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为20世纪初期中法两国女性主义文学代表作,《流浪女伶》和《莎菲女士的日记》在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形象的设定方面呈现了极大的相似性,推动了文学领域内女性意识的表达和女性话语权的构建,两部作品对各自国家后来的女性文学发展都起到了深远的推动作用。但是受社会背景的影响,两部作品在对女主人公性格的塑造上仍有不同之处。
关键词:女性主义 《流浪女伶》 《莎菲女士的日记》 契合 差异
20世纪初,女权运动在西方世界如火如荼地开展着,女性文学也在法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科莱特一生笔耕不辍,作品围绕女性感情、家庭生活以及不同时期女性的身份问题展开,个人生活肆意大胆,部分作品含有浓重的自传风格。文学界有人称其为法国女性文学的先驱,波伏娃也把她视作自己的女权启蒙“缪斯”。科莱特于1910年与第一任丈夫离婚,同年极富自传色彩的小说《流浪女伶》面世。同一时间,在世界的另一边,五四运动也在中国掀起了妇女解放的思潮,妇女受到鼓励纷纷走出家庭步入生产岗位,恋爱与婚姻的自由开始受到广泛推崇,《莎菲女士的日记》(以下简写为《莎菲日记》)的出现宛如平地炸出的一枚惊雷,不仅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也使丁玲在20世纪30年代的文坛初露头角。两部作品在故事情节设定、人物形象刻画等方面有着惊人的相似,本文将以女性主义的視角,从两部作品的相似性入手,探究作品的差异,找出差异背后的社会影响因素。
一、两部作品的契合性
(一)女性意识的张扬
女性意识是女性文学作品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和“武器”。在传统的男性中心主义文学文本中,女性的声音被隐去,女性意识缺失,导致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单一片面,总是缺乏独立的人格。而科莱特和丁玲在两部作品中通过第一人称叙事手法,描绘了两个面对非良性的感情开始觉醒、自我反省并最终实现自我超越的女性人物——勒内和莎菲,充分地展示了女性人物的内心世界,塑造了两个丰满的灵魂。
勒内的成长和转变是惊人的,科莱特应该也是赋予勒内这一女性角色以自己的影子和期待。面对风流倜傥的艺术家丈夫塔扬迪,起初勒内怀着丈夫可以回心转意的期待,“这个第一次原谅了他的女人,经他巧施手腕,得寸进尺,却成了甘心忍受进而又接受现实的女人”。丈夫将妻子的原谅和期待当作一种对方可侵犯的标志,一种尽可肆意妄为的信号。起先勒内选择了一种逃避的态度,但是继而结束婚姻,这是一种女性意识上的觉醒。但是,“我们周围闲言四起,我慑于这些闲言闲语,险些乎让步,差一点又陷于惯常屈从的境地”,周围的舆论对勒内的影响还是非常明显的,勒内顶住压力迈出这勇敢的一步展现了她非凡的决心。但是,舆论对于离异女性的干预并不会到此为止,长辈的上门劝说和周边朋友的疏远,这种对于离异女性的讨伐和压力是社会的普遍存在。不过正如勒内独白所言:“女人是非常坚强壮实、难以杀死的动物!” 这是她自省之后对世界的宣言。之后,被婚姻和爱情所伤害的勒内做出了一个新的决定,接受了富家子弟马克西姆的追求,投入到新的关系中,这个决定展现了她不惧面对惨淡的结果、勇敢追求爱情的勇气。不过,当勒内最终看到马克西姆纨绔子弟的本性,并且明白他无法真正地理解自己后,尽管眼前是马克西姆承诺的随时可得的豪门生活,但勒内还是忍痛放弃了第二段感情,选择了自己的职业,也即自己的独立性。
