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的思想观念认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多元的社会环境下,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所呈现出的特点更加鲜明二独特。学生价值取向的变化,也对其就业方向产生了一定影响。本文,尝试结合笔者自身的工作经验,探究艺术院校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变化特点,并对学生进行积极正面的引导,助力其找到理想的工作。
关键词:艺术院校;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特点;引导教育
艺术院校是为社会培养优质艺术型人才的重要场所,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学校不仅关注人才培养的质量,同时对于学生的就业发展问题也高度关注,因为做好学生的就业工作,充分了解学生的就业情况,可以为高校今后的教学调整提供指导和借鉴。
父母是孩子成长路上的第一任老师,家庭装作为社会的组成部分,学生家长在其求职就业路上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孩子的成长会在无形中收到家庭的教育方式以及氛围的影响,在其就业选择方面亦是如此。如大部分家长对于孩子都寄予厚望,他们之所以愿意花费大量的金钱,让孩子学习艺术,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孩子的梦想,与此同时,他们还希望孩子运用自己所学谋得一份理想的职业。尤其是对于部分文化水平并不是很高的家长来说,他们自己没有上过大学,将自己的梦想和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希望孩子能够出人头地,如果孩子毕业之后就业时能够留在国家机关,大城市或者是大企业中,才算真正的成功。家长的这种就业观念,会在无形间投射到学生身上,在求职的过程中,许多学生为了得到父母及社会的认可,会不自觉的朝着父母规划的求职发展方向,寻找合适的就业岗位。
人是群居性动物,在群居的过程中,每个人都需要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可与肯定,大学生亦是如此,许多大学生在选择就业时,通常会将职业的社会声誉放在一个极为重要的位置来对待,其可能会更多的考虑职业的舆论影响,即便是某个职业的发展前景以及收入待遇等并不是十分的理想,同时自身也并不是十分的适合该工作,但是由于该职业在社会上的受尊重度比较高,具有较高的声誉,因此学生在求职就业时,可能依然会选择该职业。比如说,在我国近几年来,始终未曾降温的“公务员热”,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对于艺术院校的毕业生来说,他们在毕业后选择考公务员,虽然能够获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工作,但是公务员领域适合艺术类专业的岗位却并不是很多,毕业生的发展空间相对比较少,这样对于学生的发展实际上也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结合当前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来看,其存在有保障不足与保障过度、主要市场与次要市场分割、城市与乡村分割的特点。具体来说,在农村地区很少有社会保障,对居民的保障是以家庭保障为主,而城市中的社会保障也是在主要劳动力市场覆盖,在次要劳动力市场中几乎不存在社会保障,而且不同群体之间所享有的社会保障项目也存在有一定的差异,如国有企业为例,其在社会保障方面,各方面保证比较齐全,且保障额度比较高,但是在私企由于资金以及其他方面的因素影响,因此存在有保障项目不齐全以及保障额度低的问题,比如说,部分私企在给职工缴纳五险一金时,要么不缴,要么只缴纳五险而没有一金,这实际上都属于对个人保障权利的剥夺。从职业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每个人都希望能够获得更高的社会保障,只有在自己看病求医以及买房时,所获得的保障也就更高。因此,为了在未来过上安定而理想的生活,越来越多的艺术院校大学生在求职时,往往会更多的将目光倾向于社会保障高的企业。
所谓的个体功利性的判断依据指的是某一行为是否能够增强当事人的幸福感,其是以功利为原则的,将追求个人的最大幸福作为出发点,这也是全球化背景下产生的一种行为特征。当前高校毕业生的主要组成为95后与00后为主,这些学生生活在物质条件极为丰裕的年代,学生虽然也接受过集体主义教育,但由于大部分学生都是独生子女或者是家中只有一个兄弟姐妹,在家中备受宠爱,父母以及其他长辈,往往凡事以孩子的意愿为先,因此导致许多学生在学习和日常生活中习惯以自我为中心,在求职和就业时,大学生个人所追求的也往往是自己在工作中是否能够产生幸福感与舒适感,这也是当前大学生就业后离职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在工作过程中,毕业生一旦感到不适就会丧失工作的兴趣。
