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要确保我国有源源不断的优秀教师后备军,师范生队伍的培养和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师范生是未来教师的生力军,是落实国家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人力资源,承担着为伟大祖国实现民族复兴重任培养人才的历史使命。在当前条件下,各师范院校很重视对师范生的教育和培养,为师范生专门制定教育培养方案。但是师范生队伍中对自我认识不足、目标定位不清晰和对教师职业缺乏认知等问题依然存在,这些问题在师范生群体中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这些问题若不解决,一方面浪费了教育资源,另一方面影响了师范生自身的发展。因此,师范院校不但要开设,而且更要不断完善具有师范特色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以解决学生发展中的问题。
师范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师范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建设是教师教育课程整体改革的时代要求。2005年,教育部强调按照总体设计、务实求效等原则,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的综合化、整体化建设,推进教师教育一体化和教师终身学习与发展。师范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培养师范生职业意识和促进职业发展的课程,是教师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坚定的职业信念、高尚的职业情操、过硬的综合素质、较强的职业技能,以及终身从教的崇高理想都需要通过对师范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来实现。进行师范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建设,不仅有利于我国人才强国战略目标的实现,而且还有利于师范生个体价值的实现。
师范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存在的问题
师范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建设既具有一般性又具有特殊性。为了对目前师范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笔者特采用问卷调查法与结构性访谈法对目前课程进行了研究。随后,笔者将从学生的需求出发,通过课程的具体内容、授课形式和考核方法对师范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建设进行阐述,为师范类院校建设有特色的生涯规划课程体系提供借鉴。
笔者选取北京师范大学各专业大学四年级的师范生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250份,典型访谈17人,回收有效问卷共232份,回收率为92.8%。其中,男生92人,女生140人;理工类专业97人,占41.8%;文史类89人,占38.4%;教育心理学类20人,占8.6%;艺术体育类26人,占11.2%。调查结果显示:
1.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初见成效
调查显示,师范生对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授课效果并不完全满意:调查对象中认为课程对自己帮助很大的学生占14.7%;认为课程对自己有一定帮助的学生占59.9%;认为课程对自己帮助不大和没有帮助的学生分别占19.8%和3.9%。而对于“你是在什么时候作出从事教师职业这个决定的?”这个问题,有42.0%的学生回答是在大学入学前决定的,35.9%的学生回答是在入学后求职前决定的。可见,目前的生涯规划课已经被大部分学生所认可,学校的教育在引导学生就业和择业方向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效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特别是针对在毕业时还不太坚定职业选择的16.5%的学生,要设置更具有针对性和个性化特点的课程内容。
2.生涯规划类课程内容和形式有待进一步优化
调查发现,在师范生是否认可生涯规划课程的重要性这个问题上,认为其重要和比较重要的分别占被调查对象的37.7%和48.9%,共计86.6%,认为一般的占10.4%,认为不重要的仅有3%。虽然高度认可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重要性,但真正对自己的人生有比较清晰的职业规划的学生仅占53.1%;而没有仔细考虑的学生比例高达39.1%;从没有想过的学生占7.8%。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已经基本成为学生的共识,但能够为自己制定明确发展目标的学生比例不大。究其原因,师范院校的生涯规划类课程的内容浅显、重理论轻实效、不够全面和系统等是导致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知识掌握不足,不能准确规划自己未来的重要原因。
师范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的设计构想
1.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考虑职前、职后的统一性,有针对地突出职前准备这一内容,增强职业素质,提升就业能力,从而达到师范生顺利就业和促进未来发展的目标。首先应在第一部分的规划意识启蒙中介绍师范生最关注的职业、就业问题,提升职业意识、转变就业观念,介绍职业生涯规划的一般知识和教师职业的发展路径。在第二部分的职业能力提升中,除了通用能力的培养外,还应包含教师职业能力的相关内容和锻炼。第三部分应为师范生就业。从广义上来说,这部分应从传授技巧、分享经验的角度出发,主要内容涉及就业政策与形势、就业能力与技巧等。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这部分应着重培养师范生心理调适能力,增强承受压力和挫折的能力,这些压力和挫折既包括求职压力,也包括日后在工作岗位上遇到的压力。在第四部分师范生的职业发展中,介绍从师范生到教师的空间变化和角色变化,以及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和教师职业行为规范,以及未来教师专业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等。