同样,莎菲的感情经历虽然没有勒内丰富,但是也算曲折。身患肺结核的莎菲远离家人,身边只有两三个贴心朋友,心思敏感细腻。在这样的情境之下,孤独的莎菲极度渴求别人的陪伴,所以面对外表英俊、温柔体贴的新加坡人凌吉士的恋爱攻势,她无法抵抗。但是在逐渐的交往中,莎菲发现了对方的浅薄和对人生的卑劣享乐思想,所以对尚处在萌芽中的感情产生了犹豫,但正如莎菲自己所言,她“有的是充足的清晰的脑力”,即强大的理性,最终莎菲凭借强大的意志力让自己从这段感情中抽身。
除此之外,两部作品还刻画了另外一种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女性形象,她们面对感情的背叛和人生的失意无力直面,只会选择逃避。正如《流浪女伶》里的玛戈尔和《莎菲日记》里的蕴姊,前者是勒内前夫塔扬迪的姐姐,遭到了丈夫的抛弃、弟弟的毒打,经济也因被骗而受到损失,而她却默默忍受这一切,甚至连仆人也来算计她,所以勒内看她可悲又可怜。而莎菲最信任的朋友蕴姊的人生亦是悲惨,仅仅因为忍不了情人对自己的冷淡便心生绝望,郁郁而终。这两个面对感情较为悲观的形象塑造更是反衬出了两位女主人公理智的一面。
(二)男性中心主义的颠覆
“在文学领域,女权主义者们痛切地感受到妇女作为被边缘化的对象和被规定角色的无奈和卑微”,不仅女性形象被固定甚至脸谱化,甚至不少女性作家的声音也被忽视,所以,女性的形象常常是不谙世事的少女或风流浪荡的妖妇,而男性形象的塑造往往饱满立体。
1. 矮化的男性形象
反观这两部作品中塑造的男性形象大多负面。塔扬迪风流成性,对待婚姻毫无忠诚和尊重,用满口的谎言欺骗自己的妻子和周边人,以维持自己在不同人面前所呈现的不同身份——贴心的丈夫、完美的艺术家和富有才华的情人。而马克西姆,虽然暂且在这段感情中保持真诚,但家境的富裕、母亲的万般宠溺,造就了这个富家子弟的不成熟,他对勒内失去理智的狂恋让他拒绝承认情人美好的肉体会随着时间老去,这让勒内感到忧心;三十四岁的他仍对自己的未来毫无规划,怀抱着靠家产度日的想法,对此,努力挣钱的勒内是瞧不起的。至此,两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差异完全暴露在勒内眼前,而马克西姆对此却丝毫没有感觉到。这种幼稚和不成熟导致马克西姆失去了这段感情。
《莎菲日记》中凌吉士的虚荣和贪财好色与塔扬迪比起来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在和莎菲的交流中他不加掩饰地说出了自己的内心需求,他需要一个能帮他交际应酬的年轻太太和白胖儿子,可以自由地出入情色场所。至于职业方面,也是从事一些非富即贵、家里可以安排的工作。另一个男性角色苇弟,虽然像马克西姆一样对待感情一心一意,但是正如莎菲抱怨的一样,他只会按照自己的意愿付出,不曾尝试走进莎菲的内心,和莎菲进行有效的情感交流。这种愚钝注定了苇弟感情上的不顺。 2. 感情中地位的反转
传统的男性文学文本中,不论是家庭关系还是情感关系中,男性角色通常因为生理条件而占据强势的位置,而女性则因为感性因素陷入一种被动的境地。相反,勒内和莎菲在几段关系中都表现出了比较强势的态度,尽管一开始她们可能尚且比较软弱。
