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结合1399年英格兰王位鼎革事件,阐述中世纪政治力量的构成和相互作用,进而分析传统政治力量格局到议会成为权力机构的嬗变前奏。
关键词:理查二世;冈特的约翰;废黜;亨利四世;英格兰议会
理查二世(Richard II,1377-1399年在位)是爱德华三世(Edward III,1327-1377年在位)的孙子,因其父黑王子爱德华(Edward the Black Prince,1330-1376)早逝,而成为爱德华三世的王位继承人,1377年爱德华三世驾崩,十岁的理查即位,是为理查二世。因年龄幼小,由其叔父冈特的约翰(John of Gaunt,第一代兰开斯特公爵)任摄政。
其时,贵族派系斗争激烈,在理查统治的前五年里,控制在一个贵族委员会手中的王国政府发动了一场对法国的军事远征。这场远征耗资巨大却一无所获,在对法军卡斯提尔舰队的战役中,英格兰失去了制海权。对法战争接连失利,财政出现危机征收人头税又引发1381年农民起义,国家处于动荡不安之中。
在此期间,理查二世逐渐成熟,逐渐地建立了一个忠于自己的小团体,还把很多实权授予自己的私人朋友,如1383年理查对麦克.保罗和罗伯特.维尔二人委以高位,前者是一个富商之子,后者以阿谀奉承闻名。这些做法引起贵族阶层的不满和反弹,经过几次冲突,国王和贵族达成妥协,理查德朋友圈解散了。1389年,理查二世正式亲政,他重组枢密院,任命了新的御前会议成员。接下来的八年中,他以一种调和和克制的方式执政。
1397年后理查王开始走向暴政,反对派贵族遭到清洗:格洛斯特公爵被谋杀,阿伦德尔伯爵被处死,沃里克伯爵被监禁,阿伦德尔大主教被剥夺全部财产并放逐法国。理查二世还向商民勒索保证金,强行借贷且逾期不还,还要求各郡郡长发誓服从国王的各种命令。许多臣民因不忠和诋毁国王等罪名而遭指控甚至监禁。1398年,他借亨利.博林布鲁克(Henry Bolingbroke,冈特的约翰之子)与诺福克公爵产生矛盾之际,判处亨利十年放逐,诺福克公爵终身流放。为控制议会,他设立“十二人委员会”作为贯彻其意志的工具。
理查二世的倒行逆施背离了传统和惯例,整个英格兰笼罩在恐惧的气氛中。1399年2月,前摄政冈特的约翰病逝。3月18日,理查在御前会议上宣布剥夺亨利.博林布鲁克对兰开斯特公爵爵位的继承权,并改判其终身流放。6月24日,亨利以争回继承权为名,起兵反叛。理查二世正在爱尔兰平叛,由约克公爵主持国内政务。亨利在约克郡登陆后,很快赢得广泛同情,一路告捷,势如破竹。7月27日约克公爵乘势倒戈后,亨利基本上控制了国内局势。而理查二世对形势判断错误尤其是其军事部署的混乱,使得国王军队迅速瓦解。他轻信了亨利只为继承权、无意于王位的宣传,放弃了逃走的良机。他被诺森伯兰伯爵诱捕,最终落入亨利之手。9月1日,亨利押解着理查二世回到伦敦,将其关押在伦敦塔,自己則积极着手谋夺王位,并努力为之披上“合法”外衣。
依据中世纪英格兰的政治传统,国王及其家族在民众心中具有神圣的地位。尽管理查二世大势已去,但他身为合法国王的这一事实却不容置疑。9月中旬,亨利召开了由谙熟法律的主教们组成的御前会议,以寻求问鼎王位的合法理据。他曾企图从亨利三世那里提出王位继承权,但这将使三个爱德华王连同理查王继承王位的权力都受到挑战,因此遭到贵族们的反对。亨利又试图以征服者的身份获得王位,这个想法更是引发了贵族们的异议,因为这将使贵族的财产权置于危险之中,进而引发民众不安和社会动荡。经过反复考量,亨利最终决定援用1327年议会废黜爱德华二世的先例,借助议会这一平台在达到篡位的目的。不过这样首先得迫使理查退位。9月29日,亨利派约克大主教、赫里福德主教、诺森伯兰伯爵、威斯特摩兰伯爵等人组成的代表团到伦敦塔,迫使理查二世签署了退位诏书,并且表示希望兰开斯特公爵继承王位,移交了象征权力的戒指纹章。
