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迅猛发展,学生管理问题也不断出现,压力逐渐加大。文章分析了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现状,通过分析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和方法。
【关键词】高职院校 学生管理 措施 方法
在高职院校中,学生基本上是住校的,处于20岁左右的年轻人,具有活跃的思想,在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等方面存在着一定差异,也具有偏激和叛逆的心理。因而,学生的管理工作是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中的具有极为重大的现实意义,对学校的和谐发展和稳定团结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必须认清学生的状况,对其现状进行分析和提出管理的措施和方法,為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和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一、高职学生管理工作问题分析
(一)高职院校学生的生源质量偏低,素质不高
在高职院校不断扩招的背景下,一些公办高职与民办高职差别非常大,民办高职为了能招到生,不断降低招生要求,在省招办控制分数线内,不断征集志愿进行补录,学生基础知识比较薄弱,因而在后面的学习中积极性不高,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个别学生较有个性,偏激,也有些存在自卑和内向心理。在近两三年来,“90后”的学生逐渐进入高校,一些在家娇生惯养的独生子女不断增多,学校学生工作管理人员对这部分学生的管理是老大难。而作为生源质量较好的公办高职,特别是一些国家示范性高职,在录取分数上远远高于民办高职,在以后的学生管理工作中相对比较好。
(二)学生存在沉迷网络及游戏,无心向学
当前,计算机网络取得很大的发展,计算机网络已经在高职校园得到普及,一方面在师生的教学研究和学习中起到了推动作用。当然,网络的普及也是有利有弊,在为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和生活提供方便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反面影响。部分同学由于现实与理想存在较大差距,加之基础知识薄弱,对专业不感兴趣,无心向学,甚至一些学生还无组织无纪律,沉迷网络游戏,旷课迟到,学习成绩也很差。
(三)学生管理理念落后,管理制度不完善
高职院校一直认为应该把最重要和最关键的放在教学和科研上,在这里出成果,上职称,上级别,而对学生的管理工作的理念存在着一定的误区,哪怕近年国家教育部门对高职院校的扶持力度有所规范和加强,但是主要还是对公办的高职院校,而另外一部分民办的高职院校,几乎无法享受到国家的一些政策,也根本拿不到国家的优惠政策和补助资金,更谈不上生均拨款等更特殊的政策。
这些使得一些高职院校的资金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毕竟有限的资金必须用在关键上,也就是大部分高职院校把资金多数放在看得到的建设校园、增添新设备、教职工员工的待遇、必要的科研和公关上,极少会投放到学生管理上。另外,作为学生工作管理者没做到“以人为本”,不能走近学生、熟悉学生,发现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
另外,学校的师资力量非常有限,一些能力水平和经验丰富的教职员工,往一些名牌高校、一些大城市、条件较好的高职院校走,特别是从事繁忙的学生管理工作的辅导员更是一味想转岗。同时,学生管理人员也缺乏走出去,参加学习培训,提升自己,更少有派出去企业带薪挂职实践的机会,这一不完善的制度致使学生管理工作相当薄弱。
二、高职院校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策略
(一)转变管理理念和传统的管理模式
随着社会和学生的变化发展,高职院校必须与时俱进,改变以往落后的管理理念,坚持“以人为本”落到实处,这也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学生管理必须推崇的原则,也是走近学生、熟悉学生、了解学生、引导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帮助他们实现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的渠道。
以往的高职院校管理方法和模式,主要是以国家的法律为准绳,从学校自身的角度出发去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对学生进行管理和约束,没有充分考虑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多数也只能是强制去实施,这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方便学校的管理,降低了学生的违规几率。但是,在学生管理的实施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产生了抵触和逆反心理,也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个性的发展,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和时代的发展。因此,作为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必须从学校和学生的实际出发,做到“以学生为本”,积极寻求和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和目标。
(二)提倡灵活多变的管理方法,建立科学合理管理制度
高职院校学生参差不齐,有基础扎实的、有薄弱的、有内向的、有外向的、有特长的等。因此,学校必须根据学生实际,结合学校的具体情况,开展有深度、有针对性的学生辅导工作,灵活多变和适时改变方式方法,做到因材施教。
作为学校领导和学生管理的工作部门,必须联合系(院)辅导员及其学生,对学校各种情况进行调研,结合实际情况,建立一套科学、合理、健全的管理机制、制度来管理学生。同时,从学生出发实现人性化的管理,让学生参与到学生管理中来,使学生被管理与管理相结合,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三、结语
学生管理工作与教学,科研同样是高职院校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它直接关系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因而,作为高职院校必须对学生管理工作高度重视,加大人力、财力的投入,寻找不足,探讨解决不足的方法及策略,为国家培养合格的高质量的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高职院校 学生管理 措施 方法