在勒内的第一段婚姻里,受到周边环境和社会风气的影响,对已婚妇女的定义和约束,她的女性意识处于“昏睡”之中,加之经济上依附于他人,所以对于丈夫的背叛和赤裸裸的欺骗,她选择了隐忍,彼时她处于婚姻关系里的下风。但是后来意识的觉醒让她逃脱婚姻,意识的提高使得她在这段关系中的地位得以提高,最终向前夫提出离婚,使其在与前夫的婚姻关系里不仅变得平等,甚至势头上超越了前夫。在和马克西姆的交往中,因为马克西姆对勒内的痴迷,导致感情上两人对彼此依恋程度的不平衡,加上马克西姆的不成熟,勒内从一开始就占据了主动的地位。所以不论是感情的发展还是节奏,始终都是她在把握。最后,她又一次主动离开。两次感情的抽身都充满痛苦和无奈,但勒内还是做出了艰难的决定,展现了她不断成长过程中的果断和对感情关系的把控和主动权。
莎菲在与凌吉士的交往中看似陷入凌吉士的外表陷阱里,并且作为日记体的文本里有莎菲的大量内心独白,清楚地展示了莎菲面对对方英俊外表和卑劣内心时内心激烈的斗争、犹疑和纠结,但正是这样曲折的心路历程反而说明了莎菲并不是盲目扎进爱情的旋涡中,而是有很多理性的思考,只有这样才能免于沦落到爱情的被动境地。
(三)女性身体的书写
女性身份通常被妻子、母亲和女儿三个角色限定,是一种依附于他人的存在,所以在传统父权社会里常常不能自我支配身体,也羞于表达自己的欲望,要求男性理解自己更是一种奢求。
1.肉体的欲望
两部作品都是以第一人称的角度叙事,更加有利于展露女性角色的想法和意识,在这种情况下,科莱特和丁玲丝毫不避讳地全面展示了两个女性的内心。
“他低沉的热烈的呻吟就足以令我兴奋得喘不上气来”,“只是因为自己一接触他的身体就产生一种从未有过的强烈的欲望……我就像是他的果园,只要他愿意,就可以由他来采撷果实。”科莱特毫不掩饰勒内面对善良可爱的情人身体时产生的最原始澎湃的欲望,并且把勒内的身体形象地比作果园,供情人“享用”。同样,在《莎菲日记》中也有大量莎菲对凌吉士身体的欲望描写,直白如“为什么不扑过去吻他的嘴唇,他的眉梢,他的……无论什么地方” 的内心渴求。而文中的另一对情侣云霖和毓芳在对待性的态度上却大相径庭,因为担心怀孕所以他们不肯搬到一起住,更凸显莎菲作为解放思潮下的新女性思想上的与时俱进。
2.灵肉合一的追求
除了肉体的欲望,对精神层面的理解也是两位女主人公的追求。莎菲离开马克西姆的重要原因便是发现对方不能理解自己的失望,她发现娇生惯养的这个大孩子不能理解生存的艰辛,不能对辛勤得来的钱报以尊重,不能正视自己的职业发展,更加看不到勒内的事业心,这让从一离婚便想尽办法挣钱、哪怕是做不体面的舞台剧演员,十分看重金钱重要性的勒内感到郁闷;进入恋爱关系后的马克西姆,沉浸在甜蜜之中,并不能感受到恋人对未来关系走向的焦虑,尽管科莱特写了一封信表达自己的内心,在母亲的城堡里悠闲地待着的马克西姆丝毫没有察觉到信中暗含的对方的心意,仍然沉浸在热切等待情人归来的希望中。这也让勒内再次看清马克西姆内心的纯真,故而希望悄悄离开他,不忍见到悲伤而软弱单纯的马克西姆。
莎菲与凌吉士的正面交流书中的直接描写并不多,但显然两个人的精神无法达成顺畅交流,莎菲敏感悲观,爱情对于凌吉士来说便是在“妓院里肉感的享受”,对莎菲更是谈不上真正的爱情。而莎菲依然渴求得到别人的理解,所以面对苇弟这样沉默老实的追求者,莎菲承认他是可以相伴的老实人,但也懊恼他不懂得自己。由此可见,两位女主人公都是敢于表露内心的需求,并且对另一半精神上的共鸣也是有一定的要求。
(四)女性话语权威的建立