9月30日,议会在威斯敏斯特大厅召开,与会人员包括高级神职人员、世俗贵族、骑士、乡绅以及伦敦市民等。约克大主教用英语和拉丁语向与会者宣读了理查二世的退位诏书,接着公布了理查的三十三条罪状。这些罪行上朔至1387年,包括理查二世对兰开斯特公爵、阿伦德尔大主教以及被谋杀的格洛斯特公爵的迫害,还有其他违背法律和惯例的行径。其主旨无非是指责理查二世违反了根据王国法律和惯例来行使统治权的加冕誓词,仅凭个人意志统治国家。随后议会指定以阿萨福主教为首的专门委员会宣布废黜理查国王并解除国王所有的尊严、权威和荣誉。阿萨福主教询问与会者的意见,众人表示同意。王位虚悬之后,议会接下来就将推举新国王。亨利从贵族席位上站起来宣布:“以三位一体的名义,我,兰开斯特的亨利…乃王室嫡传血脉,是伟大的国王亨利三世之后裔,在整个王国因不当统治和缺乏法度而濒临毁灭之际,蒙神恩派我在家族和朋友的帮助下,收回该权力。”随后,亨利向众人展示了原属理查二世的戒指纹章。在被询问是否同意亨利为新国王时,众人齐声欢呼表示支持,最后阿伦德尔大主教将亨利引领到王座前,亨利登上了王位,称亨利四世(Henry IV,1399-1413年在位),开始了兰开斯特王朝时代。1400年2月废王理查在囚禁中死去。
从整个1399年事件的历史背景和政治现实来看,理查二世失去王位是因其被反叛贵族击败,而不是因为议会的弹劾或审判;亨利.博林布鲁克则是凭借所掌控武装力量和贵族的支持夺取王位的,而不是获得议会授权。14世纪以后,英国议会在国家政治事务中的地位不断凸显,其作用越来越引人注目。1399年废黜理查二世与1327年废黜爱德华二世这样的重大鼎革形式上都是通过议会来完成的,这本身就已说明议会在国家政治事务中的地位有了一定提高。但议会在当时仍然只是国王的统治工具,远未发展成为国家的最高权力机构,更不具备废立国王的权威。1399年事件中,议会只是充当了僭越者赢取合法性的工具平台,不论是议会对理查二世的审判,还是对亨利四世的推举,都只不过是流于形式的事后确认。这次废立和之前废黜爱德华二世一样,都是在贵族阶层支持下的传统式的宫廷政变。
参考文献:
[1]克里斯托弗.阿尔蒙德 《英法百年战争》 1988.
[2]罗宾.弗雷姆 《1100年-1400年英伦诸岛的政治发展》 1990.
[3]G.哈里斯 《中世纪英格兰的国王、议会和公共金融》 1975.
[4]罗德尼.希尔顿 《中世纪农民运动和1381年英格兰农民起义》 1993.
[5]M.本尼特 《理查二世和1399年事件》 1999.
关键词:理查二世;冈特的约翰;废黜;亨利四世;英格兰议会
理查二世(Richard II,1377-1399年在位)是爱德华三世(Edward III,1327-1377年在位)的孙子,因其父黑王子爱德华(Edward the Black Prince,1330-1376)早逝,而成为爱德华三世的王位继承人,1377年爱德华三世驾崩,十岁的理查即位,是为理查二世。因年龄幼小,由其叔父冈特的约翰(John of Gaunt,第一代兰开斯特公爵)任摄政。
其时,贵族派系斗争激烈,在理查统治的前五年里,控制在一个贵族委员会手中的王国政府发动了一场对法国的军事远征。这场远征耗资巨大却一无所获,在对法军卡斯提尔舰队的战役中,英格兰失去了制海权。对法战争接连失利,财政出现危机征收人头税又引发1381年农民起义,国家处于动荡不安之中。
在此期间,理查二世逐渐成熟,逐渐地建立了一个忠于自己的小团体,还把很多实权授予自己的私人朋友,如1383年理查对麦克.保罗和罗伯特.维尔二人委以高位,前者是一个富商之子,后者以阿谀奉承闻名。这些做法引起贵族阶层的不满和反弹,经过几次冲突,国王和贵族达成妥协,理查德朋友圈解散了。1389年,理查二世正式亲政,他重组枢密院,任命了新的御前会议成员。接下来的八年中,他以一种调和和克制的方式执政。
1397年后理查王开始走向暴政,反对派贵族遭到清洗:格洛斯特公爵被谋杀,阿伦德尔伯爵被处死,沃里克伯爵被监禁,阿伦德尔大主教被剥夺全部财产并放逐法国。理查二世还向商民勒索保证金,强行借贷且逾期不还,还要求各郡郡长发誓服从国王的各种命令。许多臣民因不忠和诋毁国王等罪名而遭指控甚至监禁。1398年,他借亨利.博林布鲁克(Henry Bolingbroke,冈特的约翰之子)与诺福克公爵产生矛盾之际,判处亨利十年放逐,诺福克公爵终身流放。为控制议会,他设立“十二人委员会”作为贯彻其意志的工具。
