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对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并根据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的要求,重点探讨了案例分析式教学模式及情境模拟体验式教学模式,也进一步探讨了教学模式中教学资源及教学评价方面的内容。
关键词:安全教育;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评价
近几年,高校安全事故频发,如2008年3月13日,东南大学老校区教学实验楼失火,过火面积近千平方米,约30个房间被烧毁,包括教授收集了多年的学术资料、实验室资料及设备,尤其是电脑里没有备份的珍贵科研资料及研究生的论文等也统统被大火焚毁;2008年11月,上海商学院学生宿舍楼火灾事故,4名大学生身亡。因此,高校越来越重视安全工作,并陆续开设安全教育课程。我院也在近几年开设了通识课程《安全教育》,随着课程开设及教学实践的深入,我认为应根据学生在校期间学习与生活所涉及的方方面面确定教学内容,并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才能实现开设此课程的最终目的。
一、《安全教育》教学内容及要求
高职院校安全教育应结合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所涉及的各种安全问题,对学生从入学到毕业整个时间段所需学的安全知识进行统一规划,以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与安全技能,确保学生能顺利安全完成学业。综合考虑高职院校的教育特色及青年学生的特点,高职院校应结合学生培养计划,在入学初期完成公共安全、消防安全、交通旅游安全、用电安全、体育运动安全等通识安全教育;校内实验、实训安全安排在实验、实训前,并在课前通过相关内容的考核;企业生产实习安全安排在生产实习前,并完成相关内容的考核;事故应急救援训练可结合学校有关安全活动,如高校事故应急救援演练或消防演习安排与检验相关的教学内容。
二、《安全教育》教学模式
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对安全知识的学习,提高安全意识,预防事故的发生,及通过各种事故实际场景或虚拟场景的模拟训练,具备应对各种突发事故的能力,以避免或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最终使大学生的安全素养得以提高。
(一)案例分析式教学模式
通识安全模块与专业安全模块的教学目标是,通过相关安全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从而使学生能够识别风险、防范风险,达到安全学习与生活的目的。经过教学实践发现,案例分析式教学模式能很好的完成上述教学目标。
教师根据授课内容精选或设置典型事故案例,学生先分组对案例进行分析与讨论,找出案例中所展示的危险有害因素,并分析其原因,进而提出预防事故的措施;然后各小组相互交流与讨论,进一步完善事故案例分析结论;最后教师根据学生分析讨论情况进行点评,完成授课内容的总结。
这种模式的教学完全改变了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授课方式,而是让学生根据所给案例,小组成员间相互协作自主分析得出结论,突出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最后在授课老师的主导下,对授课内容进行总结,很好地体现了师生教与学的互动性。同时学生通过案例分析也深刻地认识到危险有害因素所能造成的事故后果,并结合案例挖掘事故深层次的原因,找出预防事故的安全措施,这一系列的学习过程,学生在学习到相关安全知识的同时,更是极大地提高了危险有害辨识及防范事故等方面的安全意识,而这些意识若脱离案例分析,单纯靠课堂讲授相关知识点是很难获得的。
(二)情境模拟体验式教学模式
应急救援模块的教学目标是学生在了解与掌握应急救援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能根据事故实际情况正确进行应急处置与急救,以避免或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学生必须具有应对各种突发事故的应急救援技能,而这种技能的获取仅仅靠课堂讲授是无法达到的,它需要结合具体的事故场景,使学生身临其境,通过参与体验,反复训练强化才能达到。因此应急救援能力训练应在课堂讲授的基础上,重点采用情境模拟体验式教学模式。如院前急救能力训练,可在学生学习了相关的院前急救知识后,在实训室完成不同实际场景模拟的急救训练,如心肺复苏术可在CPR模拟人上完成训练。但有的应急能力如火灾扑救、火场逃生、具体生产现场事故应急处置及各种自然灾害的安全应对等,靠设置实际场景进行训练是不可行的,这时就需利用计算机虚拟现实技术,根据训练要求建立仿真训练系统,让学生通过仿真系统如玩游戏般完成相关科目的应急训练。
(三)教学资源
1.建立安全教育专业师资队伍