当前,由于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利益观念所受重视度不断提升,加上世界各国之间的文化不断交流和碰撞,西方国家的拜金主义以及金钱至上思想对艺术院校对艺术院校思想观念产生了极大的冲击,这也导致大学生在就业思想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学生在就业选择上呈现出的问题也比较多,如学生在就业时,首先考虑的并非是自己能否实现自己的理想,展现个人价值,而是只关注工资的高低,因此艺术院校大学生在毕业之后,到上市公司以及外企的整体比例比较高。许多大学生认为只有在沿海比较发达的城市才能获得更好的物质待遇,自己才会有良好的工作前途,自己才能获得更加丰厚的经济待遇。在求职就业过程中,如果大学生一味地的将就业目标看作追求个人最大利益时,就可能会出现对他人利益、社会利益以及国家利益忽视,学生难以做到学以致用,这样对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实际上也是极为不利的。
就業价值取向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在就业领域的具体体现,其也是大学生对于就业问题的态度和认识。大学生对就业考虑更多的就是稳定,正是由于学生对就业的稳定性要求,才使得更多大学生竭尽全力的希望自己能够进入到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国家机关以及外资企业、合资公司求职,尤其是对于国家机关的追求。因为相较于其他的工作岗位来说,其所具有的保障性以及稳定性可谓是最高的。国家机关代表着公权力,为了选拔出更加优质的人才,其制定出了各种各样的政策影响社会发展的职业功能,设置了多种类型的考试,比如说国考、省考等等,许多艺术院校的大学生毕业之后,为了能够顺利进入到机关单位,参加了一次又一次的考试。同时,由于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多的艺术院校毕业生在就业方面会选择具有稳定性的职业,更愿意进入到稳定性高的单位就职,谋求自我发展。艺术院校学生的就业之所以会呈现出这一特点,不仅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复杂多变的就业环境、传统文化思想观念有关,同时其还与艺术院学生所学专业存在有一定的观念性,如对于设计或者是影视表演的专业来说,当前相关市场以及趋于饱和,他们在相关行业很难有发展的空间且稳定性比较差。
相较于普通型大学生来说,艺术院校的学生身上所呈现的个人特点更加鲜明,首先艺术院校在教育教学中长期以来重点培育的就是学生的艺术素养,而对于学生文化知识水平要求相对偏低,比如说,许多艺术院校在招收艺术专业学生时,文化成绩分数相较于同级别的普通高校分数要低100-200分,学校对于学生的文化分数要求偏低,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足,最终影响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在加强艺术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时,学校要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思考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教育在那些方面存在缺点和不足,然后创造性的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教育。教师在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时,要能够敞开心扉,要依据学生自身的特点,有目的、有针对性、有依据的及时掌控大学生的情绪变化,对其进行技师合理的调节与疏导。加强在核心价值观方面的引导,主要包含有对民族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发扬与传承,对于艺术院校大学生来说,他们未来的就业中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的接触频率是比较高的,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元素甚至能够融入到艺术设计之中,赋予设计全新的生命力。基于这样的原因在对学生进行引导教育时,就可以重点从这些方面入手,促使学生了解现实的需要,掌握当前时代发展特点,具备责任、创新、公平、自强、和谐的内在品格,以帮助学生科学合理的就业。
时代在不断发生变化,学生的就业模式也将会发生新的变化,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应当将培养知识型人才转变为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学习能力相结合的综合型人才。在日常的职业教育中要不断的提升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帮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企业的优缺点,使其认识到不仅仅只有国家机关单位是最为理想和体面的职业,其他的如国企、外企、以及小微企业等也同样具有发展的空间,只有个人足够优秀,那么是金子总会发光,自己在一个微不足道的岗位也能够得到理想的发展。同时,还应当培养学生干一行爱一行的精神,当前,许多艺术学院毕业生在毕业之后,可能无法顺利的走上与自己专业完全契合的岗位,许多学生所从事的甚至是自己并不是十分喜欢的岗位。但是,当前的就业环境是极为严峻的,许多学生可谓是一毕业就失业,对于艺术院校的学生来说亦是如此。因此,出于生存以及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考虑,学校更应当加强引导,要先就业在择业,注意对学生就业期间存在的一系列不良情绪进行安抚与引导。此外,高校还应当进一步丰富教学计划,将校园文化节、校企合作、艺术设计大赛等纳入到人才培养计划之中,多角度、多渠道、多方位的进行价值观教育,帮助学生端正求职就业理念,保证其能够找到理想的工作。