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年9月,我们会迎来可爱的小班宝贝,他们可爱又机灵,面对着新的集体生活,处于第二次“断奶”期的他们可能会使出自己的“十八般武艺”:拉着家人的手不肯松开,进入班级后号啕大哭,不肯参加任何活动,根本不听老师指挥,小陀螺似的在活动室内跑来跑去,等等。如果你是一名新入职的老师,一名充满热情却有一些无奈的新老师,你想到办法了吗?
妙招一:和孩子尽快建立信任感和班级的认同感
幼儿园是孩子離开家庭母体的第一个社会机构,是3岁幼儿社会化的关键一步,也是作为独立个体成为社会人的重要标志之一。教师要帮助孩子从身心两方面建立适应新生活的信心和勇气,让其情绪从焦虑到平稳,再到喜欢上老师、集体、同伴和幼儿园,从而适应幼儿园生活。
例如:可以通过带领孩子阅读《汤姆上幼儿园》《我喜欢上幼儿园》等绘本,使其内心产生更多的认同感,接受上幼儿园是一件很正常且有意义的事情;教师每天可以用抱一抱、击掌、摸摸小脸蛋等肢体动作让孩子们知道“老师和爸爸妈妈一样爱着我”,从而产生信任感;也可以设计一些木偶戏和魔术活动,如“谁躲谁猜”“送小动物上幼儿园”“小宝上幼儿园”等,这些游戏与课程设计能够让孩子尽快熟悉小伙伴和幼儿园,产生大家都是同一个班级集体的认同感,对他们来说,老师是亲切的“姐姐老师”“妈妈老师”“奶奶老师”。
妙招二:了解孩子入园适应各种困难,解决焦虑的根本原因
1.开开心心入园
伴随着对小伙伴和老师的熟悉,孩子们的情绪会慢慢被幼儿园的人和事吸引,从而产生上学的渴望,但在入园或入班级时与父母分离的那一刻会有瞬间的反应,如不肯进入班级或扭头要父母抱。这时,老师可以顺手抱过宝贝,转移他的注意力:“宝贝,你今天的签到卡还没有插上呢!”把幼儿的注意力转移到其感兴趣的事情上来,同时,请家长迅速离开,从而减少幼儿不必要的情绪反复机会。可在班级内设置一块“开心天地”,在晨谈时,请小朋友们把自己开心的笑脸插上去,表示大家都是开开心心地上幼儿园的,及时统计和形象化设置是正面强化的有效手段。
2.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很多孩子都是因为自己的能力还没有达到独立入园的基本要求,因此对独立入园产生了不同程度的焦虑。再加上幼儿年龄较小,无法把自己的焦虑用语言表达出来,所以产生了许多情绪上和行为上的波动与退化,例如:不会拿勺子,不会咀嚼的方法,挑食偏食,不会脱裤子,睡觉时需要大人和玩具的陪伴,等等。
新手教师可以给幼儿建立生活小档案,结合自理内容可设置3~4栏,了解每个宝贝的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建立针对性的帮助策略,例如:不会拎裤子的孩子一般不知道先找裤腰的松紧带,将其拉平后再往上提,如果教师能够帮助孩子掌握关键的方法,就能减少孩子们的困难,获得成功体验,为开展后续活动提供保障。
孩子在生活自理能力上的进步是其小班学习的重要内容,也为日后的学习与行为的习得打下基础。这些都是身心发展(尤其是生理健康)的评价指标。
3.学会和同伴一起玩
鼓励宝贝交到更多朋友,说出好朋友的名字、本组内还有哪些小朋友、喜欢和谁一起玩等。教师可以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教授一些分享的方法,如一物多玩、大家玩、轮流玩等。当孩子出现分享或亲同伴行为时,教师可及时拍照或文字记录,为其他孩子提供榜样与激励导向。与家庭同伴相比,幼儿与班级同伴相处时间更长,且贯穿于一日生活,形式更加多样化,有活动、学习、游戏等。当出现问题时,教师要告诉孩子不要担心,引导其讨论“我们可以怎么做”。例如:有的孩子因为没有拿到某一个玩具而打了其他孩子,教师应将这件事作为一个情景问题来讨论方法,并用图画的方式进行记录,知道类似问题日后应如何处理,将此变成学习的契机。
