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中的思维训练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eix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阶段是青少年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思维能力的培养上起着重要的作用。阅读是吸收知识的源泉,是思维训练的基础。阅读教学内容中含有大量训练思维能力的素材。如何利用这些素材去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当今语文教学中值得探究的课题。阅读教学中,不仅要教给学生扎实的基础知识,还要注意根据阅读思维的特性培养学生的思维素质。语文阅读教学思维训练已渐渐成为语文界的共识,也成为阅读教学乃至整个语文教学的发展趋势。
  
  一、激发兴趣,培养创新思维
  
  兴趣是“爱学”的老师。巴尔扎克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异议的是‘问号’,我们大部分的伟大发现都应当归功于‘如何’,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都问个‘为什么’。”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纳也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的材料的兴趣。”阅读也不例外。要想在阅读中达到训练思维的目的,就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是促进积极思维的前奏。阅读兴趣的激活,关键在于施教的艺术。教师要竭力探求新颖的教学艺术,摒弃呆板的教法,创设宽松乐学的氛围,巧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兴趣。比如:对作品主题的诠释,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提高阅读能力,健全阅读思维;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提高认识水平。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绝大多数教师对此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但是不少教师往往照搬参考书中对主题的阐述,而且以此来评价学生对主题理解的程度;另有一些教师,在分析作品主题时,虽然能够采用启发诱导,却始终是想方设法将学生的思维引向参考书对主题的分析,对学生产生的不同于参考书的独特的理解常常不能正确地评价、肯定和激励。这种强调统一认识的作法,忽略了作品所蕴含的丰富意蕴,漠视了学生在阅读思维上的个性差异,严重地扼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思维。
  
  二、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敏捷性
  
  思维的灵活性指的是善于根据事物的不同情况和变化来采取相应的措施,及时解决问题。思维敏捷性表现为思维过程的速度,并突出表现在能迅速作出决定。具有思维敏捷性的人,在阅读时能当机立断。通过训练可以改变学生优柔寡断的不良思维品质。在教学时,根据教材的难度和训练的目标,可以采取朗读或速读等多种方式。对一些浅显的文章,可以设置出一些思考题,限定时间,让学生阅读后作出快速反应,以免造成学生思维不活跃或思维滞后的现象,充分利用“鼓励”手段,激发学生的思维热情。长期进行思维活动的人,对阅读问题能得出快速而又正确的判定,这和我们常说的警察在侦破时凭职业的警觉看出某些问题的蛛丝马迹,作家在创作时经常从生活中获取创作的灵感是一样的道理。当然,对于深浅不一的阅读材料,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此外,还可以在成语接龙、问题抢答等方面进行训练,让学生在课堂上始终处于一种高速紧张的氛围中。这样,经过长期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就大大提高了。
  
  三、培养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缺乏逻辑思维的人在思考问题时杂乱无章,缺乏条理性,也无法反映事物的规律性。因此,教学时必须让学生能够遵循逻辑学的法则和辩证的规律,形成严谨而正确的逻辑思维能力。阅读教学肩负着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使命,在阅读中如果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不仅能提高阅读的准确性,而且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遇事冷静思考和理性地分析问题的习惯,从而使学生自学能力得以加强。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在阅读教学时,先从简单的问题入手,采用点拔法或启发式,帮助学生寻找到解答问题的突破口,然后再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思考问题。
  
