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文课堂中富有技巧的课堂提问

来源 :教坛聚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owshine11161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因斯坦曾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在实际教学中,有效的课堂提问能诱发学生思维的兴趣,使提问真正问到学生们的“心窍”上。在接受新知识的过程中始终使学生感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情境,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提问有许多技巧,恰当的运用,能使课堂熠熠生辉,学生终生难忘。
  一、设疑新颖,激发情趣
  好奇心人皆有之,强烈的好奇心会增强人们对外界信息的敏感性,激发思维,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因此,课堂提问,问题涉及要讲究发问方式,改变提问角度,使问题提的巧,发人深思,要力求新颖,讲求新意。例如:在讲《苏州园林》时,教师导入新课时可以这样设计问题:同学们,人们常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美在山水,苏州美在园林,苏州园林有什么特点呢?它美在何处呢?请同学们阅读《苏州园林》之后,回答老师的问题。”这样设疑导入,既创设了问题的情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问题的指向性非常明确,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二、设置矛盾,激活思维
  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为此,教者应当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有意地给学生设置问题的“障碍”,形成他们心理上的一种“冲突”。当学生急于解开这些“冲突”(问题)时,也就意味着进行了思维训练,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自然也水到渠成。如《死海不死》一文,一开篇可让学生思考:题目中的两个“死”,是什么意思?“死”与“不死”矛盾吗?文末又说“死海真的要死了”,这个“死”又是指什么?这一番提问,势必能激发学生对本文的兴趣,并急切地研读课文找答案。最后,当学生理解了“死”的三个不同含义时,也掌握了死海的特征以及形成过程。本来一篇看似枯燥无味的说明文却能使学生学得饶有趣味,关键在于教师如何结合教材实际,抓住突破口,把它转化成学生感兴趣的“问”。
  三、变直为曲,引人入胜
  课堂的提问如果只是一味地直来直去,启发性就不强,久而久之,学生对这样的提问会感到索然无味,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思维的发展。假如我们把问题换成“曲问”、“活问”的方式提出,就能迫使学生开动脑筋,并且要求他们在思维上“跳一跳”才能回答上。如《小橘灯》一文中写道:我低声问:“你家还有什么人?”她说:“现在没有什么人,我爸爸到外面去了……”如果让学生分析小姑娘话没说完的原因,可以这样问:“小姑娘话没说完就停住,是不是她不知道爸爸到哪里去了呢?”当学生给予否定回答时,又继续问:“既然知道爸爸的去处,为什么不直说?”有的学生会说“怕别人知道”、“当时不方便说”等,在这个时候,就可以提出关键的一问:“文章这样写小姑娘,表现了她怎样的性格特点呢?”很明显,因为有了前面第一处的“曲问”,学生是比较容易理解小姑娘在此处“机警、乐观”的性格特点。所以说,这种要拐个弯才能找到答案的问法,不仅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有时甚至产生“投石击破水底天”的教学效果。因此,因势利导、富于技巧性的提问,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的各种综合能力,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
  四、分层设计,化难为易
  要上好一节语文课,单靠一两个提问是不够的,它需要教师站在高处,从整节课、整篇课文来谋划,设计出一组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化的提问,这样的提问才有一定的思维深度,才能从多方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学生的实际水平,把难问题分解成易理解、更有趣的小问题,或者把大问题分解成一组小问题,层层深入,一环扣一环地问,逐步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这样的提问处理,学生肯定乐于接受。如《变色龙》一文,可以采用这种分层设问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师先提出问题:奥楚蔑洛夫的基本性格是什么?这个问题学生较容易回答出来--- “善变”;然后再问: 他“善变”的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这下学生的热情高涨,纷纷答“变得快”、“反复无常”、“蠢”、“好笑”等;在此基础上,教师继续问:他虽变来变去,但有一点是没变的,那是什么?学生由于有了前面的问题作铺设,可以较为容易地回答:“看风使舵”。最后,教师顺势利导,提出下面有一定深度的问题:是什么原因使他一变又变?作者为什么要塑造这个形象?教师设计这样一组从易到难,环环相扣的提问,使学生对本文重点难点的学习易于把握。也对今后的自学提问起到示范作用。
  五、发散思考,灵活变通。
  课堂中的提问,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训练和提高思维能力,因而教师应注意提问的角度和问题的深度。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可以使学生掌握解决同一问题的多种解答方法,既拓宽思维的空间,又能培养发散思维能力。例如对一篇课文的段落划分,有时是不只一种划分方法的,那么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假如按其它标准,又该如何划分呢?强调要有理有据。学生通过这些训练,就会明确原来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时不是单一的。他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自然会举一反三,灵活变通。学生在掌握了课本知识后,我们如果引导学生把这些知识与课外相关知识联系起来思考,就能扩大知识的利用价值。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创新源于“好奇”与“质疑”。课堂上适时适度、而且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能加快把知识转化为语文素质能力训练的进程,是发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课堂教学是主渠道,提问也就成了极具艺术性的教学活动。愿学与问伴随师生不断进步。