两部作品有一个显著的共同点,那便是都采用了第一人称的叙事角度,《莎菲日记》甚至运用了日记体的模式,这对于女性意识的表达有着非常直接的功能。“当作家抛弃完整的故事,不是以情节线而是以情绪线来组织小说时,第一人称叙事方式更体现其魅力,那瞬间的感受、那凌空飞跃的思绪,还有那潜意识的突现,用布局比较松散自由的第一人称叙事来表现,似乎更得心应手。”
二、两部作品的差异性
尽管两部作品在故事情节和人物塑造方面存在着很大的相似性,但整体的文本走向和基调还是存在明显差异,《流浪女伶》因结尾勒内对远方神秘大陆的想象而令读者对勒内的未来充满希望,但是《莎菲日记》因结尾莎菲孱弱的病体和对自己未来黑暗的展望文本走向变得令人压抑,由此可见还是由主人公性格的差异导致的,虽然经历相似,但是人物心态和思维的不同还是令作品之间呈现了差异性。
勒内和莎菲的内心都饱经折磨与煎熬,但是双方的考量还是有不同之处,勒内面对第一次婚姻的结束和第二段感情中的问题时,其中的矛盾和冲突都来源于自身心理上的压抑,而莎菲“是一个受着传统道德压抑和男权文明控制且不得不痛苦、矛盾,并由痛苦、矛盾走向孤独、逃离的女性形象”,她总是想找机会见到凌吉士,但是受社会传统道德观的影响,内心又总会觉得不安,一个女人不能如此主动,当凌吉士想和她发生关系时,她感到异常恐慌。
对于各自的前途,两个人的态度也是截然相反的。不论是在第一段婚姻结束之后还是后来的第二次恋爱过程中,勒内都果断抓住职业依靠,薪水并不丰厚,但她的态度却是“我快乐地对自己说了又说,我挣钱养活自己,自食其力了”!虽有富家子弟婚后无须工作的承诺,但勒内不愿为此委身,坚持继续自己的职业。这种态度表明勒內已经充分认识到经济独立对于一个女性的重要性,并且感受到了经济独立带给她的快乐,这赋予她面对问题的底气。与之相反,莎菲身为五四时期的知识女性,因病整日待在房间,偶有两个朋友探访,身心如浮萍一般沉浮,思想上虽感受到时代进步的召唤,但没有找到一个稳固自身的理想,这种性格上的倔强和内心的虚弱,构成了她内心深处的矛盾。当然,社会背景也可以对两位女性形象的形成产生一定的影响,丁玲同期作品中不乏像莎菲一样的女性,如阿毛姑娘、《自杀日记》中的伊萨,她们都是找不到出路郁闷的一代人的缩影。虽然五四运动过后妇女解放的思潮让部分女性走入工作岗位,但职业技术教育未能全面覆盖,而且她们暂时仍无法摆脱父权社会长久以来带来的枷锁,丁玲用文字表达了她们的苦闷。而进入20世纪的法国社会文化格局和女性自身生存状况得到相对较好的改善,“20世纪法国文学的主题不再仅局限于寻求独立,获得与男性平等的社会地位,而是着重表现获得一定独立后的女性在现代社会寻找身份认同、个人归属的自我表达意识及其个人化的生活体验”。
20世纪的法国女作家将自身性别身份和体验结合,呈现了女性意识的人文视野,同期在中国,五四运动之后的首批女作家们用作品创作了多元化的中国女性文学,科莱特和丁玲作为两国女性文学的先驱,分别用《流浪女伶》和《莎菲日记》表达了女性意识和心声,给予同时代女性以启迪和鼓舞。
参考文献:
[1] 科莱特.柯莱特精选集[M].郑雅翚译.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3.
[2] 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4.
[3] 邓新华,章辉.西方20世纪文学批评教程[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4.
[4] 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88.