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双创理念之下,高校在引导学生就业,帮助其树立积极正面的就业价值理念时,也应当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与就业能力,做好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为学生提供展现自我创新能力的平台。比如说,学校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借助积极正面的校园文化,引导学生树立积极正面的就业价值取向。同时,还需加强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帮助学生掌握更多与创新有关的知识,积极提升簇生的创业能力与素质,为他们的就业发展提供更多契机。
总之,艺术院校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将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为了帮助学生找到理想的工作,使他们未来获得长足发展,必须要对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变化特点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明确其在就业价值取向,然后对其进行积极正面的引导,进而更好的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盖世洲,刘雅宁,李蔚娅.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变化特点及引导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4(19):62-64.
[2]杨琳,张新岭.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论析[J].价值工程,2016,35(28):253-255.
[3]刘金文.当前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变化及对策探讨[J].亚太教育,2016(23):20.
[4]姚冰,彭振芳,朱特.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引导[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6,26(06):6-9.
王露娟 四川音乐学院
关键词:艺术院校;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特点;引导教育
艺术院校是为社会培养优质艺术型人才的重要场所,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学校不仅关注人才培养的质量,同时对于学生的就业发展问题也高度关注,因为做好学生的就业工作,充分了解学生的就业情况,可以为高校今后的教学调整提供指导和借鉴。
- 当前艺术院校大学生价值取向发生变化的影响因素
- 家庭环境对就业价值取向的影响
父母是孩子成长路上的第一任老师,家庭装作为社会的组成部分,学生家长在其求职就业路上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孩子的成长会在无形中收到家庭的教育方式以及氛围的影响,在其就业选择方面亦是如此。如大部分家长对于孩子都寄予厚望,他们之所以愿意花费大量的金钱,让孩子学习艺术,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孩子的梦想,与此同时,他们还希望孩子运用自己所学谋得一份理想的职业。尤其是对于部分文化水平并不是很高的家长来说,他们自己没有上过大学,将自己的梦想和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希望孩子能够出人头地,如果孩子毕业之后就业时能够留在国家机关,大城市或者是大企业中,才算真正的成功。家长的这种就业观念,会在无形间投射到学生身上,在求职的过程中,许多学生为了得到父母及社会的认可,会不自觉的朝着父母规划的求职发展方向,寻找合适的就业岗位。
- 社会舆论压力对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影响
人是群居性动物,在群居的过程中,每个人都需要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可与肯定,大学生亦是如此,许多大学生在选择就业时,通常会将职业的社会声誉放在一个极为重要的位置来对待,其可能会更多的考虑职业的舆论影响,即便是某个职业的发展前景以及收入待遇等并不是十分的理想,同时自身也并不是十分的适合该工作,但是由于该职业在社会上的受尊重度比较高,具有较高的声誉,因此学生在求职就业时,可能依然会选择该职业。比如说,在我国近几年来,始终未曾降温的“公务员热”,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对于艺术院校的毕业生来说,他们在毕业后选择考公务员,虽然能够获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工作,但是公务员领域适合艺术类专业的岗位却并不是很多,毕业生的发展空间相对比较少,这样对于学生的发展实际上也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 社会保障差异对就业价值取向的影响