安全教育从教学内容来看,它涉及到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既包括消防安全、用电安全、交通出行安全这些通识类安全模块,又包括实验、实训、生产实习这些与专业生产特色密切相关的专业安全模块,若所有这些模块全靠一、二名教师教授,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因此为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应该把具有各相关专长的专家吸纳到安全教育的师资队伍当中,并按照教学目标要求对相关人员进行教学培训,合格后负责有关内容的安全教学,会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2.建立安全教育网络平台
大学生安全教育内容涉及到大学生在校期间学习与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其涉及面之广,时间跨度之长,是其他课程所不具备的,因此它的教学就不能像其他课程那样,在某个时间段开设多少课时的课程完成教学了事,它需要学生在校期间持续不断地学习各方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意识,以应对各种突发情况,而要满足这一目标,就必须建立一个可供学生随时随地进行安全学习的网络平台。
(四)教学评价
安全教育教学评价应根据教学要求及教学内容特点采用适宜的教学评价,如案例分析式教学评价可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的过程性评价与模块教学结束后的模块测试相关结合的综合性评价方案;对于情境模拟体验式教学模式,教学评价应包括相关安全知识掌握情况测试及模拟教学中模拟任务完成情况测试;对于如体育运动安全、实验安全、生产实习安全等,学生可在开这些课程前按要求进行相关安全内容学习后,并在网络平台上完成通关考试后,才能进入相关环节的学习。通关考试可以是观看视频并完成相应测试的视频测试方式,也可以是学习相关专业安全内容后完成相关的模块单元测试等,对于利用网络平台自学项目的测试,学生可根据学习情况进行多次测试。
三、结语
当然,大学生安全教育仅靠案例分析式教学模式及情境模拟体验式教学模式是不够的,为了取得更好的安全教育效果,应根据教育内容的不同探索更适合的教学模式,并通过教学实践不断进行完善。同时应充分利用安全教育网络平台完成各专门安全教育工作,如节假日前的节假日安全教育,实验实训及企业生产实习前的专业安全教育等。总之,不管是安全教育内容的选择还是安全教学模式的创新,目的都是提高大学生的安全意识,确保大学生在校期间学习与生活的安全。
參考文献:
[1] 陈婷,周海英.高职院校安全教育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5(9):111-113
[2] 王仕韬,张彦,吴德军.情景模式的安全规程教学探讨[J].国网技术学院学报,2015,18(5):87-90
关键词:安全教育;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评价
近几年,高校安全事故频发,如2008年3月13日,东南大学老校区教学实验楼失火,过火面积近千平方米,约30个房间被烧毁,包括教授收集了多年的学术资料、实验室资料及设备,尤其是电脑里没有备份的珍贵科研资料及研究生的论文等也统统被大火焚毁;2008年11月,上海商学院学生宿舍楼火灾事故,4名大学生身亡。因此,高校越来越重视安全工作,并陆续开设安全教育课程。我院也在近几年开设了通识课程《安全教育》,随着课程开设及教学实践的深入,我认为应根据学生在校期间学习与生活所涉及的方方面面确定教学内容,并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才能实现开设此课程的最终目的。
一、《安全教育》教学内容及要求
高职院校安全教育应结合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所涉及的各种安全问题,对学生从入学到毕业整个时间段所需学的安全知识进行统一规划,以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与安全技能,确保学生能顺利安全完成学业。综合考虑高职院校的教育特色及青年学生的特点,高职院校应结合学生培养计划,在入学初期完成公共安全、消防安全、交通旅游安全、用电安全、体育运动安全等通识安全教育;校内实验、实训安全安排在实验、实训前,并在课前通过相关内容的考核;企业生产实习安全安排在生产实习前,并完成相关内容的考核;事故应急救援训练可结合学校有关安全活动,如高校事故应急救援演练或消防演习安排与检验相关的教学内容。
二、《安全教育》教学模式
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对安全知识的学习,提高安全意识,预防事故的发生,及通过各种事故实际场景或虚拟场景的模拟训练,具备应对各种突发事故的能力,以避免或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最终使大学生的安全素养得以提高。
(一)案例分析式教学模式
通识安全模块与专业安全模块的教学目标是,通过相关安全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从而使学生能够识别风险、防范风险,达到安全学习与生活的目的。经过教学实践发现,案例分析式教学模式能很好的完成上述教学目标。