4.了解班级各区域设置及功能
班级就是一个小社会,有各种各样的功能区,这些区域与家庭的功能不同,教师要和孩子一起讨论班级各功能区的名称与作用,让孩子知道在这里可以做什么。例如:在阅读区可以看书、讲故事、听故事,在积木区可以和小伙伴一起搭建城堡,在表演区可以表演舞蹈、歌曲等节目,等等。让孩子对每个区域充分了解,熟悉区域材料,为日后充分游戏与发展提供了可能。
妙招三:游戏化手段建立良好的规则习惯
建立良好的常规才能让班级“活而不乱”,民主型教师应该意识到这一点。高控型教师的班级往往具有较好的常规,但儿童不够活泼与自由,因为人只有身心放松,才能更有创造性地游戏与生活,达到良性循环。教师要让宝贝们知道班级有一定的规则,规则是为了让大家都能够更好地游戏,学到更多本领,收获更多快乐。常规是做民主型老师的主线之一,让孩子意识到规则与习惯的重要性,才能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因此,要帮助孩子理解规则、运用规则。例如:走路需要慢慢地走,因为活动室里有很多小朋友,大家都要慢慢地走,才能保护好自己和小伙伴。可以设置一些班级规则标记,用图文的方式表示出来,让小朋友说一说其中的含义,谈一谈自己应该怎么做。
教师可以采取游戏化的手段,帮助小宝贝们建立好的规则感与习惯意识,让幼儿知道规则是为了更有序地开展各种活动。例如:可以通过故事与练习强化“要讲话先举手”的习惯,别人讲话的时候,其他孩子要安静地听一听,如果能够做到,可以从教师那里得到小贴画奖励。对不容易做到的孩子可以设置记录量表,逐渐减少不良行为的发生频率。建议新教师可以看一看《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对语言、规则、习惯的具体要求,从而可以连续性地对幼儿发展作出可挑战的、科学的规划。
妙招四:注意个别幼儿的情绪变化,兼顾大部分孩子的需要
目前,幼儿园班级的师生比大多在1∶8~1∶10之间,不同于家庭中“1+4”的模式,教师不一定能够在第一时间内发现个别儿童的需要。幼儿园是集体制机构,虽然孩子的成长具有个体性,但要在以全体幼儿发展观为主线的指导思想下开展教育工作,这就需要新教师与班组长老师、保育老师等人密切配合,分清主次,先做紧急而重要的事情,保证班级各项活动正常开展。例如:在数学游戏中,小朋友进行排序活动,大多数孩子都能按要求完成小动物的排队游戏,针对活动中个别引导后仍有困难的孩子,教师可以在区域内个别指导或利用一些日常的间隙进行引导,从而保证一日活动的流畅性。
也有个别孩子把对家庭某个成员的依赖完全转化为对某个老师的依赖,这也是他们没有完成“断舍离”的表现之一。新教师也要避免这个问题,把幼儿的个人依赖逐渐引导为对活动、游戏的兴趣,鼓励儿童主动表达自己的需要和想法,而不是表层地“服务”于儿童,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适应与发展。
妙招五:与家长建立配合机制,成为育儿共同体
孩子的成长不仅要靠幼儿园教育,还要集家庭教育之合力。家长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和合作伙伴,新教师可以鼓励家长做以下几件事情:
第一,鼓励家长每天和孩子聊天,聊一聊幼儿园里开心的事情,如交了哪些朋友、做了哪些事。有能力的家长可以和孩子一对一地完成儿童家庭日记,通过共同完成一件事情增进亲子感情,促进孩子语言能力的提升。
第二,多采用乐观的心态去评价人和事,让孩子受到鼓励和影响。如果孩子表现出不开心的情绪,不要急躁,要帮助孩子分析原因,鼓励孩子做积极向上的自己。例如:大家都举手想发言,可老师每次只能请一位孩子发言,这该怎么办呢?