[5] 廖冬梅.《莎菲女士的日记》的女性个人化叙事[J].嘉应学院学报,2018(4):61-66.
作 者: 杜昱欣,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法国文学。
编 辑:曹晓花 E-mail:[email protected]
关键词:女性主义 《流浪女伶》 《莎菲女士的日记》 契合 差异
20世纪初,女权运动在西方世界如火如荼地开展着,女性文学也在法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科莱特一生笔耕不辍,作品围绕女性感情、家庭生活以及不同时期女性的身份问题展开,个人生活肆意大胆,部分作品含有浓重的自传风格。文学界有人称其为法国女性文学的先驱,波伏娃也把她视作自己的女权启蒙“缪斯”。科莱特于1910年与第一任丈夫离婚,同年极富自传色彩的小说《流浪女伶》面世。同一时间,在世界的另一边,五四运动也在中国掀起了妇女解放的思潮,妇女受到鼓励纷纷走出家庭步入生产岗位,恋爱与婚姻的自由开始受到广泛推崇,《莎菲女士的日记》(以下简写为《莎菲日记》)的出现宛如平地炸出的一枚惊雷,不仅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也使丁玲在20世纪30年代的文坛初露头角。两部作品在故事情节设定、人物形象刻画等方面有着惊人的相似,本文将以女性主义的視角,从两部作品的相似性入手,探究作品的差异,找出差异背后的社会影响因素。
一、两部作品的契合性
(一)女性意识的张扬
女性意识是女性文学作品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和“武器”。在传统的男性中心主义文学文本中,女性的声音被隐去,女性意识缺失,导致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单一片面,总是缺乏独立的人格。而科莱特和丁玲在两部作品中通过第一人称叙事手法,描绘了两个面对非良性的感情开始觉醒、自我反省并最终实现自我超越的女性人物——勒内和莎菲,充分地展示了女性人物的内心世界,塑造了两个丰满的灵魂。
勒内的成长和转变是惊人的,科莱特应该也是赋予勒内这一女性角色以自己的影子和期待。面对风流倜傥的艺术家丈夫塔扬迪,起初勒内怀着丈夫可以回心转意的期待,“这个第一次原谅了他的女人,经他巧施手腕,得寸进尺,却成了甘心忍受进而又接受现实的女人”。丈夫将妻子的原谅和期待当作一种对方可侵犯的标志,一种尽可肆意妄为的信号。起先勒内选择了一种逃避的态度,但是继而结束婚姻,这是一种女性意识上的觉醒。但是,“我们周围闲言四起,我慑于这些闲言闲语,险些乎让步,差一点又陷于惯常屈从的境地”,周围的舆论对勒内的影响还是非常明显的,勒内顶住压力迈出这勇敢的一步展现了她非凡的决心。但是,舆论对于离异女性的干预并不会到此为止,长辈的上门劝说和周边朋友的疏远,这种对于离异女性的讨伐和压力是社会的普遍存在。不过正如勒内独白所言:“女人是非常坚强壮实、难以杀死的动物!” 这是她自省之后对世界的宣言。之后,被婚姻和爱情所伤害的勒内做出了一个新的决定,接受了富家子弟马克西姆的追求,投入到新的关系中,这个决定展现了她不惧面对惨淡的结果、勇敢追求爱情的勇气。不过,当勒内最终看到马克西姆纨绔子弟的本性,并且明白他无法真正地理解自己后,尽管眼前是马克西姆承诺的随时可得的豪门生活,但勒内还是忍痛放弃了第二段感情,选择了自己的职业,也即自己的独立性。