教师根据授课内容精选或设置典型事故案例,学生先分组对案例进行分析与讨论,找出案例中所展示的危险有害因素,并分析其原因,进而提出预防事故的措施;然后各小组相互交流与讨论,进一步完善事故案例分析结论;最后教师根据学生分析讨论情况进行点评,完成授课内容的总结。
这种模式的教学完全改变了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授课方式,而是让学生根据所给案例,小组成员间相互协作自主分析得出结论,突出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最后在授课老师的主导下,对授课内容进行总结,很好地体现了师生教与学的互动性。同时学生通过案例分析也深刻地认识到危险有害因素所能造成的事故后果,并结合案例挖掘事故深层次的原因,找出预防事故的安全措施,这一系列的学习过程,学生在学习到相关安全知识的同时,更是极大地提高了危险有害辨识及防范事故等方面的安全意识,而这些意识若脱离案例分析,单纯靠课堂讲授相关知识点是很难获得的。
(二)情境模拟体验式教学模式
应急救援模块的教学目标是学生在了解与掌握应急救援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能根据事故实际情况正确进行应急处置与急救,以避免或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学生必须具有应对各种突发事故的应急救援技能,而这种技能的获取仅仅靠课堂讲授是无法达到的,它需要结合具体的事故场景,使学生身临其境,通过参与体验,反复训练强化才能达到。因此应急救援能力训练应在课堂讲授的基础上,重点采用情境模拟体验式教学模式。如院前急救能力训练,可在学生学习了相关的院前急救知识后,在实训室完成不同实际场景模拟的急救训练,如心肺复苏术可在CPR模拟人上完成训练。但有的应急能力如火灾扑救、火场逃生、具体生产现场事故应急处置及各种自然灾害的安全应对等,靠设置实际场景进行训练是不可行的,这时就需利用计算机虚拟现实技术,根据训练要求建立仿真训练系统,让学生通过仿真系统如玩游戏般完成相关科目的应急训练。
(三)教学资源
1.建立安全教育专业师资队伍
安全教育从教学内容来看,它涉及到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既包括消防安全、用电安全、交通出行安全这些通识类安全模块,又包括实验、实训、生产实习这些与专业生产特色密切相关的专业安全模块,若所有这些模块全靠一、二名教师教授,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因此为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应该把具有各相关专长的专家吸纳到安全教育的师资队伍当中,并按照教学目标要求对相关人员进行教学培训,合格后负责有关内容的安全教学,会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2.建立安全教育网络平台
大学生安全教育内容涉及到大学生在校期间学习与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其涉及面之广,时间跨度之长,是其他课程所不具备的,因此它的教学就不能像其他课程那样,在某个时间段开设多少课时的课程完成教学了事,它需要学生在校期间持续不断地学习各方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意识,以应对各种突发情况,而要满足这一目标,就必须建立一个可供学生随时随地进行安全学习的网络平台。
(四)教学评价
安全教育教学评价应根据教学要求及教学内容特点采用适宜的教学评价,如案例分析式教学评价可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的过程性评价与模块教学结束后的模块测试相关结合的综合性评价方案;对于情境模拟体验式教学模式,教学评价应包括相关安全知识掌握情况测试及模拟教学中模拟任务完成情况测试;对于如体育运动安全、实验安全、生产实习安全等,学生可在开这些课程前按要求进行相关安全内容学习后,并在网络平台上完成通关考试后,才能进入相关环节的学习。通关考试可以是观看视频并完成相应测试的视频测试方式,也可以是学习相关专业安全内容后完成相关的模块单元测试等,对于利用网络平台自学项目的测试,学生可根据学习情况进行多次测试。
三、结语
当然,大学生安全教育仅靠案例分析式教学模式及情境模拟体验式教学模式是不够的,为了取得更好的安全教育效果,应根据教育内容的不同探索更适合的教学模式,并通过教学实践不断进行完善。同时应充分利用安全教育网络平台完成各专门安全教育工作,如节假日前的节假日安全教育,实验实训及企业生产实习前的专业安全教育等。总之,不管是安全教育内容的选择还是安全教学模式的创新,目的都是提高大学生的安全意识,确保大学生在校期间学习与生活的安全。
參考文献:
[1] 陈婷,周海英.高职院校安全教育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5(9):111-113
[2] 王仕韬,张彦,吴德军.情景模式的安全规程教学探讨[J].国网技术学院学报,2015,18(5):8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