理查二世的倒行逆施背离了传统和惯例,整个英格兰笼罩在恐惧的气氛中。1399年2月,前摄政冈特的约翰病逝。3月18日,理查在御前会议上宣布剥夺亨利.博林布鲁克对兰开斯特公爵爵位的继承权,并改判其终身流放。6月24日,亨利以争回继承权为名,起兵反叛。理查二世正在爱尔兰平叛,由约克公爵主持国内政务。亨利在约克郡登陆后,很快赢得广泛同情,一路告捷,势如破竹。7月27日约克公爵乘势倒戈后,亨利基本上控制了国内局势。而理查二世对形势判断错误尤其是其军事部署的混乱,使得国王军队迅速瓦解。他轻信了亨利只为继承权、无意于王位的宣传,放弃了逃走的良机。他被诺森伯兰伯爵诱捕,最终落入亨利之手。9月1日,亨利押解着理查二世回到伦敦,将其关押在伦敦塔,自己則积极着手谋夺王位,并努力为之披上“合法”外衣。
依据中世纪英格兰的政治传统,国王及其家族在民众心中具有神圣的地位。尽管理查二世大势已去,但他身为合法国王的这一事实却不容置疑。9月中旬,亨利召开了由谙熟法律的主教们组成的御前会议,以寻求问鼎王位的合法理据。他曾企图从亨利三世那里提出王位继承权,但这将使三个爱德华王连同理查王继承王位的权力都受到挑战,因此遭到贵族们的反对。亨利又试图以征服者的身份获得王位,这个想法更是引发了贵族们的异议,因为这将使贵族的财产权置于危险之中,进而引发民众不安和社会动荡。经过反复考量,亨利最终决定援用1327年议会废黜爱德华二世的先例,借助议会这一平台在达到篡位的目的。不过这样首先得迫使理查退位。9月29日,亨利派约克大主教、赫里福德主教、诺森伯兰伯爵、威斯特摩兰伯爵等人组成的代表团到伦敦塔,迫使理查二世签署了退位诏书,并且表示希望兰开斯特公爵继承王位,移交了象征权力的戒指纹章。
9月30日,议会在威斯敏斯特大厅召开,与会人员包括高级神职人员、世俗贵族、骑士、乡绅以及伦敦市民等。约克大主教用英语和拉丁语向与会者宣读了理查二世的退位诏书,接着公布了理查的三十三条罪状。这些罪行上朔至1387年,包括理查二世对兰开斯特公爵、阿伦德尔大主教以及被谋杀的格洛斯特公爵的迫害,还有其他违背法律和惯例的行径。其主旨无非是指责理查二世违反了根据王国法律和惯例来行使统治权的加冕誓词,仅凭个人意志统治国家。随后议会指定以阿萨福主教为首的专门委员会宣布废黜理查国王并解除国王所有的尊严、权威和荣誉。阿萨福主教询问与会者的意见,众人表示同意。王位虚悬之后,议会接下来就将推举新国王。亨利从贵族席位上站起来宣布:“以三位一体的名义,我,兰开斯特的亨利…乃王室嫡传血脉,是伟大的国王亨利三世之后裔,在整个王国因不当统治和缺乏法度而濒临毁灭之际,蒙神恩派我在家族和朋友的帮助下,收回该权力。”随后,亨利向众人展示了原属理查二世的戒指纹章。在被询问是否同意亨利为新国王时,众人齐声欢呼表示支持,最后阿伦德尔大主教将亨利引领到王座前,亨利登上了王位,称亨利四世(Henry IV,1399-1413年在位),开始了兰开斯特王朝时代。1400年2月废王理查在囚禁中死去。
从整个1399年事件的历史背景和政治现实来看,理查二世失去王位是因其被反叛贵族击败,而不是因为议会的弹劾或审判;亨利.博林布鲁克则是凭借所掌控武装力量和贵族的支持夺取王位的,而不是获得议会授权。14世纪以后,英国议会在国家政治事务中的地位不断凸显,其作用越来越引人注目。1399年废黜理查二世与1327年废黜爱德华二世这样的重大鼎革形式上都是通过议会来完成的,这本身就已说明议会在国家政治事务中的地位有了一定提高。但议会在当时仍然只是国王的统治工具,远未发展成为国家的最高权力机构,更不具备废立国王的权威。1399年事件中,议会只是充当了僭越者赢取合法性的工具平台,不论是议会对理查二世的审判,还是对亨利四世的推举,都只不过是流于形式的事后确认。这次废立和之前废黜爱德华二世一样,都是在贵族阶层支持下的传统式的宫廷政变。
参考文献:
[1]克里斯托弗.阿尔蒙德 《英法百年战争》 1988.
[2]罗宾.弗雷姆 《1100年-1400年英伦诸岛的政治发展》 1990.
[3]G.哈里斯 《中世纪英格兰的国王、议会和公共金融》 1975.
[4]罗德尼.希尔顿 《中世纪农民运动和1381年英格兰农民起义》 1993.
[5]M.本尼特 《理查二世和1399年事件》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