在高职院校中,学生基本上是住校的,处于20岁左右的年轻人,具有活跃的思想,在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等方面存在着一定差异,也具有偏激和叛逆的心理。因而,学生的管理工作是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中的具有极为重大的现实意义,对学校的和谐发展和稳定团结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必须认清学生的状况,对其现状进行分析和提出管理的措施和方法,為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和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一、高职学生管理工作问题分析
(一)高职院校学生的生源质量偏低,素质不高
在高职院校不断扩招的背景下,一些公办高职与民办高职差别非常大,民办高职为了能招到生,不断降低招生要求,在省招办控制分数线内,不断征集志愿进行补录,学生基础知识比较薄弱,因而在后面的学习中积极性不高,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个别学生较有个性,偏激,也有些存在自卑和内向心理。在近两三年来,“90后”的学生逐渐进入高校,一些在家娇生惯养的独生子女不断增多,学校学生工作管理人员对这部分学生的管理是老大难。而作为生源质量较好的公办高职,特别是一些国家示范性高职,在录取分数上远远高于民办高职,在以后的学生管理工作中相对比较好。
(二)学生存在沉迷网络及游戏,无心向学
当前,计算机网络取得很大的发展,计算机网络已经在高职校园得到普及,一方面在师生的教学研究和学习中起到了推动作用。当然,网络的普及也是有利有弊,在为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和生活提供方便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反面影响。部分同学由于现实与理想存在较大差距,加之基础知识薄弱,对专业不感兴趣,无心向学,甚至一些学生还无组织无纪律,沉迷网络游戏,旷课迟到,学习成绩也很差。
(三)学生管理理念落后,管理制度不完善
高职院校一直认为应该把最重要和最关键的放在教学和科研上,在这里出成果,上职称,上级别,而对学生的管理工作的理念存在着一定的误区,哪怕近年国家教育部门对高职院校的扶持力度有所规范和加强,但是主要还是对公办的高职院校,而另外一部分民办的高职院校,几乎无法享受到国家的一些政策,也根本拿不到国家的优惠政策和补助资金,更谈不上生均拨款等更特殊的政策。
这些使得一些高职院校的资金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毕竟有限的资金必须用在关键上,也就是大部分高职院校把资金多数放在看得到的建设校园、增添新设备、教职工员工的待遇、必要的科研和公关上,极少会投放到学生管理上。另外,作为学生工作管理者没做到“以人为本”,不能走近学生、熟悉学生,发现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
另外,学校的师资力量非常有限,一些能力水平和经验丰富的教职员工,往一些名牌高校、一些大城市、条件较好的高职院校走,特别是从事繁忙的学生管理工作的辅导员更是一味想转岗。同时,学生管理人员也缺乏走出去,参加学习培训,提升自己,更少有派出去企业带薪挂职实践的机会,这一不完善的制度致使学生管理工作相当薄弱。
二、高职院校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策略
(一)转变管理理念和传统的管理模式
随着社会和学生的变化发展,高职院校必须与时俱进,改变以往落后的管理理念,坚持“以人为本”落到实处,这也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学生管理必须推崇的原则,也是走近学生、熟悉学生、了解学生、引导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帮助他们实现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的渠道。
以往的高职院校管理方法和模式,主要是以国家的法律为准绳,从学校自身的角度出发去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对学生进行管理和约束,没有充分考虑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多数也只能是强制去实施,这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方便学校的管理,降低了学生的违规几率。但是,在学生管理的实施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产生了抵触和逆反心理,也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个性的发展,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和时代的发展。因此,作为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必须从学校和学生的实际出发,做到“以学生为本”,积极寻求和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和目标。
(二)提倡灵活多变的管理方法,建立科学合理管理制度
高职院校学生参差不齐,有基础扎实的、有薄弱的、有内向的、有外向的、有特长的等。因此,学校必须根据学生实际,结合学校的具体情况,开展有深度、有针对性的学生辅导工作,灵活多变和适时改变方式方法,做到因材施教。
作为学校领导和学生管理的工作部门,必须联合系(院)辅导员及其学生,对学校各种情况进行调研,结合实际情况,建立一套科学、合理、健全的管理机制、制度来管理学生。同时,从学生出发实现人性化的管理,让学生参与到学生管理中来,使学生被管理与管理相结合,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三、结语
学生管理工作与教学,科研同样是高职院校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它直接关系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因而,作为高职院校必须对学生管理工作高度重视,加大人力、财力的投入,寻找不足,探讨解决不足的方法及策略,为国家培养合格的高质量的技能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