同样,莎菲的感情经历虽然没有勒内丰富,但是也算曲折。身患肺结核的莎菲远离家人,身边只有两三个贴心朋友,心思敏感细腻。在这样的情境之下,孤独的莎菲极度渴求别人的陪伴,所以面对外表英俊、温柔体贴的新加坡人凌吉士的恋爱攻势,她无法抵抗。但是在逐渐的交往中,莎菲发现了对方的浅薄和对人生的卑劣享乐思想,所以对尚处在萌芽中的感情产生了犹豫,但正如莎菲自己所言,她“有的是充足的清晰的脑力”,即强大的理性,最终莎菲凭借强大的意志力让自己从这段感情中抽身。
除此之外,两部作品还刻画了另外一种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女性形象,她们面对感情的背叛和人生的失意无力直面,只会选择逃避。正如《流浪女伶》里的玛戈尔和《莎菲日记》里的蕴姊,前者是勒内前夫塔扬迪的姐姐,遭到了丈夫的抛弃、弟弟的毒打,经济也因被骗而受到损失,而她却默默忍受这一切,甚至连仆人也来算计她,所以勒内看她可悲又可怜。而莎菲最信任的朋友蕴姊的人生亦是悲惨,仅仅因为忍不了情人对自己的冷淡便心生绝望,郁郁而终。这两个面对感情较为悲观的形象塑造更是反衬出了两位女主人公理智的一面。
(二)男性中心主义的颠覆
“在文学领域,女权主义者们痛切地感受到妇女作为被边缘化的对象和被规定角色的无奈和卑微”,不仅女性形象被固定甚至脸谱化,甚至不少女性作家的声音也被忽视,所以,女性的形象常常是不谙世事的少女或风流浪荡的妖妇,而男性形象的塑造往往饱满立体。
1. 矮化的男性形象
反观这两部作品中塑造的男性形象大多负面。塔扬迪风流成性,对待婚姻毫无忠诚和尊重,用满口的谎言欺骗自己的妻子和周边人,以维持自己在不同人面前所呈现的不同身份——贴心的丈夫、完美的艺术家和富有才华的情人。而马克西姆,虽然暂且在这段感情中保持真诚,但家境的富裕、母亲的万般宠溺,造就了这个富家子弟的不成熟,他对勒内失去理智的狂恋让他拒绝承认情人美好的肉体会随着时间老去,这让勒内感到忧心;三十四岁的他仍对自己的未来毫无规划,怀抱着靠家产度日的想法,对此,努力挣钱的勒内是瞧不起的。至此,两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差异完全暴露在勒内眼前,而马克西姆对此却丝毫没有感觉到。这种幼稚和不成熟导致马克西姆失去了这段感情。
《莎菲日记》中凌吉士的虚荣和贪财好色与塔扬迪比起来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在和莎菲的交流中他不加掩饰地说出了自己的内心需求,他需要一个能帮他交际应酬的年轻太太和白胖儿子,可以自由地出入情色场所。至于职业方面,也是从事一些非富即贵、家里可以安排的工作。另一个男性角色苇弟,虽然像马克西姆一样对待感情一心一意,但是正如莎菲抱怨的一样,他只会按照自己的意愿付出,不曾尝试走进莎菲的内心,和莎菲进行有效的情感交流。这种愚钝注定了苇弟感情上的不顺。 2. 感情中地位的反转
传统的男性文学文本中,不论是家庭关系还是情感关系中,男性角色通常因为生理条件而占据强势的位置,而女性则因为感性因素陷入一种被动的境地。相反,勒内和莎菲在几段关系中都表现出了比较强势的态度,尽管一开始她们可能尚且比较软弱。