  四、培养思维的独创性
  
  思维的独创性指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不依赖、不盲从,能有主见地分析判断。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探索——释疑,要努力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提出问题、探索问题的空间,从而锻炼思维的独创性。比如:在解读《皇帝的新装》后,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通过对话、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写一段皇帝游行完毕回宫后的情况,对这一段描写,不必作限制,要让学生自由发挥。学生们写皇帝愚蠢之极,顽固不化;写对骗子的惩罚;写对大臣的惩罚;写皆大欢喜的奖赏;写对说真话小孩的迫害……只要写得“言之有理”,都可视为具有独创性。
  我们每个教師只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在阅读教学中多方面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就能顺应新时代的要求,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他文献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面对低年级小学生,我们该如何遵循识字教学规律来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呢?    一、根据教材的编写意图,探索识字教学方法    识字部分共有四种形式:第一种是与汉语拼音穿插安排的“认一认”;第二种是“词串识字”;第三种是“转转盘识字”;第四种是“看图会意识字”。在教学中,我结合课本插图,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识字情境,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让学生掌握规律,多识字、快
期刊
在传统的语文课堂上,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教师写,学生抄;教师是中心,学生围绕教师转。其结果是:语文课堂干巴无味,教师越教,学生越不爱学、越不会学。新课程强调,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语文教师若能实践新课程的教学观,让课堂上真正出现师生互动的局面,语文课堂将因此而精彩。    一、创设师生互动的氛围    1、教学观念要转变。新课程倡导“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
期刊
如何改变阅读教学耗时最多、用力最大而收获甚小的状况?我认为,应改变教学观念,在教学中强化学法指导,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技巧,使他们自己会读书,从而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只有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自行阅读,能主动地获取知识,才能真正提高语文阅读的效率。    一、以讀为本,教给学生读的方法    叶圣陶先生说过:“所谓阅读就得读,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教师应引导学生阅读
期刊
《阿长与》是鲁迅先生散文集《朝花夕拾》的第二篇。文章以时间为序,用清晰质朴的文字,刻画了颇具个性、亲切动人的长妈妈的鲜活形象,艺术地再现了作者少年时代对长妈妈思想感情的发展轨迹:从“不大佩服”到“空前的敬意?”,以致凝聚、升华为心灵的祈祷与呐喊。在这篇文章中,鲁迅先生完美而巧妙地运用了“抑扬结合”的艺术手法。现将其过程简析如下,以就教于大方之家:  第一阶段:“我”实在不大佩服她(抑)  文章在交
期刊
当前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又面临着一个较大的变革: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全面推行新课程标准,使用新教材。在这种情况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发展趋势有“四新”的特点:    一、理念新    初中语文“课标”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质的形成与发展。”“九年义务教育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质。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
期刊
不少学生怕写作文,这是长期以来客观存在的问题。一些小学生作文能力低下、水平不高,这也是不争的事实。在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进程中,笔者对如何打破学生对作文的恐惧感和神秘感,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培养学生作文能力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新课程作文教学的现状给教师提供了极大的创新空间。在作文教学中尝试各种各样的方法,目的都应该是让学生喜欢作文。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让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学生的思想感情交织共振;
期刊
作文是经常令学生感到头疼的字眼,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对如何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问题进行深入探究,找出解决问题的可操作性方法,引导学生尽快走出写作的困境。    一、要先让学生的头脑丰富起来    如何做到呢?正确途径就是让学生多观察、多阅读、多思考。多观察,可以让学生获得最实际的写作素材,能使文章有真情实感,容易打动人、感染人。学生在课堂的时间是最长的,所以最主要的获取写作素材的渠道还是在课堂上阅读
期刊
【摘要】中国古典诗词是世界文学史上一朵瑰丽的奇葩,是凝聚了古代诗词文人心智与灵气的精神财富,它们体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心理与社会意识。诗词鉴赏的过程,是一个逐步探寻作者写作意图的过程(即通过语言文字来理解诗人的独特感受、思想感情),是一个由外及内的过程。  【关键词】中学语文 识别模式 古诗词 鉴赏    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一朵瑰丽的奇葩,是凝聚了古代诗词文人心智与灵气的精神财富
期刊
体验式阅读,实际就是古人常说的“情景阅读”,它容易激发学生阅读文本的激情,并能在“语境體察”、“心动之余”寻出或浅表、或深层、或醒目、或隐蔽的各种信息,为己所用,从而进行研究性的实验学习。  笔者在绵阳市涪城区推行“体验——生成——运用”构建优质高效阅读课教学模式中,结合我校教学实际,在体验式阅读方面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尝试,经过近一年的摸索,收到一定的成效。现总结如下,以就教于方家。    一、创设
期刊
传统的作文批改,基本上是老师的事,批改作文的目的说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但实际上这种“抱儿代步”的批改收效不大。如何解决这既要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又要解决教师批改负担较重的矛盾呢?我认为应该从改进作文批改入手。应该认真研究一下批改的指导思想和批改方法,使批改形式多样化,以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下面有几点粗浅的看法提出来供大家研究。    一、作文不宜全收全改    每次作文可以批改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
期刊