其他文献
在语文课标中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由此可见语文教学指向不在做单纯的应试教学,而是注重人的发展和成长,是为了个体的终
期刊
写作是运用书面语言表达思想,进行交流的重要方式,也是作者观察世界、认识世界和创造性阐述世界的过程。新的课程标准规定高中学生要多角度去观察生活,力求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独特的感受和真切的体验。  如何去获得这些独特的感受和真切的体验呢?怎样才能写出真情灵动的自主作文呢?  一、放开眼界,学会“摄影”  鲁迅说过:“如果要创作,第一要观察”。现实生活是文学创作的唯一源泉。所以,写作教学要引导学生接触
期刊
内容摘要:近年来,通过学习教改经验材料,使我充分的认识到,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地位是平等、和谐的,教师重在组织、引导学生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   关键词:情感 惯 课堂教学    关注学生,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教学中针对学生在知识、能力等方面的特点,讲课要深入浅出,语言要通俗易懂,多鼓励,少批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期刊
在学校体育教育中提倡发展学生个性,并使其逐渐完善化,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方面。    一、发展个性的必要性    个性是在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的。先天的遗传因素,是个性发展的自然前提。而后天因素有社会环境因素和教育因素。其中,教育因素在人的个性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1、良好个性的最佳特征之一就是创造性的发展,因此,个性的日益发展是社会发展的一种
期刊
内容摘要: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教学中应把课本上的一些实验进行合理的科学的改进创新,充分发挥物理学实验的多种功能和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物理 实验教学 自主能力    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中对过程设计大都由教师代劳,教学过程省时,重在结论应用与记忆,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教师对实验进行改革创新,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我在多年的教学实
期刊
在小学,使学生学好数学,培养起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们深刻体会到,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条件。学习习惯不仅直接影响学生当前的学习,而且对今后的学习乃至工作都会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对学生不仅要
期刊
小学生怕写作文,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一开始写作文,就好像面对一道难关,心里忐忑不安,无从下手,无言可写。能出口成章的学生寥寥无几,大多数学生要么难以下笔,要么内容空洞。面对如此情形,我们不能听之任之,盲目拔高。写作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逐步提高。    一、让学生自由表达,激发写作的兴趣    让学生用“平常话写平常事”而不要求学生非要用“优美”的词句去写“有意义”的事。当我们让
期刊
职业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改革,存在着颠倒主体与主导的关系,扭曲理论与实际的原则,课堂没能有效贯彻因材施教原则,情感沟通机械化、简单化、单向化,课堂资源没有得到优化合理配置等五大主要问题。针对以上的问题,本文试图就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如何实施素质教育,提出个人的设想。在承认学生差异、尊重学生个性的基础上,以自主、讨论、探究、发现为主要学习方式,以学定教、先学后教(交)、精讲点拨、反馈深化为主要课堂形式,以思
期刊
小学数学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学科。是培养与提高人的文化素质和科学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广泛的应用性。新《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引导学生从数学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以及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感悟数学的作用。由此可见,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期刊
体育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是学校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它具有鲜明的独特性和自身优势,体育活动大部分是在实践中进行的,它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观察、思维、操作、实践的表现机会,对于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开发提高,具有其他学科所无法比拟的优势。由于其它学科教学受室内教学场地的影响“实践”方面的练习比较少,体育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和活动环境,以及频繁的观察、操作、合作的亲身体验机会。这使体育学科更接近研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