结合当前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来看,其存在有保障不足与保障过度、主要市场与次要市场分割、城市与乡村分割的特点。具体来说,在农村地区很少有社会保障,对居民的保障是以家庭保障为主,而城市中的社会保障也是在主要劳动力市场覆盖,在次要劳动力市场中几乎不存在社会保障,而且不同群体之间所享有的社会保障项目也存在有一定的差异,如国有企业为例,其在社会保障方面,各方面保证比较齐全,且保障额度比较高,但是在私企由于资金以及其他方面的因素影响,因此存在有保障项目不齐全以及保障额度低的问题,比如说,部分私企在给职工缴纳五险一金时,要么不缴,要么只缴纳五险而没有一金,这实际上都属于对个人保障权利的剥夺。从职业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每个人都希望能够获得更高的社会保障,只有在自己看病求医以及买房时,所获得的保障也就更高。因此,为了在未来过上安定而理想的生活,越来越多的艺术院校大学生在求职时,往往会更多的将目光倾向于社会保障高的企业。
- 艺术学院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特点
- 倾向于个体功利性
所谓的个体功利性的判断依据指的是某一行为是否能够增强当事人的幸福感,其是以功利为原则的,将追求个人的最大幸福作为出发点,这也是全球化背景下产生的一种行为特征。当前高校毕业生的主要组成为95后与00后为主,这些学生生活在物质条件极为丰裕的年代,学生虽然也接受过集体主义教育,但由于大部分学生都是独生子女或者是家中只有一个兄弟姐妹,在家中备受宠爱,父母以及其他长辈,往往凡事以孩子的意愿为先,因此导致许多学生在学习和日常生活中习惯以自我为中心,在求职和就业时,大学生个人所追求的也往往是自己在工作中是否能够产生幸福感与舒适感,这也是当前大学生就业后离职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在工作过程中,毕业生一旦感到不适就会丧失工作的兴趣。
- 追求物质待遇最大化
当前,由于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利益观念所受重视度不断提升,加上世界各国之间的文化不断交流和碰撞,西方国家的拜金主义以及金钱至上思想对艺术院校对艺术院校思想观念产生了极大的冲击,这也导致大学生在就业思想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学生在就业选择上呈现出的问题也比较多,如学生在就业时,首先考虑的并非是自己能否实现自己的理想,展现个人价值,而是只关注工资的高低,因此艺术院校大学生在毕业之后,到上市公司以及外企的整体比例比较高。许多大学生认为只有在沿海比较发达的城市才能获得更好的物质待遇,自己才会有良好的工作前途,自己才能获得更加丰厚的经济待遇。在求职就业过程中,如果大学生一味地的将就业目标看作追求个人最大利益时,就可能会出现对他人利益、社会利益以及国家利益忽视,学生难以做到学以致用,这样对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实际上也是极为不利的。
- 对职业稳定性的向往
就業价值取向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在就业领域的具体体现,其也是大学生对于就业问题的态度和认识。大学生对就业考虑更多的就是稳定,正是由于学生对就业的稳定性要求,才使得更多大学生竭尽全力的希望自己能够进入到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国家机关以及外资企业、合资公司求职,尤其是对于国家机关的追求。因为相较于其他的工作岗位来说,其所具有的保障性以及稳定性可谓是最高的。国家机关代表着公权力,为了选拔出更加优质的人才,其制定出了各种各样的政策影响社会发展的职业功能,设置了多种类型的考试,比如说国考、省考等等,许多艺术院校的大学生毕业之后,为了能够顺利进入到机关单位,参加了一次又一次的考试。同时,由于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多的艺术院校毕业生在就业方面会选择具有稳定性的职业,更愿意进入到稳定性高的单位就职,谋求自我发展。艺术院校学生的就业之所以会呈现出这一特点,不仅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复杂多变的就业环境、传统文化思想观念有关,同时其还与艺术院学生所学专业存在有一定的观念性,如对于设计或者是影视表演的专业来说,当前相关市场以及趋于饱和,他们在相关行业很难有发展的空间且稳定性比较差。
- 艺术院校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引导教育策略
- 加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相较于普通型大学生来说,艺术院校的学生身上所呈现的个人特点更加鲜明,首先艺术院校在教育教学中长期以来重点培育的就是学生的艺术素养,而对于学生文化知识水平要求相对偏低,比如说,许多艺术院校在招收艺术专业学生时,文化成绩分数相较于同级别的普通高校分数要低100-200分,学校对于学生的文化分数要求偏低,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足,最终影响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在加强艺术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时,学校要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思考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教育在那些方面存在缺点和不足,然后创造性的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教育。