的视觉体验。在动画片中运用丰富的幽默元素,使得动画片的表现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在设定幽默元素时,要结合不同年龄人群的需求,以保证角色更加深
期刊
一参加工作,三虎爹妈就给三虎上课了,大致意思就是:有了正式工作,娶媳妇的条件就高了,学历、长相、家庭背景,各方面都应该考虑进去,硬性条件就是要有个长期、稳定的工作。三虎爹妈的考虑很现实,学历代表脑筋,娶媳妇传宗接代,媳妇聪明,生出来的孩子也一定聪明;长相虽然也遗传,但只要眉周眼正,看惯了也就那么回事,长得好看又不能当吃当喝,再说了,长得好看的女人一般难驾驭,得男人时时小心陪着,而且容易遭人惦记;只
期刊
古时闺秀能文,实非易事。闺秀诗文得以传颂、不遭毁谤,更属不易。这也是“外言不入于阃,内言不出于阃”的封建礼仪所制约的。可以说,在以“言志”为传统的诗歌里,“女性天生就处于劣势”。古代女性诗人的诞生,需要非常难得的契机,须得像李清照那样,生于士大夫之家,藏书甚丰,父善属文,工于辞章,母亲是状元的孙女,富有文学修养……只有在这种幼时书香馥郁,耳濡目染的熏陶下,才有可能得到诗律启蒙,而能否写出佳作,还要
期刊
《三国演义》作为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早已家喻户晓,其在中国文学界的评价非常高,也被赋予了非常多的含义,比如它是我国历史上演义小说类型的鼻祖,是对历史上民心、人才以及谋略方面的具体写照。《三国演义》是我国最早走出国门、面向世界的一批中国古典小说之一,并且其文化意义给世界文学带来了极大的影响。本文通过传播学的理念,从传播的形式、传播的主体、传播的渠道以及传播的受众四个不同角度出发,对我国古典文学的海外传
期刊
《红楼梦》中薛宝钗的人物形象历来被人们解读为捍卫封建伦理,没有自身思想,随遇而安的“无情”的木头人,更被视作是“宝黛”爱情的破坏者;而本文将以脂评本《红楼梦》为基调,从脂砚斋所作评语的角度去解读薛宝钗的“无情”,来探析薛宝钗其端厚温雅的艺术形象。  《红楼梦》是一部旷世巨作,通篇以假笔写真情之处不胜枚举,观者若以巨眼观之,当自能窥其堂奥,得其本真旨意。但把“宝黛”之爱情推得极高的读者人数众多,因此
期刊
《包法利夫人》是法国作家福楼拜写的一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并存的悲剧小说。小说描写了外省一个富裕农民家庭的独生女爱玛悲剧的一生。作者以现实主义的深刻描绘,通过爱玛的悲剧,控诉了恶浊鄙俗的社会,指出爱玛的悲剧是社会造成的。国内有部分学者尝试从女性主义角度分析爱玛的形象,指出了爱玛身上鲜明的女性意识。但该分析仅停留在人物的表层形象,并未对人物背后真正的形象特点进行深挖,且未能从小说中不同人物的视角对爱玛
期刊
自20世纪以来,西北地区出土了大量的文献材料,吸引了大批的专家、学者对其进行研究。这一地区新出土的材料既补充了历史文献,又为书法史研究提供了新的支撑,其中,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写本楼兰本《急就篇》为书法研究者提供了历史上少见的墨迹本《急就篇》,楷书书写部分显示了时代的书写特征,另一部分墨迹是宋代之前唯一的《急就篇》章草书墨迹材料。  斯坦因于1913年至1915年进行第三次中亚行,在楼兰地区,发掘到了
期刊
“神思”是中国古典文艺美学的一个重要的范畴,继陆机《文赋》后,刘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传统的“形象思维”学说,在其《文心雕龙》中提出了“神思”学说。“神思”不是与世隔绝的胡思乱想,而是“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天人合一”“心物交融”的精神活动。可将“神思”理解为一种不羁绊于眼界而随心想象的“思理”。  一、创作发生阶段,创作主体需进入虚静状态  刘勰“神思”学说认为“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藏
期刊
《孔乙己》作为一篇短篇小说,全文不到3000个字,却贯穿了孔乙己的一生。从他青年时期一直考不上秀才,到中年时期的贫困潦倒,沦落到偷书,又因为偷书而挨打,甚至被打断了两条腿,直到最后的消失。原文中对孔乙己的结局是这样描述的:“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鲁迅对孔乙己的死,没有明显的讽刺意味,也没有调侃性的幽默,只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叙述,“大约”“的确”既不确定又确定,给我们留下的仅仅只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