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浅谈

来源 :考试与评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umei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朗讀能够使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文章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小学语文朗读教学能够不断地丰富学生的感情,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应该采用这种教学方式增加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降低学生对课文理解的难度。
  【关键词】朗读 语感 兴趣 习惯
  学生通过朗读课文不仅要把握好对字词的发音和认识,还要通过对文章的阅读找到自己的疑问,或者通过大声的朗读解决对文章的疑问,这种学习语文的方式是训练对文章的理解能力,朗读的过程也是一个对文章进行思考的过程,这种教学方式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思考的空间。
  “好的英语是读出来的”。要想提高早自习的利用率,就应该避免学生花大量时间简单机械有口无心地背单词。引导学生朗读课文,培养及增强学生语感,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也能引导学生自如地运用语言。正如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对于英语同样适用。
  一、忽视英语朗读教学的原因及表现
  据观察,学生把早自习交给了单词,把课外自习交给了练习题,课文朗读就被理所当然地忽略了。目前,学生对英语的朗读甚至只限于单词,对于一些简单句甚至短语,读起来都磕磕绊绊。当前忽略英语朗读教学表现的一些消极问题,突出表现在:
  第一,由于缺乏系统的英语朗读教学及英语朗读训练,学生不能正确的把握语音语调及重音次重音;不会在合适的地方停顿或断句,从而增加了语句理解的难度。
  第二,语感欠缺,没有简单的组织语句的常识,不会用英语回答基本的问题。
  第三,平时学习目的性太单一,只求答案,而不求掌握语言的表述方法,虽做了大量的题,却很难用英语表达自己的观点,写出的语篇更是词不达意。
  二、朗读的必要性
  学习语言是为了运用交流。众所周知,能否有效地使用英语交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语感的强弱。所以,培养语感成为英语教学的主要任务,而朗读正是提高语感的最有效方法之一。朗读不仅是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更是一门艺术。有感情地朗读一篇课文不仅可以陶冶情操,还可以让学生设身处地的进入角色,体会作者的心情,更深刻地理解课文。
  三、英语朗读训练对英语教学的促进作用
  第一,培养学生兴趣。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对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课堂是培养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阵地。如果老师仅仅将一堂课放在分析课文上,讲授课文知识,就会使英语课枯燥无味,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要改变这一现象,最好的方法是让学生读他喜欢的句子或段落。
  第二,树立学生自信。李阳疯狂英语的经历给很多想学好英语却又找不到方法的学生指明了道路。曾经的他害羞内向且多门功课不及格,他决定用英语作为突破口走出灰色的生活。无意间,他发现,朗读的时候自己的注意力会变得很集中。于是他凭借这一发现,逐渐走出了自己的成功之路。
  第三,启发学生思维。英语思维是以英语语言作为载体,是英语世界的抽象化,准确地朗读就是把英语语言材料变成大脑能够存储的信息。久而久之,大量的英语语言材料融合在一起,最后质变为英语的思维方式。在大量的英语阅读中,学生缺乏的正是这种思维,加之英语语感的灵敏度差,导致阅读能力落后于英语整体水平。
  第四,提高学生写作。朗读是一项必不可少的输入程序。读为写作的基础,写离不开读。《英语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要能够写出与教材内容文体相应的文章,而且要做到文体规范,语句通顺。如果没有朗读,没有对各种文体的了解和熟悉,就不可能掌握各种文体的写作要领,更不可能写出符合这些文体要求的文章。此外,学生也要经常朗读英语范文及哲理美文,学习运用一些经典句式,使自己的文章更具表现力感染力。
  四、朗读教学的措施和方法
  第一,智慧选材。随着英语水平的提高,课文的长度和难度也在不断增加。篇篇都进行反复朗读是不可能实现的。应该把学生有限的时间集中在最主要的内容上,即每单元文章中的经典句式及段落。在选材方面,兴趣第一,难度第二。当然,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难度可逐渐加大。通过反复朗诵,变别人的为自己的,这对于英语学习者是一个聪明的选择。
  第二,灵活教法。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培养学生朗读的习惯及能力。此外,英语朗读的训练方式可采用教师示范读、领读、伴随情景朗读、齐声朗读或分角色朗读等。而且朗读教学搞好了,不但朗读的能力提高了,同时对听说写的发展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当然,课堂上朗读时间是有限的。这一活动主要是启发学生重视朗读,培养朗读习惯,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第三,坚持不懈。朗读,有它本身的特征。不像语法规则那样见效快,学了语法规则就能立刻掌握运用。很多学生会因朗读投资大见效慢而半途而废,他们宁愿花大量时间记单词做题来弥补因缺乏朗读所造成的损失。这种付出虽然需要时间,但它给语言学习者带来不可估量的益处,一个成功的语言学习者一定不会在朗读方面惜时的。正如荀子所说的“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一半。通过培养良好的朗读习惯,让学生做语言学习的有心人。养成了好的朗读习惯,可以帮助学生走得更远。相信朗读教学能为英语学习注入新的活力,逐步改善英语教学的“费时低效”,能够成为连接学与用的桥梁。
  总之,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是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开展的,所以,为了能够使学生的语文知识和综合能力都有所提高,就必须正确地采取朗读教学的方式,在奠定好学生语文基础的同时,促进学生对文章整体的把握和学习,这样才能发挥朗读教学的最大作用,从而使学生全面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杭宝桐.中学英语教学法[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6.
  [2]赵卿敏.创新能力培养[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3]王英.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初探[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4(10)
其他文献
新课程改革使数学教师的教育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让数学知识为人类服务,成为21世纪每个公民应具备的素养之一。”为了适应这种数学教育观念的变化,小学数学反对一言堂、齐步走的“封闭式”教学模式,数学教学呼唤“开放式”教学模式。  一、呈现开放课堂  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在教学中应当营造立体
期刊
教育是一种爱的艺术!这种爱虽然不同于父母、家人、朋友的爱,但我觉得这种爱与其他类型的爱都具有一种共同的特点:无私。只有这种无私的爱,才能使我们的教育产生无穷的智慧和力量,同时,也能使我们的生命变得更加充实。把这种爱扎根在人格的土壤里,默默地奉献着自己,也渐渐地壮大着自己。作为班主任,每天接触的,是几十颗等待滋润的心灵。所以我一直把班主任工作当作了一个用爱心、耐心、关心、细心、热心的堆砌来赢得孩子们
期刊
参加工作这么多年,在小学的日常教学中,我教过学生的语文、数学、英语甚至还有体育,我的感触最深的是在数学的这一科教学中对教师自身素质的要求特别高,数学老师的教学一定要有一定的趣味性才能有效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一、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第一,数学是其他自然科学的基础和保证,因此,学好数学对于学生以后其他学科的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小学数学主要是促进学生在幼年时期接受
期刊
教师一直顶着“园丁”“蜡烛”的光环教书育人,社会对于教师的期望值也很高,教师的日常工作在外人眼里就是备课、上课、改作业,行业内的教师可能认为还有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安全、班级管理及各种学校安排的任务等等,而我就本人经验谈一下作为教师的另一个至关重要的任务:如何与学生沟通。  在学校和在社会上不同,但是学校也属于一个小型的特殊的社会团体,在这个社会团体里我们起着一个影响着学生的重要角色——教师。教师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