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户外教学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有程序地指导学生在户外利用自然环境资源或社会环境资源进行科学探究的活动。新课程标准指出基础教育课程要积极利用并开发各种课程资源,人类创造的所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以及自然存在物都可以是构成课程的素材。其中户外环境中蕴含的丰富资源最易激发学生实践探究的兴趣与热情,不管是对学生经验知识的拓展还是对探究技能的培养皆有不可低估的价值。
一、选取主题策略
户外教学形式多样,可欣赏古迹之美、参观博物馆设施、访问社科机构、调查自然现状、探寻历史变迁等。
本次户外实践我们决定走进汉阳陵博物馆参观,汉阳陵是汉景帝刘启及其皇后王氏的合葬陵园,虽只是一座博物馆,但其中却融合了历史、地理、艺术、物理、化学、生物多个学科的知识。如汉阳陵出土金石印章涉及西汉九卿官职的发展;辨别陵墓方位、墓道走向要求学生具有较好的地理方位感;遗址中出土的碳化种子测试、原始陶器颜色复原又涉及生物化学实验知识;展厅中人物俑和画像砖图像更需要学生艺术审美想象力。
户外实践教学需要明确的主题,在时间与空间有限的条件下,最好选择最贴近学生学习实际的一至两科,以达到户外资源与课堂内容的有效交互。故本次主题定位从汉阳陵看西汉政治制度及经济发展成就,将主题细化为两个二级课题,使教学资源整合、教学团队组建和学生分组探究具有了可操作性。选取户外实践主题除了要考虑与学校的距离因素和费用因素外,更要从学生价值观养成、乡土资源开发、校本课程研修和合作单位专业支持等角度综合考量,满足学生需要的同时又不至于超出学校和教师的工作负荷。
二、团队组织策略
学生能否有效参与户外实践学习,关键在学校的统筹组织,有效的组织策略需要在学校领导的精心安排下,指导全校各学科教师利用户外资源设计社会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活动,结合区域资源的特点开展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拓展。
在户外教学教师团队组建中要考虑有效组合学科教师之间、学科教师与实践地人员之间的合作。教师团队需制定合理的工作分工,安全、行政、教学、摄像和反馈多种工作都要细化落实,团队组建后仍需提前共同研讨,结合学科课程内容设计,研究参与对象即学生团队的组织原则,组建多少人的学生团队,什么样的学生适合参加,如何参加,相关课时时间都应纳入协商范围。
本次赴汉阳陵户外实践活动,得到了学校大力支持。活动由教学处主任牵头,组建了历史与政治组多位老师参与的教研团队,与汉阳陵实践基地人员达成了合作意向和并实行课程共享。考虑到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兴趣差别,协商由学校考古社团成员参加,并选派学生干部负责管理,制定了详实的工作分工表,努力实现人人有活干,处处是课堂的团队组织目标。
三、计划制定策略
户外教学活动需根据选取的主题制定相应的计划,一般环节如下:
(一)召开教师教研会议,落实实践学习的具体内容,教师要把握思考实践学习内容与学科课程学习内容之间的关系,实践学习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哪些内容需要在实践学习中充实和完善,哪些内容需要同实践基地合作完成。如本次汉阳陵政治制度板块,很多地方可与课堂内容链接。
1.从汉阳陵官印和封泥看西汉职官制度
汉阳陵出土了不少代表中央官署机构的官印和封泥。其中“宗正之印”是级别最高的官印,为“九卿”之一,管理王室亲族事务。除此而外,还出土了不少九卿下属机构的官印和封泥。如“阳陵令印”、“太官之印”、“永巷丞印”、“东织令印”、“甘泉仓印”等。汉承秦制,汉代的官职大致是一个金字塔的体系结构,居于最顶端的自然是至高无上的皇帝,其下为“三公九卿”的官僚体系。地宫参观有助于学生直观感受教材中九卿制度服务于皇室的主要特征。
2.从汉阳陵帝陵结构看皇帝制度和汉初郡国并行制
汉阳陵现存陵区平面呈不规则葫芦型,其中皇帝居所、陵园建筑选址与汉长安城十分相似,帝陵就是整个陵园的中心,皇帝在地下与人间的方位基本是一致的。帝陵周围的陪葬坑完整地再现了文武百官和宫廷机构,离帝陵越近,墓主的身份也就越高。这些都體现着皇权至上、尊卑有序的等级观念。汉阳陵诸侯王的墓园代表其管辖的王国,诸侯的陵园象征侯国,公主和郡太守的墓园是其管理的郡的微缩。以血缘确定家族成员的亲疏关系,体现了明显的宗法制,多种随葬墓的出现正体现了汉初地方实行郡国并行,分封制和郡县制的结合。考古发现可以弥补文献资料的不足,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