第三,当家园沟通不能面对面时,可以采用QQ、微信、家长留言板、写信等与家长进行交流。早晨入园高峰期,有的孩子会需要特殊护理,如容易出汗的孩子需要老师更换垫背毛巾。教师可以建议家长把需要写在留言板上,而不是口头交代,避免疏忽遗漏而造成不必要的误会。
新教师要明确教育者的身份,以委婉的方式,从儿童成长的角度关爱儿童,纠正家长一些不良的教养方式。例如:有家长为了省事,一直到上幼儿园前都让孩子兜着尿不湿,这会对孩子心理造成一定的压力。教师应及时和家长沟通,调整方法,帮助孩子成功地改善此习惯。
妙招一:和孩子尽快建立信任感和班级的认同感
幼儿园是孩子離开家庭母体的第一个社会机构,是3岁幼儿社会化的关键一步,也是作为独立个体成为社会人的重要标志之一。教师要帮助孩子从身心两方面建立适应新生活的信心和勇气,让其情绪从焦虑到平稳,再到喜欢上老师、集体、同伴和幼儿园,从而适应幼儿园生活。
例如:可以通过带领孩子阅读《汤姆上幼儿园》《我喜欢上幼儿园》等绘本,使其内心产生更多的认同感,接受上幼儿园是一件很正常且有意义的事情;教师每天可以用抱一抱、击掌、摸摸小脸蛋等肢体动作让孩子们知道“老师和爸爸妈妈一样爱着我”,从而产生信任感;也可以设计一些木偶戏和魔术活动,如“谁躲谁猜”“送小动物上幼儿园”“小宝上幼儿园”等,这些游戏与课程设计能够让孩子尽快熟悉小伙伴和幼儿园,产生大家都是同一个班级集体的认同感,对他们来说,老师是亲切的“姐姐老师”“妈妈老师”“奶奶老师”。
妙招二:了解孩子入园适应各种困难,解决焦虑的根本原因
1.开开心心入园
伴随着对小伙伴和老师的熟悉,孩子们的情绪会慢慢被幼儿园的人和事吸引,从而产生上学的渴望,但在入园或入班级时与父母分离的那一刻会有瞬间的反应,如不肯进入班级或扭头要父母抱。这时,老师可以顺手抱过宝贝,转移他的注意力:“宝贝,你今天的签到卡还没有插上呢!”把幼儿的注意力转移到其感兴趣的事情上来,同时,请家长迅速离开,从而减少幼儿不必要的情绪反复机会。可在班级内设置一块“开心天地”,在晨谈时,请小朋友们把自己开心的笑脸插上去,表示大家都是开开心心地上幼儿园的,及时统计和形象化设置是正面强化的有效手段。
2.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很多孩子都是因为自己的能力还没有达到独立入园的基本要求,因此对独立入园产生了不同程度的焦虑。再加上幼儿年龄较小,无法把自己的焦虑用语言表达出来,所以产生了许多情绪上和行为上的波动与退化,例如:不会拿勺子,不会咀嚼的方法,挑食偏食,不会脱裤子,睡觉时需要大人和玩具的陪伴,等等。
新手教师可以给幼儿建立生活小档案,结合自理内容可设置3~4栏,了解每个宝贝的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建立针对性的帮助策略,例如:不会拎裤子的孩子一般不知道先找裤腰的松紧带,将其拉平后再往上提,如果教师能够帮助孩子掌握关键的方法,就能减少孩子们的困难,获得成功体验,为开展后续活动提供保障。
孩子在生活自理能力上的进步是其小班学习的重要内容,也为日后的学习与行为的习得打下基础。这些都是身心发展(尤其是生理健康)的评价指标。
3.学会和同伴一起玩
鼓励宝贝交到更多朋友,说出好朋友的名字、本组内还有哪些小朋友、喜欢和谁一起玩等。教师可以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教授一些分享的方法,如一物多玩、大家玩、轮流玩等。当孩子出现分享或亲同伴行为时,教师可及时拍照或文字记录,为其他孩子提供榜样与激励导向。与家庭同伴相比,幼儿与班级同伴相处时间更长,且贯穿于一日生活,形式更加多样化,有活动、学习、游戏等。当出现问题时,教师要告诉孩子不要担心,引导其讨论“我们可以怎么做”。例如:有的孩子因为没有拿到某一个玩具而打了其他孩子,教师应将这件事作为一个情景问题来讨论方法,并用图画的方式进行记录,知道类似问题日后应如何处理,将此变成学习的契机。
4.了解班级各区域设置及功能