教师在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时,要能够敞开心扉,要依据学生自身的特点,有目的、有针对性、有依据的及时掌控大学生的情绪变化,对其进行技师合理的调节与疏导。加强在核心价值观方面的引导,主要包含有对民族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发扬与传承,对于艺术院校大学生来说,他们未来的就业中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的接触频率是比较高的,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元素甚至能够融入到艺术设计之中,赋予设计全新的生命力。基于这样的原因在对学生进行引导教育时,就可以重点从这些方面入手,促使学生了解现实的需要,掌握当前时代发展特点,具备责任、创新、公平、自强、和谐的内在品格,以帮助学生科学合理的就业。
- 对学生就业培养模式进行创新
时代在不断发生变化,学生的就业模式也将会发生新的变化,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应当将培养知识型人才转变为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学习能力相结合的综合型人才。在日常的职业教育中要不断的提升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帮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企业的优缺点,使其认识到不仅仅只有国家机关单位是最为理想和体面的职业,其他的如国企、外企、以及小微企业等也同样具有发展的空间,只有个人足够优秀,那么是金子总会发光,自己在一个微不足道的岗位也能够得到理想的发展。同时,还应当培养学生干一行爱一行的精神,当前,许多艺术学院毕业生在毕业之后,可能无法顺利的走上与自己专业完全契合的岗位,许多学生所从事的甚至是自己并不是十分喜欢的岗位。但是,当前的就业环境是极为严峻的,许多学生可谓是一毕业就失业,对于艺术院校的学生来说亦是如此。因此,出于生存以及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考虑,学校更应当加强引导,要先就业在择业,注意对学生就业期间存在的一系列不良情绪进行安抚与引导。此外,高校还应当进一步丰富教学计划,将校园文化节、校企合作、艺术设计大赛等纳入到人才培养计划之中,多角度、多渠道、多方位的进行价值观教育,帮助学生端正求职就业理念,保证其能够找到理想的工作。
- 加强对校园文化的建设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双创理念之下,高校在引导学生就业,帮助其树立积极正面的就业价值理念时,也应当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与就业能力,做好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为学生提供展现自我创新能力的平台。比如说,学校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借助积极正面的校园文化,引导学生树立积极正面的就业价值取向。同时,还需加强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帮助学生掌握更多与创新有关的知识,积极提升簇生的创业能力与素质,为他们的就业发展提供更多契机。
总之,艺术院校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将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为了帮助学生找到理想的工作,使他们未来获得长足发展,必须要对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变化特点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明确其在就业价值取向,然后对其进行积极正面的引导,进而更好的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盖世洲,刘雅宁,李蔚娅.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变化特点及引导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4(19):62-64.
[2]杨琳,张新岭.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论析[J].价值工程,2016,35(28):253-255.
[3]刘金文.当前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变化及对策探讨[J].亚太教育,2016(23):20.
[4]姚冰,彭振芳,朱特.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引导[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6,26(06):6-9.
王露娟 四川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