在勒内的第一段婚姻里,受到周边环境和社会风气的影响,对已婚妇女的定义和约束,她的女性意识处于“昏睡”之中,加之经济上依附于他人,所以对于丈夫的背叛和赤裸裸的欺骗,她选择了隐忍,彼时她处于婚姻关系里的下风。但是后来意识的觉醒让她逃脱婚姻,意识的提高使得她在这段关系中的地位得以提高,最终向前夫提出离婚,使其在与前夫的婚姻关系里不仅变得平等,甚至势头上超越了前夫。在和马克西姆的交往中,因为马克西姆对勒内的痴迷,导致感情上两人对彼此依恋程度的不平衡,加上马克西姆的不成熟,勒内从一开始就占据了主动的地位。所以不论是感情的发展还是节奏,始终都是她在把握。最后,她又一次主动离开。两次感情的抽身都充满痛苦和无奈,但勒内还是做出了艰难的决定,展现了她不断成长过程中的果断和对感情关系的把控和主动权。
莎菲在与凌吉士的交往中看似陷入凌吉士的外表陷阱里,并且作为日记体的文本里有莎菲的大量内心独白,清楚地展示了莎菲面对对方英俊外表和卑劣内心时内心激烈的斗争、犹疑和纠结,但正是这样曲折的心路历程反而说明了莎菲并不是盲目扎进爱情的旋涡中,而是有很多理性的思考,只有这样才能免于沦落到爱情的被动境地。
(三)女性身体的书写
女性身份通常被妻子、母亲和女儿三个角色限定,是一种依附于他人的存在,所以在传统父权社会里常常不能自我支配身体,也羞于表达自己的欲望,要求男性理解自己更是一种奢求。
1.肉体的欲望
两部作品都是以第一人称的角度叙事,更加有利于展露女性角色的想法和意识,在这种情况下,科莱特和丁玲丝毫不避讳地全面展示了两个女性的内心。
“他低沉的热烈的呻吟就足以令我兴奋得喘不上气来”,“只是因为自己一接触他的身体就产生一种从未有过的强烈的欲望……我就像是他的果园,只要他愿意,就可以由他来采撷果实。”科莱特毫不掩饰勒内面对善良可爱的情人身体时产生的最原始澎湃的欲望,并且把勒内的身体形象地比作果园,供情人“享用”。同样,在《莎菲日记》中也有大量莎菲对凌吉士身体的欲望描写,直白如“为什么不扑过去吻他的嘴唇,他的眉梢,他的……无论什么地方” 的内心渴求。而文中的另一对情侣云霖和毓芳在对待性的态度上却大相径庭,因为担心怀孕所以他们不肯搬到一起住,更凸显莎菲作为解放思潮下的新女性思想上的与时俱进。
2.灵肉合一的追求
除了肉体的欲望,对精神层面的理解也是两位女主人公的追求。莎菲离开马克西姆的重要原因便是发现对方不能理解自己的失望,她发现娇生惯养的这个大孩子不能理解生存的艰辛,不能对辛勤得来的钱报以尊重,不能正视自己的职业发展,更加看不到勒内的事业心,这让从一离婚便想尽办法挣钱、哪怕是做不体面的舞台剧演员,十分看重金钱重要性的勒内感到郁闷;进入恋爱关系后的马克西姆,沉浸在甜蜜之中,并不能感受到恋人对未来关系走向的焦虑,尽管科莱特写了一封信表达自己的内心,在母亲的城堡里悠闲地待着的马克西姆丝毫没有察觉到信中暗含的对方的心意,仍然沉浸在热切等待情人归来的希望中。这也让勒内再次看清马克西姆内心的纯真,故而希望悄悄离开他,不忍见到悲伤而软弱单纯的马克西姆。
莎菲与凌吉士的正面交流书中的直接描写并不多,但显然两个人的精神无法达成顺畅交流,莎菲敏感悲观,爱情对于凌吉士来说便是在“妓院里肉感的享受”,对莎菲更是谈不上真正的爱情。而莎菲依然渴求得到别人的理解,所以面对苇弟这样沉默老实的追求者,莎菲承认他是可以相伴的老实人,但也懊恼他不懂得自己。由此可见,两位女主人公都是敢于表露内心的需求,并且对另一半精神上的共鸣也是有一定的要求。
(四)女性话语权威的建立
两部作品有一个显著的共同点,那便是都采用了第一人称的叙事角度,《莎菲日记》甚至运用了日记体的模式,这对于女性意识的表达有着非常直接的功能。“当作家抛弃完整的故事,不是以情节线而是以情绪线来组织小说时,第一人称叙事方式更体现其魅力,那瞬间的感受、那凌空飞跃的思绪,还有那潜意识的突现,用布局比较松散自由的第一人称叙事来表现,似乎更得心应手。”
二、两部作品的差异性