班级就是一个小社会,有各种各样的功能区,这些区域与家庭的功能不同,教师要和孩子一起讨论班级各功能区的名称与作用,让孩子知道在这里可以做什么。例如:在阅读区可以看书、讲故事、听故事,在积木区可以和小伙伴一起搭建城堡,在表演区可以表演舞蹈、歌曲等节目,等等。让孩子对每个区域充分了解,熟悉区域材料,为日后充分游戏与发展提供了可能。
妙招三:游戏化手段建立良好的规则习惯
建立良好的常规才能让班级“活而不乱”,民主型教师应该意识到这一点。高控型教师的班级往往具有较好的常规,但儿童不够活泼与自由,因为人只有身心放松,才能更有创造性地游戏与生活,达到良性循环。教师要让宝贝们知道班级有一定的规则,规则是为了让大家都能够更好地游戏,学到更多本领,收获更多快乐。常规是做民主型老师的主线之一,让孩子意识到规则与习惯的重要性,才能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因此,要帮助孩子理解规则、运用规则。例如:走路需要慢慢地走,因为活动室里有很多小朋友,大家都要慢慢地走,才能保护好自己和小伙伴。可以设置一些班级规则标记,用图文的方式表示出来,让小朋友说一说其中的含义,谈一谈自己应该怎么做。
教师可以采取游戏化的手段,帮助小宝贝们建立好的规则感与习惯意识,让幼儿知道规则是为了更有序地开展各种活动。例如:可以通过故事与练习强化“要讲话先举手”的习惯,别人讲话的时候,其他孩子要安静地听一听,如果能够做到,可以从教师那里得到小贴画奖励。对不容易做到的孩子可以设置记录量表,逐渐减少不良行为的发生频率。建议新教师可以看一看《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对语言、规则、习惯的具体要求,从而可以连续性地对幼儿发展作出可挑战的、科学的规划。
妙招四:注意个别幼儿的情绪变化,兼顾大部分孩子的需要
目前,幼儿园班级的师生比大多在1∶8~1∶10之间,不同于家庭中“1+4”的模式,教师不一定能够在第一时间内发现个别儿童的需要。幼儿园是集体制机构,虽然孩子的成长具有个体性,但要在以全体幼儿发展观为主线的指导思想下开展教育工作,这就需要新教师与班组长老师、保育老师等人密切配合,分清主次,先做紧急而重要的事情,保证班级各项活动正常开展。例如:在数学游戏中,小朋友进行排序活动,大多数孩子都能按要求完成小动物的排队游戏,针对活动中个别引导后仍有困难的孩子,教师可以在区域内个别指导或利用一些日常的间隙进行引导,从而保证一日活动的流畅性。
也有个别孩子把对家庭某个成员的依赖完全转化为对某个老师的依赖,这也是他们没有完成“断舍离”的表现之一。新教师也要避免这个问题,把幼儿的个人依赖逐渐引导为对活动、游戏的兴趣,鼓励儿童主动表达自己的需要和想法,而不是表层地“服务”于儿童,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适应与发展。
妙招五:与家长建立配合机制,成为育儿共同体
孩子的成长不仅要靠幼儿园教育,还要集家庭教育之合力。家长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和合作伙伴,新教师可以鼓励家长做以下几件事情:
第一,鼓励家长每天和孩子聊天,聊一聊幼儿园里开心的事情,如交了哪些朋友、做了哪些事。有能力的家长可以和孩子一对一地完成儿童家庭日记,通过共同完成一件事情增进亲子感情,促进孩子语言能力的提升。
第二,多采用乐观的心态去评价人和事,让孩子受到鼓励和影响。如果孩子表现出不开心的情绪,不要急躁,要帮助孩子分析原因,鼓励孩子做积极向上的自己。例如:大家都举手想发言,可老师每次只能请一位孩子发言,这该怎么办呢?
第三,当家园沟通不能面对面时,可以采用QQ、微信、家长留言板、写信等与家长进行交流。早晨入园高峰期,有的孩子会需要特殊护理,如容易出汗的孩子需要老师更换垫背毛巾。教师可以建议家长把需要写在留言板上,而不是口头交代,避免疏忽遗漏而造成不必要的误会。
新教师要明确教育者的身份,以委婉的方式,从儿童成长的角度关爱儿童,纠正家长一些不良的教养方式。例如:有家长为了省事,一直到上幼儿园前都让孩子兜着尿不湿,这会对孩子心理造成一定的压力。教师应及时和家长沟通,调整方法,帮助孩子成功地改善此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