(二)教师要充分做好户外教学的准备工作。掌握实践基地的资源情况,最好是教师先去查看资源基地,去现场与工作人员一起研究学习内容,根据走访的情况对活动计划进行调整、补充,思考对学生有效的学习方式,哪些学习内容可以先预习,或者先在课堂内学习,哪些学习内容可以到现场学习,请相关人员进行点拨……才能将教学资源利用最大化,扎实有效开展教学。
汉阳陵经济发展板块,很多地方需要实践基地人员的讲解和演示。如汉服制作与发展正能体现汉代社会经济生活成就这一主题。通过讲解员们现场展示汉服及其制作工艺,学生们真切体会到汉代纺织业的发展,西汉初年在小农经济持续发展的现实下继续采用“民本”的治国思想。汉景帝采取重农抑商,轻徭薄赋,劝课农桑的经济政策,达到休养生息的目的,成就中国历史上文景之治的盛世。
(三)教师可根据学生兴趣设计分组教学。要求学生以小组形式确定研究主题,小组内成员个体研究内容与团队研究主题的关系。提前查阅相关资料,对学生研究课题进行可行性分析,偏离活动主题的要予以修改,必要时可提供学案式研究表格,指导学生研究方向并合理分配时间。如本次汉阳陵户外教学活动为落实总体目标,共设计了展厅参观、墓室游览、模拟考古、文物修复、影视再现和汉服展演多个环节,分为必修和选修两个部分,学生选择实践。
四、活动操作策略
学生室外学习兴奋异常,容易出现个别偏离主题,甚至自由散漫的问题,教师需要对各组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监督,设计好研究步骤,指导学生做好学习记录和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在探究过程中,学生会总会遇到一些新的问题,产生异常的想法,如考古发现,汉阳陵墓葬中刑徒墓占地约八万平方米,埋着数万具带着刑具的刑徒尸骨。这自然引发学生思考,史家笔下的文景之治有多少是后世美化的结果。在生产力普遍低下的阶级社会,盛世只是一个相对概念,位于权力金字塔顶端的皇帝,纵然是圣君,也无法改变其维护统治的基本手段。直观感受和思考文景之治,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和批判精神。当学生产生问题,不一定要现场解答,带着疑惑的心多观察,细发掘,有助于培养学生科学研究、创新思考的能力,也正是户外教学的目的之一。
五、评价反馈策略
评价是教学活动和学习活动的反馈,对学生户外教学结果进行检验,发现学习活动的问题所在,通过完成实践报告或试题测评,能达到锻炼学生提炼知识和综合探究的能力。成果呈现可采用多种形式,如手抄报、实践报告、心得体会、模型设计和调查问卷及分析等。教师也可以结合课程内容确定评价表格,对学习过程的每个板块进行评价。
在中西部地区,还存在许多牵制校本研究的因素,户外教学实践才刚刚起步,学生的安全尤为引起家长和老师的焦虑,备课内容的复杂化,也给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户外教学的科学开展还需要更为深入的研究和讨论。
一、选取主题策略
户外教学形式多样,可欣赏古迹之美、参观博物馆设施、访问社科机构、调查自然现状、探寻历史变迁等。
本次户外实践我们决定走进汉阳陵博物馆参观,汉阳陵是汉景帝刘启及其皇后王氏的合葬陵园,虽只是一座博物馆,但其中却融合了历史、地理、艺术、物理、化学、生物多个学科的知识。如汉阳陵出土金石印章涉及西汉九卿官职的发展;辨别陵墓方位、墓道走向要求学生具有较好的地理方位感;遗址中出土的碳化种子测试、原始陶器颜色复原又涉及生物化学实验知识;展厅中人物俑和画像砖图像更需要学生艺术审美想象力。
户外实践教学需要明确的主题,在时间与空间有限的条件下,最好选择最贴近学生学习实际的一至两科,以达到户外资源与课堂内容的有效交互。故本次主题定位从汉阳陵看西汉政治制度及经济发展成就,将主题细化为两个二级课题,使教学资源整合、教学团队组建和学生分组探究具有了可操作性。选取户外实践主题除了要考虑与学校的距离因素和费用因素外,更要从学生价值观养成、乡土资源开发、校本课程研修和合作单位专业支持等角度综合考量,满足学生需要的同时又不至于超出学校和教师的工作负荷。
二、团队组织策略
学生能否有效参与户外实践学习,关键在学校的统筹组织,有效的组织策略需要在学校领导的精心安排下,指导全校各学科教师利用户外资源设计社会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活动,结合区域资源的特点开展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拓展。
在户外教学教师团队组建中要考虑有效组合学科教师之间、学科教师与实践地人员之间的合作。教师团队需制定合理的工作分工,安全、行政、教学、摄像和反馈多种工作都要细化落实,团队组建后仍需提前共同研讨,结合学科课程内容设计,研究参与对象即学生团队的组织原则,组建多少人的学生团队,什么样的学生适合参加,如何参加,相关课时时间都应纳入协商范围。
本次赴汉阳陵户外实践活动,得到了学校大力支持。活动由教学处主任牵头,组建了历史与政治组多位老师参与的教研团队,与汉阳陵实践基地人员达成了合作意向和并实行课程共享。考虑到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兴趣差别,协商由学校考古社团成员参加,并选派学生干部负责管理,制定了详实的工作分工表,努力实现人人有活干,处处是课堂的团队组织目标。