尽管两部作品在故事情节和人物塑造方面存在着很大的相似性,但整体的文本走向和基调还是存在明显差异,《流浪女伶》因结尾勒内对远方神秘大陆的想象而令读者对勒内的未来充满希望,但是《莎菲日记》因结尾莎菲孱弱的病体和对自己未来黑暗的展望文本走向变得令人压抑,由此可见还是由主人公性格的差异导致的,虽然经历相似,但是人物心态和思维的不同还是令作品之间呈现了差异性。
勒内和莎菲的内心都饱经折磨与煎熬,但是双方的考量还是有不同之处,勒内面对第一次婚姻的结束和第二段感情中的问题时,其中的矛盾和冲突都来源于自身心理上的压抑,而莎菲“是一个受着传统道德压抑和男权文明控制且不得不痛苦、矛盾,并由痛苦、矛盾走向孤独、逃离的女性形象”,她总是想找机会见到凌吉士,但是受社会传统道德观的影响,内心又总会觉得不安,一个女人不能如此主动,当凌吉士想和她发生关系时,她感到异常恐慌。
对于各自的前途,两个人的态度也是截然相反的。不论是在第一段婚姻结束之后还是后来的第二次恋爱过程中,勒内都果断抓住职业依靠,薪水并不丰厚,但她的态度却是“我快乐地对自己说了又说,我挣钱养活自己,自食其力了”!虽有富家子弟婚后无须工作的承诺,但勒内不愿为此委身,坚持继续自己的职业。这种态度表明勒內已经充分认识到经济独立对于一个女性的重要性,并且感受到了经济独立带给她的快乐,这赋予她面对问题的底气。与之相反,莎菲身为五四时期的知识女性,因病整日待在房间,偶有两个朋友探访,身心如浮萍一般沉浮,思想上虽感受到时代进步的召唤,但没有找到一个稳固自身的理想,这种性格上的倔强和内心的虚弱,构成了她内心深处的矛盾。当然,社会背景也可以对两位女性形象的形成产生一定的影响,丁玲同期作品中不乏像莎菲一样的女性,如阿毛姑娘、《自杀日记》中的伊萨,她们都是找不到出路郁闷的一代人的缩影。虽然五四运动过后妇女解放的思潮让部分女性走入工作岗位,但职业技术教育未能全面覆盖,而且她们暂时仍无法摆脱父权社会长久以来带来的枷锁,丁玲用文字表达了她们的苦闷。而进入20世纪的法国社会文化格局和女性自身生存状况得到相对较好的改善,“20世纪法国文学的主题不再仅局限于寻求独立,获得与男性平等的社会地位,而是着重表现获得一定独立后的女性在现代社会寻找身份认同、个人归属的自我表达意识及其个人化的生活体验”。
20世纪的法国女作家将自身性别身份和体验结合,呈现了女性意识的人文视野,同期在中国,五四运动之后的首批女作家们用作品创作了多元化的中国女性文学,科莱特和丁玲作为两国女性文学的先驱,分别用《流浪女伶》和《莎菲日记》表达了女性意识和心声,给予同时代女性以启迪和鼓舞。
参考文献:
[1] 科莱特.柯莱特精选集[M].郑雅翚译.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3.
[2] 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4.
[3] 邓新华,章辉.西方20世纪文学批评教程[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4.
[4] 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88.
[5] 廖冬梅.《莎菲女士的日记》的女性个人化叙事[J].嘉应学院学报,2018(4):61-66.
作 者: 杜昱欣,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法国文学。
编 辑:曹晓花 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