2.课程的实施与学习方式
授课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来设计,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以主动参与、主体探究、主体发展为原则,调动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在小组合作和探究中加强对职业生涯的认识。调查显示,师范生期望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授课形式:与职业人交流占70.3%,社会实践占55.2%,其余依次是名人讲座占47.0%、教师讲授占45.3%、案例占35.3%、课堂互动占28.9%和小组讨论占28.4%。
3.课程考核
课程考核应侧重三个方面的内容,平时表现考核应侧重遵守规则、沟通能力、责任意识、表达能力、自我控制等一般职业能力和素质;项目作业以项目组的形式完成专题作业,侧重自我探索、了解职场、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等方面;最终的考察要求学生能结合当前教育市场和就业环境,进行自我评估、教师职业评估、职业定位、计划与执行、反馈与修正等,对自我的人生发展设定方向。各部分内容所占的权重,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自行设定。
师范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设计需注意的问题
1.师范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具有个体性和阶段性特点
由于年级的差别、个体特点的不同,师范院校应根据师范生的具体需要,确定一个层次分明、各有侧重,又相互贯通、有机结合的生涯规划课程体系,使课程效果更具实际意义。由于教师职业的成长成熟是一个漫长的、动态的、纵贯教师职业生涯的历程,所以在对师范生开展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课程时,更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规划的能力和习惯,让学生在整个职业生涯中受益。
2.要建立全方位的课程支持系统
首先,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任课教师队伍。师范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不同于其他课程,这是一门兼具理论和实践的课程,要求教师既熟悉生涯规划领域,有教育领域的理论基础,又熟悉中小学教育实践,同时兼具教师的一般特点,如语言表达能力、研究能力等。其次,在硬件设施方面,从教室、活动场地到网络系统,都需要学校各相关部门的配合与支持。在软件方面,要充分利用资源和制度优势,为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营造良好氛围,为师范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提升就业能力、提高就业技巧创造更多条件。
师范院校作为培养和教育师范生的主要场所,要完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实现职业规划类课程和教育类课程的有机结合。当然,师范生个人也应该重视自我管理,提升自我能力,主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只有师范院校高度重视,师范生也能主动参与,二者才能达成双向互动,才能真正实现师范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目标,才能为教育领域输送更多优秀的人才。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
[责任编辑:张 雯]
师范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师范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建设是教师教育课程整体改革的时代要求。2005年,教育部强调按照总体设计、务实求效等原则,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的综合化、整体化建设,推进教师教育一体化和教师终身学习与发展。师范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培养师范生职业意识和促进职业发展的课程,是教师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坚定的职业信念、高尚的职业情操、过硬的综合素质、较强的职业技能,以及终身从教的崇高理想都需要通过对师范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来实现。进行师范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建设,不仅有利于我国人才强国战略目标的实现,而且还有利于师范生个体价值的实现。
师范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存在的问题
师范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建设既具有一般性又具有特殊性。为了对目前师范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笔者特采用问卷调查法与结构性访谈法对目前课程进行了研究。随后,笔者将从学生的需求出发,通过课程的具体内容、授课形式和考核方法对师范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建设进行阐述,为师范类院校建设有特色的生涯规划课程体系提供借鉴。
笔者选取北京师范大学各专业大学四年级的师范生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250份,典型访谈17人,回收有效问卷共232份,回收率为92.8%。其中,男生92人,女生140人;理工类专业97人,占41.8%;文史类89人,占38.4%;教育心理学类20人,占8.6%;艺术体育类26人,占11.2%。调查结果显示:
1.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初见成效