三、计划制定策略
户外教学活动需根据选取的主题制定相应的计划,一般环节如下:
(一)召开教师教研会议,落实实践学习的具体内容,教师要把握思考实践学习内容与学科课程学习内容之间的关系,实践学习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哪些内容需要在实践学习中充实和完善,哪些内容需要同实践基地合作完成。如本次汉阳陵政治制度板块,很多地方可与课堂内容链接。
1.从汉阳陵官印和封泥看西汉职官制度
汉阳陵出土了不少代表中央官署机构的官印和封泥。其中“宗正之印”是级别最高的官印,为“九卿”之一,管理王室亲族事务。除此而外,还出土了不少九卿下属机构的官印和封泥。如“阳陵令印”、“太官之印”、“永巷丞印”、“东织令印”、“甘泉仓印”等。汉承秦制,汉代的官职大致是一个金字塔的体系结构,居于最顶端的自然是至高无上的皇帝,其下为“三公九卿”的官僚体系。地宫参观有助于学生直观感受教材中九卿制度服务于皇室的主要特征。
2.从汉阳陵帝陵结构看皇帝制度和汉初郡国并行制
汉阳陵现存陵区平面呈不规则葫芦型,其中皇帝居所、陵园建筑选址与汉长安城十分相似,帝陵就是整个陵园的中心,皇帝在地下与人间的方位基本是一致的。帝陵周围的陪葬坑完整地再现了文武百官和宫廷机构,离帝陵越近,墓主的身份也就越高。这些都體现着皇权至上、尊卑有序的等级观念。汉阳陵诸侯王的墓园代表其管辖的王国,诸侯的陵园象征侯国,公主和郡太守的墓园是其管理的郡的微缩。以血缘确定家族成员的亲疏关系,体现了明显的宗法制,多种随葬墓的出现正体现了汉初地方实行郡国并行,分封制和郡县制的结合。考古发现可以弥补文献资料的不足,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
(二)教师要充分做好户外教学的准备工作。掌握实践基地的资源情况,最好是教师先去查看资源基地,去现场与工作人员一起研究学习内容,根据走访的情况对活动计划进行调整、补充,思考对学生有效的学习方式,哪些学习内容可以先预习,或者先在课堂内学习,哪些学习内容可以到现场学习,请相关人员进行点拨……才能将教学资源利用最大化,扎实有效开展教学。
汉阳陵经济发展板块,很多地方需要实践基地人员的讲解和演示。如汉服制作与发展正能体现汉代社会经济生活成就这一主题。通过讲解员们现场展示汉服及其制作工艺,学生们真切体会到汉代纺织业的发展,西汉初年在小农经济持续发展的现实下继续采用“民本”的治国思想。汉景帝采取重农抑商,轻徭薄赋,劝课农桑的经济政策,达到休养生息的目的,成就中国历史上文景之治的盛世。
(三)教师可根据学生兴趣设计分组教学。要求学生以小组形式确定研究主题,小组内成员个体研究内容与团队研究主题的关系。提前查阅相关资料,对学生研究课题进行可行性分析,偏离活动主题的要予以修改,必要时可提供学案式研究表格,指导学生研究方向并合理分配时间。如本次汉阳陵户外教学活动为落实总体目标,共设计了展厅参观、墓室游览、模拟考古、文物修复、影视再现和汉服展演多个环节,分为必修和选修两个部分,学生选择实践。
四、活动操作策略
学生室外学习兴奋异常,容易出现个别偏离主题,甚至自由散漫的问题,教师需要对各组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监督,设计好研究步骤,指导学生做好学习记录和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在探究过程中,学生会总会遇到一些新的问题,产生异常的想法,如考古发现,汉阳陵墓葬中刑徒墓占地约八万平方米,埋着数万具带着刑具的刑徒尸骨。这自然引发学生思考,史家笔下的文景之治有多少是后世美化的结果。在生产力普遍低下的阶级社会,盛世只是一个相对概念,位于权力金字塔顶端的皇帝,纵然是圣君,也无法改变其维护统治的基本手段。直观感受和思考文景之治,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和批判精神。当学生产生问题,不一定要现场解答,带着疑惑的心多观察,细发掘,有助于培养学生科学研究、创新思考的能力,也正是户外教学的目的之一。
五、评价反馈策略
评价是教学活动和学习活动的反馈,对学生户外教学结果进行检验,发现学习活动的问题所在,通过完成实践报告或试题测评,能达到锻炼学生提炼知识和综合探究的能力。成果呈现可采用多种形式,如手抄报、实践报告、心得体会、模型设计和调查问卷及分析等。教师也可以结合课程内容确定评价表格,对学习过程的每个板块进行评价。
在中西部地区,还存在许多牵制校本研究的因素,户外教学实践才刚刚起步,学生的安全尤为引起家长和老师的焦虑,备课内容的复杂化,也给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户外教学的科学开展还需要更为深入的研究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