调查显示,师范生对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授课效果并不完全满意:调查对象中认为课程对自己帮助很大的学生占14.7%;认为课程对自己有一定帮助的学生占59.9%;认为课程对自己帮助不大和没有帮助的学生分别占19.8%和3.9%。而对于“你是在什么时候作出从事教师职业这个决定的?”这个问题,有42.0%的学生回答是在大学入学前决定的,35.9%的学生回答是在入学后求职前决定的。可见,目前的生涯规划课已经被大部分学生所认可,学校的教育在引导学生就业和择业方向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效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特别是针对在毕业时还不太坚定职业选择的16.5%的学生,要设置更具有针对性和个性化特点的课程内容。
2.生涯规划类课程内容和形式有待进一步优化
调查发现,在师范生是否认可生涯规划课程的重要性这个问题上,认为其重要和比较重要的分别占被调查对象的37.7%和48.9%,共计86.6%,认为一般的占10.4%,认为不重要的仅有3%。虽然高度认可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重要性,但真正对自己的人生有比较清晰的职业规划的学生仅占53.1%;而没有仔细考虑的学生比例高达39.1%;从没有想过的学生占7.8%。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已经基本成为学生的共识,但能够为自己制定明确发展目标的学生比例不大。究其原因,师范院校的生涯规划类课程的内容浅显、重理论轻实效、不够全面和系统等是导致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知识掌握不足,不能准确规划自己未来的重要原因。
师范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的设计构想
1.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考虑职前、职后的统一性,有针对地突出职前准备这一内容,增强职业素质,提升就业能力,从而达到师范生顺利就业和促进未来发展的目标。首先应在第一部分的规划意识启蒙中介绍师范生最关注的职业、就业问题,提升职业意识、转变就业观念,介绍职业生涯规划的一般知识和教师职业的发展路径。在第二部分的职业能力提升中,除了通用能力的培养外,还应包含教师职业能力的相关内容和锻炼。第三部分应为师范生就业。从广义上来说,这部分应从传授技巧、分享经验的角度出发,主要内容涉及就业政策与形势、就业能力与技巧等。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这部分应着重培养师范生心理调适能力,增强承受压力和挫折的能力,这些压力和挫折既包括求职压力,也包括日后在工作岗位上遇到的压力。在第四部分师范生的职业发展中,介绍从师范生到教师的空间变化和角色变化,以及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和教师职业行为规范,以及未来教师专业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等。
2.课程的实施与学习方式
授课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来设计,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以主动参与、主体探究、主体发展为原则,调动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在小组合作和探究中加强对职业生涯的认识。调查显示,师范生期望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授课形式:与职业人交流占70.3%,社会实践占55.2%,其余依次是名人讲座占47.0%、教师讲授占45.3%、案例占35.3%、课堂互动占28.9%和小组讨论占28.4%。
3.课程考核
课程考核应侧重三个方面的内容,平时表现考核应侧重遵守规则、沟通能力、责任意识、表达能力、自我控制等一般职业能力和素质;项目作业以项目组的形式完成专题作业,侧重自我探索、了解职场、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等方面;最终的考察要求学生能结合当前教育市场和就业环境,进行自我评估、教师职业评估、职业定位、计划与执行、反馈与修正等,对自我的人生发展设定方向。各部分内容所占的权重,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自行设定。
师范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设计需注意的问题
1.师范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具有个体性和阶段性特点
由于年级的差别、个体特点的不同,师范院校应根据师范生的具体需要,确定一个层次分明、各有侧重,又相互贯通、有机结合的生涯规划课程体系,使课程效果更具实际意义。由于教师职业的成长成熟是一个漫长的、动态的、纵贯教师职业生涯的历程,所以在对师范生开展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课程时,更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规划的能力和习惯,让学生在整个职业生涯中受益。
2.要建立全方位的课程支持系统
首先,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任课教师队伍。师范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不同于其他课程,这是一门兼具理论和实践的课程,要求教师既熟悉生涯规划领域,有教育领域的理论基础,又熟悉中小学教育实践,同时兼具教师的一般特点,如语言表达能力、研究能力等。其次,在硬件设施方面,从教室、活动场地到网络系统,都需要学校各相关部门的配合与支持。在软件方面,要充分利用资源和制度优势,为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营造良好氛围,为师范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提升就业能力、提高就业技巧创造更多条件。
师范院校作为培养和教育师范生的主要场所,要完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实现职业规划类课程和教育类课程的有机结合。当然,师范生个人也应该重视自我管理,提升自我能力,主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只有师范院校高度重视,师范生也能主动参与,二者才能达成双向互动,才能真正实现师范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目标,才能为教育领域输送更多优秀的人才。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
[责任编辑:张 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